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

王楓強自睜開睡眼惺忪的眼睛看著窗外,只見紙窗上仍舊透著陰暗的黑,回過頭來,見董小宛花容泛暈,春潮盪漾,一種動人的少婦風韻美得令人窒息,當下便裝孩子氣地撒嬌抱住她,一陣哀嚎道:“天吶……天還是黑的吶!寅時三刻怎麼那麼早呀?”

董小宛無預警地被他抱著撒嬌,內心一陣甜蜜羞澀,臉色紅暈更甚,一時間骨頭都感覺酥麻麻的,她嬌慵地推了推王楓的肩膀,又羞又急地嗔道:“還鬧!都要寅時了,快起來用早飯吧,不然會來不及見皇帝的?!?

王楓一臉不情願兼不捨的表情,鬆開他環抱住的纖腰,還不忘用幽幽的眼眸哀怨地看了董小宛一眼。

董小宛見了他那哀怨可憐的眼神,忍著笑意啐道:“還再鬧!天都快亮了,不用見皇帝了?”

“呃”王楓瞬間收起玩鬧的心思,連忙翻身了起來,伸手翻著牀鋪旁衣服要找衣服穿,嘴邊還不忘碎念道:“對吼,差點誤了大事?!?

董小宛從一旁拿出一套衣裳服侍著幫他穿下,然後從桌上捧起一碗五珍粥,柔聲道:“要見皇帝也不急著一時,還有時間可以吃個早飯在去?!?

王楓用腳頓了頓靴子把它穿好,順手穿上鵝絨大氅對董小宛道:“不吃了,我可不想第一天就讓皇帝等,現在天色還早,妳穿得又單薄小心別受風寒了,妳就再睡會吧,我走了?!表樖謳狭朔块T。

王楓出門時天色還是烏漆嘛黑的,所以乘了轎子便直奔紫禁城,一顆心忐忑不安的,畢竟一個現代人重回古代還要見皇帝,這種內心的衝擊該會有多巨大,真是難以用言語說明。

一路過來,本以爲自己是最早來的官員,沒想到下轎時,便發現已經有許多大臣在東安門外等著了,本也想跟著過去在旁等候,卻被在東安門外等候多時的海大富給叫住。

王楓一見到熟人,心底自然是篤定許多,兩人互相寒暄一番,官員上朝皆由此進宮,海大富便引領自己從小門通過進入皇宮,邊走還邊教他一些皇宮內的規矩和禮儀,一路被引領到中和殿外,這才知道崇禎已經上早朝去了,應該要一段時間纔會回來,海大富還一臉笑瞇瞇地請他在殿外候著!

“唔?”王楓遠遠瞧見太和殿內轉出一隊人馬,前邊有執儀仗的大漢將軍,後邊黃羅傘蓋下有個步輦,由八個太監擡著走了過來。

海大富大概也是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這離早朝纔剛開始不久,怎皇上就擺駕回宮了?

見到黃羅傘蓋的附近宮女、侍衛、太監們紛紛跪倒在地,海大富跪在地上拉了拉王楓的衣襬意示他跪下來,他頓時精神一振,連忙學著也一樣跪在地上,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從身邊走過,直驅中和殿,似乎旁若無人一般。

王楓跪在地上緩緩擡頭偷瞧,只見儀仗依然在前進著,執旗的、執傘的、執金瓜的絡繹不絕,餘光還瞄到一個身穿一品朝服的大臣急急追在儀杖後頭。

只見儀仗分立在宮門前兩側的廊下,過了一陣,便見到一個拿著拂塵的太監走出中和殿大門,尖聲大喊:“宣,侍讀王楓進見。”

王楓急忙丟下海大富自行走了上前,大聲道:“臣王楓覲見?!?

那太監微微一笑道:“王侍讀,請隨我進來吧?!碑斚骂I在前頭走了進去,王楓連忙垂頭匆匆跟著進去。

王楓不敢擡頭四下亂看,只能顧著跟著前頭那個太監的腳步,一步一趨的往裡頭走,行至猩紅的地毯盡頭,那太監往旁邊一閃,尖聲道:“侍讀王楓見過皇上?!?

王楓想都不想本能反應就知道,上頭必定是當今皇上崇禎皇帝,他雙膝跪地,雙掌貼在地毯上,額頭叩在指尖,提氣朗聲道:“微臣王楓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只聞崇禎皇帝一陣怒斥道:“罪己詔!罪己詔!那幫狗東西就會叫朕下罪己詔,要他們找法子來對付闖賊和後金,個個一點辦法都沒有,朕養那幫只會領餉不會辦事的蠢材幹嗎?連京師鬧瘟疫他們都可以推到朕的身上,要朕下罪已詔以祭天怒、平民怨,朕就故意退了早朝,看看那幫大臣還能幹些什麼事情出來,太醫院那幫蠢太醫幹什麼吃的,找到法子了沒?”

