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4章 唯有瞧夏國不爽而已

有得這五萬宋軍俘虜在手,不敢說捏住了蔡攸、童貫的小命,卻肯定是捏住了二者的前程。

接下來,自是任由遼軍予取予求。

自昨夜接過耶律大石謝表,第二日一早,蔡攸、童貫便又派出信使,攜帶了大量金銀珠寶往遼營而來。

一爲嘉許耶律大石投降的誠意,再則言明賞格之事宋人願意代勞,只求林牙早日送回俘虜,早日來降。唯有賞格所需銀錢數目,尚需再度商定。

當初王葉曾經給耶律大石略略估算過,若此次大勝,似可從童貫手中敲得銅錢百萬貫,糧草百萬石。

如今銀兩到是好說,唯有糧草不好開口。自己詐言願降,投誠之後糧草按理自是由宋人供應,故此並無索要糧草的藉口。

所謂漫天要價,坐地還錢。耶律大石乘機獅子大開口,一張嘴便索要百萬貫銅錢,以兌現部下的賞格。

宣帥給的底線是六十萬貫,故此宋使肯定不願,但要求耶律大石取來宋人俘虜名單,一一清點計算。

耶律大石只託言此事過於繁瑣,頗費時日,故此不肯。

王葉便於中間開始調停、說和。

一番無聊的討價還價後,最終以五十五萬貫成交,此錢款當於十五日內交割。除此之外,尚且還有一堆零碎的瑣事,例如宋軍俘虜一日仍在遼營,其糧草一日便由宋軍供應。待到要回俘虜之後,宋人再行贈送遼軍糧草十萬石。拿到這十萬石糧草後,耶律大石當於三日內前往新城投誠。至於楊可世等人的家屬,當於兩個月之內悉數送來。等等。

宋使唯恐雙方事後反悔,便又立下文書。當下便告辭離開,欲要早日返回雄州,以便早日運來糧草。

待到宋使既去,王葉又同耶律大石商量了幾句,便取過此份文書,領著耶律大石前往楊可世營帳而來。

自己既有心招攬西軍,除於種照容身上下手外,眼下能招攬的西軍將領,自然不肯放過。至於領著耶律大石同來,無非是做做樣子而已,自己有把握楊可世必然不會降於耶律大石。

昨日楊可世聽得宋人使者之語,心知自己已爲童貫所棄,不由得萬念俱灰。加之因自己緣故,引得西軍死傷無數,又有何面目再見世人?二種情緒交織之下,楊可世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

故此楊可世一意求死,自昨日起便如同活死人一般,水米不進。

二人進得帳來,復喝退身邊的親衛。走近牀前,但見得楊可世瞪著雙眼,死氣沉沉的盯著牀頂,眼珠子一兩柱香時間也未曾轉動一二。

耶律大石便將身子探了過來,試探著開口道:“楊將軍?”

楊可世充耳未聞,猶自一動未動。

王葉心知非猛藥不能動此人,於是便在一邊開口道:“恭喜楊將軍,賀喜楊將軍,不日便能舉家團圓。宋人已經下令擒拿貴府家人,總計一百三十餘口,不日便要北上與將軍團聚。”

楊可世眼珠子轉了轉,猶自未動。

王葉見著藥方對癥,便趕緊加料上藥:“聽聞得大人幾位美妾,皆是名動一方的美人,誕下得幾位小娘子,亦是明豔動人。”

耶律大石回頭看了王葉一眼,這王賢弟果然是視色如命,如今這種情形下,尚且惦記著對方的妻女。

卻說楊可世聽得此語,眼睛裡面漸漸便有了生氣,臉上也漸漸的出現了憤怒的表情,終於轉頭朝著王葉唾了一口,恨恨的罵道:“奸賊!”

有反應就好,耶律大石便趕緊開口道:“宋人何以待將軍,想必將軍已經心知肚明。既然彼等無情,將軍又何須有義?且貴府家人本官已經命宋人送來遼國。如此,將軍何不投降於我?活命之餘,尚且能一敘親情。且大石亦有聯宋抗金之意,將軍他日或有歸宋之時。如此公私兩便,大石言盡於此,唯將軍熟思之。”

楊可世想也不想便回道:“某家生爲宋人,豈肯降遼?事已至此,有死而已,休要多言。”說完此話,便吃力的翻過身子,背過身去,不肯再度言語。

耶律大石見得其意已決,乃喟然長嘆道:“誰家無忠臣?用之者昌,棄之者亡而已。”便領著王葉欲要離去。

二人來到帳外,王葉便止住了腳步,對著耶律大石開口道:“若是大人首肯,學生欲要招降此人。”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賢弟此言何意?莫非欲要以自己名義招降此人?”

王葉點了點頭,開口道:“正是如此,只不知此人於遼國何仇,誓不降遼。如今學生正是宋人,當可一試。且學生正爲大人所用,若得此人降於學生,如此與降於大人何異?”

