呆呆死活不肯給大金牙陪禮,我也只好出來給大金牙打個圓場:“算了,都是兄弟一個團隊的,我們要有團隊合作的精神才行,別在爲這點事慪氣了,現在回去是不可能了,只有找出通向陵中的通道,取出裡面的寶貝,破除這陵中的機關風水形勢,我們才能逃出生天”。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
兩人一聽陵墓中的寶物,頓時都不在慪氣了,又露出市井檜氣來:“這話我們愛聽,好現在就找通道,他孃的,能找到無價之寶,就算拿不到外面,抱著死也值了。
這真叫有錢能使鬼拉磨,金錢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利潤始終是與風險成正比,這永遠是市場經濟中,永恆不變的法則”。
我們朝四周看了看,除了空室和石壁上的竼文外,什麼也沒有,也沒有發現在暗道的機關,呆呆說:“管他孃的空不空室,按我說放上高能炸藥,我們再出去,將主牆上在炸出一個洞來,不就打通通向前方的通道了嗎?”。
我點點頭說:“如果沒有其它辦法,也只好如此了,不過我看這間墓室,像是按什麼陣形佈設的,如果不出我所料,這裡應該有暗道,我們一共才帶多少炸藥,如果動不動就用炸藥,也不知道後面的墓室的佈局,這幾百間房屋怎麼走,有多少炸藥也不夠我們用的,這個方法不是長久之計”。
王英傑在一邊接道:“不如讓我試試,你剛纔說這裡可能有暗道,我看也很有可能,我就最善長探穴找尋暗道,讓我瞧瞧再作別的打算也不遲,在這墓室中,我們在明處,如果使用炸藥,很容易觸碰到墓室中暗藏的機關,到時候就會有暗器向我們襲擊,這古代的暗器非常邪門,足可讓我們防不勝防,“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嗎!”。
我非常贊成王英傑的觀點,在這下面經過兩場惡戰後,我算是見識到了古人的智慧,怎麼陰他們能怎麼使,有的東西就是使用現在的高科技技術,都造不出來。
經過一番商討之後,大家都同意了王英傑的意見,同意讓他一試,果然摸金派的探穴尋道的功夫,不是吹出來的,只見王英傑口中默唸著什麼尋道口決,手裡舞動著配合著腳下的步法,左右移動著步子,雙手巧妙的配合著腳步,摸著牆上的那些竼文。
只見王英傑左走四步,右走七步,又左走八步,右走九步,呆呆他們在一邊都看暈了,但我確能看出的這裡面的門道,雖然我對這尋墓探道的本事,並沒有實際操做過,但在我那本秘籍中,也都有提及。
他這種找尋暗道的方法,叫乾坤探道法,這是很古老的一種尋找暗道的手法。
在陵墓中尋找暗道的密術,是按易經中的天地乾坤,陰陽五行,再依暗道顯示出來的形式,進行準確探尋出露出來的痕跡,順著痕跡打開暗道機關,這種尋找暗道的方法,不能出現任何差錯閃失。
眼前的這種暗道佈設,往往在其裡面,都佈設了大量的暗器,稍出現一點差錯,就會引出暗器,可能造成非常大的傷亡,沒過二分鐘的時間,“喀嚓”一聲巨響,在石牆上面,自動打開了一道暗門,暗門裡面是漆黑一片。
大夥見暗門打開,都想蜂涌而至,我敢快制止住他們,我拿出探測球,扔進墓室裡,小球沒有任何反應,只是發出淡淡的黃光,證明裡面的環境是安全的。
我用手電往墓室裡照了照,裡面空空的,我看沒有危險,才讓他們進入,衆人爭相進入暗道,我最後一個進入墓室,我剛踏入墓室走了三步,“咔嚓”一聲,暗門又自動關上了。
這聲音讓我感到心驚膽寒,王英傑敢快說:“這種機關,開後會出動合上,這裡有前後相互連接的開關”。
我暗驚:“這暗門合上的時間,卡的也太準了”,我擦了擦頭上驚出的汗水。
奶奶的我再晚那麼一會,暗門就能將我給擠扁了,暗門有半米多厚,看能推動它的系統,力量非常的強大,門一下就關死了。
我們進入墓室之中,對四周進行了張望觀察,我們用強光燈向四周一照,發現這間石屋足有幾百個平方大小,非常的寬敞,石壁上描繪著一張巨大的彩畫,畫是繪在光滑的石牆上,畫中的色彩鮮亮無比,簡直比敦煌莫高窟的彩繪,更加的奪目照人,經歷了一千多年,仍然是栩栩如生光極照人,也不知道他們用了什麼顏料繪上去的,繼然沒有一點脫落掉色。
