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417 搶位政事堂

這一夜,有人花燭錦浪翻不定,也有人青燈素帷餘恨長。

一直等到被千騎將士們拱從抵達魏國寺,武承嗣仍然不敢相信聖皇陛下竟然如此待他。何以前腳於內殿中還在信誓旦旦保證會給他一個交代,後腳便將他發配到了魏國寺的佛堂中?

他已經順從聖皇心意,放棄了繼續追究代王,僅僅只是希望能有閒苑宮室暫作容身,聖皇竟連這一點要求都不答應,又能奢望會給他一個怎樣的交代?

而更讓武承嗣氣得手足顫抖的,是他傳告其餘幾王速來魏國寺見他的時候,可是一直枯坐到深夜,仍然不見幾王蹤影。

這些傢伙們,一個個見利忘命,遇事則怯,此前因爲眼紅代王兄弟所掌的巨財、還能湊在一起謀議,可是察覺到聖皇態度不善後,則又都紛紛龜縮不出,根本沒有絲毫共同進退的覺悟!

這一夜,武承嗣自然是過得憤懣不已、幽怨至極,到了第二天,甚至精神倦怠得都有些起不來牀。

一大早,暫住樑王邸的兒子武延基並其餘家人至此,由衆人口中武承嗣又得知昨夜樑王等遲遲不來,其實是去探望同樣被幽禁於白馬寺的薛懷義,不免氣得破口大罵:“家長遭逐在幽,幾個族中蠢丁卻去拜望一個非親非長的妖僧!如此賤墮門風,家業豈能長久!”

“殿下慎言啊!”

諸魏王府員佐們聽到這話後,不免驚得臉色倉皇,忙不迭撲前勸阻。

武承嗣又垂眼望著兒子,怒聲道:“一樣的耗費穀米,代王少時已經能巧詐取寵,伸張頹勢,如今你父遭屈,卻絲毫智力都引用不上,廢物一個!”

武延基不過一個半大小子,聽到父親如此厲斥,只是嚇得瑟瑟發抖,眼淚汪汪。

武承嗣見兒子這副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翻身而起踹了兒子兩腳,武延基更痛得哇哇哭叫起來,武承嗣又頓足冷哼道:“收起這幅戚容,忍住淚,速速入宮覲見,只說你父鬱氣致疾,佛堂幽簡、不足頤養。陛下若不準我遷出,你就嚎哭不斷!速去!”

這是他一夜無眠想出的一個或能扭轉當下窘迫處境的伎倆,待到幾名府員引兒子往大內而去,他又讓人招引幾名朝士來此見他。

且不說武承嗣這裡的算計,今日早朝氣氛也是微妙。

羣臣泰半已知圍繞代王婚禮的一系列波折,且不說各自感受如何,今日早朝將近尾聲之際,突然一名朝臣出班,奏告鳳閣侍郎李昭德久使於外,鳳閣制敕多有不便,請再補大臣擔任鳳閣官長。

此議一出,自然羣臣側目,包括地官侍郎狄仁傑在內十幾名朝士出班,請補司賓卿豆盧欽望入事鳳閣。

朝堂上,武則天看著朝士們爭相進言,臉上神情雖然平靜,但案下的拳頭卻頻頻握起。這件事同樣事發突然,不在她預料之內,而羣臣之所以敢作此謀,自然與昨日那場糾紛有著極深的關係。

這件事雖然沒有宣揚到朝堂上來,但又怎麼能瞞得住人。

代王與滎陽鄭氏這一樁婚事,是她親自定議主持,而且頻加殊賞。結果婚事進行過程中,薛懷義與武氏諸王卻出頭搗亂,這已經對她的威嚴有所觸傷。代王凌厲反擊,同樣也可以目作失控。

就連這些親徒之衆都大有失控的態勢,又如何能震懾得住滿朝心思雜異的臣子們?原本武則天還在思忖該要怎樣善後回補,朝臣們卻已經如此迅捷的串聯起來。

她強壓下心中怒火,神態則保持平靜,臉上甚至還露出一絲微笑,只是擡手示意道:“諸卿所議,誠是事疾,此事且錄政事堂,議定之後,即行制授!”