崇禎這聲喝斥,著實嚇了王楓好一大跳,冷汗瞬間溼透了背心,不過聽崇禎提起京城鬧瘟疫的事情,他纔想起昨日進城時看到的景象,原來是鬧了瘟疫這才死那麼多人,心想道:“回頭應該叫雯兒看看還有沒有傳染的危險?!?

崇禎身邊的那位大臣,恭敬地回道:“稟萬歲,是那幫御史言官說的太過嚴重,京師的疫情早在控制之中,太醫院的太醫們也找到醫治之法了,眼下已經在京城各地紓緩疫情,想必不會在蔓延下去。”

崇禎這才滿意的應了一聲,看著還

跪在一旁的王楓道:“王愛卿,起來說話吧,擡頭給朕瞧瞧?!?

王楓恭恭敬敬的回了一聲,心裡暗吁了口氣,他本來就沒有古代讀書人對於天子的敬畏感,相反的他其實是充滿著好奇心,他也想看看這後世普遍同情的皇帝是生的什麼模樣,聽了崇禎的話,他立刻就起身擡起頭來,向龍書案望去。

只見崇禎長得有些福泰卻不胖,白淨雍容的面容自然透著一股威儀,眉目間有幾條不符合他正值壯年的細紋,仔細一看還能看出他眼珠子還透著幾條血絲,頭戴翼善冠,身穿盤領窄袖紅色團龍袍,左右還分立著兩個人,一個是滿嘴笑容身材福泰的老太監,另一旁是一個年餘五旬,身穿一品仙鶴補服的大臣。

崇禎邊點頭邊頗負興趣地不斷打量著王楓,緩緩道:“嗯,朕聽說你還會帶兵是吧?前陣子不僅滅了一隊響馬賊還抓到一個賊首,不錯!朕正需要這種知兵的人才。”

王楓一臉謙虛道:“謝皇上稱讚,其實這全靠衆人齊心合力,微臣只是迫於情勢,這才僭越代寧大人指揮軍隊,微臣甚是惶恐。”

崇禎見王楓依舊一副謙虛的態度,不由得微笑道:“不必惶恐,雖說少了寧致遠這等良將甚是可惜,但見王卿身體無恙,朕深感欣慰,朕一直對你說的那些政策深感興趣,連周卿都覺得可行,不妨趁著今天來說明說明,嗯……就從軍事方面先說起好了。”

王楓早就料到崇禎一定會問起,便鼓足膽量道:“是,那臣就僭越了?!?

王楓先從邊軍募兵、守城、軍械改良、統兵方略、再延伸到對於闖賊方面的圍、剿、撫、殲以及兵員招募、訓練、統馭、實行方法分別來進行說明,然後再對於戰後的安民、撫民、安置等各種休養生息的方法,用比較實際的作法說明之,接著提議練民壯團以漸進式的方法取代各地衛所,然後在鼓吹外來農作物的好處與實際效益。

但是對於大方向該走的路線,例如官員腐敗、軍隊糜爛、驕兵悍將、朝廷黨爭等大問題各種懲處與改革事宜,王楓一句都沒說起,他清楚明白自己人小言微,他不會趁著一時皇帝興起就說了出來,這種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改革,一個沒處理好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他可不傻,沒必要賣弄的就省省吧。

王楓這樣子也洋洋灑灑講了快一個時辰,崇禎見他說完,便問一旁的曹化淳和周延儒道:“你們倆分掌內外廷,說說看王卿說的方略可行否?”

同是廠衛這條船的曹化淳自然開口就是一陣讚賞,不免又是一陣馬屁說皇上慧眼、大明之幸能得王侍讀這等人才云云。

身爲內閣首輔的周延儒冷冷地看了曹公公一眼,恭敬道:“嗯……王侍讀這番話,軍隊訓練方面可能有些困難,不過練民團和西洋作物的推行,如果所說可行的話倒是可以馬上推行去做?!?

