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2章 帝國擴張

雖然帝國已經遷都,但是,江南的商賈,還是非常高興地接受,因爲,他們終於可以花錢買到這種不用風吹就可以運動的大船。.

造船廠除了滿足水軍裝備,還開始製造供商人們使用的普通寶船,和小型的寶船類似,只是取消了火炮這些武器,全部用來放置貨物,有了這種船隻,再也不需要在海上靠風力來驅動,也是一個長足的進步。

沈萬三依靠著和張陽良好的關係,率先拿到了二十條這種船隻的供貨,有了這批船,他的貿易,將更加的廣泛。

而在沈萬三的帶動下,其他的有錢的商戶,想拓展海外貿易的,也開始向造船廠訂購船隻。

不得已,船廠只能全部開足馬力,用來生產各種船隻。

除了平江的造船廠,第二個造船廠的位置,也已經選好,就在北方的渤海灣。

這裡,可以用東北的幾百年樹齡的木材,可以用山西取之不盡的煤炭,還有上都附近的鐵礦,都是製造蒸汽機船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這次,祖行知老當益壯,親自出馬,任了北方造船廠的廠長,看到孫女的成就,他也開始眼紅了。

孫女一個弱質女流,都可以造出那麼多的寶船來,自己一個垂髫老人,雖然暮年,卻仍然壯心不死。

第二造船廠,一定要下水更多的戰船!而且,姓能比大型寶船還要好!在祖行知的心裡,已經構想出一個比大型寶船還要大的寶船來,叫特大型寶船。應用東北森林裡的幾百年的老樹做龍骨,才能夠完成這船的鋪設。

而在造船廠的旁邊,張陽又設立了幾個廠子,其中一個是大型的鍊鐵廠,一個是蒸汽機廠。

隨著鋼產量的穩步升高,張陽已經在計劃,在全國鋪就幾條鐵路,用蒸汽機當動力,驅動火車前進,那落後的漕運,應該可以逐步淘汰了。

而現在,鋼的產量和質量,都可以滿足需要。

所以,蒸汽機廠除了製造船用的大型蒸汽機,還需要製造小型的,供火車使用,更小型的,供汽車使用。

在常遇春北進的過程中,幾輛雪地裡可以行駛的蒸汽機車,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攜帶重型的戰神炮,攻城略地,無堅不摧。張陽讓技術人員將這種車進行改進,逐漸可以適應在普通路面上的行駛。

當然,因爲水泥已經制造出來了,所以,除了鐵路,在全國範圍內鋪設幾條像樣的公路,也被張陽提上了曰程。

在張陽穿越者的身份下,華夏帝國,需要提前進入工業化時代,遠遠地走在世界的前例。

下來的,就是向海外殖民。

張陽非常關注沿海居民的動向,他們緊挨大海,水上能力都比較強,只要給他們足夠的利潤,就能夠讓他們向海外殖民,去佔領那些尚未被人發現的大陸。

張陽已經讓水軍進行大規模的擴編,分成了三個艦隊,北海艦隊,裝備小型的寶船,拱衛京畿的安全。

中型寶船,主要裝備東海艦隊,守衛漫長的海岸線。

大型寶船,主要裝備南海艦隊,用來向海外殖民。

這一切,得到了商賈們的支持,尤其是沈萬三。

得知能夠從海路上到達歐洲之後,沈萬三非常動心,他的玻璃已經完全佔據了江南市場,發了一大筆財,而這種東西,要是運到歐洲去,更能夠賺取大筆的銀子。

而那些其他的沒有開墾的土地,更加是他們想要的東西。

新興的帝國,開足了馬力,趕製大型戰船。

而對內,常遇春的兵馬立下了大功,但是,常遇春並不滿足,又開始了他新的目標:在南方,還有部分韃子兵,還有幾個地方割據勢力。

在這裡面,稱得上氣候的,就是陳友定和方國珍所部。

百勝將軍常遇春的威名,如今已經遠播,他已經成爲了張士誠手下第一員能征善戰的大將。

陳友定,一名有定,字永卿、安國。祖籍福清縣,生於元天曆二年。陳友定自幼父母雙亡,10歲時就到富室羅氏的鹽店裡幫傭。陳友定長大後,爲人沉勇,喜遊俠,爲鄉人畏服。17歲那年,陳友定得到鄰舍王氏的欣賞,將他招爲上門女婿,並且資助陳友定學藝經商。但是,陳友定實在不是經商的材料,作生意老是虧本,好在他喜歡舞槍弄棍,練得一身好武藝,便投身於明溪驛當差,至正十二年升任兵牌。

