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至此,安國公開始心生不安,打算擁立非燕王一派的成年藩王好對抗之.但景安伯並不願將大權外放,他的女兒盧皇后正懷有身孕,不論胎兒是男是女,景安伯都將坐定新皇外祖之位.因此景安伯派兵將坤寧宮牢牢守住,並謊稱盧皇后產下皇長子,逼迫安國公擁立小皇子爲新皇.
安國公雖有疑慮但也只能照做.
不過文武百官可不買帳,皇后明明懷孕四五個月怎麼可能誕下健康皇子.以禮部尚書任峋爲首之官員一番密商後決定開城門迎接燕王撥亂反正.
燕王入城後偕百官直奔皇宮在正門大聲痛斥安國公與景安伯,鎮守皇宮的羽林軍見大勢已去開皇宮之門迎接燕王入宮.
安國公此時早已回到省躬殿,見瘋癲的惠宗懊悔不已,一氣之下竟縱火自焚.也不知爲何,等燕王趕到省躬殿前已是一片火海,近四個時辰纔將火勢撲滅.殿內之人全成焦炭難以辨識.燕王跪地大哭, 禮部尚書任峋領頭高喊陛下駕崩,這便定調惠宗被燒死在省躬殿內.
景安伯賊心不死,挾有孕的女兒想逃出皇城卻被蔚道敏識破生擒,這讓燕王可以坐實那個小皇子根本非皇室血脈.
在這之後便是燕王登基,蔚謙之任峋等功臣被冊封...
值得一提的是,吳王被改封成壽王掌宗正,這也是壽王在宗室獨享聖恩的開始.
話說回來崇遠侯胡威.
胡威先祖胡重山是太祖親封開國侯北寧侯,在世祖起兵南下時攜嫡子胡淵與燕王世子也就是後來的明德帝英宗共同鎮守北方,照理來說北寧侯一門應與明德帝關係不錯.
但後來第三代北寧侯胡兆鋒卻因與廢太子秦懷諄交往過密而被明德帝猜忌,明德帝尋了個小錯硬是逼胡兆鋒退位將爵位傳給世子胡傳偉,並將鎮守大同一事轉由靖遠侯蕭若鳴接手.胡傳偉當時正重病聽到父親退位並失了兵權一急竟吐血而亡.明德帝聽聞更加不悅,直接指派胡兆鋒長孫胡威接替爵位,並降爵成新昌伯.
這新昌伯可謂是極度諷刺,由侯爵降爲伯爵是[新],胡威是第五代也是最後能襲爵之人竟爲[昌],妥妥是讓胡家顏面掃地,胡兆鋒不久也被氣出病鬱悶而終.
二十來歲的胡威當時有多消沉可想而知.
那時身爲太子妃的蔚筠心知胡威的能力與不甘,向時任太子的秦懷??建言拉攏胡威.
後等明德帝對煉丹走火入魔將國事交由太子等人處理時,秦懷??便任命胡威爲西城兵馬指揮司,雖然官位不大但既可掌控部分燕京也可安插胡家將領,更重要的是不會過度惹惱明德帝.
再後來,蔚筠因懷疑秦懷??殺害二郎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秦懷??爲了更加拉攏胡威,便將其妹胡氏立爲東宮才人也就是眼下的胡貴妃.
但胡威能有今日地位絕非裙帶關係.
宣平帝登基後胡威改任羽林衛指揮使,但爵位還只是新昌伯.轉變來自薛擎主導的元宵行刺案失敗後,薛擎逃出燕京與鎮守遼東一帶的東平侯馬隆德會合,並與漢慶二王聯手於華陰潁州遼東三地同時起兵謀反.此時胡威請命出征東平侯,宣平帝當時可信任的武將不多,也只能準了.
約莫是想闖出一番功績洗刷先前降爵失兵權的屈辱,胡威率領的胡家將與二萬兵馬竟於遷安大敗五萬兵馬的東平侯,隨後繼續追擊,於同年十月於銀州鐵嶺衛一帶斬下馬隆德項上人頭收復遼東.
宣平帝大喜,封胡威爲崇遠侯領遼東都司鎮守東北門戶.
雖然這幾年胡威一直克盡職守,但也無人能保證他沒有別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