耶律大石想了想,反正憑魔理沙的姿色,自能將王賢弟留在遼國。且如今王賢弟既不掌兵權,對自己一絲威脅也無,別的不說,手底下多幾個勇猛的護衛也是好事。當下便朝旁邊親衛使了個眼色,然後開口道:“既如此,賢弟儘管一試。爲兄營中尚有要事,先行作別。”留下幾名親衛爲王葉護衛,便領著其餘親衛往帥帳而去。

楊可世聽得響動,見得王葉去而復回,仍然側身向裡,不肯回頭。

王葉便拖過一把椅子,於楊可世牀邊坐下,開口道:“楊將軍休要見怪,方纔本官口出無禮之言,不過欲要一試將軍爾!”

楊可世猶自未動,但冷冷的吐出二字:“奸賊!”

王葉呵呵笑了數聲,便接著開口道:“楊將軍之心事,本官已經盡知。且容本官猜測一二,楊將軍看看中與不中?”

也不管楊可世有沒有反應,王葉便接著開口道:“前次將軍求死,乃爲受童貫恩重,彼既以國士待你,自當以國士報之。今反爲童貫所棄,將軍心中豈無怨乎?如今之所以棄家人於不顧,一意求死者,實則爲此次犯下大錯,引得西軍死傷無數,再無面目復見昔日同僚及西軍部屬!未知本官說的中也不中?”

聞聽得此言,楊可世也顧不上身上疼痛,呼啦一聲便轉過身來,盯著王葉開口道:“奸賊!即便你能算盡人心又如何!某家既已鑄成大錯,便當破家還之。”

王葉撫掌大笑,開口道:“如何,果如本官所中?實話說與將軍,前日之戰,西軍死傷不過二百餘人,另有五萬餘人爲我軍所擒拿,此等俘虜,不日亦當遣送回宋國。將軍若是不信,本官手中正有與宋使所定之文書。”

楊可世聽得此言,吃力的將手伸了過來,王葉便將文書遞上。

楊可世粗通文字,半猜半讀的看了一遍。看完此文書,得知西軍死傷不算太大,楊可世愧疚之心稍退,臉上的生氣又恢復了幾份,不再是先前那種死人臉色。對王葉的態度,自是也好了幾分。

先打消楊可世的滿腹愧疚之心,去其死念。接下來便當以其未嘗之願望,激其求生之意。

於是王葉乘機開口道:“雖然,西軍到底是受楊將軍所牽累。如此,將軍莫不乘機立功贖罪,他日亦好復見軍中同僚及部屬!本官亦知西軍同夏國爭戰百年,雙方均是死傷無數,其仇已不可解。本官今日來閒得無聊,手癢難耐之下,欲要一滅夏國。若將軍肯出力相助,自可替西軍報得此仇;日後於西軍同僚前,定能吐氣揚眉;將來死後地下,亦有顏面見於列祖列宗。”

夏國,那是西軍心中永遠的痛!多少西軍死於夏人之手,多少西軍村落爲夏人所血洗,上百年爭戰下來,二者之間的仇恨,已是不共戴天。正如後世舉國打小*本一樣,此時西人心裡,殺夏國人同吃飯喝水一樣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果然,聞聽的王葉此語,楊可世形情開始激動起來,雙眼也開始放出光來。

也不待其開口,王葉繼續開口道:“本官以一人之力,便能助得大石林牙以二千殘卒大勝宋國十萬精銳。將軍亦曾親身驗看過本官的手段,自知滋味如何!若本官說動得遼宋聯手,齊力滅夏,再加本官的謀劃,夏國豈有存活之理?即便是將軍自身,亦無需擔心前程,本官既能一腳將你踩於地底,自能一手將你捧上青天!”

若能屠滅夏國,能替西軍報得此仇不說,復能洗刷自己身上的屈辱。聽完王葉這番話語,楊可世便吃力的坐了起來,朝著王葉開口道:“若果如大人所言,某家願降。唯有三個不情之請,還請大人答應。”

王葉心中大喜,開口道:“將軍但請說來。”

楊可世便開口道:“第一,某家祖上曾有數十人死於遼軍之手,故縱死不肯降遼,但降於大人。第二,某家只肯同夏人對陣,縱死亦不肯同西軍爲敵。第三,待到滅夏之後,還請大人爲某家正名,也好讓某家能重歸宋國。”

王葉便開口道:“本官自當不使你於宋國對敵,除此之外,若是伐夏或御金,均需用命。”

楊可世想了想,開口道:“可!”

然後雙方擊掌爲盟,以示永不反悔。

待到誓約即成,楊可世便好奇的開口道:“大人既未出身西軍,何以亦同夏國仇深如此?”

