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二章 垂簾聽辯

中國皇帝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老婆多——因此,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其中老婆紅票最多的諸如唐玄宗,後宮佳麗可以編一個師;不過票數最少的也有——如隋文帝,除了皇后沒有一個妃嬪,因此,一直以來隋文帝都在妃嬪黑票榜上一騎絕塵,無人問鼎!

自從明孝宗朱祐樘橫空出世,隋文帝再也不敢大喊獨孤求敗!

勞模皇帝朱祐樘,就是這樣過著一對一的性福生活,經過十年不懈的努力,終於創造了他的輝煌時代——弘治中興:內有內閣三劍客;外有馬文升、劉大夏;邊界少數民族紛紛朝貢。

這時,他終於可以擡頭看一眼,舉案齊眉,朝夕相處的張皇后了:“皇后,這些年委屈你了,今天隨朕去淳安公主府上去看看姑姑、姑父吧!”。張皇后慈眉善目地一笑,他忙也好,不忙也罷,她都是那樣笑著給他穿衣解帶,朱祐樘又說:“聽說姑父的府上聚集了一大批才子,連李閣老也是座上賓,朕要親眼見識一下!”

此時的王守仁,正一如既往地,跟與自己格格不入的四書五經作鬥爭,已經頗有心得,這心得就是——有它沒我,有我沒它!

不過,寄居在公主府的這幾年,王守仁卻親歷了文壇最激烈文學流派紛爭。

這一天,孝宗皇帝和皇后微服來到公主府,朱祐樘提出要看他們的真本事,就得“垂簾聽辯”——於是史上文壇大辯論即將開幕!

不知爲何,駙馬爺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不安……

一張屏風隔開,裡面桌子上擺了一桌糕點,皇帝皇后和公主入座,邊品糕點,邊做了個神秘的表情,意思是才子們快來了——“敵明我暗”的感覺真是爽;外面則是品詩論文的士子們,三三兩兩進堂,發現椅子上赫然坐著李閣老,於是言語也收斂了些,拜過閣老,徑自入座。

這樣的茶話會在公主府是極爲平常的事,每隔個把月就搞一次,每每有佳作誕生,駙馬爺就視若珍寶。

其中,李東陽以臺閣大臣身份主持詩壇數十年,已經成爲文壇魁首,一時間世人紛紛模仿臺閣體,形成文壇一派曰“茶陵派”(李東陽是茶陵人),他的書法和詩集是炙手可熱,千金難求。他本人聽說自己的詩集竟然被擺放到了古董店裡,非常的不滿——“我這還沒死呢,就放到古董店!”,氣呼呼跑過去一問,老闆說:“李閣老的詩集在後世必然是稀世珍藏,我只是早了幾十年放在哪兒,有何不妥?!”

不過成名也有成名的麻煩,“陽粉”們經常蹲在家門口索要親筆簽名!論這些“陽粉”的手段,21世紀的“狗仔隊”都得叫一聲師傅:有一天,李東陽打府上後門出去,不想竟然碰到一個骨灰級的老太“陽粉”,正蹲在門口曬著太陽打瞌睡呢!李東陽躡手躡腳從她身旁跨過去,擦了一把汗,剛要慶幸逃離虎口之時,一條猛狗追了過來,眼看就要撲到自己身上了,只聽那老太喊道:“趕快跑到我這裡來,只有我能馴服那條狗,否則你跑到天邊都沒用!”

有著同樣煩惱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跟李東陽一字之差——李夢陽(甘肅人),此人三年前已中進士,但是因爲父親去世,正在守制期間,所以並無官職。他與何景明等七人被稱爲“七子”,七子皆爲進士,對腐敗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氣不滿,強烈反對臺閣體詩文和"沉悶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習氣,提出“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復古風。

通常情況下,這倆人是很難坐在一起的,因爲不見面都能劍拔弩張,見了面就只能“短兵相接”對掐,偏偏李夢陽又是個犟脾氣——管你是不是閣老,朱熹我都敢罵,何況是你嘞!所以李東陽這個秀才裡的秀才,特別不願意惹李夢陽這個秀才裡的兵!

今天就迫不得已了,因爲這是皇帝安排的,誰敢不從?!

朱祐樘是聰明的,他若是不宣旨,李東陽是絕對不去的!

其他的人,朱祐樘卻叮囑道,不要事先告知——以免造成心理壓力!哎,多好的皇帝啊,毫不爲己,專門利人!

“正方辯手”和“反方辯手”各自就坐,這辯論還沒開始,就出現了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李東陽一邊的座位已經被搶空,而李夢陽這邊的卻空空蕩蕩。

沒人正眼瞧一眼的王守仁,自然是坐到了李夢陽一邊——反正坐哪都一樣,沒人注意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不過這個小人物可不簡單——王守仁一進門看到這陣勢,馬上猜到了一點:今天必然有重要人物在場,而讓這兩個太陽碰到一起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皇上!王守仁環視了一下四周,目光終於落到廳堂內側的屏風上,然後微微一笑……

李東陽自恃三高——地位高、年齡高、名氣高,首先發言了:“今天老夫來到駙馬爺府上,得以見到諸位舉子、士子不甚榮幸,我大明朝人才濟濟,文壇百花齊放,各領風騷,實爲百姓之福,千秋之幸……(以下省略三千字)”

李東陽一講完,就有人的馬屁跟上了,士子甲說話了:“在下祖籍潭州(長沙),李閣老的詩在潭州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江頭彩旗耀日明,

船上撾鼓不停聲。

湖南樂聲君記取,

五月五日潭州城。

由此可見,李閣老時時關注民生,體察民俗,實爲大明之福!”

