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八章 禁足

悶!真是悶暴了!

崇禎下給王楓的禁足令,當天早朝後就從乾清宮出來,司禮太監方正化早就在王楓家等著傳旨,王楓從宮中回來,聽到方正化給自己這麼一個消息,當場臉都黑掉,急忙問起原因。

方化正照實把言官參王楓行爲不檢的事情說了出來,王楓聽完後更覺得無言,誰叫自己有瓜田李下之嫌,只能怪自己愛湊熱鬧。

方化正善於察言觀色見王楓一臉無辜,便低聲道:“王侍讀不必擔心,曹公讓咱家傳個話,萬歲爺並沒有生氣,萬歲爺讓你禁足在家是爲了堵那些言官的悠悠之口,等事情查明自然會讓王侍讀再回東宮,不過王侍讀你得先把當天發生的事情交待給我聽,最好還要有人證能證明你是無辜的。”

王楓如實交代當日在醇香樓發生的事情,說明自己只是因官兵撞傷百姓這纔過去瞭解情形,決沒有聚衆鬧事的意思,當日在酒樓是鬧事的是三千營和五軍營的官兵,帶頭者分別叫哲勒裡和錢淮,是錦衣衛百戶羅憲出面解決紛爭的,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王楓交代完後送走了方化正,這纔想到這樣把人抖出來似乎不太對,雖然說自己和他們並不認識,也是爲了明哲保身,但……這樣做似乎也不對,而且也是自己叫羅憲出頭的……他暗自思付一會便讓王福去請呂雲亮和羅憲過來。

當天晚上……王楓位在東跨院的書房內燈火通明,透過紙窗可以看到幾個人影,而首輔周延儒的府邸和東緝事廠也是這般……

外廷經過昨晚的閉門討論,今日首戰由大學士陳演開始,他一副胸有成竹地道:“王楓身爲太子侍讀,卻不知謹慎言行,在大庭廣衆下聚衆鬧事,枉讀聖賢書,更不配當一個太子侍讀,請萬歲撤免他侍讀之職。”

左中允李明睿出班反對道:“皇上,王侍讀實爲純屬經過,這纔想出面阻止那些鬧事的士兵,決不是聚衆鬧事。”

周延儒見詹事府的人都出面反對,心中又是一股疑問:“這些中立派是搞什麼鬼?轉念一想……王楓身爲太子侍讀,想必和身爲太傅的範景文和倪元璐交好,想扳倒內廷卻不打算剷除王楓?哼!一羣無知的東西,沒聽過“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嗎?”

邱毅見有人出言反對,便跳出來不屑道:“有五城兵馬司可作爲人證,見到王楓和裡頭的官兵喝酒還有說有笑的,怎麼看都是有所預謀。”

監察御史洪文熙也出列道:“啓稟萬歲,經過查證事情的始末都是由五軍營袁參將底下,一個名叫錢淮的把總所引起的。”

崇禎一聽便道:“嗯?事情經過是如何?”

洪文熙把王楓說得事情經過在轉述一次,向崇禎稟明後又道:“此事,出面調解的錦衣衛百戶羅憲、五軍營都司陸誠秀、酒樓老闆都可作證,還有一張兩方的賠償文書,鑑請皇上過目,王侍讀只是一旁觀看沒有表示任何意見,請皇上明察。”

洪文熙拿出一紙文書,曹化淳接了過來,雙手恭敬地遞送給崇禎皇帝。

崇禎看了那張文書,點頭道:“由此可見,王楓並非主使者,邱御史還有話要說嗎?”

邱毅沒預料到情發展會如此快速,一臉尷尬訕訕道:“臣有錯,微臣不該風聞而言事,請皇上恕罪!”

周延儒見王楓脫了干係,仍抓住一線希望,緊咬道:“稟皇上,此事雖於王侍讀無關,但聖言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王楓雖無大過但有小錯,太子侍讀身負輔導太子之責,毫無謹言慎行之感,何以能委重任,請皇上慎慮解除他侍讀之職。”

大學士魏藻德一副正氣凜然的模樣,出班奏道:“內臣提督京營不力,竟然有京營的兵痞膽敢在京城中鬧事,臣也促請皇上解除內臣提督京營的權責,另派有能力的大臣一掃京師三大營弊病。”

刑部郎中左宗華見外廷居然要把兩件事情兜在一起處理,心覺不妙,連忙出面道:“此事是由錢淮而起,與內臣何干?內臣只是名義上提督京營,實際掌控者乃是京營的將領,故臣以爲,應把錢淮革職問罪,其上屬降級留用,以示懲戒。”

