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

觀中幾人根本來不及躲避,外面負責守衛的一個護衛就急步進來,慌忙道:“家主,他們太快了,直朝這邊而來,來不及躲避。”

這個護衛是隨從中的副執事,中年文士看他一臉冷汗,面色發白,帶著幾分驚懼之色,心中一沉,忙問道:“來的是什麼人?可是匪寇?有多少人?”

“大約二百騎,不是匪寇。”那副執事語氣很是肯定:“是精兵,很強很強的精兵。”

“精兵?是曹操還是陶謙?”中年文士心中念頭剛閃過,就聽到外面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諸葛先生,青州牧張遼前來拜訪。”

“青州牧張遼?”中年文士露出驚愕的神色,他完全沒想到來的竟然是張遼!這可是徐州,而且張遼是直接點的他的名,顯然是奔著他來的。

中年文士心中鬆了口氣,青州牧張遼在青徐一帶的名聲很好,既然是他來,顯然沒有什麼危機,只是張遼爲何而來?

中年文士腦海裡瞬間閃過無數個念頭,他雖然自認有些才能,但名聲不顯,家族算是書香傳世,但不是什麼望族,前漢之時先祖諸葛豐曾擔任過司隸校尉,但隨後的兩百多年來,族中並無什麼官吏大員,直至自己的兄長諸葛珪,也不過在泰山郡中擔任過郡丞,自己則在劉表手下擔任過掾吏,比之徵東將軍、幷州牧、青州牧這般重職,實在不算什麼。

沒錯,這中年文士正是諸葛玄,本是荊州刺史劉表屬吏,初平三年十月被劉表派遣入朝奉貢,李傕爲了拉攏劉表,派黃門侍郎鍾繇拜劉表爲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開府,假節,督交、揚、益三州軍事。

諸葛玄在出發前得知兄長諸葛珪病逝,便向劉表請求完成使命之後赴泰山照料諸葛圭的後事,獲劉表準許,從朝廷回來後便赴徐州照顧諸葛珪的遺孀及子女。此番曹操出兵徐州征伐陶謙,爲躲避戰禍,他攜帶兩個侄子和兩個侄女南下避禍,不期在這裡遇到了張遼。

諸葛玄是從朝廷來的,自然知道張遼在關中的威名,曾打得李傕、郭汜悽慘無比,朝廷官拜徵東將軍、領幷州牧、青州牧的重臣,而且途徑河東郡,他更知道張遼的河東的名望,包括大儒蔡邕、司馬徽都在張遼的河東書院之中任職,那裡更有藏書無數,所以他纔對張遼的親自到來有些震驚,這麼一個文武並重的大吏趕來這荒山野嶺找他做什麼?

跟隨諸葛玄的青年是他兄長諸葛珪的長子諸葛瑾,少年是諸葛珪次子諸葛亮,婦人是諸葛亮的繼母,兩個少女則是諸葛亮的兩個姊姊。

一旁的諸葛瑾看到諸葛玄這個時候竟然發起呆來,忙低聲道:“叔父,既是青州牧前來,當外出迎接。”

諸葛玄這纔回過神來,忙整了整衣裳,道:“正是,正是,子瑜,阿亮,快隨我一道出去迎接。”

諸葛玄帶著諸葛瑾和諸葛亮兄弟到了觀外,月色下,一眼就看到了一個相貌英武、目光湛然的冠袍青年站在那裡。

這就是青州牧張遼張文遠了。

諸葛玄第一時間就確定了這個冠袍青年的身份,無他,氣度和威嚴自然就在那裡,讓見慣了場面的他也不由心中一凜,他在朝廷見過那些官吏,也在劉表手下幹過,更見過許多名士,但論氣度與風采,還是此人爲最。

與此同時,他也明白了剛纔副執事爲何那般驚懼,張遼的身後的這些親衛殺氣太強了,只是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便有一股強烈的威嚴和殺氣逼來,讓人喘不過氣來,遠遠不是他的這些門客和護院能比的,二十多個護衛在一旁一動也不敢動,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青州牧張遼見過諸葛先生,還有諸葛家的兩位千里駒。”

張遼看到一箇中年文士領著一個青年、一個少年出來,嘴角露出微笑,抱拳爲禮。

他看著諸葛玄右側那個十三歲的英俊少年,身材頗高,正目光有神的打量著他,對四周親衛全不在意,他心中不由暗自點頭,這就是傳說中的諸葛亮了。

雖然還少年,但是哈哈,歸到自己手下了,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嘛,算來自己手下如今可是有很多少年俊才了,一念及此,張遼每次都是樂得合不攏嘴,縱然自己現在艱難,但未來的二十年裡,自己必然能有橫掃天下之力。