李東陽雖然聽過的奉承數不勝數,但文人士子的“奉承”卻更是讓他心花怒放,尤其是今天在皇帝面前,借他人之口誇自己是良臣,正中下懷!

李東陽也不忘給皇上來個馬屁接力:“這位士子真是謬讚老夫了,大明的百姓那是託皇上的鴻福,老夫豈敢跟聖上爭功!”

士子乙看到士子甲把風頭全搶了去了,非常不甘心,而自己卻不記得幾首李東陽的詩,不過……士子乙眼前一亮,計上心來:“在下聽聞李閣老四歲時就會寫直徑一尺的大字,並當著景帝的面寫下“龍、鳳、龜、麟”等大字,景帝非常高興,把四歲的李閣老放在膝上,並賜珍奇水果和金銀元寶——這個故事現在已經家喻戶曉,人人奉閣老爲神童楷模……”

當李東陽捋著鬍子越聽越樂的時候,他忽然覺得氣氛不大對。

世界上有這麼一種人,他喜歡用沉默來讓你發現他抗議的力量!

李夢陽一看這場辯論會根本沒自己的事,不如干脆喝喝茶,然後從懷裡掏出一本書讀起來!

看熱鬧的王守仁,終於等到好戲出場了,忍不住心裡偷著樂!

李東陽畢竟是主持朝廷大局的人,這樣的小場面根本不值一提,不用多久,李東陽就找到了對自己有利,而對別人不利的話題了:“李獻吉,聽說你鄉試第一,本次會試又高中進士,真是八股文的典範啊!”

這個問題問得絕!

李夢陽的確是八股文的高手,而“七子”又反對八股文的格式拘泥成規,這個問題換做是誰都很難回答,但李夢陽卻不慌不忙的把書合上,又揣到懷裡,說道:“實在無趣的時候,我就拿一本廢書看看,因爲我只有這本書!”

這個回答更絕!一方面,李夢陽巧妙地表達出自己對那些拍馬屁者的不屑,另一方面又回答了他對八股文的無奈——是啊,有什麼辦法?

王守仁纔是真的感同身受!李夢陽無論如何也是明朝人,沒有受到現代文化的薰陶,就像一個人一直吃素,也不覺得不好,有一天吃上肉了,再回過頭去天天吃素,那是非常殘酷的一件事情!

路見不平還要吼一聲呢,王守仁該出手了!

“獻吉兄,一直推崇‘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伯安覺得‘此言差矣’!”此言一出,衆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王守仁身上——連唯一坐在那邊的一個,都不幫你李夢陽,誰還幫你!只見王守仁緩緩背出一首詩,這首詩正是李夢陽的《春望》:

黃河水繞漢邊牆,河上秋風雁幾行。

客子過濠追野馬,將軍弢箭射天狼。

黃塵古渡迷飛挽,白日橫空冷戰場。

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

王守仁說:“伯安覺得:文必秦漢沒錯,但詩必——七子!獻吉兄這首詩,深得唐詩的精髓,韻味無窮,磅礴飛動,比唐詩有過之,而無不及!”

衆人啞然,繼而譁然——本來指望你小子落井下石的,你竟然來個欲揚先抑!

王守仁並不著急,依然慢吞吞的說:“不過,如果獻吉兄,能夠突破唐詩的雕琢之氣,而不是簡單的模擬,豈不更好?!”

李夢陽趕緊拱手道:“多謝伯安指教,想不到伯安的品評竟然入木三分,點中愚兄的要害了!實不相瞞,夢陽正是在琢磨如何讓這抑揚頓挫之法,自然流露,而別具一種風致!”

二人互相恭維起來,王守仁把李夢陽擡到了唐詩的高度,李夢陽又把王守仁擡到了自己高度,完全沒把李東陽當回事!