畫上描述的是位藏族領袖,他神彩奕奕,講述的是他繼位後帶領手下的勇士,在戰爭上與敵人衝殺的場面,對方也是穿著藏族的服飾,這幅畫是一幅非常長,巨幅長畫,是以敘事形式畫出來的,從左向右開始描繪事情的前後順序,最後的畫面,是他將敵人擊敗的場面,他將敵人的頭領又進行了抄家誅滅。
石面的下方,還刻著一些藏文,我讓大金牙給大家翻譯,大金牙邊用手電照著,看後他對我們大講了起來:“畫中的大概意思,是講在公元7世紀,贊普墀鬆贊(松贊干布)的父親朗日論贊,在位期間頗有作爲,曾征服森波、藏蕃等國。
受其父影響,少年時代的松贊干布,既已顯現出非凡的才能,629年,朗日論贊被叛臣毒殺,各地紛紛反叛,3歲的松贊干布即贊普位後,訓練軍隊,平息各地的叛亂,統一各部,並將叛亂元兇滅族”。
我對大家說道:“原來是介紹松贊干布,生前事蹟的敘事畫卷,弄了這麼大一間石室,居然就是畫了一幅畫,真是想不通呀!”。
突然呆呆撞到了什麼東西,呆呆的身邊隨之,發出了撞到銅器上的聲音,我敢快用手電向呆呆身邊照去,呆呆破口大罵了起來:“他奶奶的這是什麼玩意,撞的胖爺真疼,好硬!什麼東西這麼的大!”,由於爲了節省電能,此時仍是我一人開著手電。
我用強光手電,向呆呆身上照著,邊走了過去,只見眼前居然是一輛巨大的銅馬車,我們敢快全圍了上去,只見這馬車居然是按照真實的馬體比例,一比一做出來的,外形是馬身犛牛頭。
這輛怪馬車的外形,銅車馬的主體爲青銅所鑄,一些零部件爲金銀掛飾,各個部件分別鑄造,然後用嵌鑄、焊接、粘接、鉚接、子母扣、紐環扣接、銷釘連接等多種機械連接工藝,將衆多的部件組裝爲一體。
馬身通體彩繪,馬爲黑色,和犛牛是同一個色,其它掛品則爲彩色,馬蹄爲紅色,彩繪所用的顏料,均爲用膠調和的礦物顏料,利用膠的濃度塑造出立體線條。
這匹奇怪的銅馬,完全仿照實物之體形精心製作,車和怪馬的身體上,光馬車身上的零件都數之不清,不知道有多少,其工匠巧妙地運用了鑄造、焊接、鑲嵌、銷接、活鉸連接、子母扣連接、轉軸連接等各種工藝技術,將此結合爲一個整體,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還有這怪馬拉的車上的傘蓋,其厚度僅大約不到2釐米,而面積分別爲幾個平方米,整體用渾鑄法一次鑄出。
我看到這件陪葬物品的精美作工,無比驚歎道:”即使在今天,要鑄成這麼大而薄、均勻呈穹窿形的銅件也非易事”。
銅車怪馬上的各種鏈條仍能轉動靈活,馬車上門、窗開閉自如,牽動轅衡,仍能載輿行使,還有金銀勒,這是是控馬的重要具,這件銅馬的頭上各戴一副。
四副勒的形制、結構和編綴方法基本相同,大小相似,主要的連接點上綴有金質或銀質的圓泡形節約,額部飾金當盧,位於馬口兩側的鏈條上連接著銀表和銅銜,位於喉革部分的鏈條上,懸掛著銅絲扭結成的纓絡,左驂馬和右驂馬的勒除連接著銀鉚、銅銜外,還有銅橛以及連接銜、橛的圓片形銅構件。
這怪馬車還是雙轅雙輪,前駕二怪匹馬,車的前、左、右三面立有欄板,前端有軾,後面有車門,輿內立十字形傘座,座上插一長柄銅傘,這銅傘下的車上,居然放著一口楠木棺槨,棺槨上備有銅弩、銅箭等兵器。
衆人看著這件銅器,都看的張大了嘴巴,呆呆問道:“這馬怎麼長著個牛頭呀,是不是頭妖怪?”。
大金牙接道:“你懂個屁,這是西藏,不那時叫土藩,統一之後,他們羨慕大唐王朝漢族的光輝文化,這馬車是學得中原的技術而造,這牛頭馬身,很可能是藏人崇拜犛牛,是吸收了他們本地的文化,是藏漢結合的產物”。
我問大金牙:“金牙,說得沒錯,就是這個原因,你在看看這馬車的,馬身以及上面的飾物,都是和中原漢文化很相似,就是這銅傘上,雕了一些藏文和他們的鳥獸圖案,這可能是由於,他們剛開始學習漢文化的銅鑄工藝,不是太精,或者就是由唐朝,派人幫他們造的也說不準,實在做的太好了,這輛馬車,如果現在拿到外面,一定市價不菲吧!”。
大金牙接住我的話,說:“師父,這不是不菲,簡直可以震動世界了,不說市值多少,就說文物價值那可就是無價之寶呀!”。
呆呆在一邊手舞足蹈樂呵呵的,叫道:“他奶奶的,這輛馬車,要是弄出去,怎麼得也能換個幾萬毛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