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想詐降也難

王葉獻上的計策乃是先詐降,再設計讓宋軍自困手足,接下來便可臨陣之時暴起發難。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如今的緊要之事便是詐降。

待到降表皆已經準備妥當,耶律大石便又吩咐人請了王葉過來說話。

當下二人見禮已畢,分賓主坐下,耶律大石便開口了:“賢弟,降表皆已準備妥當,又當何時送往宋營?”

王葉便開口道:“若是派人冒充地方士族前去宋營遞送降表,只怕遭遇盤詰之時會露出破綻。林牙休急,倘若在下猜測不錯,想必童貫很快就會派遣使者北上。此時正可使人沿途投之,使者必不起疑。”

耶律大石看了王葉一眼,開口道:“兩軍對峙已一月之久,除哨探外,從未有宋人過河者。賢弟何以斷定宋人必派使者?”

王葉笑了笑,開口道:“唯人心而已!千古以來,諸事皆變,唯有人心不變。童貫既已致軍中,定當有所動作。何況童貫身爲趙官家心腹,必得想趙官家之所想,急趙官家之所急。趙官家定下了招撫的國策,哪怕童貫一門心思動武,也會先派人過來招降做做樣子。何況童貫自己也未免沒有招降的打算。如今趙官家下了詔書,遼地卻無一人響應,這讓趙官家的面子又往何處放?童貫身爲近臣,必得探明虛實,方好給趙官家一個交代。故此,在下料定,宋人必會派出使者。”說完之後,王葉心裡默默的盤算了一下,接著開口道:“如果在下所料不差,也就在這幾日了,必有宋國使者前來。”

負責軍中機密文字的,大多是文學之士。自古以來文人相輕,一邊的李睿徳雖然沒開口,不過臉上的神色明顯的不信。

門外一聲雲板響,親衛來報:“探子送來最新軍情。”

如今大戰一觸即發,雙方都派了不少探子。童貫帥帳內的機密事情探聽不到,派使來遼這樣的非機密事情,以及童貫頒佈的榜文、軍令倒是能輕易打聽到。

耶律大石接過密信一看,頓時就像見了鬼一樣。密信一開頭就是宋軍準備派使前來的消息。

若不是派了人監視王葉,知道王葉這幾天既沒有出過軍營,也沒有同宋人接觸過,耶律大石必然會懷疑雙方是不是事先約好的。

當下耶律大石一目十行的看完後續的榜文,便順手將密信傳給了王葉。

王葉接過密信看了一遍,遞迴耶律大石,呵呵笑著開口道:“於老種來說,童貫不愧爲豬隊友。老種既然被架空,西軍軍心必沮,咱們的勝算又憑空多了幾分。臨陣之時,在下再略施妙計,管教西軍無心抵抗。”

耶律大石接過密信,順手又將書信遞給了旁邊的李睿德。李睿德身爲軍中機密文字,耶律大石的心腹,本身就負責這類密信的歸檔。

當下接過密信一看,李睿德頓時也是瞪目乍舌。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何況這王葉乃新人,眼看著自己心腹的地位不保,加之又被這一手震了一下,李睿徳急於搬回面子,急忙獻計道:“大人,既然有宋人使者前來,咱們何不順勢詐降?又何必多費手腳。大人乃大遼宗室,國之肱骨。倘若大人肯降,對宋人使者來說,此乃大功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只怕連析津府都不去了,直接替大人引見童貫。童貫亦必樂見此事。”說完之後,看了王葉一眼,意思是詐降就詐降,你弄這麼多事情出來幹嘛?

耶律大石閉上了眼睛,開始斟酌此事。

可別把詐降弄成了真降,還指望著你來玩三國呢,遼國君臣若是真的降了,亂世也要馬上結束了,我找誰玩三國去?何況又豈能讓李睿德將風頭蓋過?豈能讓事情脫離自己的掌控?

王葉便開口嚇唬道:“只怕未必。童貫有意招降遼地民衆是真,招降遼國官員是真。至於遼君乃至宗室,只怕未必肯受。”

耶律大石看了過來,開口問道:“賢弟此話從何而來?”

王葉呵呵大笑起來,開口道:“月初宋人皇帝曾下過聖旨,未知重德兄可曾知曉?”