“喔?怎說軍隊方面不好實行?”崇禎好奇的問。

周延儒是知道京師三大營都掌握在提督曹化淳手上,不禁睨眼看著曹公公說道:“京師兵員來源衆多,統屬不一,戰力和配置、功用也不盡相同,故要照王侍讀的方法要訓練軍隊,頗有難度,恐功效也不盡理想。”

周延儒故意這麼說是因爲一方面實行確實有難度,二來是不想讓內廷真正握住兵權,曹化淳名義上是擁有提督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的權利,對於軍隊內部的升遷,只要內廷肯搞鬼,內廷是有辦法繞過兵部和內閣直接安插自己人在裡頭,之所以都沒有大動作,主要是因爲軍事方面內廷那些太監做不了主,也沒膽隨意做主,加上週延儒以兵部作爲節制,讓內廷無法對軍事方面有任何意見。

可是自從王楓被內廷拉拔成爲太子侍讀後,周延儒便知道內廷現在打得主意便和自己一樣,是想拿王楓當槍桿子使,就像自己拿左良玉當支持的對象一樣,內廷還想在軍事上面插上一腳,以便充實和自己對抗的實力。

曹化淳一聽周延儒的話,便知道他故意唱反調,諂媚地對崇禎道:“皇上,不試試看怎知道不成呢?不如讓王侍讀兼一個神機營的官職,讓他統兵訓練試試,說不定可成呢!”

崇禎頗爲贊同地道:“嗯,此意甚好!”

“萬萬不可,皇上!”王楓和周延儒見皇帝有答應的意思,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反對。

曹化淳是知道周大學士是一定會阻撓,只是他沒料到怎麼連王楓這小鬼都會拒絕。

崇禎先看了周延儒一眼,然後頗負興趣地問王楓道:“你說說爲什麼不可?”

王楓連忙跪下拜倒,恭敬道:“臣惶恐!臣在軍中從未立過軍功,若貿然統帥大軍,難免有不服微臣統御的人,軍中也會多生怨言,雖然說統帥大軍端看領兵者功力如何,部下不服統御並不能作

爲理由,但軍中有功勳的大將,難免也會心生不服,會認爲皇上偏頗獨寵微臣,加上微臣未及弱冠就身爲侍讀,若再貿然兼任軍職,臣不才……深恐有負皇上所託,若皇上執意要微臣效命,臣也自當遵從,不敢有違?!?

崇禎聽完一陣輕笑:“呵呵,好!你起來說話,愛卿的顧慮沒錯是朕太心急了,反正也不急於一時,來人,賜王楓宮中行走玉牌,授同進士出身,即日起爲東宮侍讀,化淳你先帶王侍讀去春坊吧?!?

崇禎轉頭對周延儒道:“你著內閣六部商量西洋作物和練民團的事宜,斟酌看看哪些可以實行的再呈奏章上來,另外今天的午朝也免了?!?

“謝皇上!”王楓從小太監手上接過一塊可以出入宮禁的玉牌,然後隨著曹化淳退了出去。

曹化淳領著王楓穿過幹清門,見左右無人終於耐不住心中的疑惑道:“我說王侍讀呀,方纔的那個大好機會你怎就拒絕了呀?你知不知道你要是能掌握住兵權,假以時日便能上戰場建功立業,對於咱們內廷壓下外廷也是指日可待的呀!真搞不懂你怎麼就放棄了?!?

王楓自然也覺得可惜,他心底明白未來只要握有兵權便有談判的本錢,只是現在真的不是個好機會,先不說他對於朝廷上的事情還不明白,就說崇禎皇帝的個性……那是個十足十的喜怒無常,他可以寵信你給你莫大的權利,也可以因爲懷疑你而殺掉你,他可不想在沒把握的情形下引火自焚。

不過見曹公公居然毫不掩飾地,把要怎利用他的法子都講出來,王楓眉頭不由得一跳,微笑解釋道:“曹公,這我也知道,只是鋒頭太盛未必就好,兵權這種事情要循序漸進,要是太過激進,就算皇上同意,外廷也會死命攔著,更何況我說的那些顧忌也沒錯。”

曹化淳不太明白又問道:“那十二團營的命都掌握在咱家手裡,誰敢不服氣?”

王楓臉上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道:“曹公此言差矣,驕兵悍將有那麼好擺佈的話,外廷那些名臣武將就不會被闖賊搞得灰頭土臉了?!?

王楓見曹化淳老臉上露著似懂非懂的表情,不由得感覺好笑,當下也不想再多費脣舌解釋,一路直奔太子居住的春坊,進了一處宮殿通報之後,曹化淳就留下王楓一人等候,自己就先回去了。

不久海大富從裡頭走了出來,領著王楓進去道:“太子爺等你好久了,太子爺正覺無對手可匹敵,你這一來剛剛好?!?

