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天下第二攪屎棍

眼見著使者隊伍就要出發,大帥卻硬塞了一個王衙內進來。對此,張憲倒是沒有多想,無非是太子黨弄個機會鍍個金,立個功而已,這種事情有宋一朝多了去了。

據說這王衙內乃王黼養子,平時桀驁不馴,再加上有王黼撐腰,行起事來更是肆無忌憚,最終闖下彌天大禍,王黼也護不住了,只得發配軍中,這纔來到宣帥麾下。邊軍清苦,哪比得上汴梁的花花世界,想必這王衙內也想早點立功受賞,早點回去京師去享受。

對於此事,張憲心裡倒是暗暗高興,這事兒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好機會。這次倘若能夠通過這王衙內搭上王黼王相公這條線,自己也有機會飛黃騰達,看來得趁機好好巴結一下。

於是一個自認爲天王老子第一,走到哪裡都要自己說了算。另外一個存心巴結,把王衙內當親爹伺候,心甘情願拱手將權力讓出。很快,張憲變成了名義上的正使,其實使者隊伍裡面說了算的卻是王衙內。

古代的驛道便相當於後世的高速公路,寬闊平坦不說,還安全很多。如今遼國戰亂不已,小命要緊,在加上這麼多馬車,肯定沒法走小路。於是一行人從高陽關出發後,便取道西北上驛道,一路往析津府而去。

高陽關距離析津府約四百里,距離白溝河約二百里,白溝河剛好就在二者正中間。

驛道路況不錯,使者隊伍裡面有人立功心切,有人發財心切,更有人又想立功又想發財,根本不用人催,都在死命往前趕。到了第三天,使者隊伍便來到了白溝河南岸的宋軍大營中。

自己一方的使者路過,於情於理都要接待。驗看文書之後,使者隊伍便在軍營中住了下來,這幾天緊趕慢趕也確實辛苦了,眼見著過了河就是敵境,自然要好好休整一下。

按理來說,軍隊和使者互不統屬,看在同一陣營的面子上,給你提供吃喝就不錯了,要發財也去敵境發,例如正使張憲就很識相,懷中藏著童貫給的那十幾張九品告身,等著去遼境換成銀子,然後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剩下的就睡覺恢復體力。

王衙內卻不一樣,老子是誰啊,大宋右丞相王老大人的兒子,就憑這個身份,走到哪裡你們都得讓著老子。吃喝?老子是缺吃喝的人麼?見到軍營中沒人來奉承自己,便到處找茬,要麼嫌飯食太軟,要麼嫌酒菜太差。鬧了一出又一出,駐軍好不容易滿足了他,王衙內又開始飽暖思**,嫌棄牀板太硬,硬逼著守軍送幾個美女來暖牀。

軍營中倒是有軍妓,就是犯官家屬那種,經歷了不少大頭兵的蹂躪,顏色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王衙內當年在汴梁時可是時常出入李師師香閨的人物,又哪裡看的上?不滿意,便開始打其它主意,目標鎖定了軍中唯一的女眷,種師道的小女兒種照容。

古代講究多子多福,五六十歲還生孩子的大有人在。如今老種都七十有三了,種照容卻還是二八年華。

大軍出征一般都不讓帶家眷,不過也有例外。一種情況是大BOSS帶家眷,例如曹操就經常帶著家眷到處打仗,緊張刺激之餘也可以釋放一下。另外一種就是這女的本身才能就很牛逼,例如說以前的花木蘭,例如說現在的種照容。

西軍將領十有八九出自種家門下,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上百年積累下來的底蘊。另一面也說明種家人才輩出,這才能守得住碼頭。

到了老種的兒輩之中,最出挑便要數這種照容,姿色過人不說,自幼就十分聰慧,尤其擅長於謀略。要不是身爲女兒身,老種肯定老早指定她爲繼承人了。此次大軍出征,老種便帶了她來參贊軍事。

小種被癩蛤蟆看上了,老種這下可愁壞了。王衙內的身份在那裡,罵又罵不得,打又打不得,自己的錢糧可是掐在王黼那個老王八手裡。有心弄死他,再找個外人來背鍋,和詵那貨身爲地方官員,正在忙著和接任官員交接,一兩天內肯定趕不過來,想讓他背鍋也等不了。

最後老種索性一狠心,封了二百兩銀子,賄賂了張憲一把,求著他趕緊把這禍害帶走,要折騰去折騰遼國人去。王衙內那邊,也不得不忍痛送了一顆珍珠。

張憲收了銀子,倒是開心的很。看來李斯那故事還正是有道理,倘若不是跟著王衙內,哪裡能在自己人這邊發財?收人錢財,與人消災,當下便幫著老種一起忽悠王衙內。

種師道都得來賄賂自己,王衙內自尊心也找回來了,加上營中軍妓姿色太差,提不起興趣。種照容這兩天干脆就躲了起來,想下手都找不到人。這裡玩膩了,那就換個地方玩吧!便也順勢點頭答應了下來。

