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5章 製作槍管

很快,高爐內的火焰由橘黃色變成了金橘色,又變成了赤橘色,離得很遠的人都可以感覺到熱浪襲人。

這高爐經過改進,爐溫比原來高了不少!

連張陽都能感覺到爐溫的變化,現在爐中的溫度,估計有一千四百多度,在這樣的溫度下,應該能將鐵礦石中的鐵融化得比較多,上次鍊鐵,鐵礦渣中的鐵其實還有不少,都完全浪費了,不過也不能說是完全浪費,還用在了手榴彈上。

一上午的時間,一爐鐵水終於煉好了。

鐵水沒有直接流到外面的模子裡,魯興已經做好了幾個大坩堝,將坩堝排列在出鐵口旁邊,鐵水順著管道,流到了坩堝裡面。

“鼓風!攪拌!”隨著魯興的命令,出風口轉動,勁風吹到了坩堝裡面的鐵水上。

這風可不是給鐵水降溫,而是風中含有氧氣,利用氧氣,將鐵水中的硅、錳、碳氧化,把含碳量降低到鋼的成分範圍內,炒鋼的產品多是低碳鋼,但是如果控制得好,也可以得到中碳鋼和高碳鋼。

但是空氣中含有氮氣,氮氣會使鋼材變脆,所以還需要加入一些其他原料,比如精礦粉,比如其他金屬,進行調和。

張陽最需要的,就是高碳鋼,因爲這是製造銃管的最理想的原料。

現代的槍管是用鉻鉬合金鋼鋼棒在鑽牀鑽通,對槍膛進行鉸孔,切削膛線,對膛線進行鍍鉻拋光,再對槍管進行熱處理精鍛。

鉻鉬合金鋼是不用想了,這兩種稀有金屬自己暫時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自己也沒法使用,鍊鐵都是自己的弱項,更不用說是合金鋼了。除了合金剛,只有高碳鋼的硬度最大,最適合自己製造槍管。

能否得到高碳鋼,完全取決於鍊鋼人員的技術水平。

魯興也知道,現在纔是最關鍵的時候,炒鋼如同炒菜,炒得不到火候,裡面的雜質還很多,炒得過了火候,就得不到大哥所需要的強度很高的鋼了。(現在還沒有高碳鋼的說法)

魯興精神高度緊張,一邊看著人們在翻動飛濺的鐵水,一邊指揮著人們向裡面拋灑事先準備好的精礦粉。

漸漸地,魯興的面色變得很難看:“大哥,只有兩隻坩堝的炒鋼符合要求,剩下的,都有點問題。”

有兩個坩堝?那也有幾百斤了吧?張陽倒是沒有多沮喪,這次改進,比上次的鐵要好多了。

“不符合要求的,全部澆鑄成鐵錠,等待鐵匠再做成百鍊鋼使用,符合要求的,交給我處理。”張陽激動地說道。

高碳鋼,製作槍管,自己的專業知識,終於要大顯身手。

現在這個時代,僅僅是火銃剛開始投入軍事領域的時代,用的都是滑膛槍,槍管就是一支普通的金屬管,子彈是球狀的,子彈出去之後,很快就開始偏離軌道,究竟飛到什麼地方,只有天知道。

要想讓火銃有實用價值,就得製造有膛線的槍管。膛線是槍管的靈魂,子彈想要飛出,但是受到膛線的擠壓,膛線是轉圈的,壓迫著子彈跟著轉圈,賦予彈頭旋轉的能力,飛出去之後,就可以保持穩定。

本來鐵管就夠難造了,再要想在裡面刻出條膛線來,那簡直就是難上加難的事情。從上次打造的那根鐵管就可以看出來,這個時代,很少有工匠能做出符合要求的鐵管來。除非那些專業造火銃的工匠能做出來。但是,即使做的鐵管合格了,那也是有接縫的,由於是有接縫的,所以火藥不能塞得太多,否則膛壓太大的話,肯定會從接縫處炸開的。

而現代的槍管,是沒有接縫的。沒有接縫,就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各個地方能承受的壓力相同。

既然這個時代的技術不夠,那自然就得用現代的技術了。

現代的槍管,最常用的是用鑽牀將合金鋼錠鑽出個窟窿來做成的。而且假如採用鑽頭轉動的方法,難度非常大,精度沒有保證。所以一般都是鑽頭固定,槍管旋轉。金屬絲飛濺,一個窟窿就出來了。還有是用專業複雜的槍管精鍛機,鍛造出槍管。最簡單的,則是直接採用無縫鋼管。

綜合各種方法,張陽決定採用無縫鋼管。

鑽牀?沒有,槍管精鍛機?更沒有。無縫鋼管?想法可以製作。

無縫鋼管可以用熱軋、冷軋或離心澆鑄的方法制造。綜合現有的設備,用離心澆鑄的方法,比較容易製造。

用一般的澆鑄方法,難以保證澆鑄件的緻密性,裡面的氣孔較多,導致強度不夠。所謂離心澆鑄,就是將液體金屬澆入旋轉的鑄型中,使液體金屬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充填鑄型和凝固形成的一種鑄造方法。

