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二章 拙計笨策

真陽南濱淮水,西鄰桐柏山北嶺、汝水從其北部、東部流淌而過,其地勢西部乃桐柏山北嶺、大復山(青衣嶺)往東延伸的低崗丘山,中東部乃淮、汝等河流沖積而成的平原。

真陽在地理位置上,還是不及淮川、新蔡、上蔡等地重要。

不過,汝水發源於伏牛山東麓,夏季暴雨頻繁,同時又匯入發源於大腹、桐柏山北嶺乃至嵩山東南麓多條支流,洪澇災害極其頻繁,使得汝水沿岸的召陵、上蔡、新蔡、淮川等地受害尤重,而汝南、遂平等縣,其境內又地勢低陷,每逢洪水,便積澇難泄。

相比較而言,淮水上游要溫順得多,這使得真陽大部受洪澇災難要輕得多,堤壩、溝渠等水利設施也相當完善,乃是淮上最爲主要的產糧地,人口最繁茂之時,將近二十萬衆。

而此時的真陽,四野星羅棋佈的村寨皆是死寂,偶有炊煙升起,也僅有三五不忍客死異鄉、留下來等死的孤寡老兒,坐在暮色中,神色麻木的望著長滿荒草的田壟。

諾大的真陽城雖說民衆早就紛紛逃亡而出,但此時集結成千上萬的兵卒,卻也顯得熙熙攘攘。

仲長卿率侍衛馳馬進城,看到城中院落圍牆之間都彼此打通,被改造成軍營;縣衙外側也推倒一片屋舍,另夯土修造了一圈高厚城牆,將縣衙區域單獨隔離出來作爲內城使用。

“嶽帥還真是小心翼翼啊,難不成還怕楚山軍從犄角旮旯裡反攻出來,反過來圍攻真陽城不成?”看到這一幕,仲長卿身後一名部將嗤笑道。

仲長卿回頭瞪了部將一眼,眼神陰戾的制止其胡說八道。

仲長卿來到縣衙改成的行轅帥帳前下馬,著人通稟後往行轅裡走去。

衙堂之上,嶽海樓、摩黎忽以及孟介、馮世兆、蔣昭德等將都已濟濟一堂,正議著事情。

楚山兵馬將淮川城內的民衆及物資悉數轉移出去後,又將剩下不多的建築以及縣衙大院堆滿薪柴一把火點燃,之後才從容渡河撤走。

佔領淮川之後,摩黎忽就率赤扈騎兵渡過汝水,直接趕來真陽與嶽海樓會合,仲長卿佔得一座殘城,率兵馬駐入,還得部署防守,將諸事安排妥當之後,遲了幾天才趕來真陽。

衙堂當中擺放著兩隻高腳銅火盆,木炭燒得熾紅,要比外面暖和多了。

仲長卿將禦寒的裘袍解下來,交給侍衛拿著,他身穿明晃晃的鎧甲,走進衙堂給嶽海樓、摩黎忽等人見禮。

趕在徐懷率部從淮川撤走之前,淮王府就集結一批戰船靠汝陽,將葛鈺所部兩萬守軍撤走。

目前東路平燕軍及燕薊附從軍,已經將進攻的方向調整回渦水沿岸,打算先拿下壽春對岸的下蔡城,徹度打通往淮南進軍的

通道。

他們這邊拿下淮川城,也可以說極其順利的拉開冬季戰事的帷幕,但是太過輕易盡殲宣威軍、拿下淮川城,也改變他們最初的作戰部署。

最初他們以爲劉獻、傅潛之輩會死守淮川城,當時是想著仲長卿部從左翼牽制宣威軍,嶽海樓得以率馮世兆、孟介、蔣昭德等部能從容對青衣嶺、楚山城展開攻勢。

宣威軍主力在焦陂盡殲,他們比預想中更爲順利的拿下淮川城,那仲長卿這部人馬,不可能整個冬季就駐守淮川城,啥事都不幹。

然而作戰部署要如何調整,諸將卻有不同意見,大部分人還是主張集結主要的騎兵人馬,會同仲長卿所部渡過淮河,進攻九里關、羅山、信陽等地,迫使楚山不得不分兵於東翼,方便主力更輕易攻打青衣嶺、楚山城。

嶽海樓多次遣人到淮川,詢問仲長卿的意見,仲長卿卻沒有急著迴應。

這個冬季第一場寒流已經席捲河淮大地,池塘已結有薄冰,再有半個月,淮水就有可能會冰封,他們得現在就做出新的決定,以便儘快調整部署。

“接下來要怎麼打,我多次遣人問你意見,你到現在還沒有給我一個答覆呢!”待仲長卿坐下,嶽海樓開門見山的問道。

“徐懷從淮川撤走,丟下一座殘城,連一棟整飭的院舍都沒有留下來。城中一片殘墟,卻要將這麼多兵馬安頓好,我也是實在分身乏術、忙得焦頭爛額,難以思慮太多,還請樞帥寬囿。至於要怎麼打,一切全憑樞帥與那顏將軍定度,長卿誓死相隨。”仲長卿坐定幾案後,朝嶽海樓、摩黎忽拱手說道。

雖說汴梁衆臣擁立李汲爲帝,建立大楚王國,他們名義上也是大楚王國的將吏,但大家心裡都清楚,接下來的作戰部署要如何調整,他仲長卿說了不算,甚至汴梁都沒有最終的決定權,最終還得請示鎮南宗王府。

這邊的情況,仲長卿相信俱已傳稟宗王府了,他與其多費脣舌,還不是等宗王府定下大策之中,再細思具體的作戰方略。

“二皇子已傳令,這邊如何打,悉由汴梁及嶽帥定度,我這次奉令率部過來給嶽帥助陣,諸事皆受嶽帥節制,”摩黎忽說道,“仲將軍有何想法,還請知無不言。”

見衆人都朝他看來,仲長卿苦笑道:“其實樞帥早有定計,又何需我言?”

