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8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一)

卻說完顏斡魯領著三萬大軍前來找童貫麻煩,誰料得童貫這貨竟然躲到“天上”去了。

見得如此險要的地形,完顏斡魯也只能搖頭乍舌。雖則如此,這貨到底不肯死心,便遣得千餘士卒一試。

唯有紫荊關關城便建於兩山之間的山谷之中,關前連一塊稍平整的廣場都沒有,出了關門數步便是陡峭的山路。

宋人只於關城之上以弓箭對準數步外的山路口。

一旦有得金人冒頭,宋人便是亂箭攢射過去。

這千餘金人士卒雖然彪悍,卻爲地形所妨礙,根本無法展開兵力。

只一波接一波地冒頭,然後一波接一波地爲宋人所射殺。

金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然則有得如此地形,金人空有三萬兵馬,卻只能分成數人一波,數人一波地前去送死。

如此奇葩的關卡,硬生生地將金人的萬人大隊,拆分了成了無數小隊。

待死傷的數十人馬,這些“彪悍”的金人也膽寒了!

雖則如此,未得軍令,這些金人也不敢擅自撤退,只一邊繼續送人頭,一邊遣人趕緊下山請示完顏斡魯。

完顏斡魯聽得如此情形,心知由下而上攻破紫荊關斷然無望,便不肯再遣人白白送死,只得傳令撤兵。

待到金人兵馬撤回山下,完顏斡魯也不肯甘心就如此放過童貫。便留下五千兵馬爲山下關口爲守,自領大軍往順州而來。

完顏斡魯之所以如此,卻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一則如今軍中糧草將盡,便不得不北上順州劫掠糧草。

二來既然自東而西,自下而上攻破紫荊關不得,便只能舉兵出得居庸關,繞道蔚州而來。到時候自然可以前後夾擊,攻破紫荊關應當不在話下。

今年四月宋人北伐之時,據耶律大石所言,南京道便只有三月之糧。

好在南京道雖然耕地甚少,好歹也算有一些,到得七八九月,地裡的糧食稍稍有了收成。再加之此地山脈甚多,山中的野果之類也漸漸成熟。

靠著這些許的田地同山中野果,遼人總算是將這次糧食危機撐了過來。

誰料得秋收已畢,蕭幹這貨便悍然殺得天賜帝,且重新徵召十萬奚兵爲用。

南京道當初支持蕭幹三萬奚兵、郭藥師三萬常勝軍,總計六萬人馬已經是捉襟見肘,秋收後糧草堪堪能支撐到第二年。(這也是天賜帝當初不敢過多徵兵的原因。)

如今蕭幹兵力陡然增加至十三萬,可想而知糧草消耗如何?士卒既然增加了一倍,糧草消耗自然相應地增加一倍。原本能支撐到第二年四月的糧草,便只能支撐到新年。

蕭幹如此行事,倒也並無不妥。

這貨原本的計劃便是以天祚帝獻於金人後,便當單獨(最好夥同金人一起)南下侵宋,奪宋國河北諸路糧草以爲己用。

待得了宋國糧草,便可再於南京道徵發兵馬。

再將這些新徵兵馬投入侵宋大軍之中,繼續奪取糧草。

如此既不用擔心軍糧,又可以旬日間將大軍擴充至數十萬。

蕭幹這算盤到時打的很好!

誰料得王葉一番設計,蕭幹這貨便被坑得褲子都當了,如今正領著數千殘兵躲入山中啃樹根。

眼下已是臘月,南京道各州府亦或民間,存糧都是即將告罄。

完顏斡魯領大軍北上順州,劫掠得諸府,然則即便刮地三尺,所得糧草也是不多。

見得此狀,完顏斡魯心中也十分明白,南京道確確實實是沒糧草了!

此地無糧,完顏斡魯又不敢擅自侵宋,便只有將目光投入西京道。

米糧等物由土地產出,自然講究一個時節。然則牛羊等物卻沒這個講究,畢竟這種東西不是種出來的,不可能冬春牛羊少,夏秋牛羊多。

西京道有得大量遊牧遼人,遊牧部落之中又有得大量牛羊等牲畜。當初完顏斡魯只攻破得天祚帝的青冢大營,便已經繳獲得牛羊上百萬頭。也就是說隨便攻破一個西京道的遊牧部落,便夠自己麾下三萬大軍飽食半個月了。

一則爲了引軍就糧,二來也是爲了繞道攻打紫荊關。

眼看著南京道實在刮不出油水,完顏斡魯便引著大軍往居庸關而來,欲要入得西京道。

待入得居庸關南口,跑完這二十里羊腸小道,但見得居庸關關門大開,城牆上空無一人。

完顏斡魯見狀大喜。

南京道通往西京道便只有兩條路徑。一條爲紫荊關,如今已爲童貫引兵佔據。另外一條便是眼前的居庸關,若童貫復令人佔據得此關,自己必然出關不得,空有三萬虎賁,也只能餓死南京道了!

