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面色一變,這事情是他的軟肋,自己始終都不願意提起來,沒想到竹笙簫這麼大的膽子,竟然堂而皇之的說了出來。
“看來,三弟的能力也是不小呢。”
眼睛微微瞇了瞇,二皇子的眼神彷彿能殺了竹笙簫一般。
不過竹笙簫可不會懼怕這點小眼神,嘴角帶著略微的笑意,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了眼外面已經塊石接近正午的太陽,慢悠悠道:
“我看咱們要現在就動身了,不然再晚一點,可就趕不上二哥家中的午膳了。”
話說道一半就不說了,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二皇子面色難看,沒有起身,反而是擋在了竹笙簫的面前。
竹笙簫舔著臉看向二皇子,一副我好無辜你攔著我幹嘛的樣子。
“三弟的話還沒說完,咱們不著急啓辰,本王反而好奇,三弟對於那虎符的事情,有何看法。”
二皇子已經把自稱我換成了本王,明顯是真的緊張起來。
再怎麼厲害的人,都是有自己的死穴,二皇子雖然爲人狠辣,但同樣也有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
比如說竹笙簫說的這個虎符,變就是其中一件。
“看法到不敢說,只是自古以來的定律,想來是掌兵權者、掌天下。”
竹笙簫的話語很輕,但是落在二皇子的心頭上卻是很重。
竹笙簫說的不錯,這天下向來都是歸屬於那個掌握兵力的人手裡的。如今雖然他們的父皇還是皇帝,但是兵權卻早就不在他的手中。
而太子能夠始終屹立不倒的原因,自然也就是因爲手中握著虎符。
手中有千軍萬馬,你要是敢罷免了我的繼承權,老子分分鐘派人造反了好不好?
有這樣的威脅,皇上怎麼可能真的給太子真實的懲罰。
竹笙簫不是個愚笨的人,當初雖然說要回來看太子的笑話,但同樣也是知道太子手中大權在握,根本就不可能被人看了笑話的。
“三弟認爲,這虎符應該在誰的手裡?”
二皇子被竹笙簫的話語徹底帶動了起來,上前一步站在了竹笙簫的面前,面容幾乎貼在了一起。
“自然是在父皇的手裡了,二哥這問題問的可是號沒道理。”
“父皇又不能帶兵出征,怎的能說是在父皇的手裡,三弟回答的纔沒有道理。”
二皇子咄咄逼人,竟然沒有一點要讓步的意思。
竹笙簫無奈的看著二皇子,忽然後悔自己剛剛答應的那麼痛快了。
現在跟二皇子翻臉,他能把自己的東西給退回來不?雖然沒有啥值錢的,但是那牀被子可是他跟瓏兒一起睡過的呢……
“二哥這是想要笙簫選擇一個營地裡落腳嗎?”
無奈開口,竹笙簫目光如炬盯著二皇子,眼中清楚的表達了他心中的無奈。只是卻沒有朕正的慌亂存在。
“三弟多慮了,二哥只是好奇,在三弟的眼中,這虎符應該是何人掌握。”
“何人有能力,便是何人掌握。反正不是我就是了,二哥要是繼續糾結這個問題,怕是真的要吃不上午膳咯。”
竹笙簫打了個哈哈,卻是仍然沒有說出來最關鍵的問題。
二皇子鐵了心,怎麼可能這麼輕易的放過竹笙簫。
彷彿又回到了奉潮國那一日被太子逼著選擇陣營的狀態當中。哎……看來這一次可沒有瓏兒能來救他了。
“三弟被迫淪爲質子,自然知道是誰出的手。二哥如此著急,怎麼忘了笙簫的心中原本就恨著那人呢。”
嘆了口氣,竹笙簫知道自己是不能打哈哈混過去了,低著頭眼中露出了認真,看向二皇子,果然滿滿的全部都是真誠。
聽到了這個結果,二皇子這才頗爲滿意的點了點頭。
“還是快快動身吧,不然真的錯過了午膳可就不好了。”
得,聽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反而過來催促他竹笙簫了!
兄弟二人坐在竹笙簫的馬車當中浩浩蕩蕩的進入了二皇子的府中,雖然沒有驚動百姓,但一時間這消息也是如風一樣四散開去。
不到一個時辰的工夫,整個帝都有些實力的人物便都知道了。
新回朝的質子竟然住進了二皇子的府邸,身爲太子非但沒有做出一點大哥的表率,竟然連邀請都沒有?
一時間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無風而起,全部都是針對太子而去。
說他不愛護弟弟,沒有親情的已經算是簡單的。更有把他曾經陷害竹笙簫去奉潮國的事情給抖落出來,一時間整個帝都竟然都奔著針對太子而去。
姑蘇瓏身在一品夫人的府邸當中,府中有皇上派來的幾個丫鬟家丁,雖然她整日被盯著不能出門,但也從這些丫鬟的口中聽到了不少的消息。
無聊的彈著手上的古琴,姑蘇瓏聽到這些全部都是針對太子的言論不由得微微好奇。
這個時候能夠忍不住對太子出手的人沒有幾個,怕是也就只有那個高調請竹笙簫入府的二皇子了吧。
只是……
他已經這麼高調的把竹笙簫給接進府中,就不怕別人也能想到這一點嗎?
姑蘇瓏託著下巴,看著外面各色的花朵,忽然覺得這整個帝都都撲朔迷離起來。
竹雨國的皇子頗多,但卻也沒有鳳環國十幾個那麼多。滿打滿算,貌似也不過八個。其中五皇子早就夭折,七皇子、八皇子還在襁褓當中。唯獨六皇子十八歲,行了成年禮,現在貌似對著皇位虎視眈眈。
不過要是說這個小子能夠想出來這麼精細的方法,很明顯也是不可能的。
一個十八歲的小子,再怎麼聰明也不可能想到這種移花接木的招數對付太子。
姑蘇瓏認真的考慮了所有的情況,忽然覺得自己考慮遍了所有人,卻忘了最爲關鍵的一個人:
“竹笙簫!”
他貌似是比誰都腹黑的一個傢伙吧?一方面高調的答應進入二皇子的府中,另一方面卻又拼命的散發太子的謠言。
可是他爲了什麼?就是爲了讓自己犀利好受一點?
不對不對,搖了搖頭,一向自語聰明的姑蘇瓏忽然覺得自己有些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