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章 請趙官家頒下丹書鐵券,方纔敢降

自從經過昨日之事後,種照容整個人都彷彿生活在夢裡。這事就這樣結束了?那小賊費盡了百般心思,弄出了一招詐降計,誘使得宣帥上當,乃至朝廷之中都派出了重臣專職招降這耶律大石。眼見著衆人都入了小賊的圈套,自己心急如焚。同耶律大石鬥力西軍不怕,怕就怕對方的圈套。

怎麼昨日耶律大石就沒有出現?怎麼可能?小賊這麼周密的安排,就這麼虎頭蛇尾的結束了?就爲了戲耍這蔡相公一把?種照容不敢相信。

眼見著招降之事泡了湯,種照容心中猶有幾分疑惑之餘,倒是長吁了一口氣,連帶著今天心情也特別的好。

然而好心情只持續了一天,事情便急轉之下。

就在旁晚時分,有親衛來報,蔡相公、童宣帥聯名派出信使,前往新城欲要再度招降耶律大石。如今信使已經到了軍營,請種老將軍派人向對方知會一聲,信使將明日渡河前往新城,不要過河之時就給殺了。

聽得此事,種照容吐血的心思都有了。朝廷上都是什麼人啊?這些高官都是豬腦子麼?好不容易纔跳出這小賊的圈套,如今又要主動往裡鑽,找死也沒有這種找法啊!也不知道那小賊給二位大人吃了什麼藥,如此的高官,如此的重臣,竟然被小賊忽悠的暈頭轉向。

可惜自己人微言輕,且身爲女子,又抓不到小賊可疑的真憑實據。明知此事有詐,也只能看著衆人又一次踩了進去。

心中又是感嘆這小賊著實厲害,上上下下這麼多人,文官也好,武將也好,謀士也好,都像幼兒一般,被其玩弄於股掌之中,一點反抗的能力都沒有。可惜了此人,如此的才能偏偏要走邪路。

剛剛纔放下的心思又提了起來,也不知道後事如何。

到得第二日,信使便心驚膽戰的來到了新城。前一位信使的下場猶自在目,信使又如何不會害怕。

照例又是一番通傳,耶律大石於廳內一番安排,便命親衛將宋人信使帶入。

信使進得廳內,但見左右各是數位膀大腰粗的儈子手,人人手抱明晃晃的鬼頭刀,已是雙腿打顫,心想今日八成是不能活著回去了。

強撐著給耶律大石行完禮,正要準備開口。陡聽得堂上耶律大石怒道:“童貫何敢再度辱我?左右,速速推出斬之。”

信使便覺腦海內“嗡”的一聲,整個人便軟了下來,到底逃不過這一刀啊。

此時卻聽得旁邊有人開口。一個少年模樣的文人站了出來,對著耶律大石開口道:“大人且慢!且聽完此人說話不遲。”

耶律大石怒色不解,開口道:“有何說話?無非想再度誘得本官上當而已。”

少年繼續開口勸道:“彼既肯復來,想必有幾分誠意,大人不妨一驗。若是可信,自當別論。若是僞言,殺之不遲。”

耶律大石似乎爲此人勸服,便朝旁邊揮了揮手,暫停了刀斧手,接著開口道:“童貫有何話說,還不速速稟上?”

死裡逃生一番,信使趕緊渾身的被汗水溼透了。見到有說話的機會,趕緊開口道:“小人此次乃受蔡相公同童宣帥之命而來。大人們說了,前次之事實爲誤會。實乃趙良嗣欲報私仇,故僞造了假的宋金密約,以嚇阻林牙投誠。如今蔡相公同宣帥已查明此事,且將這趙良嗣遠竄邊遠險惡之地。又命小人奉上正本宋金密約,請林牙過目。伏請林牙察奸賊之面目,明宣帥之誠意,停戰事,息刀兵,重議歸降之事。”

耶律大石聽得此話,命人接過正本宋金密約。待到細細看過,耶律大石臉上便露出似信非信的表情,正要再度開口。

便見旁邊一位中年文士站了出來,開口道:“大人,宋人奸詐,前次便欲要誘我等而殺之。幸得老天垂憐,宋國有人暗地傳書揭穿了此事,我等方能逃過此劫。如今宋人舊事重提,大人豈可再度受騙?當速殺此人,以定軍心。”

信使聽得此言,心中連著問候對方祖宗十八代。大石林牙要是信了此人之言,自己小命肯定不保。

萬幸方纔的少年又站了出來,開口反駁道:“如今宋國兩位重臣聯名下書,其誠意不消說。且彼已經查明此事,並非宋人有詐,乃趙良嗣欲報私怨,實與童宣帥無關。李大人又豈能因噎廢食?”

