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1章 以義聚之,以利驅之

當日宋人大軍未退,王葉顧忌著將來還要回宋國廝混,除了耶律大石等人外,王葉從不於外人面前顯露才能。實在迫不得已,也會將李睿德推出來做擋箭牌。

如今宋人既去,王葉便可以放開手腳來了。只要宋人沒見過自己本人,到時候自己大不了換個名字去宋國混唄。且天下重名重姓的人這麼多,宋人又豈敢篤定便是自己?

旁邊耶律成、李睿德等人見得對方出言相戲,自是變了臉色。

耶律大石倒是笑意盈盈的看好戲。

卻說王葉聽得對方發問,便不慌不忙的站了起來,數著指頭開口道:“在下經歷的第一場戰陣,正爲林牙二千殘卒大破十萬宋人精銳之戰。此戰之謀劃,正出自在下之手。”

二千殘卒破十萬精銳,古往今來又有誰敢言之?即便是三國赤壁之戰,東晉淝水之戰,勢弱的一方少說也有數萬精銳。

衆人久經軍陣,自知二千對十萬,比之二萬對百萬尚且要難上許多!畢竟接敵面積有限,即便你百萬士卒涌上前來,能動手的也就前面那幾千,後面幾十萬士卒只能看熱鬧。待到戰事失利,這幾十萬看熱鬧的又會搶先潰逃,引起大軍潰敗。

若是二千對十萬,便是人人都得動手,連一個預備隊都沒有,可想而知難度如何!

衆人聽得此語,頓時便是瞠目結舌!如此大事,竟然出自此人謀劃!

王葉看了一眼衆人,便又開口道:“在下經歷的第二場戰陣,便是林牙攻滅得蕭嚴之役!蕭嚴領萬餘精銳南下,在下只消一把火,便燒得其匹馬未曾北還!”

當日裡具體到底如何攻滅蕭嚴,童貫不清楚,蕭幹不清楚,郭藥師也是糊糊塗塗,唯有參戰之遼軍最爲清楚。

當日裡衆人一把火,便將上萬敵軍燒了個精光,自己一點死傷都沒有。

此事自諸將領兵來投後,倒是於營中士卒閒談之時獲悉。

如今猛然聽得此事又是此人所謀劃?

大石林牙成名的戰役也就這兩場而已,全是出自此人手筆?

復見得王葉年輕若此,衆人大驚之餘,又哪裡肯信?便紛紛舉頭朝王葉看來。

見得王葉肯出言承認自己功勞,耶律大石自是大喜。既然如此,想來王賢弟便有久留遼地之意。

當下耶律大石便含笑走了過來,將王葉引於身旁,復回頭對著諸將道:“本官正欲向諸位引見,此人姓王諱葉,字啓年,正爲本官謀主。本官能有今日之勢,全賴其力。日後諸位不妨多多親近。”

謀主便是軍師一樣的人物,許多時候直接決定了自己的生死,別的不說,讓你領著幾百士卒去阻擊強敵,你敢抗命?眼前之人得罪不起,諸將自是趕緊上前見禮。

到底上下有別,王葉便受了衆人全禮,又一一還了半禮。

耶律大石命從人取來一扇椅子,置於自己座旁。

待到衆人重新落座,耶律大石便轉頭對著王葉開口道:“賢弟只說整頓大軍之事,又有何高見?”

見著軍師大人第一次開口,旁邊諸將自是一個個豎起了耳朵來。

王葉便開口道:“方纔之文書,想來當爲大人同諸位之心血,自是甚好。然則以學生觀之,尚且只得其末,未得其本!”

耶律大石便開口問道:“若要得其根本,又當如何?”

王葉便開口道:“學生正有一言欲獻!古往今來,但凡欲舉大事者,都逃不過此言。並非學生誇口,若得此言,敗者可勝,弱者可強,亡者可續,死者可生。大人既得此言,若能照著實行,復遼自是可期。”

見得王葉說得如此慎重,耶律大石便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裳,便朝王葉拱手道:“還請先生賜教!”

王葉生受了這一禮,這纔開口道:“但凡舉大事者,自當以義聚之,以利驅之!”

(後世之時,***奪天下的口號,便是**********,故此便有了大義在手,吸引得萬千民衆站於自己一邊。至於後面的分田分地,*****,****,****,等政策,正爲以利驅之。大家自行腦補,爲防止404,此處省略得數十萬字。)

“以義聚之,以利驅之!”聽得此八字,耶律大石眼前便如同撥開了迷霧一般,頓時便開朗了起來。

自己爲親民官近二十載,許多政策也好,措施也好,只知道這樣可行,卻不知爲何可行。自己只是下意識的去實行,卻從未想過背後更深的緣由。

如今聽得王賢弟此語,再細細咀嚼之,耶律大石頓時便恍然大悟起來。果然當年親民之時,但凡有效的政策,都逃不過這八個字。

見得周圍諸將尚且有不解之意,王葉正要解釋一二,便朝耶律大石開口道:“敢問大人,可熟知三國之事?”