耶律大石點了點頭,表示看過。

王葉接著開口道:“方纔童貫頒佈的榜文,重德兄又如何看?”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無非是老調重彈而已!”

王葉呵呵笑了數聲,接著忽悠道:“關鍵便在此處。宋人皇帝的詔書曰‘詔下燕京管內官吏軍民百姓等’,其對象爲官吏軍民百姓,無有遼君及宗室;童貫的榜文之中,也不過想招降地方官員及豪強,縱觀宋國君臣二人,無一有招降遼君及宗室之意。遼君即便想降,宋人亦未必肯受。”

看了看耶律大石疑惑的表情,王葉便接著開口忽悠道:“正如前言,遼太祖開創基業,傳至如今亦已二百餘年,燕雲之民數代爲遼臣,民心已附。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只要遼君乃至宗室仍在,死灰復燃輕而易舉。故此,遼國一日不亡,遼君一日不死,宋人雖奪燕雲亦必不能有之。此其一也!童貫已經位極人臣,所求者,唯封王而已。如今十數萬大軍盡出,倘若戰事未開而遼君已降,人必曰功在宋皇,童貫不過靡費軍餉而已。如此,則童貫封王之夢頓成泡影。此其二也!故此,童貫必不肯招降遼君。”

壓低了聲音,王葉又繼續開口嚇唬道:“於遼國君臣計,亦萬不可真降。林牙可知南唐後主故事?”

李煜降宋後被毒死一事,如今已是街知巷聞,耶律大石便開口道:“賢弟說的有理,只可詐降,不可真降!奈何爲兄身爲大遼宗室,看來想詐降也得大費周章!”

王葉又把話倒轉來說:“好在林牙雖說身爲遼國宗室,同天賜帝之間卻已經出了五服,無有繼位的可能。雖然如此,貿然投降只怕難以取信。唯有燕地漢人豪強紛紛遞送降表,童貫必以爲遼國大勢已去,以此爲鋪墊。此種情形之下,林牙再去詐降,則童貫必有三分相信。”

耶律大石便接著開口道:“剩餘七分又當如何?”

王葉便開口道:“若有一可信之人力證,則童貫必有七分相信。”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可信之人何在?”

王葉笑了笑,指了指自己,開口道:“可信之人便是在下。在下身爲南地漢人,倘若前去相投,童貫必不起疑。若是林牙見準,在下當盡以林牙軍中虛實相告童貫,以此取信於彼。待到童貫深信在下,再爲宣帥招降林牙。如此便有七分把握。”

耶律大石也笑了起來,良久之後,開口繼續問道:“即便如賢弟所說,亦只有七分,另外三分又當如何?”

王葉便開口道:“到了此時,便是該林牙表明誠意的時候了。可允許宋軍派小隊前來白溝河北岸巡邏,每隊不許超過三十人,最多三隊。除此之外,可以允許宋軍檢閱咱們的軍械、人數,甚至可以允許宋人派使者常駐新城。”

耶律大石想了想,點了點頭,開口道:“如此,童貫想不信也難。只是宋軍過河巡邏之事,只怕不妥。”