這位李大人卻又開口道:“本官聞聽得王大人同宋人來往密切,可是欲投宋軍,獻上林牙以爲投名狀?”

少年正要再度開口,座上的耶律大石猛的一拍桌子,開口道:“休得爭吵!本官自有主意。”然後對著信使開口道:”既是宋國兩位重臣聯名下書,本官先信他三分,故此便饒你一命。且回去傳信與宣帥,遼軍上下近萬人性命全在此舉,由不得本官不慎重。宣帥空口白舌,豈足爲信?若能請得趙官家頒下丹書鐵券,本官方敢率軍投降。“

王姓少年聞言大喜,趕緊開口道:”大人,信使來回傳言,徒耗時日。不若下官前往雄州一趟,替大人同彼商談此事,早日定下戰降之事,如此方爲妥當。”

李姓中年便開口諷刺道:“王大人果欲賣林牙乎?”然後轉頭對著耶律大石開口道:“王大人身爲宋人,且與宋軍往來密切,萬不可輕信。且既然同彼談判,自當選派同彼不和之人。下官願毛遂自薦,替大人往南面一行。”

耶律大石沉吟了一下,便開口道:“既如此,說不得便要勞動李機密一番,且同本官過來,有幾句話囑咐於你。”又吩咐親衛道:”左右,且將這信使帶下去。勿要使其與人接觸,以免散播謠言。“

當下便有親衛帶了這信使去旁邊房內,不令其與人接觸。

信使既去,堂上三人紛紛大笑起來,今天這場戲,大家都表演的很精彩。

待到笑聲既停,李睿德趕緊朝著王葉請罪道:”還請軍師見諒,方纔下官多有得罪。“

王葉揮了揮手,開口道:”此乃本官叮囑,李大人又何須介懷。只是此去宋國,本官不便相陪。事先囑咐之事,李大人可曾牢記於心?“

李睿德便開口道:”不敢有勞軍師擔心,軍師之吩咐,下官自是牢記於心。“

王葉點了點頭,接著開口道:“此事必得童貫下令方可,若是蔡攸下令,也萬不可答應。且蔡攸既至,若是覷得方便,你亦藉此可行陳平離間范增之計。雖說對眼下之事無害無益,卻也能爲將來之事設下後手。”

李睿德趕緊點頭答應了下來。以前跟著大石林牙,一天到晚便在軍中埋頭文字。自從王軍師來了後,自己常常便能大出風頭。這裝B的滋味,實在是爽!