退朝之後,肅政大夫魏元忠在行往政事堂途中,突然痛呼一聲,然後便兩手抱腹,額頭上更是冷汗直沁。同行朝臣見狀,紛紛湊過來攙扶住魏元忠,並關心詢問。

魏元忠只是呼痛,餘者卻並不多說,朝臣們見狀,便將魏元忠送入皇城肅政臺官廨,並趕緊召來太醫進行診治。太醫倉促間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能叮囑魏元忠趕緊歸邸休養,不要操勞過度讓病情轉重。

魏元忠突發惡疾、歸邸休養的消息很快傳遍了皇城,特別一些在朝堂上請求讓司賓卿豆盧欽望入補鳳閣並政事堂的官員們,不免大嘆可惜。

如今在朝宰相本來就不多,如今魏元忠抱病退出,政事堂能作決議者更少,很可能會令豆盧欽望拜相的議題無疾而終。

朝堂上所發生的事情很快便有府員傳到王邸中,李潼本來還在內堂中閒坐,聽到消息後頓時一拍大腿,怒聲道:“一窩老狐貍!”

老狐貍說的是狄仁傑等這一羣唐家老臣,他們不斷拱火,終於讓魏王與代王矛盾徹底爆發,趁著聖皇還感焦頭爛額之際,第一時間下手爭取相位。

當然老狐貍也是指的魏元忠,裝病退出政事堂會議,給聖皇爭取出一些做出應對的時間。

李潼之所以憤怒,就在於狄仁傑他們這一搶先下手,意指鳳閣,頓時就讓他們這邊在謀保留一個相位的計劃變得充滿不確定性。

說到底,他這一派系新成,底蘊實在不足,關鍵時刻拿不出足夠分量的人選。就連陸元方,眼下也有一點矮子裡面選高個的味道。甚至李潼摁住良心也不好說,陸元方在資望上面就能比得過關隴老混子的豆盧欽望。

陸元方當下官居鳳閣舍人,在朝事大調動的情況下入補鳳閣侍郎,是有一點水到渠成的意思。可如果豆盧欽望搶先一步擔任鳳閣官長,再從鳳閣本省提拔宰相的可能就微乎其微了。

什麼叫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姚璹一時間不能痛下決定、主動作退,他再想平穩退下來、甚至舉薦一個宰相人選,那難度就不是一般的高。

他這裡還在考慮,王方慶等府員也已經紛紛入府,神情也都不乏嚴肅。

姚璹的兒子姚方沛更是一臉急色,入門後便說道:“肅政臺正準備引參家門故事,不知何日將發……”

所謂家門故事,說的是姚璹族人舊年曾經參與徐敬業謀反之事,畢竟姚家也是江南大族,族人衆多,自然也就難免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事都有。舊年姚璹正是因爲受此連累才被流放,漫山遍野搜索祥瑞,好不容易纔又混回神都。

這種舊事,究竟追不追究,其實是看形勢需要。如果還是往年江南士人一盤散沙的狀態,姚璹即便被攻訐,大不了暫時退居二線,畢竟與人無害又懂得迎合聖皇。

可是現在,姚璹與代王往來密切,更因爲其人的號召,大量江南人聚集在代王身邊。如果這樁舊事再被翻引出來,很有可能就要把姚璹往死裡搞!

姚方沛也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說起這事的時候,已經帶上了哭腔。

而李潼這會兒也是皺緊眉頭,眼下所考慮的重點已經不是該怎麼保住相位,而是儘可能保證姚璹該怎麼平穩的退出。如果誰跟他捱得近就不得好死,那以後還怎麼玩?

