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章 以全故人之誼

再來看看宋國這邊。

上次和詵爲了搶功,揹著童貫上了一份奏摺,只言遼國逃人來報,耶律大石似有降意,招降與否,請朝廷指示方略。

奏摺到得銀臺司,頓時便掀起了軒然大波。自宋國立國以來近二百年,朝廷一直被遼國按在地上摩擦。堂堂天朝上國竟然讓蠻夷欺負了兩百年,這讓以孔孟道統自居的文官們如何自處?好在如今天開眼,北邊崛起一個更狠的,當初欺負自己的蠻夷,如今被更蠻夷的野人在欺負。

聞聽得如今遼國第四把手耶律大石也有投降之意,宋國文官們還不得樂到天上去了。兩百年了,整整兩百年了,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一把了。待到耶律大石投降來朝,當請官家祭告太廟纔是,給太祖、太宗報報喜訊,給真宗、仁宗出出怨氣。

便有許許多多的文官兒私下串聯,務必要將這耶律大石招降來朝。若是官家不肯,大夥兒寧願一起碰死在垂拱殿前的石柱上,也要逼著官家下詔。

至於朝中的大佬,此時到是表現得很平淡。朝廷面子算什麼?官家的心思才重要。官家若是想招降,那招降耶律大石肯定是偉光正。官家若無心招降,那不招降耶律大石纔是偉光正。

如今看起來天下富足,四海昇平。身爲藝術家的趙佶忙於創作,平時不怎麼看本子,若是有奏摺上來,緊要的事情就交給王黼處理,不緊要的要麼直接駁回,要麼就等著大朝會之時銀臺司當面奏報。

過得幾日,待到大朝會之時,果有銀臺司使奉上和詵之奏摺。

趙佶命人接來,卻不用自己看,自有朝官在旁邊誦讀。待聽得耶律大石四字,趙佶便舉手命讀折朝官暫停,回頭對著身邊的大內總管李彥開口道:“耶律大石?倒是耳熟。此非朕故人耶?”

李彥乃是趙佶身邊的老人,當初趙佶仍爲端王之時便跟在身邊。聞聽得官家開口,便趕緊低下腰來,開口道:“官家好記性。二十來年前,此人亦曾遊學汴梁。當時官家龍潛,倒是與此人有過交往,也曾幾番詩酒唱酬。”

聽得提醒,趙佶漸漸的想起了二十來年前那位文采風流的遼國少年。便又揮了揮手,命讀折朝官繼續。

待到聽完奏摺,得知這耶律大石願降。趙佶便開口道:“遼國日衰,連累得故人也落魄如斯。彼既有降意,當招之來朝,以全故人之誼。”

底下那羣小官兒聞言便長舒了一口氣。官家有意招降就好,用不著自己去撞柱子了,趕緊齊聲喊道:“陛下聖明。”

朝中的大佬見得官家主意已定,自然知道怎麼站隊。

眼下王黼職位最高,自然第一個站出來奉承。但見這貨出列開口道:“與其說遼國衰落,耶律大石勢蹇來投,倒不如說官家的功勞。官家仁德遍於天下,招撫詔書既下,便引來遼國如此重臣。臣爲官家賀,爲朝廷賀。”

趙佶聽後,滿意的點了點頭。

接下來便輪到蔡攸(蔡攸身爲蔡京長子,卻與王黼是死黨,二人與蔡京並不對付。),這貨便出列開口道:“官家貴爲天子,尚且不忘布衣之誼,倒是讓臣等汗顏。如今既要招攬這耶律大石,自是天子恩德。既如此,莫如在汴梁修築一座故人館,待到遼國故人紛紛來降,自可安置於故人館內。閒暇時節,官家亦可再敘故人之誼。”

聽完此話,趙佶自是大喜,當下便命樑師成草擬詔令,命工部於京師之中擇風景秀麗之處,開工建館。

接下來一羣大佬各自上來拍馬屁,輪流表演。多說耶律大石肯降,乃宋國大興,遼國必亡之兆。

這陣子李彥讓蔡攸拍馬屁拍的很爽,投桃報李之下,欲要讓蔡攸再立功勞,便在趙佶身邊開口道:“官家既有招降耶律大石之意,只恐童道夫(童貫)身爲武人,爲人粗魯無文,誤了官家的招降大計。且耶律大石於遼國身份貴重,於情於理,當另派對等之文官前往,專職招撫。”說完此話,李彥便拿眼睛看著蔡攸。

趙佶聞聽得此話,開口道:“是極!耶律大石此人心高氣傲,若讓其屈膝於武夫之前,倒是有辱斯文。諸位卿家,復有何人願往?”