當下耶律大石同王葉又是一番叮囑,李睿德便領了這宋軍信使,渡河往雄州而來。

第281章 對質(一)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34章 咱們越不放心,童貫越放心第330章 搞事了(二)第119章 豈不聞色膽包天乎?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301章 決斷第272章 狡兔三窟第392章 帝王心術第68章 發動(二)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284章 對質(四)第44章 兩個傻缺,落入了老子的圈套尚不自知!第46 此計喚作移禍江東,又名倒打一耙!第179章 以自己性命爲賭第25章 我也不管你真降詐降,只當你是詐降!第235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四)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338章 擒酋(二)第91章 信使回城第359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二)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372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三)第86章 宮鬥跡象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117章 耶律大石必難逃一死第267章 爲兄心意已決第12章 死一個使者,換一個開戰藉口第23章 大人不要問,只要信!第233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二)第332章 做皇帝就是好,橫豎不吃虧第255章 蕭後的大招第367章 末將知曉天祚帝下落!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319章 果爲萬全之策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復至第113章 蕭嚴欲聯手林牙,共破宋軍第127章 老子智計天下第一,還對付不了你一個二世祖?第80章 當效謝安破苻堅故事第269章 馬擴來投第268章 當再續舊誼第195章 偷城第246章 奪印(一)第15章 畫蛇添足的事情本官不做第117章 耶律大石必難逃一死第275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4章 宋人有一破綻,重德兄知否?第300章 耶律跑跑第333章 爾虞第171章 叛逃(四)第91章 信使回城第21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九)第348章 引動金人東來(上)第40章 不如請衙內替下官開口如何?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96章 驚變(一)第189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上)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48章 宋人意欲殺降?第81章 此賊詐敗賣陣第247章 奪印(二)第75章 逃命第172章 叛逃(五)第249章 明志第217章 禳解之法(一)第344章 獻俘(下)古人稱呼採用的原則第21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八)第165章 若能招降得郭藥師,復燕可期第66章 開戰前夕第57章 本官定無不允之理第168章 叛逃(一)第93章 宋國反應第355章 請君入甕(三)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21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十)第38章 下官還有一計,喚作反客爲主第97章 驚變(二)第20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三)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復至第341章 混戰第49章 當乘機盡收人心第145章 王門種氏之神位第333章 爾虞第276章 只又當如何擒拿得天祚帝?第161章 以義聚之,以利驅之121章 並無聯手之意,似有試探之心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65章 尚缺一個偷襲的藉口第41章 吾爹乃王黼!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49章 當乘機盡收人心第257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二)第110章 先於盤中落下一暗子第195章 偷城第80章 當效謝安破苻堅故事
第281章 對質(一)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34章 咱們越不放心,童貫越放心第330章 搞事了(二)第119章 豈不聞色膽包天乎?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301章 決斷第272章 狡兔三窟第392章 帝王心術第68章 發動(二)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284章 對質(四)第44章 兩個傻缺,落入了老子的圈套尚不自知!第46 此計喚作移禍江東,又名倒打一耙!第179章 以自己性命爲賭第25章 我也不管你真降詐降,只當你是詐降!第235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四)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338章 擒酋(二)第91章 信使回城第359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二)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372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三)第86章 宮鬥跡象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117章 耶律大石必難逃一死第267章 爲兄心意已決第12章 死一個使者,換一個開戰藉口第23章 大人不要問,只要信!第233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二)第332章 做皇帝就是好,橫豎不吃虧第255章 蕭後的大招第367章 末將知曉天祚帝下落!第103章 好一招移花接木之計第319章 果爲萬全之策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復至第113章 蕭嚴欲聯手林牙,共破宋軍第127章 老子智計天下第一,還對付不了你一個二世祖?第80章 當效謝安破苻堅故事第269章 馬擴來投第268章 當再續舊誼第195章 偷城第246章 奪印(一)第15章 畫蛇添足的事情本官不做第117章 耶律大石必難逃一死第275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4章 宋人有一破綻,重德兄知否?第300章 耶律跑跑第333章 爾虞第171章 叛逃(四)第91章 信使回城第21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九)第348章 引動金人東來(上)第40章 不如請衙內替下官開口如何?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96章 驚變(一)第189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上)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48章 宋人意欲殺降?第81章 此賊詐敗賣陣第247章 奪印(二)第75章 逃命第172章 叛逃(五)第249章 明志第217章 禳解之法(一)第344章 獻俘(下)古人稱呼採用的原則第21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八)第165章 若能招降得郭藥師,復燕可期第66章 開戰前夕第57章 本官定無不允之理第168章 叛逃(一)第93章 宋國反應第355章 請君入甕(三)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21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十)第38章 下官還有一計,喚作反客爲主第97章 驚變(二)第208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三)第87章 一狼既去,一狼復至第341章 混戰第49章 當乘機盡收人心第145章 王門種氏之神位第333章 爾虞第276章 只又當如何擒拿得天祚帝?第161章 以義聚之,以利驅之121章 並無聯手之意,似有試探之心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65章 尚缺一個偷襲的藉口第41章 吾爹乃王黼!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49章 當乘機盡收人心第257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二)第110章 先於盤中落下一暗子第195章 偷城第80章 當效謝安破苻堅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广水市| 梓潼县| 长海县| 和静县| 鸡东县| 宁陵县| 乡城县| 甘孜| 新昌县| 东明县| 揭西县| 潼关县| 宿松县| 监利县| 黄大仙区| 内乡县| 聂拉木县| 泾阳县| 射洪县| 德兴市| 扬州市| 新津县| 扎兰屯市| 伊通| 鄂州市| 孟连| 炎陵县| 镇宁| 高尔夫| 张家口市| 辛集市| 马公市| 全州县| 横山县| 遂昌县| 新乡市| 长葛市| 建瓯市| 长宁区| 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