在元末到處都是反抗韃子的義行中,陳友定絕對是個異類,因爲此人是個死忠元朝韃子的分子。

就在至正十二年,南方紅巾軍天完政權遣兵四處征戰,號召人們起來推翻元朝統治。福建各地民衆也紛紛起兵響應。寧化曹坊鄉民曹柳順起兵,集聚了數萬人馬,佔據曹坊。曹柳順起義軍派80多人到明溪驛索取錢糧和馬匹。

誰知,本來以爲都是漢人,打韃子是應該的,但是,身爲兵牌的陳友定假意熱情置酒款待,卻在這些義軍酒醉之後,殺死了全部兵卒。得知此事,曹柳順大怒,親率一千多兵馬攻打明溪驛。

陳友定沒有慌張,招募了賴政、孫通、胡璃等500多人,與之對抗。他充分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將當地老孺引入山寨,把曹柳順的義軍殺得潰不成軍。陳友定乘勝追擊至曹坊,俘獲曹柳順。

正逢汀州院判蔡公安到清流募兵。他見陳友定有膽識,便升他爲黃土寨巡檢,令他統領所召集的民兵隨僉都元帥征剿邵武農民起義。陳友定隨福建僉都元帥吳按灘不花剿滅了汀、延、邵、建等山寨的起義軍,以軍功先後升任爲清流縣尉、主簿、縣尹,元至正十四年升任延平路總管。

而方國珍,又名谷真,洋嶼人,浙東農民起義軍領袖。生得身長面黑,力勒奔馬,與兄國馨、國璋,弟國瑛、國珉,以佃農和販私鹽爲生計,這點和張陽有些類似。他爲元末最早的起義領袖,比劉福通,徐壽輝還要早兩三年。

和張陽更加類似的是,方國珍發家於海上,有一支比較大的水軍,雖然規模不能和陳友諒的比,在這個亂世上,也算是一支強有力的武力了。

爲了平定南方的動盪,統一整個中原,常遇春揮兵南下,此時已經改編的東海艦隊,也南下支援。

陳友定和歷史上的一樣,是個死硬的忠於元朝韃子的人,雖然此時元朝韃子已經覆滅,他的心裡還包存著幻想,希望有朝一曰,韃子可以再次一統中原,到時候,他力挽狂瀾,守護著福建等地,可以受到朝廷重用,升爲更大的官。

面對這樣的分子,常遇春沒有別的方法,採用他最擅長的,既然無法消滅思想,那就消滅這種思想的載體,也就是肉體。

半個月的時間內,常遇春的軍隊,就將陳友定的軍隊殺得落花流水,將陳友定包圍在一片小山谷內。

到了這個時候,陳友定仍然不投降。

常遇春沒有遲疑,利用散花炮,將他們徹底轟平。

最後,在打掃戰場的時候,找到了那被炸得血肉模糊的屍體,陳友定作爲一代梟雄,終於也灰飛煙滅。

而方國珍的下場,則還算好些。

歷史上,方國珍就是一個非常識時務的人,他先是投降韃子,最後又投降朱元璋,在明朝得到了善終。

現在,方國珍看到天下大勢,天命所歸,非常爽快地就投降了,而且,將他的人手貢獻了出來。

此時正趕上水軍擴編爲三大艦隊,需要很多水手,方國珍的人手,正好可以補充進去。

不過,卞元亨非常謹慎,將新投降的人分散打亂到各條船上去,每個船不超過五個人,這樣,萬一對方有什麼圖謀,剩下的幾百人,也可以粉碎他們的陰謀,雖然事實上證明他是多慮了,但是,防患於未然,這是作爲水軍領導應該看到的。

攜帶著皇上繪製的全球地圖,南海艦隊,開始了啓航,去征服那些未知的世界。

此時的大都,已經改名叫做燕京,是華夏帝國的首都。

比起原來,燕京更加繁華起來,尤其是建立了四通八達的水泥製成的公路和南北方向的鐵路之後,貨物運輸十分便利,南方的水果,比如荔枝,不再是那種靠驛站快速傳遞才能夠讓少數權貴吃到的稀罕物品,已經就那麼平常地擺到大街上叫賣。

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也開始逐步減少,百姓們已經知道,不僅是種田,就是出去做工,也可以賺到很多的銀子,各種工廠,都已經發展了起來。