蔡攸又如何不明白李彥的心思?若是招降得耶律大石來,既能討官家歡心,又能立下大功,說不定還能青史留名。當下便跳出來開口道:“啓稟聖上,臣亦久慕大石林牙之儒雅風流。官家既有招降之意,臣自當爲官家分憂,願請命前往。”

如今王黼身爲宰執,自當守在中樞,不可輕動。何況此時王黼於三省新設經撫房,專門負責邊事,算是從樞密院扣了一塊權利出來。眼下正是鞏固此權利之時,豈肯放手離開?

接下來諸人之中,也就蔡攸地位最高。見到蔡攸開口,其他人自然不再開口與其搶功。

趙佶見得蔡攸請命,便開口道:“既是朕的居安才子願去,不日當有喜訊傳來,朕無憂矣!遼國頗遠,來回費時。耶律大石倘有所求,卿可自決之,無需再行請命。”

蔡攸便領旨謝恩退下。

當日晚上,又有心腹前來報於蔡攸,童貫八百里加急連上兩表,一爲遼國殺使,戰事已開,請求朝廷允許自己率大軍北上,武力復燕。另外一份則是遼地豪強望風而降,如今已紛紛遞上降表,且耶律大石亦已投降,幽燕之地,唾手可得。

老子還沒出發,耶律大石就降了?那還如何立功勞,如何討官家歡心。蔡攸連忙趕到銀臺司,親自袖起了童貫的第二份奏摺。且使人傳訊與王黼,待到過得七八日,估摸著自己抵達雄州之後,再請王黼將此奏摺奏上。

如今事急,第二日一早,蔡攸穿袍束甲全身戎裝前來金明池陛辭。

身爲官家身邊的寵臣,自然不存在甚麼求見不求見的事情,園林內的內宦直接領了蔡攸前來。

趙佶此時正一手摟著一位美貌宮娥,坐在金明池邊賞景。見得蔡攸前來,便開口調笑道:“昨日蔡卿還曾嘲笑,童貫身爲武夫,粗魯無文。何以今日反倒作武夫打扮?”

蔡攸便開口道:“昨日童貫快馬急報,遼人已殺使開戰。既彼輩不識天時,微臣此去,除招攬耶律大石外,自當替官家開疆闢土,斬盡頑兇。”

趙佶便開口道:“蔡卿其志可嘉!只是蔡卿身爲文人,卻要與武夫爲伍,如此倒是委屈了蔡卿。”

蔡攸便開口道:“臣受官家厚恩,自當以死報之。休說武夫,便爲倡優,臣亦心甘。”

趙佶聞聽此言,心中倒是有幾分感動,便開口道:“既如此,朕便命你爲招撫副使,除招撫遼人外,亦得預謀戰事。蔡卿此去當捷報早傳,勿要使朕憂心。”

如今耶律大石已降,招降此人之事自然不用擔心。至於燕地,據童貫所言,唾手可得。自己此去定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於是蔡攸便調笑道:“臣若凱旋而歸,官家復有何賞?”

趙佶平日裡同蔡攸親暱慣了,聞此輕佻之言也不生氣,反而笑著開口道:“若卿凱旋,但朕之所有,唯卿取之。”

蔡攸想了想,榮華富貴自己都不缺,便指著趙佶懷中的兩位美貌宮娥開口道:“臣得官家厚恩,富貴已極。唯有帳中美人不足,敢請官家將此二女贈與微臣?”

趙佶便低頭在懷中二女臉上各親了一口,調笑道:“居安才子對你二人有意,你二人願是不願?”

懷中宮娥裝出害羞的樣子,嬌嗔道:“官家方是天下第一才子,豈是居安才子所能比肩?奴奴得侍陛下左右,餘願已足,不復他想。”

趙佶哈哈大笑,轉頭對著蔡攸開口道:“縱才子有意,奈何美人無心。”(這一段是史實,史實,史實,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豈能真的碰官家的女人,方纔不過是調笑之語,但求官家一樂而已。見到趙佶開懷大笑,蔡攸便附和著大笑起來。