對於諸葛亮,後世褒貶不一,很多人說諸葛亮軍事不行,或者說攬大權,或者說是勞民傷財,但在張遼看來,歷代軍事家對諸葛亮評價都很高,包括司馬懿、李靖,而且諸葛亮能以蜀國之力抵抗魏國數十年,足見其能。

要知道,當時的蜀國雖然富庶,但經歷了漢中之戰、夷陵之戰,已經是民生凋敝,與魏國根本無法相比。從地域上,大漢三十州,魏國就佔據了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幷州、幽州、兗州、涼州九個州,加半個荊州和揚州,盡是中原繁華之地,而蜀國只有益州,多是山區邊鄙之地,從人口上,蜀國只有魏國的三分之一,這還不算隱匿的人口。

如此懸殊的實力差距,如果蜀國在劉備死後不頻頻出動伐魏,將戰場開在本土之外,那魏國的大軍早已入蜀,而益州的本土勢力早就投降了。所以可以說,是諸葛亮維繫了蜀國國運,雖然耗盡了國力,但比之戰場開在本土,已經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了,這也是小國寡民的無奈,先天不足,非人力之所能爲。

至於在治國方面,就更不用說了,賈詡和劉曄都曾贊過諸葛亮的治國,不論理政,單說平衡內部勢力,諸葛亮在蜀國就比魏吳做得好。

當時的三國之中,各有世家勢力錯綜其中,在魏國,曹操多次祭起屠刀,汝潁荀彧、河北崔琰、三輔金、耿、吉、韋等名士或士族皆成爲犧牲品,到了曹丕之時,士族崛起,乃至後來發生高平陵政變,士人大勝,而以曹氏宗族爲核心的沛國勢力幾乎煙消雲散,血流遍地。在吳國,孫策前期殺戮,孫權後期屠殺,加上他的繼承者又都是變態,血腥比之魏國有過之而無不及。唯有蜀國,其內雖有荊州、益州、羌氐等各方勢力被諸葛亮統合的最好,沒有發生什麼血腥政變,算是比較平和了。

只治國這一點,諸葛亮就讓張遼大爲滿意了,對一個上位者而言,他最喜歡的就是諸葛亮這種鞠躬盡瘁的手下,至於軍事什麼的,他手下還有賈詡、郭嘉、荀攸諸多謀士,更有典韋、趙雲、張郃、徐晃、太史慈等大將,還有郭淮、徐庶等後繼者,根本不愁軍事問題。

張遼很早就讓暗影盯著瑯琊諸葛氏了,有先知之能,豈能不用?前期他考慮諸葛氏求穩,未必好拉攏,而且諸葛亮父親去世,需要守孝,但如今他在青州東萊,與瑯琊毗鄰,諸葛氏守孝期滿,又要流落遷徙,前途未定,正是最好的拉攏時機,所以他出現了。

諸葛玄聽到張遼再次打招呼,忙恭敬行禮道:“諸葛玄領侄子諸葛瑾、諸葛亮拜見將軍,卻不知將軍因何來此?”

張遼呵呵笑道:“我此番前來,乃聽聞諸葛先生大名,特爲徵辟而來,還望先生不棄鄙陋,出山相助。”

“將軍之言,令玄惶恐。”諸葛玄聽到張遼來意,心中一喜,又有幾分驚異和不安,他自認自己的名聲還是沒那麼大的。

沒想到張遼卻遞上一封書信,呵呵笑道:“我與劉荊州是舊識,先生本在荊州奉職,我已向劉荊州書信徵詢,他同意讓先生隨我去青州,先生不必顧慮舊主之疑。”

“將軍竟然認得劉使君?”諸葛玄又驚又喜,接過新建,藉著月色一看,確實是劉表的手跡,舉薦他到張遼手下。

張遼微笑道:“諸葛先生在荊州,可曾聽過趙武?”

“趙中郎?”諸葛玄又是一驚,趙武在劉表手下可是重將,不但有步卒五千,更有八百鐵騎驍勇無雙,多少叛逆都被一踏而平,在荊州獨樹一幟,只親劉表,不結黨,不營私,深得劉表信重,也令很多將領信服,連勢力強大的蔡瑁也忌憚許多。

隨即想到了什麼:“是了,將軍與趙中郎是同鄉。”

張遼搖搖頭:“豈知是同鄉,當初劉景升南下荊州,路過軒轅關,我看他單槍匹馬,便將手下愛將趙武並八百騎派與相助他。”

“竟是如此。”諸葛玄大爲震驚,想到趙武在荊州的影響力,他心中只涌出一個念頭,這個張遼絕非等閒,在關中有朝堂許多大臣親近,在幷州、河東,還有這青州,乃至荊州,皆有勢力,勢力竟已如此強大,而關東諸侯還不知曉。

