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後猶豫了一下,到底還是將玉璽收了下來。
諸般事務已經交代完畢,就等著看天意了。若宮外的死士果然衝入宮中救人,蕭後猶得趁亂出逃。若是上天不與方便,二人自是必死之局。
如今正是生死關頭,二人也不再言語,但緊緊的摟抱於一起。
此時無聲勝有聲!
蕭幹於殿外見得二人再無言語,便湊來殿前,開口道:“想來陛下其意已足!答應本王之事,可早早下詔!”
天賜帝便開口道:“奚王何太急!如今朕插翅難飛,再多一個時辰又何如?”
蕭幹便冷笑道:“只恐遲則生變。且天已黃昏,所謂黃泉路路遠,陛下完結承諾之後自當早早上路。”
蕭後只將頭埋於天賜帝懷中,細細品味著最後的柔情,一分一秒都不肯放過,又豈肯分心出言?
天賜帝便哀求道:“奚王,半個時辰如何?”
蕭幹搖頭!
天賜帝便繼續哀求道:“一刻鐘又如何?”
蕭幹聞言便退了回去,又使人點上線香計時。
眼看著死到臨頭,宮外猶無動靜。二人也漸漸地絕望了下來,只相互依偎著,拼死品味著對方的柔情。
便在此時,只聽得一陣必必剝剝聲響起,便有奚兵大叫:“火起!”
時近中秋,正爲天乾物燥之時。又有得奚兵於宮內搶掠殺人,也有許多內宦宮女捲包而逃,說不定便是哪個王八蛋順手便點了一把火。
故此蕭幹倒是並未生疑。
又想著誅殺天賜帝之後,自己當以攝政王的身份居於此地,蕭幹自不願皇宮爲猛火所焚。
當下蕭幹便分了一半兵馬前去救火,自己領著二百人馬於殿外守候。
火起未許久,復聽得宮門外喊殺聲起。
蕭幹聞言大驚,趕緊命人前去查看。
須臾之後,奚兵來報,宮外有得近三百人馬,正拼死殺入宮來。如今宮門處只得五十奚兵爲守,抵擋不住,正節節敗退,請大王速發援兵。
當初蕭幹進宮之時便只帶得五百兵馬,入宮之時留了五十餘人於宮門守衛。方纔火起,又分了二百餘人前去救火。如今手中便只剩下二百人。
聽聞得有近三百人馬攻打皇宮,蕭幹猶自未懼。一邊傳令救火士卒前來抵敵,一邊自領了百五十人趕赴宮門爲助。只留下了五十人守住殿門,又吩咐彼等既不能讓帝后二人逃走,也不得殺害二人。
聽聞得宮中火起,天賜帝同蕭後已是心下大喜。如今又見得蕭幹兩次分兵而去,殿外只剩下五十奚兵爲守,二人更是欣喜若狂。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估摸著蕭幹已經去遠,蕭後便將包袱背於背上,一手持刀,一手牽著天賜帝,發一聲喊就殺將了出來。
殿外士卒猝不及防,到讓蕭後一鼓作氣殺得數人,衝出了數十步。
然則精銳就是精銳,奚兵們很快就調整了過來,紛紛持槍來戰,只以圓陣將二人緊緊圍住。
蕭後便將天賜帝護於身後,單手持刀衝殺,見得槍至也不閃,見著刀來也不避,不僅不閃不避,反而將要害撞將上去。
以奚兵的勇武,若在平日裡,即便一百個蕭後也死光光了。
唯有如今四軍大王令下,不得擅自殺害帝后二人。故此奚兵明明可以一槍將蕭後捅死,一刀將蕭後劈死,卻也不得不半路收手。
雖則如此,這才瞬間功夫,蕭後便已身被十數創。只深知事關乎自己二人性命,蕭後也只得忍痛拼命廝殺。
見得蕭後渾身血跡斑斑,天賜帝也爆發了起來,一則死志已堅,二則又聽得蕭幹之令,如此又有什麼好擔心的!但凡見得對方刀槍朝蕭後背後而來,天賜帝便以身遮蔽。
如此一來,奚兵們明明戰力強過對方數十倍,卻受四軍大王軍令所連累,反而被蕭後殺得手忙腳亂。
要說蕭後也是聰明,衝殺之時卻故意不往假山而去,反而假意朝花園園門衝來。
奚兵們見得此狀,自以爲覷破了蕭後的用意,便留下數人纏住蕭後,其餘人馬紛紛往園門退來。
園門狹窄,可以盾牌堵住,既可以防止帝后二人逃走,又能避免光捱打不好還手的局面。
待到園門處士卒盾牌準備妥當,纏住蕭後的士卒便也紛紛往園外退去。
蕭後同天賜帝見得此狀,心下大喜,便趕緊朝假山衝來。
奚兵之中亦有聰明士卒,見此異狀,稍一沉吟便反應而來過來,趕緊高呼道:“不好!宮中當有密道!”
這也是蕭後年輕,閱歷不足。若是園門處再衝殺得一陣,無功後再行往密道而去,自不會引起衆人生疑。
聽得此語,其餘奚兵也反應了過來,趕緊撤去盾牌,復入園追來。
此時帝后二人已逃至假山旁的枯井邊,密道入口卻正在枯井之內。
蕭後便一手持刀於井沿戒備,開口催促天賜帝先逃。
於天賜帝而言,若能以自己性命換得二百年遼祚,那自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便唯恐自己逃生,違了天意,與遼祚有礙。
且若是蕭後自己逃走,自己尚且能以大遼攝政王之職要挾蕭幹不得追趕。如果二人同逃,又有誰來阻攔蕭幹?
再說密道也只能逃出宮外,逃不出城外!
自己之所以跟著蕭後逃出殿來,無非是爲了護衛其安全罷了!
當下天賜帝便開口道:“城門必已爲蕭幹所據!朕老矣!必不得出!梓童可速去搬取救兵!”
蕭後又哪裡肯獨逃?只一再催促天賜帝先逃。
此時奚兵已經隱隱追得近前。
蕭後不顧身上傷痛,但轉過身子持刀以對,又朝背後的天賜帝揮手催促。
奈何天賜帝死志已堅,覷得蕭後背對著自己,便趁其不備,一把將蕭後推入枯井之中。又將身體撲於井沿之上以爲遮蔽,且催促蕭後道:“梓童速逃!若得先生迴轉,自可救朕性命!”
蕭後見得此狀,也自無奈,只得一邊飲泣,一邊摸索著從密道逃去,以期早早追回王葉。
此時奚兵復至,見得天賜帝猶在,頓時便長吁了一口氣。又見得天賜帝以身護住井口,環顧蕭後不見,便知其已由井中逃走。
當下便衝過來數名奚兵,欲要將天賜帝搬開,好入井追捕。
天賜帝卻死死扣住井沿,任憑衆人再如何用力,也只是不肯放手。
有得四軍大王軍令在,衆奚兵也不敢對天賜帝動刀,只好一一將天賜帝手指掰開。
當下便有奚兵相跟著跳入井內,摸索得一陣才找到密道入口。
待到奚兵追入密道,蕭後早已不知去向。
爲文明奇蹟小齊二度打賞加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