見得宋人未曾佔據得居庸關,完顏斡魯自是大喜,趕緊催動大軍往西而行。

誰料得這才前行得數裡,完顏斡魯便聽得前面一陣亂起,緊接著便有親衛趕來稟報道:“都統,大事不妙!前方有得宋人爲阻!”

(書中暗表,阻路的實爲耶律大石人馬。)

完顏斡魯聞言大驚,便趕緊下令道:“若不能衝出關外,我等皆當死於此地!且傳我軍令,不惜死傷前衝!”

親衛聞言便轉身前去傳令。

然則不多時卻又返回前來,只稟報道:“稟都統,宋人佔據得絕地爲守,我等死傷無數,猶自不能前進寸步!”

完顏斡魯聞言又是大驚!竟然還有自己麾下衝不開的阻擋?

當下便策馬上前觀看。

待到完顏斡魯前行得裡許,來到兩軍交鋒之地,頓時又是欲哭無淚!

但見得視線範圍內一個宋人士卒也無,反倒是金人死屍遍地。

前文便已經說過,居庸關內驛道修築在半山腰上,且沿山勢而行,一側爲大山,另外一側則爲深淵。

驛道既然沿山勢而行,自然有婉轉曲折之處。

如今兩軍交戰之地,便正在曲折之處。

驛道在此地幾乎轉了一個九十度的急彎,便有如直角三角形一般,金人引軍沿著一條直角邊進攻,宋人卻於另外一條直角邊爲守。

待到金人衝過直角,堪堪轉入另外一條直角邊來,迎面而來的便是數不清的羽箭。

於戰力而言,金人自然勝過宋人數倍。唯有對面這羣宋人王八蛋,卻從不肯短兵相接,甚至不肯近身,只以弓箭封鎖這條山棱。

紫荊關前的情形又一次上演,衆金人只一波接一波地轉過山棱,便一波接一波地被對方弓箭放到在地。

宋人之所以不肯據關城而守,原來是此處地利更勝似關城。

見得此狀,完顏斡魯肝膽欲裂,當下便是暴跳如雷,只咬牙切齒,仰天大叫:“童貫小兒!何敢算計於吾!”

於完顏斡魯說來,如今自是深恨童貫入骨。

當初童貫以遼主爲誘餌,便引得自己引軍東來,又騙得自己替其攻破蕭幹!這是小事!反正金人彪悍,攻破蕭幹不怎麼費力。如今自己也不計較了!

結果童貫這貨又暗中將遼主迎取歸宋。你迎取遼主入宋便入宋罷了!這也是小事!自己眼下也不計較了!

緊接著童貫這貨又開始斷自己的軍糧。斷糧便斷糧吧,大不了劫掠民間,大不了撤兵回中京道!這也是小事!自己也不肯計較了!

只如今你將兩道關卡都遣兵死守又算怎麼回事?南京道無糧,你既然斷了自己糧草,卻又斷了自己歸途,如此便將自己衆人困於南京道,童貫這是欲要活活將自己衆人餓死南京道麼?

自己真是豬腦袋,爲童貫算計了一次又一次!

剛剛纔替其賣命,如今童貫這貨竟然翻臉又要自己的小命!

只此人心思何其歹毒!算計何其高明!

面前宋人既然據山棱而守,如此簡單的衝鋒自然是衝不開宋人的封鎖!