他下意識的看了張遼一眼,卻見張遼嘆了口氣:“我本要早來請先生出山相助,卻又怕先生拒絕,便在猶疑之中,不想徐州突然發生兵亂,曹操此番殺戮太重,徐州處處險地,我聽聞先生南下,唯恐先生出了差池,特來護送先生入青州東萊,先生儘可放心,有我在東萊,可保東萊安穩無虞,先生的侄子侄女也能安全成長。”

諸葛玄看了一眼身旁的諸葛瑾還有年幼的諸葛亮,想想觀中的兩個侄女,心中已是千肯萬肯。

不過他還沒說話,張遼就看向一旁的諸葛亮,再次開口:“我自謂識人,觀諸葛賢侄實乃人中龍鳳,意欲收他爲弟子,教習兵法與治理之道,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諸葛玄臉上不由露出驚喜之色,沒想到竟然有這種好事臨頭,若是自己的侄子能拜張遼爲師,那可是大好!

張遼又道:“我可以教導兵法,但經典稍有欠缺,不過河東有書院,乃我親手所建,大儒司馬德操、蔡伯喈皆在其中,我更思將大儒管寧從遼東請回,我可將弟子交由他們傳授經典,絕不至於誤人子弟,不知可好?”

諸葛玄看了一眼頗是意動的諸葛亮,又看了一眼點頭的諸葛瑾,朝張遼恭敬的拱手爲禮:“玄願任主公驅馳。”

“好!好!”

張遼哈哈大笑:“如此甚好,今後便是一家人了。”

諸葛玄意會,忙道:“阿亮,快來拜過師父,稍後再奉拜師之禮。”

“師徒相得,我得好弟子,亦是大喜之事,豈獨有拜師之禮,亦有弟子見面禮。”張遼大笑:“外面天寒,且到觀中再說。”

他一揮手,親衛立時散開護在四周,又有十餘人從後面馬車上取下被褥、飯食,送予諸葛家的護衛,讓諸葛玄叔侄暗自點頭。

隨後又有親衛帶著被褥、飯食,還有一些箱子隨張遼進了觀中。

到了觀中,諸葛亮的兩個姊姊也來見過張遼,張遼將被席鋪地,讓坐上,又送了美食佳餚,行事之貼切,令諸葛玄一家大感溫暖和感激。

隨後諸葛亮在觀中恭敬行了拜師之禮,張遼送了他一箱書籍,諸葛亮藉著燈火打開一看,看到一本本整齊的書籍,其中赫然孫子、吳子、孫臏、太公四套兵法,還有一本三十六計,三本官儀、農事、律法之書,唯有經籍最少,諸葛亮聰慧無比,很快知道了自己這個師父的喜好,重實幹而不尚空談。

他翻開書籍,看到裡面整齊的字跡,立時想到了叔父從河東帶回來的幾本印刷書籍,不由大是喜歡,再看兵法中的一些註解,更是入迷。

看到諸葛亮轉眼就看書入了迷,有些失禮,諸葛玄想要去提醒侄子,張遼阻止了他,呵呵而笑,這些兵法註解可不簡單,都是他的師父賈詡,還有他,郭嘉、荀攸一起註解過的,絕對見解精深,有如此基礎,他期待諸葛亮成長的會更好。

他看一旁忍不住幾次看向箱子的諸葛瑾,呵呵一笑,又從旁取了兩箱書籍,送予了諸葛玄和諸葛瑾,二人大是歡喜,他們不好其他,最喜書籍,張遼的禮物可算是一下子送到了他們心上。

接著,張遼又送了諸葛亮兩個姊姊一些漂亮衣服和首飾,令兩個頗有幾分拘謹的小姑娘眉花眼笑。

轉眼之間,諸葛一家就被張遼全部搞定,他此來可是做足了準備,恩威並施,勿要一舉成功。

看到張遼如此周至的安排,張遼身旁一個少年眼裡閃過敬服之色,他也是張遼此番到瑯琊招攬而來的,姓徐名盛,瑯琊莒縣人。

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佈局潁川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七百一十一章 落幕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州黃巾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辯駁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九十五章 此謂大丈夫!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三十章 暴怒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蜂窩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七百零六章 定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
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佈局潁川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六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七百一十一章 落幕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州黃巾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辯駁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九十五章 此謂大丈夫!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三十章 暴怒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蜂窩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七百零六章 定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太仆寺旗| 鹿邑县| 靖西县| 霍山县| 千阳县| 嘉鱼县| 宁强县| 新绛县| 探索| 巫溪县| 原阳县| 伊春市| 任丘市| 张掖市| 闵行区| 德昌县| 枣阳市| 浦江县| 陆丰市| 凤台县| 吴堡县| 水城县| 疏勒县| 五寨县| 澄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郑州市| 松潘县| 景谷| 宝清县| 赣州市| 资阳市| 蓬安县| 门头沟区| 淄博市| 铜山县| 容城县| 西和县| 长顺县|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