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

自同李睿德密談之後,蔡攸又在府中獨自思索了半日。在外人看來,童貫身爲宣撫使,自己身爲宣撫副使,不用說自然是童貫位高過自己,自己無非是奉命而行罷了。即便招降得耶律大石,世人乃至朝廷也只會認爲這是童貫的功勞,卻不知童貫實際上聽命於自己。

若要改變這種局面,其實也很簡單。前面李睿德說了那麼多,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折騰“,拼命折騰。宋軍原來是這樣,自己偏要改成那樣,原來是那樣,自己偏要改成這樣。多弄一些新花樣出來,處處都與童貫的行事不符合,自然能讓人知道宋軍之中到底誰在做主。

打定了主意,蔡攸便率人朝童貫府邸而來。

童貫接入,卻不敢詢問其同李睿德密談之事,但開口道:“相公倘有吩咐,但命人傳喚下官即可。何至於勞動貴體親臨?”

蔡攸便開口道:“宣帥客氣了,同是爲國效力,又談何辛苦?本官此次前來,單爲招降之事。此事本官尚有話說。“

童貫開口道:“未知相公有何吩咐?”

蔡攸開口道:“本官昨夜翻讀孫子兵法。待讀至‘凡伐國之道,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勝爲上,兵勝爲下。是故,聖人之餞國攻敵也,務在先服其心。‘,心有感焉。夜不能寐,苦思之下,已得數策。正要與宣帥計較。”

你昨夜讀個毛的孫子兵法,陪著春風得意樓的兩位花魁一起讀麼?童貫也不便拆穿,只得附和著開口道:”孫子兵法自是千古奇書,相公亦乃奇人,一夕之間便盡知此書精要。下官正要聆聽相公妙策。“

蔡攸開口道:”如今遼國只剩南京一道,我大軍北伐南京,豈不是正是伐國之時?如此自當尊古聖賢之舊跡而行之,攻心爲上,攻城爲下。且官家早有明旨,伐遼之道,當以招撫爲先。但說你我出行之時,官家所賜之官職,便是“宣撫“二字。宣也者,宣天子之仁德。撫也者,撫新地之軍民。此亦官家之苦心,宣帥可曾體會得?“

這話雲裡霧裡,一直說不到點子上,童貫也只能附和著道:”古聖賢之語,自是萬世不移。官家之策,亦爲高屋建瓴。相公說的甚是,此次北伐,自當以招撫爲先,武力爲次。“

蔡攸便開口道:”但說’宣‘字,吾意藉此良機,樹大石林牙爲典範,以攻遼人之心,廣天子之德。“

不待童貫開口,蔡攸又接著往下說:”如今天子仁德,於大宋萬民之外,尚欲澤被遼人。我等身爲臣子,自當體上意而行之。此其一也!即便伐遼成功,惜乎民心未附。若要盡收民心,修武備,固關隘,尚不如揚天子之德。所謂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使遼人深沐聖德,歸心朝廷,此功遠在拓土之上。拓土萬里,不免蠻夷,一服王化,便成中國。故拓地爲次,宣德爲主,此其二也!大石林牙欲降,此乃大事,金國、遼國、夏國必當矚目,此時正當揚天子之德,使宇內皆知。未知宣帥以爲何如?“

蔡攸乃是官家的鐵桿心腹,如今又拿天子的名頭來說話,童貫自是不敢反對,只得開口附和道:”相公所言甚是。“

蔡攸呵呵笑了起來,開口道:”此事吾已有全盤劃算。豈止遼地,就連金國、夏國,亦當有聞風而投者。“

童貫開口道:”下官但聽相公吩咐。只不知相公計從何出?“

蔡攸開口道:“四月之初,宣帥尚未陛辭之時,官家曾下詔書與遼地民衆,意圖招降。此詔書當廣爲傳播,吾意于軍中豎三丈黃旗數十面,取巨椽之筆書官家聖訓於其上。遼地士卒、百姓、官僚隔河觀之,自知天子招降之意。”