完顏斡魯自是不肯繼續讓麾下白白送命,便趕緊招呼大軍退回居庸關關城。

既然對方以弓箭封鎖山棱,當下完顏斡魯便使人伐木爲盾,將數根一人來高、碗口粗細的木頭釘在一起以爲大盾,又於背面釘上把手數個。

如此一來,便可使數名士卒於持盾前行,對方即便再多羽箭,短時間內必然射不透如此大盾。

只要士卒近得宋人身前,便可棄盾同其肉搏。自己麾下頗爲彪悍,只需要數十名乃至十數名士卒能衝入宋人隊中,便大事已定。

如今糧草少,能省一點便是一點。到得第二日,完顏斡魯也不肯再領大軍前來,只使得千餘精銳持盾前往,至於其餘人馬,且躺下來休息吧,不動彈便能節省體力,從而節省糧草。

卻說這千餘金人有得大盾爲備,倒是信心滿滿,當下便持盾前來。

好在此處正爲拐角,當初修路之人便特意不計成本地將此處驛道修寬了一些,勉強能容下五人並排前行。

當下金人便以五人一組,各合力持得一面大盾,也不管對方弓箭不弓箭,便直接往前衝來。

初時對面宋人照樣以羽箭相射。

但見得箭矢如同雨點一般飛來,只叮叮叮之聲便紛紛落在大盾之上,持續不斷的衝擊力倒是推得衆金人稍稍後退。

雖則如此,箭矢卻不能將大盾射透,躲在後面的金人未有折損。

見得盾牌之計奏效,衆金人趕緊合力將盾陣往前推進。

待前進得上百步,眼看著便要同敵人短兵相接,金人自是大喜。

誰料得就在此時,便聽得對面陣中傳來一聲暴喝:“落!”

衆金人聽得此語,頓時便被嚇得魂飛天外!

古時軍中各種動作皆有相應口令,所謂違令者斬,並不單指上官軍令,也包括軍中統一的口令。

實在是不如此嚴峻的話,士卒不會下死力去記這些口令,兩軍交戰之時容易亂陣。

便以口令而言,倘若兩軍對陣,見得對方弓箭射來,旁邊便會有將領下口令:“御!”

聽得將領此口令,不管你有沒有看見對方羽箭,不管羽箭是不是衝著你來,你都得將盾牌斜舉。(倘若你手中並無盾牌,只能希冀同僚的盾牌能遮護到你,亂動者斬!)

有得衆人一齊將盾牌斜舉,不僅能替自己,尚且能替身邊衆人遮蔽得羽箭。

再例如說同樣是遠程攻擊,射箭的口令同投石機的口令便完全不同。

將領吐出的口令倘若是“射”字,衆箭手自然得趕緊將手中弓箭射出。倘若旁邊有投石機也相跟著投石,那便是死罪!

於投石機而言,發動的口令卻正是“落”字。

既然如此,衆金兵聽聞得一個“落”字,自然被嚇得魂飛天外。

這些大盾能遮擋羽箭,卻萬萬抵擋不住投石機攻擊。

反正也是死,當下便有大膽金兵於盾牌後探出頭來,便見得對方身後赫然有得十數架小型投石機,如今懸索已然蹦緊。

親眼證實得如此兇器在,金兵正要開口大叫。

卻聽得“嗊”地數聲響起,衆投石機一齊發動,便有數十顆飯碗大小的石頭一起朝自己飛來。

衆金兵尚且來不及叫出聲來,便感覺得盾牌上一股大力傳來,手中盾牌被炸爲碎片,衆金兵也紛紛被石彈砸得飛起,便於空中劃出一條弧線,掉落於山下溪流之中。

既然對方尚且有投石機爲備,大盾自是無用。

領頭的金人將領也只能灰溜溜地撤兵而回。

完顏斡魯聽得此狀,心中自是憂愁不已。

軍中糧草將盡,南京道糧草已盡,大軍卻又被困於此地,又當何去何從?

宋人既然填塞得居庸關同紫荊關,完顏斡魯若想領軍回金,便只剩下經榆關(山海關)往東京道一途。

然則此路長達千里,又無驛道相通(此時遼東尚且未曾開發,榆關到東京道全爲荒野小路),經由此路回金只怕得耗時近月。

要命的事還是糧草!

誰能一個月不食,若如此行事,只怕大軍尚且未到得東京道便已經悉數餓死!

