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

馬擴不跳出來不代表其他人不跳出來。特別是趙良嗣,眼見著自己算計耶律大石的計策落了空,再見到遼人李睿德似乎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於公於私,趙良嗣都得出手。

於是,趙良嗣便跳出來開口道:“何謂大石林牙有投降誠意?如今遼國日衰,南投宋國者如過江之鯽。貴軍人數、軍械等,我軍早已瞭如指掌,如今所謂的複覈,亦不過試探貴軍誠意而已,於我軍又有何益?至於同意駐派文官、少量士卒之事,些許人員,尚不及貴軍地界亂匪之萬一。宣帥有意,一道喻令,自可招攬無數。又何以算得上貴軍誠意?至於架設浮橋一事。架與不架,與我軍實無利害。我國水軍無數,宣帥一聲令下,自有艨艟無數前來,又何須一座浮橋?前番所求之降表,不過微末之事,尚且被貴軍所拒,又何談貴軍的誠意?”

趙良嗣可是王葉重點關注人物,自然早就知道其必然發難,應對之策亦已經早早教給了李睿德。

李睿德聞言,便藉著喝茶的機會,偷偷的向王葉看來。見到王葉姿勢不變,心中便有了成數。喝了幾口茶,然後站起來開口道:“大人此言差矣!正如前言,我家大人實在信不過貴軍的誠意。倘若我家大人降書已付,而招降之事不成,到時又欲置我家大人於何地?降書便彷彿契約。從未聽說過有先定契約後談生意者,若是此乃貴國習俗,下官倒是想見識一番。更何況我家大人降書即付,貴軍之中倘有豬狗不如之輩,盜之獻於天賜帝乃至蕭幹,則又當如何?故此,我家大人有言,投誠之日,定當一併奉上降書。“

趙良嗣被罵的臉色發紅,強自鎮定開口道:“我大宋信義著於天下,立國二百餘年,從未有失信之事。“大石林牙信不過我大宋‘此話卻又從何而來?分明是即無投降誠意,故此切詞狡辯。“

這話軍師大人沒教過,又當如何應對?李睿德手心開始出汗,喉嚨開始發乾。乘機端起茶杯來一飲而盡,卻又成績往王葉偷眼看去。卻見王葉看也沒看這邊,反倒有幾份窮極無聊的意思,從面前案幾上取過一枚李子慢慢啃著,一手隨意把玩著一塊玉佩。

李子、玉?李睿德心下大喜,趕緊開口道:“久聞宋國信義,只是未知南唐李後主英靈安在?”

這話一出,周圍立馬鴉雀無聲,衆人一起低頭,該喝茶的開始喝茶,該低頭找東西的開始找東西。實在是沒臉見人,宋太宗毒殺李煜之事,可以說的上宋朝最大的醜聞之一。

單從歷史上來看,宋國立國以後的確算得上信義昭著,不過要除掉人渣宋太宗趙匡義。這貨沒品的事情幹過很多,毒殺南唐後主,強暴小周後並命人畫熙陵幸小周後圖,乃至於以後的欺嫂殺侄。這些無一不是人渣才能幹出的事情。更遑論後人傳的轟轟烈烈的燭聲斧影,這種事情,這貨真的幹得出來。

李睿德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一劍封喉。這下衆人終於實打實的肯定,此人必定是耶律大石謀主。

眼見著就要將宋太宗牽扯進來,這個話題自然沒辦法繼續下去。

被李睿德一句話堵的死死的,趙良嗣心中已自有了幾分煩躁,情緒開始波動起來,開始口不擇言:“此事暫且不提。即便是山賊落草,亦需繳納一道投名狀。敢問大石林牙投名狀何在?”

聽得此話,王葉心中大喜,便重重的咳嗦了兩聲。

李睿德聽得暗號,便知當開始發動,於是開口道:“此事下官到是有所耳聞。但凡山賊欲落草者,賊首必出一道難題,或殺人,或搶劫,以此證明落草者之誠意。如今大人既然將宋國比做匪首,我家大人又何惜做一回山賊。便請匪首劃下道來,我家大人必盡力完成。”

包括童貫在內,衆人一起朝趙良嗣看了過來,有你這麼打比喻的麼?堂堂皇宋,怎麼就成了匪首了?

被衆人眼光一盯,趙良嗣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今日原本打算在氣勢上蓋過遼使,也好給話後面的談判爭取點主動,卻沒料到連著兩次被遼使堵的啞口無言。情急之下,惡從膽邊生,開口道:“既如此,何不互質?若大石林牙遣親人前來宋國爲質,自可表明其投降誠意。”

聽得此話,旁邊衆人心裡一起暗暗搖頭,如今的情形下,怎可說出這種話?