兵部左侍郎李邦華也出班道:“稟皇上,京營弊壞,應淘汰老弱虛冒者,而擇能才力健者爲天子親軍。”

一時間太和殿上的兩派人馬開始此起彼落地激烈辯論,崇禎坐在龍椅上,靜靜地看著底下大臣們爭吵也不阻止,倒是曹化淳見整個太和殿的屋頂都要被吵翻了,再加上己方辯論的聲音越辯越薄弱,越說越心虛,這纔出聲道:“肅靜!肅靜!朝堂之上嚴禁喧譁!”曹化淳喊了好幾聲,殿上的大臣才聽見,逐漸地安靜下來。

崇禎見大臣們全都安靜下來才道:“擬旨,罷拙王

楓侍讀之職,在家候旨聽用。”

外廷派的大臣一聽均是一喜,內廷派則是一臉死灰。

崇禎繼續道:“命錦衣衛將錢淮革職下獄,著司審判,其上屬袁令明降半級原職留用,罰俸半年。”

周延儒見皇帝只罰京營,還以爲內廷沒有事情,不禁心中覺得可惜,相反的內廷也以爲躲過此劫,不禁心下一喜。

誰知道崇禎繼續說:“罷內臣提督京營之權,暫由兵部左侍郎李邦華提督京營,進行京營之改革。”

曹化淳聽到這個旨意,一時間只覺頭暈目眩,內廷派也是傻愣住,這迅雷不及掩耳的旨意,有如當初崇禎剛登上皇位就剷除魏忠賢一派的感覺,這個旨意簡直是削弱內臣的權勢,一些遊離派的官員也紛紛有一些新的念頭。

崇禎還繼續說著:“京營汰弱存強之空缺,由上直衛府軍五衛補入,至於原府軍五衛的空缺改製爲新軍。”

殿上的大臣們聽到改制新軍不禁愣住,不過也沒放在心上,改建新軍是改制皇帝的禁衛軍,不隸屬五軍都督府和京師三大營,那是皇帝用自己的內庫錢餉養的私家兵,皇帝愛怎改就怎改,內閣六部也管不著,反正能壓倒內廷就已經足夠了。

崇禎把旨意說完,見底下諸位大臣個個表情各有不同,便問道:“若無其他事情稟奏,便退朝吧。”

周延儒見皇帝真的聽取自己意見,便率領外廷派的大臣俯地跪下道:“吾皇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內廷派見這是恭維皇帝的話,雖然心裡不服外廷,但是站著不動實在太過顯眼了,也只好跟著跪了下來。

皇帝起身擺了擺手就擺駕回宮了,曹化淳一臉如喪考妣的模樣,力不從心地大喊:“百官退朝!”

田弘遇家的馬車一早就來了,田弘遇知道蘇瓊雯的身分不同,在王楓家的身份也頗爲曖昧,倒也不敢怠慢,派了一臺他平時使用的馬車,裡頭絲綢羽絨,錦繡毛皮,一看那奢華的佈置,就知道是個富紳人家才能使用的模樣,瓊雯坐上去也感覺舒適萬分。

王楓和董小宛出門相送,王楓隔著車窗輕握著瓊雯的柔荑,把頭靠在她耳邊,低聲道:“此番進宮探診,能醫治就醫治,可千萬別打包票,要是弄個不好,可是會賠上你這條小命的。”

瓊雯耳朵被他弄得有些搔癢,微羞紅著臉,柔聲道:“瓊雯曉得,早知如此老爺當初何必還答應他。”

王楓一臉苦澀地道:“要是不如此……那些京師的皇親國戚肯出面賑災嗎?有他出面帶頭去做,京城內的瘟疫疫情應該可以很快就穩定下來,你也不必一個人忙得暈頭轉向,要不是田弘遇有求於我們,我看那老傢伙也不是那種熱心的人。”

瓊雯知道王楓說的有理,這幾天忙碌下來也明白,自己一個人去做在努力都有限度,一定得一羣人跟著配合才行,爲了那些患瘟疫的病患,自己去一趟皇宮又有什麼關係,瓊雯眼眸柔柔地,依依不捨地道:“那瓊雯走了,老爺也要自己保重。”

瓊雯又對一旁的董小宛囑咐道:“姐姐,那老爺就麻煩你了。”還不忘看了在一旁站崗的錦衣衛一眼。

王楓鬆開方纔緊握住的手,眼眸中也透著依依不捨,目送著馬車遠去,等馬車轉過街角,王楓牽起董小宛的柔荑,看了一眼守在自己宅門外,那些監視自己的錦衣衛,臉上表現出一陣無奈,口氣淡淡地道:“走吧,進屋去。”