耶律大石聽得此語,便已經明白王葉之意,笑著開口道:“便照賢弟所說,爲兄也是‘略懂’。”

底下諸將聽得此語,頓時相跟著笑了起來。

王葉便也笑著開口道:“敢問大人,曹魏又何以聚攏人心?”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故此有得大義在手,自能聚攏民衆,收攏人心。”

王葉繼續發問道:“然則蜀漢又何以成事?”

耶律大石開口道:“劉玄德乃漢室後裔,亦爲漢室正統,亦有大義在手,照樣能聚攏民衆,收攏人心。”

王葉繼續發問道:“然則東吳又如何?”

耶律大石沉吟了一下,這纔開口道:“孫仲謀所佔據者,正爲吳國故地。此地民風與中原頗異,雖經兩漢之治,猶自未曾融入中原。孫仲謀乘此機會,便自號吳國,以保守地方爲名,亦算得有大義在手,故能收盡吳地民心。”

王葉點了點頭,便開口道:“三國之時,除此三方勢力之外,其餘諸人皆無大義在手,故此雖能強盛得一時,然則一遇挫折便人心盡去,最終亦逃不過覆滅的下場。故此但凡舉大事者,便當以義聚之,有得大義在手,自能聚攏民衆,收盡人心。人心既附,待到戰陣之上,衝鋒之時,衆人自是死不旋踵,如此又有何人能敵?至於之後如何選賢任能,使諸人皆爲之所用,正爲以利驅之。且待學生再細細分說一番。”

見得王葉尚且要細說,耶律大石心下大急,趕緊咳嗦了幾聲。如何驅之以利,御使下臣,此爲帝王心學,實乃不傳之秘。耶律大石又如何肯讓堂下諸將知曉?

王葉見狀便也收口不言。

堂下諸將聽得林牙同王軍師一番對話,這纔算是完完全全明白了過來。今日聽得王軍師一句話,只八個字,且自己只聽懂了一半,便已經覺得受益無窮。只此半句話,四個字,便已經勝過自己半輩子的經驗,半輩子的讀書。

到了此時,堂下諸將這纔算是對王葉心服口服起來。

見得王葉收聲,耶律大石這才放下心來,轉頭對著王葉開口道:“如今我等之大義,自是復遼。既是如此,又當如何行事?”

王葉便開口道:“如今大人有得諸將爲助,羽翼稍稍已豐,於大處著眼,自當豎起復遼的大旗,以聚攏民衆,收盡人心,如此方有同金人抗衡之時;於小處著眼,自當使麾下將士人人深信此事,人人以此事爲念,爲之可以生,爲之可以死。如此且不說軍紀自會好轉,戰力也能瞬間提升。”

耶律大石便開口道:“只不知又當如何著手?”

