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五章 心學之端

在古代有許多名師高徒的例子,這在手工業裡比較常見,比如墨子和禽滑釐,據說墨子編的草鞋冬暖夏涼,可以預防腳氣、黑指甲,當然這師徒倆還有更大的功績,那就是由墨子導演、由禽滑釐與墨子聯袂主演的:危急之中阻止楚國攻打宋國的壯舉。

影響巨大的還有縱橫家和兵家在戰國的橫行,象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據說都是鬼谷子的學生,更有路邊野史記載,商鞅也是鬼谷子的秘傳弟子,只是他的功績基本上是法治上。

學問上我們最熟悉的孔子最早開始私人辦學,弟子三千,周遊列國,官運亨通,比較搞笑的是孔子本人卻沒有一國要他,你想:幾百萬人口的天下,他的學生就有三千人,而且學生絕對聽他的話,他動一下,諸侯國都會動搖,誰敢用他?

所以,名師也有名師的煩惱,不過還有更煩惱的呢,逢蒙向羿學射箭,他是羿的學生。但他想到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強,於是要向羿下毒手,這個就比較無語了……

那麼王守仁呢,這個拜師場面就有點像武俠小說裡的黃老邪和楊過了,雖然一老一少,但頗有共同語言,二人並不以師徒相稱,但王守仁卻發現了婁諒作爲理學大師嚴謹的一面。

一大早婁諒就把王守仁帶到了蕓閣,這個比較有傳奇色彩的地方。據說關於這蕓閣,明朝的一位士子們的作品曾經提到過:“一齋先生,深衣幅巾的裝束,先拜家祠,然後入蕓閣,接受諸生的揖拜,內外肅然,凜若朝廷。即使達官貴人造訪,他們也必須整飭襟裾入內,一點也不能夠馬虎。一些有志於道者,常常登門拜訪,請教各種問題,至於終日不忍離去。”

王守仁今日一見,果然一切井然,婁諒也全然沒有在府中嬉笑的摸樣。王守仁端端正正落座,仔細聆聽婁諒的講解。婁諒的學說,並不以“舉子學”爲主,而是注重“身心學”,年少時婁諒曾經師承康齋先生。康齋之學,完全遵從程朱之道,認爲人應當整束自己的身心,使其瑩淨。注重“靜時涵養,動時省察”,終生以“存天理去人慾”爲念。

王守仁聽得如癡如醉,婁諒的徒弟們也紛紛踴躍發言,這個問“先生,何爲‘窮理’?”,那個問“什麼是聖人必可學而至”……婁諒則一一作答,“‘窮理’就是以“收心、放心”爲居敬之門,以“何思何慮,勿助勿忘”爲居敬要指。‘聖人必可學而至’,就是要前來學習的人,要有‘學而至聖’慾望”…….

一天的課下來,王守仁覺得食不甘味,滿腦子是先生課滔滔不絕的演講和士子們潛心向學的熱潮。這種澎湃的求知慾望,是現代一些號稱一流大學的學生們都無法望其項背的。

此時的諸蕓玉,則跟婁素珍學習琴棋書畫。要說婁素珍的師傅唐伯虎那更是風騷了五百年的人物,婁素珍天性聰穎,更是唐伯虎的嫡傳弟子,自然也不愧爲一個優秀的老師,但碰到諸蕓玉這樣的學生,不得不說她連尋死的心都有了!

諸蕓玉說,“素珍姐姐,你看你美若天仙,就憋在這屋子裡,多可惜啊!你看啊,四大美女‘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那也得出去看看魚啊,雁啊,月啊,花啊才行啊!你總是悶在屋子裡,對著這筆墨紙硯啊,只能叫‘落硯’!”

婁素珍極其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你想出去玩嗎?我來教你練劍吧,跟唐先生學得!”。這下正中下懷,諸蕓玉說:“真的?!這個好!我自小也練過幾下子,你看這胳膊,你看這腿,天生練武的材料!”

二人說說笑笑走到後花園,遠遠就看到湖邊的石桌上坐著一個人,正在沉思。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王守仁!