第六十四章 不堪回首第一零六章 真假安娜第一二六章 後會有期第一二零章 俐頭山寨第一二五章 人心不足第一一九章 驚堂木響第五十章 淳安公主第八十三章 創立心學第一二二章 用兵以奇第九十三章 繼續上路第一零五章 別墅驚魂第五十七章 智鬥馬販第八十一章 尋找機會第一零一章 假面舞會第一三零章 至誠如神第三十四章 一宴知秋第二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三十二章 深入匪巢第一二四章 蠢蠢欲動第六章 另類穿越第一三三章 一場大火第一二三章 蕩清土匪第二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十章 西北馬政第五十八章 坐等收網第九十三章 繼續上路第三十章 乾坤挪移第二十六章 對酒當歌第一零四章 分別之後第一零三章 奈何情深第五十七章 智鬥馬販第五十六章 茶馬私販第三章 案中之案第六十七章 尋找蕓玉第五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二十六章 對酒當歌第一一零章 外剿內安第三十八章 逃跑新郎第二十八章 真假綁架第一章 疑案迷霧第二十五章 心學之端第三十五章 人擇原理第二章 初見端倪第八十一章 尋找機會第九十一章 跳江脫險第九十二章 死裡逃生第一三一章 王者之師第十二章 邊塞考察第五十七章 智鬥馬販第三十二章 深入匪巢第六十八章 生死迷底第四章 水落石出第三十九章 三路人馬第二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一零四章 分別之後第六十二章 乾州馬場第十九章 少年寧王第五十七章 智鬥馬販第九十三章 繼續上路第五十章 淳安公主第一三三章 一場大火第九十章 貶官龍場第七十章 再見科舉第六十二章 乾州馬場第十二章 邊塞考察第一一五章 粵北贛南第一二八章 寧王造反第一零六章 真假安娜第十三章 江南相親第一二七章 密謀造反第四十六章 長笛幽思第七十二章 天有異象第八章 一米月光第二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六十九章 八股取士第九章 草船火箭第一二九章 上下異心第一零二章 廬山真面第一三二章 機密軍務第二十六章 對酒當歌第一一六章 各回各寨第四十三章 一騎紅塵第三十七章 蕓玉獻計第三十五章 人擇原理第九十九章 廬陵赴任第三十一章 捨命相救第一二七章 密謀造反第四十九章 順藤摸瓜第四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二十七章 平地驚雷第四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一章 疑案迷霧第五十六章 茶馬私販第八十章 絕密暗道第一零四章 分別之後引子第三十五章 人擇原理第二十六章 對酒當歌第三十九章 三路人馬
第六十四章 不堪回首第一零六章 真假安娜第一二六章 後會有期第一二零章 俐頭山寨第一二五章 人心不足第一一九章 驚堂木響第五十章 淳安公主第八十三章 創立心學第一二二章 用兵以奇第九十三章 繼續上路第一零五章 別墅驚魂第五十七章 智鬥馬販第八十一章 尋找機會第一零一章 假面舞會第一三零章 至誠如神第三十四章 一宴知秋第二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三十二章 深入匪巢第一二四章 蠢蠢欲動第六章 另類穿越第一三三章 一場大火第一二三章 蕩清土匪第二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十章 西北馬政第五十八章 坐等收網第九十三章 繼續上路第三十章 乾坤挪移第二十六章 對酒當歌第一零四章 分別之後第一零三章 奈何情深第五十七章 智鬥馬販第五十六章 茶馬私販第三章 案中之案第六十七章 尋找蕓玉第五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二十六章 對酒當歌第一一零章 外剿內安第三十八章 逃跑新郎第二十八章 真假綁架第一章 疑案迷霧第二十五章 心學之端第三十五章 人擇原理第二章 初見端倪第八十一章 尋找機會第九十一章 跳江脫險第九十二章 死裡逃生第一三一章 王者之師第十二章 邊塞考察第五十七章 智鬥馬販第三十二章 深入匪巢第六十八章 生死迷底第四章 水落石出第三十九章 三路人馬第二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一零四章 分別之後第六十二章 乾州馬場第十九章 少年寧王第五十七章 智鬥馬販第九十三章 繼續上路第五十章 淳安公主第一三三章 一場大火第九十章 貶官龍場第七十章 再見科舉第六十二章 乾州馬場第十二章 邊塞考察第一一五章 粵北贛南第一二八章 寧王造反第一零六章 真假安娜第十三章 江南相親第一二七章 密謀造反第四十六章 長笛幽思第七十二章 天有異象第八章 一米月光第二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六十九章 八股取士第九章 草船火箭第一二九章 上下異心第一零二章 廬山真面第一三二章 機密軍務第二十六章 對酒當歌第一一六章 各回各寨第四十三章 一騎紅塵第三十七章 蕓玉獻計第三十五章 人擇原理第九十九章 廬陵赴任第三十一章 捨命相救第一二七章 密謀造反第四十九章 順藤摸瓜第四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二十七章 平地驚雷第四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一章 疑案迷霧第五十六章 茶馬私販第八十章 絕密暗道第一零四章 分別之後引子第三十五章 人擇原理第二十六章 對酒當歌第三十九章 三路人馬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田县| 屏山县| 屯昌县| 大足县| 儋州市| 松潘县| 融水| 资中县| 清河县| 突泉县| 登封市| 南郑县| 乌兰察布市| 青岛市| 五台县| 钦州市| 通河县| 乌什县| 荔浦县| 桃源县| 太谷县| 屯门区| 区。| 富裕县| 山丹县| 西宁市| 眉山市| 石家庄市| 静乐县| 隆化县| 基隆市| 莆田市| 武川县| 扎赉特旗| 龙南县| 仲巴县| 彰武县| 平武县| 磴口县| 晋州市| 漠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