王衙內這貨隨意慣了,一向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如今既然準備走人,那也懶得等到明早了,招呼了其它從人一聲,翻身上馬就要往北而去。

這貨能活到現在,也不知道祖上積了多少陰德。如今宋遼兩國正在對峙,你這樣莽莽撞撞的跑過去,當遼軍手裡的刀槍是擺設啊,想玩千里送人頭麼?老種趕緊命人攔了下來,又派人打著白旗快馬先去遼境知會耶律大石,等下有宋國的使者隊伍過來,別順手就給滅了。張憲是老江湖,也趕緊相幫著勸了下來。

待到送走了這夥瘟神,種師道回到書房,開始處理日常公事。

書房門輕輕的被敲響了三聲,種照容端著一碗人蔘湯走了進來,臉上卻仍然有幾分淡淡的憂愁。

種師道放下了手中的毛筆,接過了蔘湯,看了種照容一眼,開口道:“玉奴,委屈你了。此事你也不要怪爲父,王衙內之父乃王宰執,咱們西軍的錢糧全在其掌握之中。爲父不能因私害公。”

種照容勉強笑了一下,開口道:“父親大人誤會了,此事已經過去了。玉奴發愁的是接下來的大戰,只怕傷亡難免。”

種師道小口喝著蔘湯,一邊開口道:“此事倒是不用擔心。爲父陛辭之時,親聞陛下叮囑宣帥,倘若燕人未服,則按兵巡邊,全師而還。如今宣帥派出使者,倘若能招降遼人,自然最好。倘若不能,亦不過是無功而返。宣帥若是違抗聖命,妄動刀兵,只要咱們西軍不願意,他也只能乾瞪眼。至於遼人,如今已經衰弱不堪,想必沒有膽子主動偷襲我軍。依爲父的意思,此次只怕是打不起來。”

種照容心下大急,打仗怕什麼?就怕大意!趕緊開口道:”父親大人,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官家曾經說過復燕雲者封王。只怕這宣帥爲了封王,必定會擅開邊釁!”

見到種照容說的很認真,種師道便放下手中的蔘湯,開口道:“玉奴何出此言?可是發現了有什麼不妥?”

種照容便開口道:“不妥之處便在這使者身上,倘若宣帥真心實意招降,所派之使者必然是老實和氣之輩,如此即便有所齟齬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如今宣帥把王衙內放在了使者中,這王衙內豈是息事寧人的人?沒事也會被他弄出事情來。只怕此次宣帥派出使者,名爲招撫,暗則挑釁,激怒遼人。官家曾叮囑宣帥不得擅開邊釁,可沒說過不許還擊。倘若遼人被激怒之後,主動進攻,則宣帥便可名正言順的武力收服燕雲。故此,還望父親大人早作準備。”

種師道聽後,仔細的想了想,霍然長身而起,朝門外開口道:“擊鼓聚將!商討軍情!”

衆人商討軍情的情形略過不提,很快,種師道傳下了幾條軍令:“第一,加固營寨。第二,遠派哨探。第三,將領士卒不得擅自離營,做好廝殺的準備。”