這種事情小事而已,豎幾根旗桿就豎幾根旗桿吧!童貫便點頭應下。

蔡攸便繼續開口道:”再於白溝河邊豎黃旗兩面,一曰撫民,一曰安軍。但凡遼地民衆,自可投於撫民旗下,我軍贈送被褥,日給兩餐,集齊萬人則轉運於國內,擇地安置。若是遼地士卒,亦可投入安軍旗下。有願從軍中,當可補入軍中。不願從軍者,但將養數日,待伐遼事成後,再行安置。“

無非是費點糧食而已,童貫也是點頭應下。

蔡攸又接著開口道:”若是我軍巡邏於白溝河之側,只怕遼地軍民不敢前來。故此,當撤回四散之斥候,衆將士但緊守營寨即可。“

童貫遲疑了一下,好在耶律大石已降,蕭幹猶自遠在薊州,便狠心答應了下來。

蔡攸沉吟了一下,繼續開口道:“如今大軍壓境,只怕遼地軍民無事不敢前來。故需于軍營之前搭設戲臺,從雄州城內徵調優伶日夜演唱,引誘遼地民衆隔河觀看。彼等既至,自可知我軍優撫之策。”

打了一輩子仗,第一次碰到這種奇聞。面前這貨得罪不起,童貫只得舍下老臉不要,咬牙答應了下來。

蔡攸又繼續開口道:”方纔諸策,但謂之“宣”,至於“撫”字,本官亦有良策。“

童貫耐著性子開口道:”願聽相公良策。“

蔡攸便開口道:”本官亦聞聽得遼地民心鼎沸,但憂我軍北上之時殺戮良民。故此便需造小旗數千,黃底紅心既可,上書宋字,謂之“慕化旗”,取向慕王化之意。且將此物送至遼地,命大石林牙廣爲傳發。大軍北上之時,但凡持此慕化旗者,無論軍民,皆不得加害,違者斬絕。如此一來,遼地民心可定。“

如果趙良嗣或者馬擴在這裡,自然明白這是糊塗招數。誰讓王葉早就設下了圈套,把趙良嗣這貨踢出了局外。而童貫不過是中人之姿,想著只要防備遼地士卒便可。至於遼地百姓,不用太過在意。

既然蔡相公要安撫,那就安撫吧。且西軍的軍紀確實不怎麼樣。童貫便也答應了下來。

蔡攸聞言大喜,這麼多事折騰出來,想必人人都知道宋軍之中是以自己爲主。

最後又開口叮囑童貫道:”此乃對外之策。至於對內之策,西軍桀驁,宣帥亦當嚴加管束。我等奉聖旨而行,所謂王者之師有征無戰。弔民伐罪,亦出於不得巳而爲之。臨陣之時,如敢殺遼人一人一騎者,並從軍法,傷及持慕化旗者,一體斬絕。“

童貫雖覺不妥,又想著反正有雙重保險。先不說大石林牙已降,即便有詐,新城士卒也十之八九降了自己。此令既下,當是無礙。

(以上所描述,基本都爲史實。無非將下令之人,改成了蔡攸而已。)