第275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287章 內訌(二)第21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九)第170章 叛逃(三)第6章 當大軍突進,一體剪除第314章 反覆(上)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16章 北地無主,林牙豈無意乎?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105章 前方有詐,林牙速回!第340章 擒酋(四)第254章 蕭後的小心思(四)第330章 搞事了(二)第137章 莫如今夜我便宿在此處?第169章 叛逃(二)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106章 圍殺第106章 圍殺第257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二)第64章 我以信義待人,人亦必以信義待我第84章 紅丸已失?第95章 遼國反應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385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八)第82章 密議栽贓第55章 再度招降第309章 罪臣耶律大石拜見陛下第38章 下官還有一計,喚作反客爲主第230章 死別(二)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第177章 道、勢、術第90章 破家還債第78章 自盡第260章 寶藥第260章 寶藥第240章 弒君(四)第151章 打出來的妙計第172章 叛逃(五)第317章 反覆(四)第112章 與其我求人,不如人求我第219章 禳解之法(三)第336章 我詐(下)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83章 回城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361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四)第368章 招供第313章 再入涿州第71章 受降第17章 蕭乾的野望121章 並無聯手之意,似有試探之心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99章 豺狼南下(二)第120章 蕭嚴來使第387章 喜歡懟人的醜老頭197章 散地兵散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219章 禳解之法(三)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171章 叛逃(四)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309章 罪臣耶律大石拜見陛下第101章 豺狼南下(四)第305章 這軍師有點不著調121章 並無聯手之意,似有試探之心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369章 不復以耶律達魯爲意第51章 以全故人之誼第309章 罪臣耶律大石拜見陛下第148章 蕭乾親至第284章 對質(四)第322章 羣英匯聚(一)第261章 征伐第114章 老子不開口,老種必死無疑第265章 糾纏第234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三)第37章 便是天選抗金之人第150章 事情仍未過去第186章 事起(三)第104章 大人可敢與學生一賭?第74章 斬首一級,賞銀一錢,俘虜一人,賞銀一兩第336章 我詐(下)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337章 擒酋(一)第391章 一女二嫁第329章 搞事了(一)第176章 郭藥師求援第37章 便是天選抗金之人第328章 羣英匯聚(六)第41章 吾爹乃王黼!第15章 畫蛇添足的事情本官不做第262章 既然有了第一回,又何妨多幾回?第67章 發動(一)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78章 艱難的決定第209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四)第117章 耶律大石必難逃一死第261章 征伐第242章 營中對(二)
第275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287章 內訌(二)第21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九)第170章 叛逃(三)第6章 當大軍突進,一體剪除第314章 反覆(上)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16章 北地無主,林牙豈無意乎?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105章 前方有詐,林牙速回!第340章 擒酋(四)第254章 蕭後的小心思(四)第330章 搞事了(二)第137章 莫如今夜我便宿在此處?第169章 叛逃(二)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106章 圍殺第106章 圍殺第257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二)第64章 我以信義待人,人亦必以信義待我第84章 紅丸已失?第95章 遼國反應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385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八)第82章 密議栽贓第55章 再度招降第309章 罪臣耶律大石拜見陛下第38章 下官還有一計,喚作反客爲主第230章 死別(二)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第177章 道、勢、術第90章 破家還債第78章 自盡第260章 寶藥第260章 寶藥第240章 弒君(四)第151章 打出來的妙計第172章 叛逃(五)第317章 反覆(四)第112章 與其我求人,不如人求我第219章 禳解之法(三)第336章 我詐(下)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83章 回城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361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四)第368章 招供第313章 再入涿州第71章 受降第17章 蕭乾的野望121章 並無聯手之意,似有試探之心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99章 豺狼南下(二)第120章 蕭嚴來使第387章 喜歡懟人的醜老頭197章 散地兵散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219章 禳解之法(三)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171章 叛逃(四)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309章 罪臣耶律大石拜見陛下第101章 豺狼南下(四)第305章 這軍師有點不著調121章 並無聯手之意,似有試探之心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369章 不復以耶律達魯爲意第51章 以全故人之誼第309章 罪臣耶律大石拜見陛下第148章 蕭乾親至第284章 對質(四)第322章 羣英匯聚(一)第261章 征伐第114章 老子不開口,老種必死無疑第265章 糾纏第234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三)第37章 便是天選抗金之人第150章 事情仍未過去第186章 事起(三)第104章 大人可敢與學生一賭?第74章 斬首一級,賞銀一錢,俘虜一人,賞銀一兩第336章 我詐(下)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337章 擒酋(一)第391章 一女二嫁第329章 搞事了(一)第176章 郭藥師求援第37章 便是天選抗金之人第328章 羣英匯聚(六)第41章 吾爹乃王黼!第15章 畫蛇添足的事情本官不做第262章 既然有了第一回,又何妨多幾回?第67章 發動(一)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78章 艱難的決定第209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四)第117章 耶律大石必難逃一死第261章 征伐第242章 營中對(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沐川县| 桦甸市| 沂水县| 北京市| 乳源| 罗江县| 遂溪县| 新乡市| 杨浦区| 耿马| 保德县| 东乡县| 金塔县| 吉水县| 寿阳县| 奉新县| 来凤县| 遵义县| 揭东县| 博乐市| 萨嘎县| 蒙山县| 南丹县| 临夏市| 香格里拉县| 满洲里市| 左贡县| 叶城县| 上虞市| 普洱| 叙永县| 武义县| 江源县| 泊头市| 嘉峪关市| 山丹县| 壶关县| 哈尔滨市| 蛟河市| 贡山|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