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如今而言,當然以復燕爲上,當然以擒拿天祚帝爲要,至於湖鹽之事,如今八字還沒有一撇,故此王葉也只提了一嘴,便不再詳說。
此次無非是埋下一個引子,待到他日耶律大石佔據(jù)雲(yún)中之後,再來和童貫細談此事不遲。
對於童貫來說,耶律大石既然肯擒拿天祚帝以獻,其忠心自是毋庸置疑。一旦自己復燕事成後,這燕地也好,雲(yún)中之地也好,但有產(chǎn)出必逃不過自己一份。
夏國和朝廷是死仇,其產(chǎn)出井鹽自己不敢走私。如今遼國都沒了,自己只不過走私走私當?shù)赝撂禺a(chǎn)而已,總不至於還有資敵的嫌疑吧?
湖鹽產(chǎn)出後,尚且需要從雲(yún)中運到宋境方好銷售,沿途自有關卡無數(shù)。若要一一打通,不得自己出面誰也搞不定。
耶律大石也好,郭藥師也好,西軍也好,要麼是自己一手招攬,要麼是自己一手扶持。不管到時候用誰佔據(jù)燕雲(yún)之地,都是自己的手下。產(chǎn)鹽之地便掌握在自己手裡。
與此同時,河東路、河北路又是自己治下,售鹽之地也照樣在自己手裡。
除了自己外,又有誰能這條走私的流程搞定?
諸事已畢,童貫便也有了送客之意。
於謀略而言,自然是天機老人要高明過仲亮無數(shù)倍,然則於忠心而言,童貫卻是更加信任趙良嗣。
今日間起伏是在太大,前番猶自勢盡力絕,走投無路。誰料得一轉眼間,卻又是勝券在握。
只茲事體大,童貫也不敢貿(mào)然行事,尚且需要同仲亮細細商量一番!
王葉此次南下,也無非爲了幾件事。
一則耶律大石西遷之事,要給童貫一個解釋。
二則要忽悠得童貫買動金人東來,將金人大軍誘入析津府內(nèi),以便三國接壤,好開始混戰(zhàn)。
三則要挑動宋金開戰(zhàn),將金人捲入戰(zhàn)爭,不給其休整、整合內(nèi)部的時間。
如今諸般事物皆已經(jīng)安排妥當,該忽悠的忽悠了,該下套的也下套了,再留此地也是無益,又看了看童貫的情形,王葉便拱手道:“宣帥日理萬機,下官不敢過多打擾,請先行告退。”
童貫正要再客氣幾句,便聽得門外雲(yún)板響起。
見得二門外有緊急事情來報,童貫便朝身邊親衛(wèi)揮了揮手。
親衛(wèi)趕緊轉身走將出去,只一瞬間便已經(jīng)迴轉,便來到童貫身邊耳語了幾句。
童貫聞言頓時神采飛揚,乃哈哈大笑起來:“正所謂時來天地同借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未曾料到今日喜事不斷,只王承旨帶來良策之餘,復有得劉延慶、郭藥師等人逃回。”
卻說當日郭藥師等人逃出析津府,復見得身後衆(zhòng)人皆爲對方所埋伏。三人有心逃回涿州,又見得對方算計如此慎密,想來歸途之中尚且不知還有圈套幾何。故此三人一商量,索性背其道而行之,冒險往薊州而去,欲要招攬此地殘留的五千常勝軍。
此次想來便是全軍覆滅,若果能招攬得此等軍馬,一則可以護衛(wèi)自己衆(zhòng)人逃回,二則也能帶回一些兵力。
想當初自己麾下三萬大軍,何等的威風。只當初領著五千嫡系跟隨蕭嚴南下攻打耶律大石,結果便是麾下死了個精光。
緊接著自己留了五千兵馬於此,又領著兩萬大軍跟隨蕭幹老賊南下,同宋人一番交戰(zhàn),麾下死傷數(shù)千。
後來眼見著蕭幹老賊殺心日重,自己爲了逃奔宋國,又不得不捨棄了一半人馬,便只剩下六千餘人。
誰料得析津府一戰(zhàn),從這六千人馬中挑選出來的三千精銳又是死光光!
也不知道招誰惹誰了,今年就沒順過!
如今世道已亂,誰手裡有兵誰說了算。若是此次孤身逃回,手下沒有了兵力,宋人自然不會再重視自己。前面宣帥許諾的甚麼以遼地許之之類的話語,也休要指望當真。
大丈夫當橫行天下,生不能五鼎食,死亦當五鼎烹!
故此郭藥師只能說動劉延慶,復領著甄五臣,三人匹馬往薊州來賭一把!
若能將此五千常勝軍士卒引回涿州,加上原有的八千,再四處搜刮搜刮,拉拉壯丁,好歹還能湊齊萬人之數(shù),照樣還是方面武鎮(zhèn)。
要說郭藥師分而治之的御下之道還是頗爲有效!
有得此策在,軍中大權便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底下基層的將領同士卒忠心的對象也是自己。
故此三人冒死到得薊州,只一番私下聯(lián)絡之下,留在此地的五千常勝軍轉眼間又姓了郭。
郭藥師大喜,卻讓常勝軍將領們休要聲張,此地尚且留有五千蕭乾的奚兵。
蕭幹老賊既然有加害自己之意,便怪不得自己心黑了!郭藥師正要命常勝軍將領借酒席將奚兵將領悉數(shù)鴆殺,再行攻滅這五千奚兵,以爲自己出一口氣。
這種事情劉延慶自然不肯反對!自己本來就在逃命,事敗頂多還是逃命。萬一事成,郭藥師又豈敢不分潤功勞與自己?
甄五臣也不肯反對!未見得蕭幹軍令,彼等又豈肯放人自己衆(zhòng)人領常勝軍南下。唯有將這些奚兵盡數(shù)殺盡,自己衆(zhòng)人方敢放心南下。
且此事以有心算無心,把握實在大的很!
三人意見既然統(tǒng)一,事不宜遲,郭藥師便將諸般事物安排下去,就等著鴆殺奚兵將領之後,便當趁機殺盡這五千奚兵,復領大軍返回涿州。
誰料的事情尚且未曾發(fā)動,析津府便已經(jīng)有攝政王王命傳來。蕭幹領兵弒殺得天賜帝之餘,復大舉徵兵,與系人之中再發(fā)十萬人馬。
薊州北部乃是奚人聚居之地,薊州算得上是蕭乾的老巢。
如今族中首領竟然將遼國大權掌握在手中,奚人們自是興奮異常,正要前來分潤好處一番。
聞聽得蕭幹徵兵令下,各處奚人紛紛來投,只數(shù)日間,薊州便已經(jīng)聚集得數(shù)萬奚兵。
眼見著奚兵大集,郭藥師心知事不可爲,即便將常勝軍帶走也是妄想。
當下三人草草商議一番,便連夜棄軍南下。
當初三人孤身北上,此次又是三人灰溜溜南下,這次算是白跑了一趟。
好在如今已經(jīng)過得七八日,想來涿州路上當不會再有圈套。
眼看著奚兵便要大軍南下,三人只得急匆匆的往涿州趕來,以便早早知會宣帥,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