旁邊王葉心中大喜,趕忙發出信號來。

李睿德收到讓自己發飆的信號,稍微猶豫了一下,到底還是賭了!一掌拍在座椅上,站了起來,朝著趙良嗣開口吼道:“賊子安敢辱我家大人!如今兩軍兵鋒未交,勝負未分,豈敢開口索要人質?若要人質,且得兩軍分了勝負再說。”

又轉頭氣呼呼的朝著童貫開口道:“宣帥倘要殺本官,便請動手。宋國誘遼使而殺之,本官倒要看看,日後復有何人敢降?宣帥若是不殺本官,本官這便回遼。大家各整兵馬,一決生死。貴軍雖有十五萬虎賁,遼國也有二千死士,且有白溝河天險爲屏,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轉身拂袖便欲離去。

童貫趕緊示意衆人勸阻,心裡暗暗嘆道:“遼國人才何其多耶?前番纔出了一個趙良嗣,如今又出了一個李睿德,且更在趙良嗣之上。”

眼見著就要談崩,宣帥的計劃便要落空,衆人趕緊出來勸和。

王葉自然第一時間便跑了出來拉住了李睿德。如今在場各人的身份之中,也唯有自己同李睿德算得上自己人。自己不來阻止,其它人更不便來阻止,否則便有對其動手之意,坐實了宣帥欲誘遼使而殺之的罪名。當下其餘衆人也只能在一旁相勸而已。

見到王葉拉住了自己,旁邊衆人又開口相勸,李睿德便就坡下驢,坐了下來,端起茶水猛灌,卻猶自恨恨的盯著趙良嗣不已。

待到李睿德坐下,王葉身爲牽線的中人,見到一方被另一方所欺,於情於理都得出來說兩句。前番既然已經被趙良嗣恨上,所謂債多了不愁,再多得罪一次又如何?

於是王葉便朝童貫拱了拱手,開口道:”宣帥,下官彈劾趙修撰失言。若是兩軍勝負已分,自然是勝者爲刀俎,敗者爲魚肉。彼既求活命於我,我自可予取予求,乃至於索要親人爲質,亦無不可。如今兩軍勝負未分,無非我求於彼,彼求於我。雙方當對等而談,何以遂出索要人質之言?此乃存心欲沮宣帥招降之事。”

馬擴也跟著跳了出來,開口道:“雙方各爲其主,但爲公事,不涉私怨。何以遂口出以親人爲質之語?即便事成,亦不過徒惹天下人恥笑而已。”

如今趙良嗣爲衆人所指責,遼使又是一副有趙良嗣在便不肯往下談的姿態。童貫也唯有開口道:“昨日夜宴過晚,想必趙修撰宿醉未醒,今日方出此言。貴使且休要見怪。左右!還不扶趙大人下去歇息。”

趙良嗣心中大恨,卻也不得不被扶了下去。

見狀王葉心中大定,既然將耶律大石同趙良嗣直接的私怨挑了出來,即便後面被趙良嗣發現了不妥,再去勸說童貫,童貫亦必然聽不進去,以爲一切只不過趙良嗣欲以公事而報私怨而已。

事已至此,在詐降一事之上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

趙良嗣既被趕走,宋人又理虧,自然無人再肯質疑耶律大石投誠的誠意。接下來便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至於耶律大石獅子大開口,索要遼地兵馬總管之事,童貫自然不可能答應。雙方一番討價還價,最後定了個歸命候,權知揚州府,遙領幽州節度使的職位。