張陽並沒有阻止生育,帝國需要龐大的人口,因爲,帝國的土地,會在全球都有,需要龐大的人口去統治他們。

新式的學堂,早已經建立起來,凡是帝國的兒童,都需要上學,但是,已經很少有人去學那些之乎者也的東西,造船廠開設的技工學堂,是大部分人的夢想,進入國營的造船廠工作,也是他們的夢想。

華夏帝國,成爲了這個時代上最強大的國家!很早就進入了工業革命,將其他的國家遠遠地丟在了後面。

第85章 離島第99章 手榴彈雨第130章 戰場混亂第270章 脫脫大軍第77章 鍊鐵(一)第67章 基地的支柱產業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192章 偶遇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337章 造船廠(三)第67章 基地的支柱產業第94章 改進,改進!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142章 何照依的憤怒第13章 泰州城(二)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90章 兄弟重逢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62章 海市蜃樓第95章 製作槍管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244章 獲救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54章 美女相伴第135章 期待重陽節訂婚第111章 純屬意外第249章 祖墳風波(二)第218章 勸降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249章 祖墳風波(二)第206章 大都第22章 劫糧(四)第385章 北伐第1章 送鹽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78章 鍊鐵(二)第12章 泰州城(一)第210章 游擊戰術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72章 基地熱火朝天第168章 海魯丁和西山驢的末日第192章 偶遇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237章 大炮的威力第329章 稱帝?第136章 我很忙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276章 微山湖煤礦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157章 納速剌丁第17章 收租第153章 跟蹤第210章 游擊戰術第381章 歸宿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96章 天闕銃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297章 脫脫失權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234章 請君入甕(二)第77章 鍊鐵(一)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253章 備戰第126章 第一槍第228章 不眠之夜第306章 猛將常遇春第23章 劫糧(五)第88章 逃跑第193章 水上戰鬥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220章 基地風韻第23章 劫糧(五)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225章 大婚(三)第208章 攻城計劃第31章 殺人港(四)第102章 闖軍營第205章 商議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175章 從今天起,不再是鹽戶第243章 高郵湖驚魂第135章 期待重陽節訂婚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304章 安撫第121章 考覈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
第85章 離島第99章 手榴彈雨第130章 戰場混亂第270章 脫脫大軍第77章 鍊鐵(一)第67章 基地的支柱產業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192章 偶遇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337章 造船廠(三)第67章 基地的支柱產業第94章 改進,改進!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142章 何照依的憤怒第13章 泰州城(二)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90章 兄弟重逢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62章 海市蜃樓第95章 製作槍管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244章 獲救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54章 美女相伴第135章 期待重陽節訂婚第111章 純屬意外第249章 祖墳風波(二)第218章 勸降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249章 祖墳風波(二)第206章 大都第22章 劫糧(四)第385章 北伐第1章 送鹽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78章 鍊鐵(二)第12章 泰州城(一)第210章 游擊戰術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72章 基地熱火朝天第168章 海魯丁和西山驢的末日第192章 偶遇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237章 大炮的威力第329章 稱帝?第136章 我很忙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276章 微山湖煤礦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157章 納速剌丁第17章 收租第153章 跟蹤第210章 游擊戰術第381章 歸宿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96章 天闕銃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297章 脫脫失權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234章 請君入甕(二)第77章 鍊鐵(一)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253章 備戰第126章 第一槍第228章 不眠之夜第306章 猛將常遇春第23章 劫糧(五)第88章 逃跑第193章 水上戰鬥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220章 基地風韻第23章 劫糧(五)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225章 大婚(三)第208章 攻城計劃第31章 殺人港(四)第102章 闖軍營第205章 商議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175章 從今天起,不再是鹽戶第243章 高郵湖驚魂第135章 期待重陽節訂婚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304章 安撫第121章 考覈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邮箱| 临江市| 凤阳县| 孟州市| 汽车| 宜君县| 尉氏县| 阜康市| 新闻| 龙陵县| 开阳县| 峨眉山市| 朔州市| 朝阳县| 梨树县| 沅江市| 池州市| 肥城市| 茶陵县| 韩城市| 天柱县| 汶上县| 重庆市| 滁州市| 南木林县| 鄂托克旗| 华坪县| 津南区| 株洲市| 九龙坡区| 南乐县| 上高县| 白河县| 新泰市| 承德县| 右玉县| 台湾省| 麻阳| 旬邑县| 永靖县|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