王葉哈哈大笑,裝B道:“此亦無他,唯有瞧夏國不爽而已。”

這個道理也行?楊可世頓時目瞪口呆。

卻說楊可世既降,當日便修書於白羊關族弟楊可武,得此書信,楊可武自是領著白羊關守軍舉軍來降。

這四百來名宋軍不可能再回宋國,耶律大石便將其編爲一隊,仍使楊可世領之。

第153章 事急矣!第148章 蕭乾親至第194章 宋人已至第72章 驚變第196章 散地不可用新卒第330章 搞事了(二)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89章 宋使上門第172章 叛逃(五)第289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一)第322章 羣英匯聚(一)第322章 羣英匯聚(一)第381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四)第195章 偷城第348章 引動金人東來(上)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21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十)第59章 慕化旗第283章 對質(三)第170章 叛逃(三)第140 欽差即來,又當如何支吾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82章 密議栽贓第86章 宮鬥跡象第375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六)第64章 我以信義待人,人亦必以信義待我第390章 當示宋人以弱第14章 求你了,快向我打聽遼軍機密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347章 你不肯來,我便去請第18章 生意好,發財了!第358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一)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166章 蕭幹試探第303章 倍道而行第18章 生意好,發財了!第105章 前方有詐,林牙速回!第32章 一朝算盡天下英雄,爽!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72章 驚變第74章 斬首一級,賞銀一錢,俘虜一人,賞銀一兩第273章 嚇唬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281章 對質(一)第47章 種師道似是有詐!第334章 我詐(上)第303章 倍道而行第276章 誰料得援兵卻在此處第11章 只可用剛,不可用柔第76章 鬥將第31章 這賊子豈會有這等好心?第353章 請君入甕(一)第186章 事起(三)第147章 郭藥師的說法第316章 反覆(下)第289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一)第290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二)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40章 不如請衙內替下官開口如何?第284章 對質(四)第258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三)第206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第115章 我等已爲人所算計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137章 莫如今夜我便宿在此處?第297章 逢君之惡第69章 發動(三)第298章 波浪戰術第8章 想詐降也難第240章 弒君(四)第106章 圍殺第96章 驚變(一)第232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一)第90章 破家還債第184章 事起(一)第130章 設計第150章 事情仍未過去第167章 宋使復來第188章 蕭後(二)第282章 對質(二)第294章 各懷鬼胎第209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四)第159章 撤軍(下)第225章 寒蟬未死,螳螂已去第185章 事起(二)第152章 辛興宗潰敗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306章 絕戶計第353章 請君入甕(一)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281章 對質(一)第301章 決斷第85章 原來此人忠心爲國第256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一)第289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一)第167章 宋使復來第321章 趙良嗣的忠心
第153章 事急矣!第148章 蕭乾親至第194章 宋人已至第72章 驚變第196章 散地不可用新卒第330章 搞事了(二)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89章 宋使上門第172章 叛逃(五)第289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一)第322章 羣英匯聚(一)第322章 羣英匯聚(一)第381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四)第195章 偷城第348章 引動金人東來(上)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21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十)第59章 慕化旗第283章 對質(三)第170章 叛逃(三)第140 欽差即來,又當如何支吾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82章 密議栽贓第86章 宮鬥跡象第375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六)第64章 我以信義待人,人亦必以信義待我第390章 當示宋人以弱第14章 求你了,快向我打聽遼軍機密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347章 你不肯來,我便去請第18章 生意好,發財了!第358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一)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166章 蕭幹試探第303章 倍道而行第18章 生意好,發財了!第105章 前方有詐,林牙速回!第32章 一朝算盡天下英雄,爽!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72章 驚變第74章 斬首一級,賞銀一錢,俘虜一人,賞銀一兩第273章 嚇唬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281章 對質(一)第47章 種師道似是有詐!第334章 我詐(上)第303章 倍道而行第276章 誰料得援兵卻在此處第11章 只可用剛,不可用柔第76章 鬥將第31章 這賊子豈會有這等好心?第353章 請君入甕(一)第186章 事起(三)第147章 郭藥師的說法第316章 反覆(下)第289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一)第290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二)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40章 不如請衙內替下官開口如何?第284章 對質(四)第258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三)第206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第115章 我等已爲人所算計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137章 莫如今夜我便宿在此處?第297章 逢君之惡第69章 發動(三)第298章 波浪戰術第8章 想詐降也難第240章 弒君(四)第106章 圍殺第96章 驚變(一)第232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一)第90章 破家還債第184章 事起(一)第130章 設計第150章 事情仍未過去第167章 宋使復來第188章 蕭後(二)第282章 對質(二)第294章 各懷鬼胎第209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四)第159章 撤軍(下)第225章 寒蟬未死,螳螂已去第185章 事起(二)第152章 辛興宗潰敗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306章 絕戶計第353章 請君入甕(一)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281章 對質(一)第301章 決斷第85章 原來此人忠心爲國第256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一)第289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一)第167章 宋使復來第321章 趙良嗣的忠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隆县| 冕宁县| 金塔县| 化隆| 大理市| 阳新县| 定州市| 东明县| 游戏| 桃源县| 应用必备| 苍山县| 彭水| 兖州市| 横山县| 鄂托克前旗| 隆尧县| 沙坪坝区| 长治市| 肇州县| 青州市| 鄄城县| 焦作市| 西充县| 巴塘县| 西宁市| 邵阳县| 郸城县| 旬邑县| 桦川县| 巴林右旗| 株洲市| 贺兰县| 抚顺市| 遵化市| 宾阳县| 松溪县| 文安县| 武冈市| 英吉沙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