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遼國皇宮之中,待到王葉將諸事吩咐下來,楊可世、韓德等人便轉身出去,前去領遼卒破常勝軍。
稍後,蕭後也領人出得宮去,前去清點人口,挑選青壯。
殿內便只剩下天賜帝、王葉、魔理沙三人,至於那些內宦和宮女,純屬NPC。
枯坐實在無聊的很,王葉只得有一出沒一出的挑起話題來,意欲同天賜帝閒聊一番,也好打發時間。
然則天賜帝一腔心思全放在外面,心不在焉之下,一問一答往往風馬牛不相及。
聊得幾句,話不投機,王葉便也不肯多言。只於殿中四處瞎轉悠!
復過得半晌,實在無聊的很,便朝天賜帝開口道:“陛下,外臣腹飢,敢請酒食?!?
天賜帝這下也反應了過來,便命內宦奉上酒宴。
要說做皇帝就是好,如今子時已過,宮中御膳房猶自有人當值,爐火未息。
很快一桌席面便送來了殿中。
王葉正要請天賜帝同來宴飲一番。
方纔自知必死無疑,天賜帝倒是能吃喝得下去。如今既有一線生機,天賜帝哪裡還有胃口?只是婉拒。
王葉便攜過魔理沙,二人只據案大嚼。
天賜帝見得王葉雲淡風輕的樣子,緊張之情倒是去了幾分。
又過得一刻,宮外喊殺聲大作。
天賜帝聞得此聲,又是憂心不已。自己性命如何,轉眼間便要水落石出。
好在又過得一炷香時間,宮外喊殺聲便漸漸遠處。天賜帝這才漸漸放下心來,眉眼間愁苦之色也去了幾分。
緊接著便是楊可世同韓德領麾下回宮稟報,只言已經破得常勝軍。如今彼等退至南城,正據石橋爲守,唯有遼人青壯氣勢已盛,此戰當無懸念。
王葉但擡眼看去,只見得韓德滿臉興奮,唯有楊可世臉上顯過一絲愁色。
當下王葉便開口道:“存忠可是爲西軍之事憂心?常勝軍既敗,彼等自當潰逃出城,必不至於有所殺傷。”
以王葉想來,劉延慶麾下的西軍一向衝鋒在後,搶劫在前,逃命的本事十分了得。既然見得常勝軍已敗,自會潰逃出城去。
誰料得郭藥師這貨會繼續自己找死?
楊可世聽得王葉此語,又想了想劉延慶麾下那羣西軍的秉性,倒也漸漸放下心來。
今夜衆人一番廝殺,想來如今頗爲飢渴。
王葉便將衆人招呼上酒桌,一邊吃喝,一邊等待前方傳來好消息。
這才過得一個時辰,便有親衛來報,只言宋人自己放火焚燒南門,且集大軍與遼人青壯相持,雙方頗有殺傷。
天賜帝聞言大急,便開口道:“先生,如此又當如何?”
旁邊韓德一邊咬著雞腿,一邊含含糊糊的回答道:“此事甚易,想來娘娘已召集得數千青壯在此,使之前去增援即可?!?
旁邊正在喝酒的楊可世卻長嘆了一聲,住杯不飲,復舉頭朝王葉看來,反覆數次,似欲要出言又不肯出言。
正所謂潛水養不了真龍,郭藥師雖然投了宋人,奈何宋人官場從上到下,一爛到底,此事遲早爲郭藥師所識破。
一旦金人南下,這六姓家奴必然會引兵歸降,重爲破宋先鋒。
王葉正要連遼合宋以據金人,自當乘早削弱郭藥師勢力。常勝軍死得越多,王葉越是高興。
只劉延慶這羣西軍士卒雖說派不上大用場,好歹也能充充人數,嚇唬一下對方,實在不行,運運糧草也好。王葉自不願其折損太多。
此時蕭後亦進得殿來,對著王葉開口道:“先生,本宮復聚集得青壯四千餘人。只聞得前方正在相持,可需將援軍派出?”
韓德聞言大喜,乃拍案而起,朝王葉開口道:“軍師,末將請得領人前去增援?!?
旁邊楊可世臉上憂色更濃,只緊緊抓住手中雙箸,咯咯作響。
王葉朝韓德搖了搖頭,便站起身來,朝天賜帝同蕭後開口道:“此乃宋人背水一戰之計,破之不難。只外臣正有一言相問。”
天賜帝此時憂心盡去,聞言便開口道:“先生但請說來?!?
王葉便開口道:“敢問陛下、娘娘,此戰以退得宋人爲上?抑或殺盡宋人爲上?”
天賜帝原本就膽小,前次耶律大石大破宋人之時,猶自擔心宋人報復。如今聽得此語,便開口道:“如今遼國勢衰,又豈敢同宋人爭鋒?朕但以保境安民爲上,若退得宋人,朕於願已足,實不願多爲殺傷,再結仇怨。”
王葉便朝蕭後看來。
蕭後方才爲常勝軍逼迫至此,心中猶自憤恨未已。唯有要維護天賜帝的權威,又擔心王葉再玩一把大的,遼國就剩下這點人馬,可再經不起折騰了。
便也只能強自按捺下心中的憤恨,開口道:“陛下之意,便是本宮之意。敢問先生有何妙策,可退得宋人?”
旁邊韓德聽得此語,倒也無所謂。上陣殺敵自己很喜歡,不上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楊可世卻聞言大喜,便朝王葉投來感激的目光。
王葉呵呵笑了數聲,便開口道:“即是如此,請賜筆墨。外臣只得兩封信去,自可退了宋人大軍?!?
天賜帝聞言大喜,便命內宦趕緊備齊筆墨。
待到筆墨齊備,王葉乃長身而起,來到御案旁,復朝天賜帝行了一禮,以示告罪,便揮毫急書起來。
須臾之後,兩封書信皆已完成。
王葉便召來楊可世,命其遣人將書信遞於劉延慶同郭藥師。
楊可世身爲西軍,自不忍見昔日同僚爲遼人所屠。如今見得主公肯出面息此兵災,心下自是感激萬分,便朝王葉重重行得一禮,轉身出宮安排此事。
卻說劉延慶同郭藥師只放任衆西軍四散城中各自爲戰,層層抵禦遼人。自己卻領著親衛於南門收集敗卒。
要說劉延慶麾下逃命的本事著實一流,一旦爲遼人殺傷得數人,其餘衆人便四散而逃。
待到遼人青壯追至南門,劉延慶已經收集得西軍散卒二千五百餘人,剩下的毛五百人估計永遠也回不來了。
郭藥師也收集得常勝軍近千人。
此時城門早已火起,衆人逃生無門,又見得遼人兇殘,不肯招降俘虜。如今是戰也死,降也死,反正死路一條,倒不如放手一搏。
待到遼人青壯來攻,衆人只死戰不退。
郭藥師背水一戰之策果然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