王葉便開口道:“西方有賢人曾言:‘謊言重複一千遍,便成了真理。’”其實還有幾句,王葉卻不肯於此時說出,日後自己還要靠之圖謀天下。

聽得此語,耶律大石已知當如何行事。

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316章 反覆(下)第200章 郭藥師此賊既有加害之意第91章 信使回城第95章 遼國反應第355章 請君入甕(三)第390章 當示宋人以弱第182章 交戰第6章 當大軍突進,一體剪除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21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六)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366章 郭藥師這貨躺槍了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33章 真正的殺手鐗第179章 以自己性命爲賭第347章 你不肯來,我便去請第37章 便是天選抗金之人第246章 奪印(一)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298章 波浪戰術第82章 密議栽贓第2章 在下卻想學魯肅第7章 西軍將領必不肯用命第56章 請趙官家頒下丹書鐵券,方纔敢降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311章 天祚帝東來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270章 我欲使你入山中爲盜!第160章 略懂!第312章 奪其生志第346章 前來迎取陛下宋國一行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2章 在下卻想學魯肅第129章 殺一個回馬槍第85章 原來此人忠心爲國第158章 撤軍(上)第324章 羣英匯聚(三)第221章 天下第一攪屎棍(一)第51章 以全故人之誼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33章 真正的殺手鐗第174章 叛逃(七)第136章 莫非正是史上第一奸賊,秦檜?秦會之?第90章 破家還債第13章 天下第二攪屎棍第111章 若是蕭嚴南下,學生自可信手破之第216章 片紙退強敵第64章 我以信義待人,人亦必以信義待我第264章 只不知王郎有此趣味否?第368章 招供第146章 三軍對峙,正如我願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63章 恨只恨天不佑宋第156章 西軍又開始集體裝死狗第236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五)第127章 老子智計天下第一,還對付不了你一個二世祖?第381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四)第124章 奉命調戲民女第10章 造假?我在行啊!第101章 豺狼南下(四)第293章 梟雄?第273章 嚇唬第271章 王葉的戰略意圖第337章 擒酋(一)第57章 本官定無不允之理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191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三)第281章 對質(一)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234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三)第30章 爲宣帥效命,此乃下官份內之事第388章 禪定第356章 請君入甕(四)第308章 乾順小兒,何敢忘恩負義若此!第330章 搞事了(二)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305章 這軍師有點不著調第284章 對質(四)第287章 內訌(二)第256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一)第321章 趙良嗣的忠心第251章 蕭後的小動作(一)第10章 造假?我在行啊!第245章 擬旨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254章 蕭後的小心思(四)第312章 奪其生志第145章 王門種氏之神位第159章 撤軍(下)第264章 只不知王郎有此趣味否?第195章 偷城第97章 驚變(二)第226章 詔命總知東路兵馬事蕭幹誅殺逆臣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369章 不復以耶律達魯爲意第232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一)
第22章 便是爲妾爲婢,魔理沙亦心甘第316章 反覆(下)第200章 郭藥師此賊既有加害之意第91章 信使回城第95章 遼國反應第355章 請君入甕(三)第390章 當示宋人以弱第182章 交戰第6章 當大軍突進,一體剪除第36章 趙良嗣已廢,不足爲慮第21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六)第29章 此非天意耶?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366章 郭藥師這貨躺槍了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33章 真正的殺手鐗第179章 以自己性命爲賭第347章 你不肯來,我便去請第37章 便是天選抗金之人第246章 奪印(一)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298章 波浪戰術第82章 密議栽贓第2章 在下卻想學魯肅第7章 西軍將領必不肯用命第56章 請趙官家頒下丹書鐵券,方纔敢降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311章 天祚帝東來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270章 我欲使你入山中爲盜!第160章 略懂!第312章 奪其生志第346章 前來迎取陛下宋國一行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2章 在下卻想學魯肅第129章 殺一個回馬槍第85章 原來此人忠心爲國第158章 撤軍(上)第324章 羣英匯聚(三)第221章 天下第一攪屎棍(一)第51章 以全故人之誼第123章 欲奪其女之身心,旋而棄之,以爲報復第33章 真正的殺手鐗第174章 叛逃(七)第136章 莫非正是史上第一奸賊,秦檜?秦會之?第90章 破家還債第13章 天下第二攪屎棍第111章 若是蕭嚴南下,學生自可信手破之第216章 片紙退強敵第64章 我以信義待人,人亦必以信義待我第264章 只不知王郎有此趣味否?第368章 招供第146章 三軍對峙,正如我願第142章 今番死矣!第63章 恨只恨天不佑宋第156章 西軍又開始集體裝死狗第236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五)第127章 老子智計天下第一,還對付不了你一個二世祖?第381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四)第124章 奉命調戲民女第10章 造假?我在行啊!第101章 豺狼南下(四)第293章 梟雄?第273章 嚇唬第271章 王葉的戰略意圖第337章 擒酋(一)第57章 本官定無不允之理第203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二)第163章 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第191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三)第281章 對質(一)134章 老子逗留此地,便爲一女子而已第234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三)第30章 爲宣帥效命,此乃下官份內之事第388章 禪定第356章 請君入甕(四)第308章 乾順小兒,何敢忘恩負義若此!第330章 搞事了(二)第327章 羣英匯聚(六)第305章 這軍師有點不著調第284章 對質(四)第287章 內訌(二)第256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一)第321章 趙良嗣的忠心第251章 蕭後的小動作(一)第10章 造假?我在行啊!第245章 擬旨第352章 逼反張令徽第254章 蕭後的小心思(四)第312章 奪其生志第145章 王門種氏之神位第159章 撤軍(下)第264章 只不知王郎有此趣味否?第195章 偷城第97章 驚變(二)第226章 詔命總知東路兵馬事蕭幹誅殺逆臣第164章 到底誰爲耶律大石謀主?第369章 不復以耶律達魯爲意第232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德县| 桑植县| 新营市| 仲巴县| 浮山县| 鄂托克前旗| 苍梧县| 蕲春县| 益阳市| 高阳县| 灵武市| 鹤峰县| 上蔡县| 霸州市| 阳原县| 股票| 乡城县| 张家口市| 新宾| 华安县| 柯坪县| 顺义区| 高邑县| 舟山市| 乌兰察布市| 峨眉山市| 绍兴县| 东海县| 饶河县| 连云港市| 响水县| 镇安县| 偃师市| 磴口县| 合山市| 余江县| 仙居县| 黎平县| 平邑县| 沙田区|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