種師道這些軍令也可以理解,自古用來以弱勝強,都是靠的奇兵。如今宋軍勢強,遼軍勢弱,穩打穩紮纔是王道。可惜他沒想到是,遼軍那邊來了個王葉。

種照容與王葉這對命中註定的歡喜冤家,也即將開始二人之間的第一次交鋒。

第27章 耶律大石果有降意?第104章 大人可敢與學生一賭?第7章 西軍將領必不肯用命第167章 宋使復來第195章 偷城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386章 鬼谷傳人第298章 波浪戰術第344章 獻俘(下)第167章 宋使復來第12章 死一個使者,換一個開戰藉口第190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中)第313章 再入涿州第373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319章 果爲萬全之策第336章 我詐(下)第285章 對質(五)第353章 請君入甕(一)第319章 果爲萬全之策第146章 三軍對峙,正如我願第240章 弒君(四)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105章 前方有詐,林牙速回!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21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九)第343章 獻俘(上)第125章 傻鳥!上當了吧!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250章 殺王第135章 種師道這貨,八成要被李綱給坑了第275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390章 當示宋人以弱第18章 生意好,發財了!第240章 弒君(四)第128章 有無伏兵,當使飛鳥爲探第378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一)第353章 請君入甕(一)第57章 本官定無不允之理第18章 生意好,發財了!第194章 宋人已至第241章 營中對(一)第115章 我等已爲人所算計第337章 擒酋(一)第158章 撤軍(上)第361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四)第194章 宋人已至第139章 待到寶刀修復,朕自當再度用之第38章 下官還有一計,喚作反客爲主第153章 事急矣!第202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一)第216章 片紙退強敵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251章 蕭後的小動作(一)第173章 叛逃(六)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157章 蔡京拆臺第385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八)第308章 乾順小兒,何敢忘恩負義若此!第223章 一鳴驚人正在當下第276章 誰料得援兵卻在此處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67章 發動(一)第23章 大人不要問,只要信!第200章 郭藥師此賊既有加害之意第73章 大勝第140 欽差即來,又當如何支吾第95章 遼國反應第282章 對質(二)第101章 豺狼南下(四)第106章 圍殺第344章 獻俘(下)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第205章 自當還之以人情第390章 當示宋人以弱第306章 絕戶計第389章 原來藏在此處!第56章 請趙官家頒下丹書鐵券,方纔敢降第332章 做皇帝就是好,橫豎不吃虧第308章 乾順小兒,何敢忘恩負義若此!第372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三)第132 金人已然南下?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384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七)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355章 請君入甕(三)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34章 咱們越不放心,童貫越放心第20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二)第57章 本官定無不允之理第195章 偷城第104章 大人可敢與學生一賭?第191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三)第291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三)第275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272章 狡兔三窟197章 散地兵散第262章 既然有了第一回,又何妨多幾回?第21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九)第13章 天下第二攪屎棍
第27章 耶律大石果有降意?第104章 大人可敢與學生一賭?第7章 西軍將領必不肯用命第167章 宋使復來第195章 偷城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386章 鬼谷傳人第298章 波浪戰術第344章 獻俘(下)第167章 宋使復來第12章 死一個使者,換一個開戰藉口第190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中)第313章 再入涿州第373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319章 果爲萬全之策第336章 我詐(下)第285章 對質(五)第353章 請君入甕(一)第319章 果爲萬全之策第146章 三軍對峙,正如我願第240章 弒君(四)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105章 前方有詐,林牙速回!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21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九)第343章 獻俘(上)第125章 傻鳥!上當了吧!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250章 殺王第135章 種師道這貨,八成要被李綱給坑了第275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390章 當示宋人以弱第18章 生意好,發財了!第240章 弒君(四)第128章 有無伏兵,當使飛鳥爲探第378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一)第353章 請君入甕(一)第57章 本官定無不允之理第18章 生意好,發財了!第194章 宋人已至第241章 營中對(一)第115章 我等已爲人所算計第337章 擒酋(一)第158章 撤軍(上)第361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四)第194章 宋人已至第139章 待到寶刀修復,朕自當再度用之第38章 下官還有一計,喚作反客爲主第153章 事急矣!第202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一)第216章 片紙退強敵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251章 蕭後的小動作(一)第173章 叛逃(六)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157章 蔡京拆臺第385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八)第308章 乾順小兒,何敢忘恩負義若此!第223章 一鳴驚人正在當下第276章 誰料得援兵卻在此處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67章 發動(一)第23章 大人不要問,只要信!第200章 郭藥師此賊既有加害之意第73章 大勝第140 欽差即來,又當如何支吾第95章 遼國反應第282章 對質(二)第101章 豺狼南下(四)第106章 圍殺第344章 獻俘(下)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第205章 自當還之以人情第390章 當示宋人以弱第306章 絕戶計第389章 原來藏在此處!第56章 請趙官家頒下丹書鐵券,方纔敢降第332章 做皇帝就是好,橫豎不吃虧第308章 乾順小兒,何敢忘恩負義若此!第372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三)第132 金人已然南下?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384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七)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355章 請君入甕(三)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34章 咱們越不放心,童貫越放心第20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二)第57章 本官定無不允之理第195章 偷城第104章 大人可敢與學生一賭?第191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三)第291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三)第275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272章 狡兔三窟197章 散地兵散第262章 既然有了第一回,又何妨多幾回?第21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九)第13章 天下第二攪屎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珲春市| 阳新县| 黄梅县| 临夏市| 达拉特旗| 墨江| 阳东县| 东莞市| 田林县| 腾冲县| 巨鹿县| 和田县| 南木林县| 历史| 张北县| 沛县| 新巴尔虎左旗| 绥江县| 南部县| 确山县| 玉屏| 青冈县| 蓝田县| 林甸县| 山西省| 澎湖县| 南乐县| 祁东县| 开江县| 沾益县| 景洪市| 瑞丽市| 乐清市| 温州市| 彭泽县| 景宁| 威海市| 都兰县| 芷江|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