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平帝面上難辨喜怒,薛寒卻從這第一個問題裡聽出了這位帝王的心思。
若關心他和阿蘅的生死,不會上來就質問爲何纔回京。
“回稟陛下,爲了擺脫西姜追兵,臣與隨雲縣主一同跳下懸崖,僥倖未死但身負重傷,一養好身體就片刻不敢耽誤趕回來了……”
“你可知,你們惹了多大禍事?”靖平帝語氣更冷了。
“臣不知。”
“不知?”靖平帝揚聲,“你們殺了西姜公主也就罷了,還殺了一位王子,導致赤焱王子的父王率兵進犯大夏,挑起兩國戰事,令大夏內憂外患,雪上加霜……”
薛寒眼神冷了冷,垂下眼眸:“回稟陛下,赤焱王子是被朵雅公主所殺,想來是朵雅公主一方爲了避免得罪赤焱王子部族,推到了我們身上。”
靖平帝聽了,表情幾乎沒有變化:“赤焱王子在追殺你們的時候死了,不是你們殺的也成了你們殺的,難道他們會相信大夏的解釋?”
面對靖平帝的質問,薛寒很想說,不相信又如何呢?
但他與阿蘅不是能飛天遁地的神仙,這話自然不能說,只是淡淡悲哀涌上心頭,讓他只有沉默。
靖平帝看向秋蘅,沒有叫隨雲縣主,而是喊她的名字:“秋蘅。”
“臣女在。”
“朕一直以爲你只是比尋常女子多些靈活力氣,竟沒想到你有這麼大的本事。”
秋蘅冷靜道:“人到絕境,都是被逼出來的。”
她與薛寒做了什麼,靖平帝得來的消息都是出自西姜,對其真實性本就存疑,她自不會上趕著承認她比靖平帝想得還能打能殺。
“那殺西姜王呢?”靖平帝微挑眉梢,緊盯著秋蘅,“你鼓動容寧這麼做的?”
秋蘅抿了抿脣。
這話中惡意太過明顯,是要讓她背上殺死西姜王的主謀之名。
可是,殺西姜王是什麼十惡不赦的罪過嗎?
秋蘅只覺可笑。
先生你看,是你錯了呢。如此昏君多活上幾年十幾年,恐怕不會如你所想使江山平穩傳遞給你匡扶的新君,而是讓大夏更快滅亡。
江山社稷被這樣的昏君多糟蹋幾年,也許連南逃又撐了幾十年的機會都沒有。
果然要好好留著薛全,等他給昏君喂藥。
這麼想著,秋蘅看了薛全一眼。
此時殿中所有人注意力都在秋蘅與薛寒身上,薛全自不例外,被秋蘅突然看了一眼,人都愣了。
怎麼,要他幫著求情?
異想天開!癡心妄想!白日做夢!
沒有這死丫頭,薛寒就不會去西姜,更沒有後來這麼多禍事,他恨不得弄死這害人精。
薛全閉緊嘴,回給秋蘅一記眼刀。
秋蘅收起思緒,回答靖平帝的問題:“殺西姜王是容寧公主所願,亦是臣女之所願。”
靖平帝微微搖頭。
這丫頭還真是伶牙俐齒,滴水不漏。
可惜這件事不是靠嘴巴說能過去的,除非西姜對大夏的進犯停了。
“來人,暫把薛寒與秋蘅押去大理寺獄,等議過後再作定論。”
薛寒與秋蘅對視一眼,齊聲道:“叩謝聖恩。”
很快二人被押往大理寺,靖平帝急召衆臣來議事殿商議。
接到口諭的大臣無不大吃一驚。
薛寒和秋蘅竟然活著回來了!
等到衆臣齊聚殿中,靖平帝便道:“都說說吧。”
很快有人提議:“陛下,西姜進犯皆因薛寒、秋蘅而起,或能以這二人安撫西姜,平息戰亂。”
這些日子關於西姜的議事就沒停過,已經有大臣試探提出把容寧郡主送去西姜賠罪了,只是被靖平帝駁了。
薛寒和秋蘅活著好啊,活著纔有用。
薛全默默聽著,心中一涼。
他就說這香火隨時要斷。
站出來求情?至少這種場合不能。
靖平帝深深看了提議的大臣一眼,暗暗點頭。
想要平息戰亂,要麼打,要麼談。東南和北齊那邊還打著呢,西姜這邊自是能談則談。
談的話,大夏就要有所表示了。把容寧送去賠罪,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這麼做,也許送薛寒、秋蘅過去就差不多了。
“陛下,臣以爲不可。”嚴御史站出來。
靖平帝示意他說下去。
“如今百姓都在議論西姜之事,對西姜毀約憤憤不平,對薛寒等人殺西姜王、殺西姜王子拍手稱快。若把薛寒、秋蘅二人送去西姜換取西姜停戰,恐怕難平民意啊。”
靖平帝一聽,遲疑了。
見靖平帝猶豫,贊同者與反對者紛紛各抒己見,拉扯不停。
薛寒與秋蘅到了大理寺,因男女有別,押往不同牢房。
薛寒走著走著,腳步一頓。
鐵柵欄內的永清伯也看到了薛寒,竄過來扶著鐵欄震驚問:“薛寒,你還活著!”
薛寒在宮中見到薛全時還以爲靖平帝沒理會他們的親友,發現永清伯在牢裡也覺意外。
“秋蘅呢,她活著嗎?”
“阿蘅沒事。”
永清伯聽了這消息完全不覺高興,反而有種天塌了的感覺。
蹲了這些日子大牢,他有點琢磨明白了,六丫頭要是死了,今上把他關一關,除爵應該就差不多了。可六丫頭要是活著,那就難說了。
被西姜千軍萬馬包圍都負傷跳下懸崖了,怎麼就還活著呢!
“她在哪兒?”
“去另一邊牢房了。”薛寒雖看不上永清伯,眼下只能問他,“伯爺是因爲我們在這裡?可還有其他人?”
永清伯登時哭了:“只有我!”
“走了,走了。”獄卒催促。
薛寒往前走去,留下獨自一間牢房的永清伯傷心欲絕。
秋蘅與薛寒是上午面聖的,等到下午,他們活著回來被打入大理寺獄的消息差不多就傳遍了。
老夫人收到消息時撫掌大笑:“我就知道六丫頭沒事的!”
老太太連日來的擔憂一掃而空,笑聲大得把停在窗臺外的家雀兒都嚇跑了。
秋三老爺高興得嗚嗚哭,不停用衣袖擦眼淚:“母親大人英明!”
“就說讓你不要無頭蒼蠅亂撞。”
“是是是,母親說得對。”
老夫人當即道:“老三,趁天還沒黑,你多帶些東西去大理寺,看能不能見到蘅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