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70章 發動(四)第21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七)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90章 破家還債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280章 到得是哪個王八蛋下的黑手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106章 圍殺第250章 殺王第176章 郭藥師求援第158章 撤軍(上)第269章 馬擴來投第288章 內訌(三)第371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二)第354章 請君入甕(二)第127章 老子智計天下第一,還對付不了你一個二世祖?第372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三)第305章 這軍師有點不著調第129章 殺一個回馬槍第18章 生意好,發財了!第140 欽差即來,又當如何支吾第179章 以自己性命爲賭第57章 本官定無不允之理第226章 詔命總知東路兵馬事蕭幹誅殺逆臣第41章 吾爹乃王黼!第150章 事情仍未過去第312章 奪其生志第338章 擒酋(二)第148章 蕭乾親至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98章 豺狼南下(一)第86章 宮鬥跡象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13章 天下第二攪屎棍第299章 昏君!第201章 生離第5章 此人好色,可以女色羈縻之第105章 前方有詐,林牙速回!第278章 艱難的決定第99章 豺狼南下(二)第34章 咱們越不放心,童貫越放心第72章 驚變第58章 應該出不了什麼亂子吧!第381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四)第242章 營中對(二)第377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八)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97章 驚變(二)第20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237章 弒君(一)第40章 不如請衙內替下官開口如何?第228章 誅殺逆臣耶律淳!第7章 西軍將領必不肯用命第337章 擒酋(一)第101章 豺狼南下(四)第8章 想詐降也難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154 原來不過試探而已第21章 魔理沙的傳奇之路開始了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48章 宋人意欲殺降?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復至第375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六)第110章 先於盤中落下一暗子第72章 驚變第303章 倍道而行第9章 倘若不以大石魯鈍,願拜先生爲軍師第276章 誰料得援兵卻在此處第86章 宮鬥跡象第288章 內訌(三)第393章 議和(一)第186章 事起(三)第311章 天祚帝東來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32章 一朝算盡天下英雄,爽!第136章 莫非正是史上第一奸賊,秦檜?秦會之?第335章 我詐(中)第234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三)第266章 王郎可欲一嘗遼國皇后滋味?第274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52章 親爹哎,你怎還不來喲?第271章 王葉的戰略意圖第231章 死別(三)第23章 大人不要問,只要信!第199章 遇襲第124章 奉命調戲民女第143章 稍稍有了歸宋之意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209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四)第340章 擒酋(四)第248章 奪印(三)第244章 營中對(四)第246章 奪印(一)第96章 驚變(一)第63章 恨只恨天不佑宋第174章 叛逃(七)
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70章 發動(四)第21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七)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90章 破家還債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280章 到得是哪個王八蛋下的黑手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106章 圍殺第250章 殺王第176章 郭藥師求援第158章 撤軍(上)第269章 馬擴來投第288章 內訌(三)第371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二)第354章 請君入甕(二)第127章 老子智計天下第一,還對付不了你一個二世祖?第372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三)第305章 這軍師有點不著調第129章 殺一個回馬槍第18章 生意好,發財了!第140 欽差即來,又當如何支吾第179章 以自己性命爲賭第57章 本官定無不允之理第226章 詔命總知東路兵馬事蕭幹誅殺逆臣第41章 吾爹乃王黼!第150章 事情仍未過去第312章 奪其生志第338章 擒酋(二)第148章 蕭乾親至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98章 豺狼南下(一)第86章 宮鬥跡象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13章 天下第二攪屎棍第299章 昏君!第201章 生離第5章 此人好色,可以女色羈縻之第105章 前方有詐,林牙速回!第278章 艱難的決定第99章 豺狼南下(二)第34章 咱們越不放心,童貫越放心第72章 驚變第58章 應該出不了什麼亂子吧!第381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四)第242章 營中對(二)第377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八)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97章 驚變(二)第20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237章 弒君(一)第40章 不如請衙內替下官開口如何?第228章 誅殺逆臣耶律淳!第7章 西軍將領必不肯用命第337章 擒酋(一)第101章 豺狼南下(四)第8章 想詐降也難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154 原來不過試探而已第21章 魔理沙的傳奇之路開始了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48章 宋人意欲殺降?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復至第375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六)第110章 先於盤中落下一暗子第72章 驚變第303章 倍道而行第9章 倘若不以大石魯鈍,願拜先生爲軍師第276章 誰料得援兵卻在此處第86章 宮鬥跡象第288章 內訌(三)第393章 議和(一)第186章 事起(三)第311章 天祚帝東來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32章 一朝算盡天下英雄,爽!第136章 莫非正是史上第一奸賊,秦檜?秦會之?第335章 我詐(中)第234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三)第266章 王郎可欲一嘗遼國皇后滋味?第274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52章 親爹哎,你怎還不來喲?第271章 王葉的戰略意圖第231章 死別(三)第23章 大人不要問,只要信!第199章 遇襲第124章 奉命調戲民女第143章 稍稍有了歸宋之意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209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四)第340章 擒酋(四)第248章 奪印(三)第244章 營中對(四)第246章 奪印(一)第96章 驚變(一)第63章 恨只恨天不佑宋第174章 叛逃(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桂东县| 永丰县| 方城县| 沈丘县| 巫溪县| 双峰县| 娄底市| 基隆市| 安岳县| 句容市| 娄烦县| 连山| 房山区| 萍乡市| 新巴尔虎右旗| 隆化县| 哈巴河县| 凤台县| 桦川县| 庄河市| 河间市| 澎湖县| 拉孜县| 尼勒克县| 威海市| 都江堰市| 黄骅市| 泰安市| 汉中市| 盐山县| 香港| 瑞安市| 留坝县| 康乐县| 遂川县| 扬中市| 恭城| 老河口市| 肥东县| 安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