略作沉吟後,李潼沉聲道:“魏相公如今病養在邸,事情還有得做。回告姚相公,政事堂近日諸議,不置一言。還有,安排人去拜訪楊侍郎、罷了,我親自去!”

肅政臺要彈劾宰相,也不是簡單的上奏就可以,必須要經過憲臺官長的批準,否則政事堂可以不加受理,這也是對宰相的一層保護。如果隨隨便便誰都能啐上兩口,那工作還怎麼展開?

想要讓姚璹平穩落地,在己方沒有更強力人員的情況下,安排屬下遞補是最穩妥的一個方法。

鸞臺侍郎楊再思乏甚筋骨,也沒有什麼明顯的派系,如果姚璹肯主動避位,讓楊再思得以拜相,於情於理,楊再思肯定是要出力保全一下姚璹。

楊再思這幾年轉任憲臺、鸞臺,資望也是足夠,只是因爲風評不佳才遲遲沒能拜相。眼下李潼也實在沒信心擡出陸元方跟豆盧欽望競爭,退而拱上一把楊再思是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

李潼之所以選定楊再思,跟狄仁傑他們推舉豆盧欽望也有相似的理由,那就是這兩個全都是混日子的老油子。

別看豆盧欽望跟皇嗣李旦關係挺近,真要大事臨頭,他纔不會擼起膀子來爲皇嗣拼命呢,沒有這種覺悟,也根本留不到現在。

狄仁傑等推舉豆盧欽望,也是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既能最大程度的消除聖皇陛下的牴觸心理,而且大事雖然靠不住,但小事還是能得方便的,能夠儘可能收攏住關隴已經崩散的人心。

李潼跟楊再思也是有點不太靠譜的交情,把楊再思拱上去,同樣能稍借方便。

一俟有了決定,李潼便即刻吩咐家人安排王妃歸省,本來是要再過幾天的,不過李潼擔心姚璹耽誤不起。

楊再思家居永豐坊,跟他新丈人鄭融算是不遠的鄰居,正好可以假道拜訪一下,問一問老楊你想當宰相不當,你想當,我就把你弄上去。

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120 諸用仰於國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022 萬古愁難銷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146 好狗戀舊槽0043 進學內文學館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104 王居大不易0031 不是一路人0316 鸞臺給事中0289 竇七入彀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095 東宮舊人0025 不如降黃巢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142 就怕有壞人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056 金吾衛大將軍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432 達則兼濟天下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137 好生是天德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089 賢賢易色0286 竇七暴斃0141 劫掠金吾衛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222 吐谷渾王族0368 薛郎鐵頭0437 新授殿中監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371 爲王先驅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212 獨不見,自惶恐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307 南望老人星0176 倒黴的獨孤氏
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120 諸用仰於國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022 萬古愁難銷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146 好狗戀舊槽0043 進學內文學館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104 王居大不易0031 不是一路人0316 鸞臺給事中0289 竇七入彀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095 東宮舊人0025 不如降黃巢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142 就怕有壞人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056 金吾衛大將軍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432 達則兼濟天下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137 好生是天德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089 賢賢易色0286 竇七暴斃0141 劫掠金吾衛0820 傳法遠邦,教化外民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222 吐谷渾王族0368 薛郎鐵頭0437 新授殿中監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371 爲王先驅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212 獨不見,自惶恐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307 南望老人星0176 倒黴的獨孤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阳谷县| 湘乡市| 皋兰县| 唐海县| 长海县| 墨脱县| 四子王旗| 临安市| 阿图什市| 旬阳县| 金溪县| 会昌县| 咸丰县| 密云县| 台南县| 池州市| 郎溪县| 信丰县| 宁晋县| 杭锦后旗| 朝阳市| 游戏| 绵阳市| 沙雅县| 安康市| 常山县| 永昌县| 迁西县| 通道| 绥化市| 宣武区| 武穴市| 普宁市| 文化| 金秀| 镇沅| 大冶市| 大邑县| 开江县|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