王守仁看到婁素珍和諸蕓玉過來,心中正好有一疑問,於是問道:“素珍妹妹啊,什麼是‘學而至聖’呢?”,凝視著婁素珍的臉,那份熟悉的感覺,又變成一股熱流朝自己涌來,使得他不得不低下頭,他真的有些擔心,自己會控制不住自己,上前猛地抱住她,叫聲“蓓兒”!

婁素珍,微微一笑,足以傾倒衆生,她說道:“‘聖”就是指‘聖人’,你可以是著書立說的一代大師如朱熹,也可以是是建功立業的功臣如於謙,甚至可以是巧奪天工的平民聖人魯班,他們都有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功在千秋,流芳百年!”說道這裡,婁素珍忽然一聲嘆息,語氣變得有些幽怨,“只是,聽爺爺講,現在的大明自皇上大儒到平民百姓都相信神秘數術,妄想以人慾來對抗自然界的理,所以爺爺的講學提倡:存天理,去人慾!”

王守仁細心傾聽著,聽到婁素珍嘆息,於是說道:“一齋先生,真是滌盪身心的一股清流!素珍妹妹不必過於憂慮,今天看到滿堂學子的學習熱情,真是讓人心潮澎湃,相信我們一代,會是嶄新的大明!”

婁素珍聽到王守仁這樣一說,看著身邊的諸蕓玉一臉索然無味,於是說道:“伯安哥哥,我是杞人憂天了,畢竟這是你們男人的事情,來,我們一起去空地上練劍!”

王守仁一聽,難以掩飾自己驚訝的表情,這倒是稀罕事“怎麼,你倆……練劍……”

三人一同來到湖邊的花園空地上,正趕上最後一抹夕陽斜照在湖面,波光粼粼的水面反光,明亮得讓人難以睜開眼睛。三個人裙裾飄飄,劍來劍往,落英繽紛,美得無法形容……

府裡的家丁紛紛駐足,看著這風流俊朗的少年,和兩位豆蔻年華,情竇初開,美麗絕倫的少女,都忍不住羨慕得酥軟,哎,天地造物,怎麼有如此大的差別呢!這一世的天地靈秀,彷彿都凝聚在了這三個人身上!

此時,有個丫鬟走過來,跟婁素珍說道:“小姐,老太爺說了,他年紀大了,晚上吃多了容易有積食,而且老爺也趕回書院了,他怕他一個老頭子打擾你們四個人的雅興,讓我們好生準備了酒食,讓你們年輕人開懷暢飲!”

婁素珍聽完一琢磨,問道:“怎麼是四個人?”

那丫鬟說道:“唐先生已經到府上了,正在跟老太爺說話呢!”