第251章 蕭後的小動作(一)第74章 斬首一級,賞銀一錢,俘虜一人,賞銀一兩第79章 輕薄第359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二)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296章 正當以暴馭之第303章 倍道而行第267章 爲兄心意已決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69章 發動(三)第352章 蕭乾的”妙計“121章 並無聯手之意,似有試探之心第363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六)第392章 帝王心術第80章 當效謝安破苻堅故事第232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一)第257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二)第125章 傻鳥!上當了吧!第261章 征伐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45章 接下來,便輪到你做孫子了!第337章 擒酋(一)第300章 耶律跑跑第300章 耶律跑跑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復至第143章 稍稍有了歸宋之意第262章 既然有了第一回,又何妨多幾回?第62章 誓師第162章 可見世事又是何等的反覆無常!第145章 王門種氏之神位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236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五)第146章 三軍對峙,正如我願第240章 弒君(四)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86章 宮鬥跡象第157章 蔡京拆臺第308章 乾順小兒,何敢忘恩負義若此!第86章 宮鬥跡象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第80章 當效謝安破苻堅故事第205章 自當還之以人情第363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六)第189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上)第230章 死別(二)第37章 便是天選抗金之人第248章 奪印(三)第204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三)第343章 獻俘(上)第289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一)第92章 顛倒黑白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復至第317章 反覆(四)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第232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一)第26章 此人不除,西軍危矣!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230章 死別(二)第30章 爲宣帥效命,此乃下官份內之事第10章 造假?我在行啊!126 正當以此事爲由翻臉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375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六)第337章 擒酋(一)第297章 逢君之惡第156章 西軍又開始集體裝死狗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31章 這賊子豈會有這等好心?第286章 內訌(一)第272章 狡兔三窟第253章 蕭後的小心思(三)第236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五)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330章 搞事了(二)第270章 我欲使你入山中爲盜!第182章 交戰第206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第140 欽差即來,又當如何支吾第376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七)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382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五)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360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三)第115章 我等已爲人所算計第378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一)第206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第292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四)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336章 我詐(下)第314章 反覆(上)138章 昨夜風催雨,舉目皆落紅第21章 魔理沙的傳奇之路開始了第107章 縱火第35章 莫非此人乃耶律大石謀主?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275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334章 我詐(上)第314章 反覆(上)第183章 相持
第251章 蕭後的小動作(一)第74章 斬首一級,賞銀一錢,俘虜一人,賞銀一兩第79章 輕薄第359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二)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296章 正當以暴馭之第303章 倍道而行第267章 爲兄心意已決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69章 發動(三)第352章 蕭乾的”妙計“121章 並無聯手之意,似有試探之心第363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六)第392章 帝王心術第80章 當效謝安破苻堅故事第232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一)第257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二)第125章 傻鳥!上當了吧!第261章 征伐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45章 接下來,便輪到你做孫子了!第337章 擒酋(一)第300章 耶律跑跑第300章 耶律跑跑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復至第143章 稍稍有了歸宋之意第262章 既然有了第一回,又何妨多幾回?第62章 誓師第162章 可見世事又是何等的反覆無常!第145章 王門種氏之神位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236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五)第146章 三軍對峙,正如我願第240章 弒君(四)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86章 宮鬥跡象第157章 蔡京拆臺第308章 乾順小兒,何敢忘恩負義若此!第86章 宮鬥跡象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第80章 當效謝安破苻堅故事第205章 自當還之以人情第363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六)第189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上)第230章 死別(二)第37章 便是天選抗金之人第248章 奪印(三)第204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三)第343章 獻俘(上)第289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一)第92章 顛倒黑白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復至第317章 反覆(四)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第232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一)第26章 此人不除,西軍危矣!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230章 死別(二)第30章 爲宣帥效命,此乃下官份內之事第10章 造假?我在行啊!126 正當以此事爲由翻臉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375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六)第337章 擒酋(一)第297章 逢君之惡第156章 西軍又開始集體裝死狗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31章 這賊子豈會有這等好心?第286章 內訌(一)第272章 狡兔三窟第253章 蕭後的小心思(三)第236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五)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330章 搞事了(二)第270章 我欲使你入山中爲盜!第182章 交戰第206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第140 欽差即來,又當如何支吾第376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七)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382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五)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360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三)第115章 我等已爲人所算計第378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一)第206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第292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四)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336章 我詐(下)第314章 反覆(上)138章 昨夜風催雨,舉目皆落紅第21章 魔理沙的傳奇之路開始了第107章 縱火第35章 莫非此人乃耶律大石謀主?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275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334章 我詐(上)第314章 反覆(上)第183章 相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博乐市| 朝阳区| 金坛市| 连云港市| 什邡市| 梁平县| 阆中市| 光山县| 胶南市| 阿拉善右旗| 古交市| 阿坝| 巨野县| 沙湾县| 烟台市| 榕江县| 杭州市| 无为县| 玉溪市| 固始县| 通山县| 凌云县| 靖江市| 永城市| 桂林市| 禹州市| 沅陵县| 邵东县| 平舆县| 临邑县| 奉新县| 安达市| 东丽区| 印江| 石阡县| 即墨市| 紫云| 常山县| 肇源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