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幾萬年變化
這幾萬年時間,也有許多事發生,殷子煜跟金靈聖母的威望,在天庭之中順利成爲五方五老。
金靈聖母爲截教教主,又是混元金仙修爲,偌大的聲望根本不會有人反對,闡教人教新敗對於玉帝的動手,也只能無奈忍讓。
不管如何,雖然天庭的氣運不掌管在昊天的手中,但是昊天跟瑤池都是準聖中期的修爲。
這般修爲,只不過氣運不能掌控,可不是真正的傀儡,想要如同漢獻帝那般的真正傀儡可是很不同的。
現在天庭的氣運分兩份,一份是太上老君借來的氣運,若是昊天想要,太上老君會讓昊天親自去借。
因爲誰借的誰還,這是藉口足矣讓昊天無能爲力,一部分氣運是闡教通過立天子匯聚到天庭的。
怎麼,爲了這個立天子,闡教付出了偌大的氣運,揹負了偌大的罵名,你昊天就想拿走?
誰掌氣運,則誰就能掌管整個天庭,縱然昊天跟瑤池佔據大義,但是跟從前也沒有什麼區別。
從前的天庭,根本沒什麼氣運,則是整個天庭小貓兩三隻,現在有了氣運三界讓天庭興旺起來,但是昊天跟瑤池沒有自己的嫡系跟掌管氣運,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
不過此次闡教跟人教無法做到壓制洪荒的羣雄並起,昊天瑤池自然有想法,第二次蟠桃會倒也沒有大事發生,依靠大義順利拉攏了殷子煜跟金靈聖母,也算是穩定了一下自己的地位。
而殷子煜則是得到了天庭大義的承認,屬於是天庭秩序之下,僅次於天帝之下的神職。
三清四御五方五老的排序也真正從蟠桃會上確立下來,四御的神位都知曉這是闡教掌控的。
如今天庭氣運龐大,雖然是借天道的,如此龐大的氣運,殷子煜的想法是讓其流通出來,自然是欣然接受,並且還有天庭的俸祿,何樂而不爲。
也算是跟昊天暗中結成了一個同盟關係,爲未來佈局。
如今,平靜了幾萬年之後,天道之中降下氣運,但是卻不是一次性的降下來,而是緩緩的上升。
殷子煜在長洲看著此氣運落下,頓時知曉,天道大勢沒有變化,固然大商依舊存在,並且散修大神都擡頭了,但是天道借給太上老君龐大的氣運作爲平衡三界大勢之用。
當下殷子煜立刻通知洛神,截教羣仙。
很快,大商跟截教的核心決策層很快到來。
雖然這些年,大商出現了很多奇才,不過還是無法進入決策層,決策層依舊還是這幾人。
殷子煜看向洛神說道:“這數萬年,洛神道友如今已是太乙金仙頂峰,大羅花開不遠矣!”
洛神則是說道:“子煜,我儘量完善自身道之後再進入大羅金仙之境界,如此也可讓大羅金花多開幾品!”
殷子煜點點頭:“如此是對的!宓妃道友這幾萬年基本掌控洛水,洛水女神名震三界,洛水加持因果,讓其神聖不可褻瀆,待因果法則完善,在進階大羅,花開九品未必不能!”
殷子煜之言,讓衆人無不震撼,花開九品,這可是莫大的潛力,這潛力已經直接追上先天神聖了。
而云霄金靈等人進階大羅之時,也不過是花開七八品。
九品就是一個坎,並且是巨大的坎,宓妃謹慎也是正常,謹慎一些在太乙金仙就掌控因果法則,則九品機率就提升許多。
品級不單單看其跟腳,也需要看其經歷跟掌握的道。
也就是潛力的高低來決定花開品級的高低。
跟腳高低,本身就是潛力,那麼潛力越高,則花開品級越高,花開品級高又能更大的親和大道,上限更高,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大羅金仙在如今的三界而言,雖然很難,很難,但是對於頂級大勢力,對於聖人而言,依舊是輕而易舉。
比如九轉金丹,比如黃中李都可以做到,但是這種大羅金仙是沒有任何前途可言,花開也就是二三品,二三品的大羅基本上中期也不會上去。
四五品大羅的潛力能夠進入中後期,六七品的大羅能夠進入準聖,八品有機會進入準聖後期,而九品纔有一絲混元的可能。
十二品是必然混元,能做到十二品的,也就是三清這種跟腳才行。
三清這跟腳屬於是洪荒以來的獨一檔了縱然是先天神魔也不如。
畢竟,就算是先天神魔的跟腳還能比得過盤古元神?