兩人走回大廳,王楓知道這羣錦衣衛是早朝之後,皇上派過來監視自己的,雖然只是很單純地限制自己不能外出,也沒有限制其他人進出,不過也讓王楓有點惶惶不安,畢竟崇禎那喜怒無常的個性,自己是比誰還清楚,眼下也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事,到底是福是禍也摸不著端倪,雖然外表仍強裝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握住董小宛柔荑的手不禁又握緊了幾分。

董小宛感受到從王楓手上傳來的緊張和不安,當下把被他緊握的手連著王楓的手拿起來,用另一隻手輕輕撫慰著他的手背,柔聲道:“老爺,放寬心吧……是福是禍,我和雯妹妹都會陪在你身旁。”

王楓無奈苦笑道:“就是這樣才糟糕……我放不下得就是你們呀……”內心裡面不禁想起遠在南京的李香君。

董小宛小鳥依人地把自己依偎在王楓的胸膛,他用手順著小宛的美背輕輕撫著,慢慢地……不安的想法也漸漸消失。

思緒漸定的王楓暗想:“雯兒是我心中的家,宛兒是包容我的溫柔水,兩者都是在我無助時重要的依賴,管他三七二十一,反正罪不致死,有佳人在背後支持還怕它個屌?”

蘇瓊雯跟著田國丈和通傳太監後頭進了承幹宮,她打從進了

紫禁城就一路戰戰兢兢,打從昨天晚上聽王楓說要進宮替貴妃醫病,她可是失眠了一整夜,自己頭一次進宮不免緊張,這皇宮大內禁衛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瓊雯只看了一眼,心下又不禁多了一絲恐懼。

瓊雯被領到田貴妃的寢居,她見田秀英一副病厭厭地昏睡在繡牀上,寢室內充滿著藥味和極品檀香的味道,有點通氣不良的感覺。

瓊雯走上前去伸出手指放在田秀英的人中上探了探她的氣息,然後伸出玉指輕搭在她的脈搏上,瓊雯細細探脈良久才道:“國丈,貴妃的病因的確出自於隱疾,也難怪太醫院的太醫們無從醫治。”

田弘遇一聽,便急急問道:“那麼……貴妃的病能治癒嗎?”

瓊雯點頭道:“可以的,不過醫療的方式,奴婢希望能依照自己的作法,不能有人干涉,奴婢不希望因爲病患的喜好而延誤醫治。”

田弘遇一聽到自己女兒病癒有望,自然滿口答應:“當然,昨日我和貴妃談過了,她會配合看診,不過……這陣子得麻煩你留在宮中了。”

瓊雯聽到國丈那麼說,心裡就是一陣不捨,看樣子這要一、兩個月才能把田貴妃醫治好,雖然王楓已經幫她作好心理建設,但一想到要這麼久才能見到心上人,心裡還是不禁有種寂寞的感覺。

瓊雯打起精神指揮著一旁的宮女道:“先把房內的檀香都撤出去,再把窗子都打開通風,儘量讓寢室都保持通風乾燥,然後在貴妃牀鋪前擺上屏風擋著好方便看診。”

瓊雯一交代下去,自然就有一堆宮女太監忙著去做,田弘遇見左右無事,加上外臣也不方便在後宮待太久,便也出宮回家去了。

瓊雯坐在桌子前,經過一陣沉思之後,寫了一副藥方交給一個太監道:“照這副藥方去抓藥,六碗水熬煮成一碗水,每隔六個時辰喂貴妃喝一次,每副藥只能煮一次煮過後就換新的,然後再去買一包紅糖,貴妃嫌藥苦的話可以幫她加一小匙,這就去吧。”

一個小宮女走過來道:“蘇小姐,我叫喜兒,我帶你去你的寢居。”

喜兒一入宮就一直服侍田妃了,對於田妃的瞭解還有一定的程度,加上生性活潑便和瓊雯聊一些宮中發生過的事情,喜兒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偏偏又耐不住愛八卦的性子,一路小聲說著周皇后和田貴妃之間的過節。

瓊雯實在對這種小道八卦沒興趣,也不想多聽皇宮內的是是非非,小時候的經歷讓她對於皇族的隱私,有一種能夠不觸碰就不去觸碰的底限,見喜兒說的高興,她也只能無奈道:“奇怪,這些事情你都聽誰說的。”

喜兒一臉笑盈盈地道:“聽宮裡那些宮女太監說得唄,你別看他們個個年紀都比我大,他們可比我還愛嚼舌根子呢!”