第一一三章 象湖山上第五十四章 陝西放馬第一一三章 象湖山上第四十九章 順藤摸瓜第一二九章 上下異心第九十六章 龍場悟道第三十一章 捨命相救第一零七章 真相大白第八十五章 夢陽出獄第七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五章 回京備試第一三三章 一場大火第四十七章 夜不夜宮第一一九章 驚堂木響第五十一章 駙馬有請第一零九章 南贛四區第三十六章 設法逃婚第五章 生死彌留第一零五章 別墅驚魂第一零三章 奈何情深第七十八章 假山玄機第十二章 邊塞考察第一零七章 真相大白第一二二章 用兵以奇第二十二章 設計脫身第一二零章 俐頭山寨第五十章 淳安公主第十二章 邊塞考察第八十七章 宮廷內外第六十七章 尋找蕓玉第四十一章 天各一方第四十五章 轉身天涯第二十章 狹路冤家第五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九十五章 落地生根第三十二章 深入匪巢第八十七章 宮廷內外第三十八章 逃跑新郎第七十二章 天有異象第七十九章 寧王宮墓第二十九章 異界催眠第一三二章 機密軍務第九十四章 初到龍場第一三四章 破敵之策第二十六章 對酒當歌第九十二章 死裡逃生第二十九章 異界催眠第五十二章 垂簾聽辯第三章 案中之案第八十六章 談論兵務第三章 案中之案第一一七章 緊鑼密鼓第七章 同一輪月第一一五章 粵北贛南第三十四章 一宴知秋第二十七章 平地驚雷第五十七章 智鬥馬販第十四章 天才唐寅第六十章 西北馬政引子第八十九章 寓學於樂第一零四章 分別之後第八十章 絕密暗道第七十四章 求佛問道第九十六章 龍場悟道第一一九章 驚堂木響第七十八章 假山玄機第一二七章 密謀造反引子第七十七章 深入虎穴第一零二章 廬山真面第二十八章 真假綁架第九十二章 死裡逃生第十七章 衆皆一望第一零六章 真假安娜第一一七章 緊鑼密鼓第一一三章 象湖山上第一三二章 機密軍務第九十六章 龍場悟道第一一七章 緊鑼密鼓第十七章 衆皆一望第三十一章 捨命相救第八十二章 念起念滅第四十六章 長笛幽思第七十六章 奶媽來也第一一零章 外剿內安第十章 金山偶遇第七十章 再見科舉第一二二章 用兵以奇第九十一章 跳江脫險第四章 水落石出第二章 初見端倪第三十六章 設法逃婚第二十五章 心學之端第七十章 再見科舉第九十九章 廬陵赴任第七十章 再見科舉第九十五章 落地生根
第一一三章 象湖山上第五十四章 陝西放馬第一一三章 象湖山上第四十九章 順藤摸瓜第一二九章 上下異心第九十六章 龍場悟道第三十一章 捨命相救第一零七章 真相大白第八十五章 夢陽出獄第七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五章 回京備試第一三三章 一場大火第四十七章 夜不夜宮第一一九章 驚堂木響第五十一章 駙馬有請第一零九章 南贛四區第三十六章 設法逃婚第五章 生死彌留第一零五章 別墅驚魂第一零三章 奈何情深第七十八章 假山玄機第十二章 邊塞考察第一零七章 真相大白第一二二章 用兵以奇第二十二章 設計脫身第一二零章 俐頭山寨第五十章 淳安公主第十二章 邊塞考察第八十七章 宮廷內外第六十七章 尋找蕓玉第四十一章 天各一方第四十五章 轉身天涯第二十章 狹路冤家第五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九十五章 落地生根第三十二章 深入匪巢第八十七章 宮廷內外第三十八章 逃跑新郎第七十二章 天有異象第七十九章 寧王宮墓第二十九章 異界催眠第一三二章 機密軍務第九十四章 初到龍場第一三四章 破敵之策第二十六章 對酒當歌第九十二章 死裡逃生第二十九章 異界催眠第五十二章 垂簾聽辯第三章 案中之案第八十六章 談論兵務第三章 案中之案第一一七章 緊鑼密鼓第七章 同一輪月第一一五章 粵北贛南第三十四章 一宴知秋第二十七章 平地驚雷第五十七章 智鬥馬販第十四章 天才唐寅第六十章 西北馬政引子第八十九章 寓學於樂第一零四章 分別之後第八十章 絕密暗道第七十四章 求佛問道第九十六章 龍場悟道第一一九章 驚堂木響第七十八章 假山玄機第一二七章 密謀造反引子第七十七章 深入虎穴第一零二章 廬山真面第二十八章 真假綁架第九十二章 死裡逃生第十七章 衆皆一望第一零六章 真假安娜第一一七章 緊鑼密鼓第一一三章 象湖山上第一三二章 機密軍務第九十六章 龍場悟道第一一七章 緊鑼密鼓第十七章 衆皆一望第三十一章 捨命相救第八十二章 念起念滅第四十六章 長笛幽思第七十六章 奶媽來也第一一零章 外剿內安第十章 金山偶遇第七十章 再見科舉第一二二章 用兵以奇第九十一章 跳江脫險第四章 水落石出第二章 初見端倪第三十六章 設法逃婚第二十五章 心學之端第七十章 再見科舉第九十九章 廬陵赴任第七十章 再見科舉第九十五章 落地生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南木林县| 兰西县| 若羌县| 会昌县| 瑞丽市| 皋兰县| 德化县| 阳东县| 阜城县| 黄大仙区| 肃宁县| 满洲里市| 漯河市| 连城县| 鄱阳县| 莲花县| 依兰县| 青铜峡市| 德惠市| 涿鹿县| 奎屯市| 新密市| 菏泽市| 五河县| 乐安县| 安义县| 牟定县| 长宁县| 福清市| 华池县| 万载县| 子长县| 双城市| 常德市| 山西省| 龙山县| 社会| 永顺县| 巴里|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