其實這個不重要,反正耶律大石也是詐降,大家費盡口水,討價還價這麼久,無非是讓童貫更加深信耶律大石投降的誠意而已。

第377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八)第35章 莫非此人乃耶律大石謀主?第173章 叛逃(六)第379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二)第274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223章 一鳴驚人正在當下第354章 請君入甕(二)第21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十)第287章 內訌(二)第393章 議和(一)第369章 不復以耶律達魯爲意第217章 禳解之法(一)第221章 天下第一攪屎棍(一)第267章 爲兄心意已決第169章 叛逃(二)第167章 宋使復來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第383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六)第266章 王郎可欲一嘗遼國皇后滋味?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23章 大人不要問,只要信!第382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五)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135章 種師道這貨,八成要被李綱給坑了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5章 畫蛇添足的事情本官不做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第88章 狐假虎威之策第306章 絕戶計第250章 殺王第153章 事急矣!第54章 信使歸來第170章 叛逃(三)第128章 有無伏兵,當使飛鳥爲探第78章 自盡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391章 一女二嫁第94章 唯有瞧夏國不爽而已第337章 擒酋(一)第263章 便取一”媚“字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74章 斬首一級,賞銀一錢,俘虜一人,賞銀一兩第89章 宋使上門第274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26章 此人不除,西軍危矣!第325章 羣英匯聚(四)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219章 禳解之法(三)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364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七)第320章 議事第324章 羣英匯聚(三)第323章 羣英匯聚(二)第320章 議事第151章 打出來的妙計第340章 擒酋(四)第14章 求你了,快向我打聽遼軍機密第391章 一女二嫁第199章 遇襲第111章 若是蕭嚴南下,學生自可信手破之第110章 先於盤中落下一暗子第106章 圍殺第313章 再入涿州第190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中)第32章 一朝算盡天下英雄,爽!第385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八)第278章 艱難的決定第301章 決斷第113章 蕭嚴欲聯手林牙,共破宋軍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182章 交戰第14章 求你了,快向我打聽遼軍機密第279章 郭藥師逃回第171章 叛逃(四)第204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三)第249章 明志第158章 撤軍(上)第268章 當再續舊誼第2章 在下卻想學魯肅第388章 禪定第237章 弒君(一)第173章 叛逃(六)第129章 殺一個回馬槍第9章 倘若不以大石魯鈍,願拜先生爲軍師第341章 混戰第77章 嶽王爺第190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中)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第158章 撤軍(上)第199章 遇襲第256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一)第334章 我詐(上)第11章 只可用剛,不可用柔第225章 寒蟬未死,螳螂已去第285章 對質(五)第95章 遼國反應第25章 我也不管你真降詐降,只當你是詐降!第255章 蕭後的大招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
第377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八)第35章 莫非此人乃耶律大石謀主?第173章 叛逃(六)第379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二)第274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223章 一鳴驚人正在當下第354章 請君入甕(二)第21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十)第287章 內訌(二)第393章 議和(一)第369章 不復以耶律達魯爲意第217章 禳解之法(一)第221章 天下第一攪屎棍(一)第267章 爲兄心意已決第169章 叛逃(二)第167章 宋使復來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第383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六)第266章 王郎可欲一嘗遼國皇后滋味?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23章 大人不要問,只要信!第382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五)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135章 種師道這貨,八成要被李綱給坑了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5章 畫蛇添足的事情本官不做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第88章 狐假虎威之策第306章 絕戶計第250章 殺王第153章 事急矣!第54章 信使歸來第170章 叛逃(三)第128章 有無伏兵,當使飛鳥爲探第78章 自盡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391章 一女二嫁第94章 唯有瞧夏國不爽而已第337章 擒酋(一)第263章 便取一”媚“字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74章 斬首一級,賞銀一錢,俘虜一人,賞銀一兩第89章 宋使上門第274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26章 此人不除,西軍危矣!第325章 羣英匯聚(四)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219章 禳解之法(三)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364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七)第320章 議事第324章 羣英匯聚(三)第323章 羣英匯聚(二)第320章 議事第151章 打出來的妙計第340章 擒酋(四)第14章 求你了,快向我打聽遼軍機密第391章 一女二嫁第199章 遇襲第111章 若是蕭嚴南下,學生自可信手破之第110章 先於盤中落下一暗子第106章 圍殺第313章 再入涿州第190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中)第32章 一朝算盡天下英雄,爽!第385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八)第278章 艱難的決定第301章 決斷第113章 蕭嚴欲聯手林牙,共破宋軍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182章 交戰第14章 求你了,快向我打聽遼軍機密第279章 郭藥師逃回第171章 叛逃(四)第204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三)第249章 明志第158章 撤軍(上)第268章 當再續舊誼第2章 在下卻想學魯肅第388章 禪定第237章 弒君(一)第173章 叛逃(六)第129章 殺一個回馬槍第9章 倘若不以大石魯鈍,願拜先生爲軍師第341章 混戰第77章 嶽王爺第190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中)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第158章 撤軍(上)第199章 遇襲第256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一)第334章 我詐(上)第11章 只可用剛,不可用柔第225章 寒蟬未死,螳螂已去第285章 對質(五)第95章 遼國反應第25章 我也不管你真降詐降,只當你是詐降!第255章 蕭後的大招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水县| 隆回县| 沾化县| 营口市| 定远县| 祁东县| 布尔津县| 嘉鱼县| 蒲城县| 都兰县| 修文县| 湘阴县| 葫芦岛市| 鹤山市| 蓝田县| 西青区| 中宁县| 云南省| 长泰县| 山阴县| 白河县| 延吉市| 子洲县| 大连市| 雷波县| 潞城市| 柳州市| 闵行区| 昔阳县| 滨州市| 保德县| 平和县| 句容市| 柳河县| 通辽市| 大理市| 达尔| 正宁县| 纳雍县| 辰溪县|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