兩人在談話時,對面走來一個穿著粉紅色宮裝的美豔女子,一個宮殿不一定只供一個嬪妃居住,有時候會讓幾個妃子共同居住在一起,瓊雯以爲對方也是個妃子,便急忙福了一禮道:“奴婢見過娘娘。”

陳圓圓嚇了一跳,連忙把人扶起來道:“不要多禮,我不是後宮嬪妃,你是來爲娘娘治病的女大夫?”

瓊雯會錯意不禁臉色微紅,在一旁的喜兒則介紹道:“嗯,是國丈請來要替貴妃娘娘醫病的,蘇小姐……這位是陳姑娘……是……”喜兒一想到陳圓圓是要來服侍皇上的,這話如果當著人家面說出來的話,恐怕會讓對方感到尷尬,所以急忙收口。

蘇瓊雯見喜兒一副顧慮對方的樣子,便微笑道:“陳姑娘你好,我叫瓊雯,叫我雯兒就可以了。”

陳圓圓見對方先介紹自己,也禮貌性地回了一個微笑道:“我叫陳圓圓,你叫我圓圓就可以了。”

瓊雯驚訝道:“你就是陳圓圓?”

陳圓圓見對方如此驚訝,疑問道:“你知道我?”

瓊雯聽到陳圓圓這麼一問也不知道該不該說知道,畢竟對方的處境還真頗令人同情,想到此也感嘆,當歌妓和當後宮嬪妃,孰好孰壞……大概也只有當事人能夠了解吧,便也不隱瞞道:“我曾聽我家老爺說起……陳姑娘會進宮的原因……”

陳圓圓一聽也只是淡淡一笑,問道:“蘇小姐這幾天的寢居在哪?”

喜兒搶著回答道:“在左殿。”

陳圓圓便微笑著問瓊雯道:“蘇姑娘要改住我那嗎?這樣子也有人好作伴,我好想了解這陣子宮外發生的事情。”

瓊雯見陳圓圓一副溫柔可親的模樣,心裡也不討厭,反而對她是有一種董小宛的影子在,那種感覺是有些熟悉的親切感,何況宮裡人生地不熟的,有人可以陪著聊聊天說說話感覺似乎也還不錯,也就欣然答應。

(本章完)

第二十章 耳提面命第七十一章 平臺召見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六十章 王楓突發新想法第一百零一章 歲月恩仇第七十五章 初露野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寧遠會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返遼東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五十一章 白蓮教強收徒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爛的寧遠戰局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聯姻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一百六十七章 廣寧戰役(1)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八十六章 五里山賭局第四十六章 白蓮暗使上架感言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三十五章 羽翼漸豐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一百六十四章 廣寧戰後處理第四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四章 需要改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下第三十一章 閱兵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九章 國丈來也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二十三章 除夕夜團圓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一百三十四章 遼東風雲第一百五十一章 英雄紀念碑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二十五章 春坊開講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二十八章 禁足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七章 緣來如此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四十八章 崇禎召見第七十三章 穩定民心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十九章 存疑第二十八章 禁足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九十四章 死纏爛打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戰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一百零九章 白蓮教歸順第七章 緣來如此
第二十章 耳提面命第七十一章 平臺召見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六十章 王楓突發新想法第一百零一章 歲月恩仇第七十五章 初露野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寧遠會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返遼東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五十一章 白蓮教強收徒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爛的寧遠戰局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聯姻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一百六十七章 廣寧戰役(1)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八十六章 五里山賭局第四十六章 白蓮暗使上架感言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三十五章 羽翼漸豐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一百六十四章 廣寧戰後處理第四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四章 需要改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下第三十一章 閱兵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九章 國丈來也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二十三章 除夕夜團圓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一百三十四章 遼東風雲第一百五十一章 英雄紀念碑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二十五章 春坊開講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二十八章 禁足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七章 緣來如此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四十八章 崇禎召見第七十三章 穩定民心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十九章 存疑第二十八章 禁足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九十四章 死纏爛打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戰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一百零九章 白蓮教歸順第七章 緣來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河市| 五原县| 翁源县| 鹤岗市| 平乡县| 凤冈县| 木兰县| 蚌埠市| 滦平县| 弥渡县| 天门市| 阳谷县| 巴马| 盐津县| 镇平县| 清徐县| 会理县| 平潭县| 当雄县| 兴隆县| 长沙县| 互助| 高淳县| 九寨沟县| 久治县| 缙云县| 宜章县| 辉县市| 汕头市| 东乌| 海宁市| 溆浦县| 比如县| 中江县| 基隆市| 雷波县| 安化县| 庐江县| 石家庄市| 佛教| 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