王楓被領進房內,率先映入眼簾的是個偌大的沙盤,一旁站著一個身穿明黃色服飾的面如敷粉,英眉雋朗年約十三、四歲的孩子,王楓料想那應該便是當今太子朱慈烺,便打算躬身行禮。

朱慈烺擺擺手道:“免禮免禮,我太子宮中沒這麼多規矩,你就是我的侍讀王楓吧?聽說你善兵法是吧?來來,陪我玩玩?!闭惺纸型鯒髯哌^來。

王楓一怔走上前去,不由得瞪大眼睛,看著眼前的沙盤,應該是大軍出征用來行軍佈陣所用的,沒想到太子宮中就有一個,看上去還頗爲精緻,有山谷、河流、險地、平原那還沒什麼,可是有森林、石頭城池、水壩那就稀奇的很,不過要怎玩……他心裡就沒有個底了。

朱慈烺見王楓遲疑的模樣,微笑道:“呵,你是頭一次看到這個吧?我教你吧,對了!你有表字否?你呀你的這樣叫真是有夠彆扭?!?

王楓見這位太子沒有絲毫架子,拘束之心頓去,當下神色平和緩緩回道:“稟太子殿下,微臣表字玉堂。”

朱慈烺微笑道:“好,玉堂,這沙盤遊戲的玩法也很簡單,反正就大致上和一般的行軍佈陣是相同意思,使用一個木頭人偶棋子代表一支軍隊,分爲弓、步、騎、火砲、軍糧五種,每次遊戲都隨機抽取自己使用的部隊,外加一個本營,依照兵種的不同有不同的移動方式,兵種相剋爲騎兵克步兵、步兵克弓兵、弓兵克騎兵,火砲和軍糧分別代表攻守城力道,勝負都以常識爲基準,被包圍就是全殲,沒有以少勝多這回事,反正大體上就是以謀略搭配地形配合隨機抽到的部隊來進行,以攻陷本營或著全殲敵方部隊爲勝利目標?!?

王楓聽過朱慈烺的解釋也就聽懂了,反正大抵上有點像現代的軍棋吧,只是沒有硬性規定的道路,地圖每次也都不一定相同,有時可能攻城有時也可能野戰,反正只要不是太過天馬行空,其餘的在這沙盤上都是允許的。

朱慈烺見王楓聽明白了,便叫海大富抱著放木偶棋子的木箱,他指著箱子笑道:“玉堂,這就開始吧!”

王楓見朱慈烺稚嫩的臉龐上,展露出一臉自信的樣子,便伸手進去木箱之中,淡淡一笑心想:“看樣子該是探探當今太子對於兵法造詣的深淺了?!?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四十九章 東林黨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第七十五章 初露野心第九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的想法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八章 國丈選妃第一百零五章 李巖之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九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三章 除夕夜團圓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昌大戰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十九章 存疑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三章 穩定民心第六十四章 休書瓊雯第四十一章 勝敗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計第六十三章 入獄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四十一章 勝敗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一百零九章 白蓮教歸順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二十八章 禁足第一百六十四章 廣寧戰後處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七章 緣來如此第二十九章 炙手可熱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禮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昌大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七十一章 平臺召見第一百一十章 西安大戰(一)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雷的威力第二十四章 誰利用誰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二十六章 酒樓紛爭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五十二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七十章 夜宴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十四章 答案揭曉
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四十九章 東林黨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第七十五章 初露野心第九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的想法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八章 國丈選妃第一百零五章 李巖之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九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三章 除夕夜團圓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昌大戰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十九章 存疑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三章 穩定民心第六十四章 休書瓊雯第四十一章 勝敗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計第六十三章 入獄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四十一章 勝敗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一百零九章 白蓮教歸順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二十八章 禁足第一百六十四章 廣寧戰後處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七章 緣來如此第二十九章 炙手可熱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禮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昌大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七十一章 平臺召見第一百一十章 西安大戰(一)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雷的威力第二十四章 誰利用誰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二十六章 酒樓紛爭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五十二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七十章 夜宴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十四章 答案揭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门市| 大邑县| 西昌市| 黄梅县| 常州市| 松阳县| 鸡西市| 宁蒗| 和顺县| 南开区| 德昌县| 景德镇市| 新乐市| 财经| 临洮县| 铜山县| 册亨县| 平舆县| 刚察县| 曲松县| 无棣县| 谢通门县| 泗阳县| 普洱| 邹城市| 临猗县| 稻城县| 西和县| 定襄县| 弋阳县| 长春市| 靖西县| 尉犁县| 宣武区| 松江区| 上虞市| 安阳市| 林芝县| 乐山市| 尼木县| 保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