雲霄也說道:“宓妃謹慎自是最好,自身之道完善,掌控一條大道法則之後,這花開品級自然是多,對於未來而言,前途不可限量!”
殷子煜則說道:“如今天機,有天道氣運開始落入洪荒,此前召集諸位仙子道友前來,乃爲了此機緣!”
金靈聖母自然是能夠感受到這個氣運的來源跟本質,不由的感嘆道:“未曾想子煜一言成讖,這天道竟然降下氣運,此氣運卻是文炁!”
而商容則是驚喜道:“這幾萬年來,大商科舉,卻出現了無數悟道奇才!如此而言,大商氣運必然提升!”
殷子煜則是說道:“此次需看,這龐大的氣運要將在何處,降落氣運之地,則需儘快謀劃,爭奪此氣運!”
“子煜,當如何爭奪?”
衆人立刻看向殷子煜詢問道。
殷子煜沉思一二,這此氣運下落,按照原有的洪荒,是分爲幾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氣運下落的地方必然引起三界各方紛紛下界悟道,太上爲第一人,第二步,化胡,第三步盂蘭盆會,盂蘭盆會論道,三界各方所有人都會來此論證各自的道,最終分配此次天道氣運。
同時,也爲之後的西遊敲定了大勢。
也就是屬於西方大興機緣的大勢,這是天道給予西方的一個機緣。
畢竟天道大勢,並非是單獨屬於東方,乃是東西方共同的天道,故而必須是有西方的機緣。
此邏輯有些如同明朝南北榜一般,當科舉中舉者都是南方人,大明難道只有半壁江山?
若是這天道大勢只給東方,難道天道屬於東方而不屬於西方? 天道只有半壁江山?如此天道是真正的不公了。
當初天道選定鴻鈞,羅睺死,西方進入無數元會的氣運荒漠,縱然給了西方二聖,但是東方卻有四聖,鴻鈞也是出自東方。
這就顯得西方就是後孃養的,必須要給西方機會。
天道必須致公,必須沒有思想,必須要一視同仁,給你機會了你不中用那就沒辦法了。
如今的三界,想要大羅金仙進入準聖已經是非常之難了,此次天道風口,抓住了就可以一步跨過去,抓不住還不知未來何時有機會。
以殷子煜的目光,自然是知曉,最終結果東方依靠此氣運出現了一些得到機緣者,最終得到這部分大氣運的屬於西方,但是此種出現了許多的各方抉擇,但是這些事,殷子煜不能干涉,不能劇透。
不合情合理的謀劃就是異數,異數就必然面臨天罰。
如同封神之中,帝辛褻瀆導致氣運要暴跌,爲了維持氣運殷子煜以大基建拉氣運,穩定一個暫時的繁榮,卻導致西岐沒有氣運流入,這讓封神的大勢出現了波動,但是卻一切合情合理。
在其位謀其政,保住了氣運,從絕路之中尋一線生機,這合大道之理。
大道規則,哪怕是定數都有一線生機,天道也必須要服從大道規則。
故而此次的文道氣運下落,哪怕是最終結果要流入西方,也需要謀取自己的好處。
至於其他各方的謀劃,同臺競爭即可,而無需沒道理的干涉大勢。
此時衆人看向殷子煜,殷子煜稍微沉思說道:“所謂文道,乃是獲取衆生之心認可,也是向衆生講道的機會,衆生認可越大,則所獲氣運越大,故而此次機緣到來,當用心謀之!”
金靈聖母看向殷子煜問道:“子煜,當如何謀?”
殷子煜稍微沉思一二說道:“如今之三界,人族爲三界主角,然而大商人族乃是少數,歷經數萬年,四大部洲跟萬界人族已經有了數萬倍的提升,何止萬萬億,紅塵萬象已在凡人成型,所謂文道,應是如何在紅塵萬象之中得到他們的認可!”