金人大軍於居庸關內遲疑得數日,看看糧草已盡,既然居庸關不能出,完顏斡魯也息了出關的心思,只得領兵重又返回析津府。

如今不管南京道哪個州府都無力支應這二萬餘兵馬的糧草,完顏斡魯也只能行下下之策,便將麾下兵馬拆分爲數十支,使之各擇一州府就食,如此或能多支撐得幾日。

121章 並無聯手之意,似有試探之心第64章 我以信義待人,人亦必以信義待我第385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八)第244章 營中對(四)第249章 明志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243章 營中對(三)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338章 擒酋(二)第52章 親爹哎,你怎還不來喲?第20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95章 遼國反應第4章 宋人有一破綻,重德兄知否?第82章 密議栽贓第23章 大人不要問,只要信!第334章 我詐(上)第231章 死別(三)第115章 我等已爲人所算計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149章 試探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359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二)第241章 營中對(一)第322章 羣英匯聚(一)第83章 回城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354章 請君入甕(二)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136章 莫非正是史上第一奸賊,秦檜?秦會之?第117章 耶律大石必難逃一死第362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五)第294章 各懷鬼胎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60章 獻策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159章 撤軍(下)第299章 昏君!古人稱呼採用的原則第19章 轟隆一聲響,魔理沙登場第115章 我等已爲人所算計第108章 末將已佔得糧倉、銀庫在此138章 昨夜風催雨,舉目皆落紅第181章 舊計重施(二)第8章 想詐降也難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116章 十重連環計第28章 蕭幹必親領大軍回防第344章 獻俘(下)第321章 趙良嗣的忠心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91章 信使回城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379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二)第276章 只又當如何擒拿得天祚帝?第178章 宣帥果然沒看錯人第352章 蕭乾的”妙計“第236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五)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100章 豺狼南下(三)第228章 誅殺逆臣耶律淳!第6章 當大軍突進,一體剪除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311章 天祚帝東來第285章 對質(五)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366章 郭藥師這貨躺槍了第328章 羣英匯聚(六)第27章 耶律大石果有降意?第150章 事情仍未過去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232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一)第189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上)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9章 倘若不以大石魯鈍,願拜先生爲軍師第346章 前來迎取陛下宋國一行第58章 應該出不了什麼亂子吧!第2章 在下卻想學魯肅第280章 到得是哪個王八蛋下的黑手第292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四)第70章 發動(四)第378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一)第60章 獻策第6章 當大軍突進,一體剪除第32章 一朝算盡天下英雄,爽!第144章 小兒輩已破賊矣第181章 舊計重施(二)第194章 宋人已至第58章 應該出不了什麼亂子吧!第20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206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第146章 三軍對峙,正如我願第323章 羣英匯聚(二)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55章 再度招降第269章 馬擴來投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255章 蕭後的大招第276章 只又當如何擒拿得天祚帝?
121章 並無聯手之意,似有試探之心第64章 我以信義待人,人亦必以信義待我第385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八)第244章 營中對(四)第249章 明志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243章 營中對(三)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338章 擒酋(二)第52章 親爹哎,你怎還不來喲?第20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95章 遼國反應第4章 宋人有一破綻,重德兄知否?第82章 密議栽贓第23章 大人不要問,只要信!第334章 我詐(上)第231章 死別(三)第115章 我等已爲人所算計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149章 試探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359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二)第241章 營中對(一)第322章 羣英匯聚(一)第83章 回城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354章 請君入甕(二)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136章 莫非正是史上第一奸賊,秦檜?秦會之?第117章 耶律大石必難逃一死第362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五)第294章 各懷鬼胎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60章 獻策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159章 撤軍(下)第299章 昏君!古人稱呼採用的原則第19章 轟隆一聲響,魔理沙登場第115章 我等已爲人所算計第108章 末將已佔得糧倉、銀庫在此138章 昨夜風催雨,舉目皆落紅第181章 舊計重施(二)第8章 想詐降也難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116章 十重連環計第28章 蕭幹必親領大軍回防第344章 獻俘(下)第321章 趙良嗣的忠心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91章 信使回城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379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二)第276章 只又當如何擒拿得天祚帝?第178章 宣帥果然沒看錯人第352章 蕭乾的”妙計“第236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五)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100章 豺狼南下(三)第228章 誅殺逆臣耶律淳!第6章 當大軍突進,一體剪除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311章 天祚帝東來第285章 對質(五)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366章 郭藥師這貨躺槍了第328章 羣英匯聚(六)第27章 耶律大石果有降意?第150章 事情仍未過去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232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一)第189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上)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9章 倘若不以大石魯鈍,願拜先生爲軍師第346章 前來迎取陛下宋國一行第58章 應該出不了什麼亂子吧!第2章 在下卻想學魯肅第280章 到得是哪個王八蛋下的黑手第292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四)第70章 發動(四)第378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一)第60章 獻策第6章 當大軍突進,一體剪除第32章 一朝算盡天下英雄,爽!第144章 小兒輩已破賊矣第181章 舊計重施(二)第194章 宋人已至第58章 應該出不了什麼亂子吧!第20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206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第146章 三軍對峙,正如我願第323章 羣英匯聚(二)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55章 再度招降第269章 馬擴來投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255章 蕭後的大招第276章 只又當如何擒拿得天祚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永仁县| 宁波市| 鲁山县| 花莲县| 兴化市| 云梦县| 弥勒县| 仪陇县| 南汇区| 金乡县| 泗洪县| 江西省| 封丘县| 新余市| 古丈县| 宣汉县| 西安市| 保德县| 烟台市| 乌苏市| 密云县| 娱乐| 榕江县| 饶河县| 咸丰县| 苍溪县| 正阳县| 通州区| 梅州市| 右玉县| 高陵县| 盐池县| 大姚县| 错那县| 郑州市| 巨野县| 江津市| 绥宁县| 府谷县|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