“我有何定計,我都不知道?你且說來。”嶽海樓裝糊塗問道。

“王孝成在世已可以說是名將,徐懷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用兵之道,可以說是已臻至‘存乎一心’的,桐柏山卒對他又忠心耿耿,”

仲長卿說道,

“桐柏山之亂,我是親歷者,之後此廝隨王稟赴嵐州,天雄軍覆滅,獨其得利,而得守朔州;王帥南略,宣武、驍

勝兩師俱全,此廝又得以全身而退;待其助南朝新帝守鞏縣、攻沁水、千里奔襲嵐州、太原,用兵之道神出鬼沒。焦陂一戰,我們並沒能競全功,也是沒有預料到他會突然出現在淮川。我是自視遠遠不如此廝的。倘若要我爲樞帥出計謀,我是萬萬不敢班門弄斧,與此廝比拼計謀的,唯有用最笨的辦法或許最爲妥當、最爲安心,然而這最笨的辦法,卻也未必能攻進桐柏山,二皇子那邊或許不會滿意……”

“你也太長他人志氣了吧!”馮世兆不滿的嘀咕道。

他們也都在徐懷手下吃過虧,但馮世兆不覺得畏之如虎,先喪了自家的志氣。

“什麼最笨的辦法?”嶽海樓示意仲長卿說下去。

“樞帥常言,西軍勢弱,黨項勢強,又無騎兵之利能與黨項騎兵爭鋒,不得以已行淺攻進築之策,”仲長卿說道,“我能想到的笨辦法,也是樞帥所授,就是在確山、真陽及明溪河沿岸多造堅壘,於明溪河道之中立大樁、阻舟船,並多建浮橋連絡兩岸,明溪河右岸更需要謹慎對待,最好以層層營壘往楚山城下推進;攻城時則多造投石機,日以繼夜轟砸之!”

“這算什麼方略?”蔣昭德等人都忍不住叫起來,問道,“仲將軍可知這些部署需要耗費多少時間,恐怕等我們推進到楚山城下,這個冬季都已經過去了!”

西軍用淺攻進築之策,乃是沒有其他壓制黨項騎兵的手段。

雖說西軍用此策壓制黨項人,可以耗費十數年時間才初見成效,之後才一直沿續下來。

而現在明明是己強敵弱,又何需用這種笨辦法?

再說了,依仲長卿之策除了耗時緩慢外,更主要是他們隨赤扈人南下,一路燒殺擄掠,只知破壞而不知建設。

嶽海樓出領許陳潁三州之地,看似地盤不小,但大半民戶在他們率兵馬抵達時都已逃亡,又或者被他們沿路屠殺。

嶽海樓年中才決定約束軍紀,予潁水左岸民戶休養生息,但這時候還沒有出成果呢。

因此,他們所能調集的物資,其實非常有限。

還有一點就是,其他兵馬都頻頻取得進展,他們用這種笨辦法,這個冬季壓根就不指望能攻入桐柏山,鎮南宗王府會對此滿意?

“怎麼可能指望這個冬季就攻入桐柏山呢?”仲長卿反問道,“襄陽目前堪稱名將者,僅徐懷此廝一人,其他人最多能算得上良將,樞帥與我等倘若能將其纏在桐柏山難以脫身,待諸路兵馬奪得陝西、河洛、淮南,最後困死楚山,也算得上殊功一件。”

衆人聽仲長卿這話,只是搖頭。

嶽海樓看向摩黎忽,說道:“我欲用長卿爲前軍主將,那顏將軍以爲如何?”

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十九章 泌陽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五十章 貴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十四章 促降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二章 避禍第三章 貴女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八十章 議和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一百一十章 戰前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一百九十章 東洲寨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十七章 縣政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十七章 換血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六十二章 歸去
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二十三章 守慎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十九章 泌陽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五十章 貴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十四章 促降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二章 避禍第三章 貴女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八十章 議和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一百一十章 戰前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一百九十章 東洲寨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十七章 縣政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十七章 換血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六十二章 歸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晋江市| 酒泉市| 临安市| 高雄县| 安西县| 云南省| 东兴市| 安西县| 称多县| 体育| 乳山市| 灵寿县| 合作市| 天柱县| 闽清县| 望谟县| 平原县| 印江| 庐江县| 招远市| 南充市| 吴桥县| 当涂县| 辽宁省| 南部县| 木兰县| 怀远县| 水城县| 九江市| 贵南县| 怀来县| 句容市| 平邑县| 新营市| 车致| 鱼台县| 红原县| 梅河口市| 廉江市|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