洛神聽後說道:“子煜兄,大商之外的人族如今如此龐大,難道我們也把他們當做牛羊一般?”
殷子煜聽後搖搖頭:“不管如何,終究都是人族,縱然我等無法北伐,無法抗衡大勢,讓他們不在是仙神牛羊,也需要給其種下參悟的種子,在無盡的思想鐐銬之中尋得超脫,若有領悟者,讓其順利進入大商,大商不在以族裔論之,需一視同仁!”
殷子煜的話,衆人有些詫異,沒想到殷子煜並非是敵視軒轅系。
“子煜如今不在敵視軒轅繫了嗎?”
聽到碧霄的話,殷子煜淡淡一笑:“時移世易,曾經大商遭軒轅系之困,而如今之人族,皆淪爲凡人,早已不知幾萬年之事,爲何還要仇視,如今他們也算是深受軒轅系之困,故而未來傳道與他們,道從何出?與截教而言,依舊是一線生機,與我而言,則道在本心,以本心而體會終生之心!”
畢竟,如今已經是幾萬年過去了,商周之恨也已經煙消雲散,族裔之別也變得不再重要。
而大商仍然存在於世,依舊庇護了無數人族,而軒轅系皆已經淪爲仙神牛羊,固然是紅塵萬象,卻已經難成仙道。
以心論之,生於凡人之界,是否永無希望?
而殷子煜堅守人族正統,但是想要在統一整個人族又不現實,一則大勢允許,二則大商氣運不足,單單無數萬億的人口需要機緣,需要造化,就直接讓大商崩了。
別說是整個人族,哪怕是一隅人族都讓大商扛不住。
難道征伐了繼續奴役?還是區別對待?
這都不行,但是卻可給領悟者一線生機,能看透者,能領悟者,可得超脫。
不管如何,所有行跡不可違背自身之道。
金靈聖母聽後點點頭:“子煜,如此而言,此道乃是傳授紅塵之中難逃輪迴者以生機!”
殷子煜點點頭:“正是如此,此次天道氣運降世,只在凡而不在仙,玩萬丈紅塵,無盡迷惑,正是傳道之機,而不在大商,這萬丈紅塵大道,一陰一陽之謂道,有迷惑衆生者,亦有點撥衆生者,迷惑者得起信仰,點撥者得起聲望,到時三界各方都會分身傳道,我等順勢而爲即可!”
衆人聽後,皆爲認可。
基本上,此次的天道氣運,則圍繞如何對待龐大的凡人。
圍繞這些,會產生很多的對抗,而機會則就在對抗之中產生。
而此時的混沌之中,老子詢問多寶:“多寶,爾婆娑大道領悟如何?”
“弟子回稟大師伯,婆娑大道弟子已基本領悟,因果法則也已大成,可開婆娑世界!”
老子聽後不由的頷首:“甚好,爾悟性之強,能領悟此道,不久之後爾機緣到,則可前往西方成佛做祖!”
多寶的神色頗爲恭敬:“大師伯之婆娑世界遠超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雖好而終不可得,唯有歷經婆娑世界方可尋得極樂,對於如今三界衆生而言,唯有婆娑乃合衆生之道!”
極樂世界如同是一個烏托邦一般,想象雖好,終究難到。
傳教如同是畫大餅,若是無法達到,如何讓衆生信服?
婆娑世界卻是一個梯子,成爲了通往極樂的梯子,能讓佛道在多寶手中圓滿。
而老子也不愧爲老子,佛法之精湛,遠在接引準提之上。
這時元始天尊前來:“大兄分身投入三界,可是引天道氣運落下而謀?”
老子點點頭:“元始,如今天道降下氣運,乃是三界的一番機緣,而今人族禮崩樂壞,二弟應造作謀劃,陰陽乃大道也,二弟可讓門下弟子傳授兩道寬嚴相濟而引導人族,如此也可大漲師弟闡教之氣運!”
元始天尊聽後稍微思量,便也有了謀劃!
“大兄所言甚是,貧道這般前去謀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