這有點類似於洗衣機的脫水桶,將衣服放進去,水珠就會從裡面甩出來,從甩幹桶的外壁排出,如果把鐵水放入,再高速旋轉,那麼鐵水就會被甩出來,附著在外壁上,控制加入鐵水的多少,就可以製作出均勻的無縫鋼管來。

這兩天的時間,張陽已經指揮著李成瑞幾個人,製作了幾個槍管鑄件所需的模子,而且這些模子都建造在可以轉動的圓盤上,下面通過幾個齒輪機構,最終也用水力帶動。

一邊將炒鋼得到的高碳鋼鋼水澆入模子中,一邊讓在水力的帶動下,通過齒輪加速,讓其高速旋轉,這樣,在強大的離心力作用下,鋼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成爲了強度很高的無縫鋼管。

能否製造出能承受足夠膛壓的槍管,一方面取決於原材料高碳鋼鋼水的質量,另一方面就取決於模子轉動得是否夠快了。在沒有其他動力的基礎上,只有暫時先用水力代替,這讓張陽下定決心,一定要搞出蒸汽機來,只有有了動力之後,才能擴大規模,辦成一個類似現代的兵工廠。

槍管造好了,另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刻膛線。

刻膛線,有拉線法,擠線法和電解法幾種。

拉線法,是用專用拉刀,由淺入深,多次切削成膛線,效率低,只適合小批量生產專用的槍管。

擠壓法,是用擠壓頭強行通過光膛進而使金屬產生塑性變形而形成膛線,這種方法操作簡便效率較高而且還能提高槍管壽命

電解法,是以槍管做陽極,帶凸凹的芯棒做陰極,在氯化鈉溶液裡,通過電解作用使光膛表面陰線部分析出金屬而形成膛線,一般的大中口徑槍管膛線都是用該方法加工的

三種方法比較,張陽選擇了擠壓法。

第一種方法,不適合大規模製造,第三種方法,沒有這能力,電解法,這年代連個電都沒有,只能用擠壓法了。

擠壓法的關鍵,一個是需要一個形狀和膛線相反的鈕釦狀物體,二是需要巨大的壓力。用巨大的壓力將這個鈕釦狀物體邊壓邊轉,將鋼材擠出膛線,而且,這種方法,對槍管又是一次熱軋,可以提高槍管的強度。

這有點類似用試管刷刷試管,試管刷得比試管粗點,一邊向裡塞,一邊旋轉,就把試管刷乾淨了,如果把試管刷換上特別堅硬的毛,就會在玻璃上留下痕跡。同理,鋼管就相當於是試管,而這個鈕釦狀的物體,就相當於是堅硬的試管刷,只是,這個硬度,得相當高,才能將鋼管劃出深深的痕跡,邊旋轉邊深入,鋼管就被劃出了需要的膛線。

這些過程都是連續的,鐵水經過坩堝,通過翻炒變成合格的高碳鋼,再倒入模子中旋轉變成鋼管,此時的鋼管剛剛凝固,還是紅通通的,正好利用這個熱量,將管內刻出膛線的阻力就會比較小。

而這個擠壓膛線的擠壓頭,耗費了張陽整整五百兩銀子。

這個東西,得比鋼鐵還堅硬,張陽通過詢問李伯升,只有製造玉器的工匠有這種東西,張陽猜測,可能就是金剛石之類的東西,這個東西,是製造膛線的關鍵,他交代給李伯升,不管花多大的價錢,務必買到,結果,東西是買回來了,卻讓張陽肉痛的厲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東西,就是一千兩,也得買。

而想要得到較大的壓力,還是藉助水來幫忙,水位越高,壓力就越大,即使到了現代,也是用水壓機的比較多。所以張陽讓人修建了一個類似水塔的東西,比高爐還要高,聳立在瞭望哨上面,周圍用樹枝掩蓋,讓人提水上到瞭望哨上面,將水灌滿,順著密閉的水道流下來,最後流在巨木製成的活塞裡。

越向下,壓力越大,毛竹肯定不能承受,張陽經過實驗,才用了兩人合抱粗的巨木,中間挖出一個拳頭大小的孔,孔做得非常光滑,再將合適的軟木塞入,這樣將水引來之後,軟木充當活塞,就會在水的壓力下運動,將活塞通過直桿與擠壓頭相連,與槍管平行放置,再緩緩轉動槍管,膛線就做好了。

只有一個擠壓頭,所以暫時只能有一條生產線,不過,由於效率比較高,可以在鋼管冷卻之前,將膛線擠壓出來。

“大哥,可以開始了。”李伯升已經將水力轉了過來,灌造槍管的模子已經開始高速旋轉,只需要流入鋼水,就可以在旋轉的過程中,變成優質的無縫鋼管。

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幾個奇特的裝置上,張陽嘴中,慢慢吐了幾個字:“好的,開始製造銃管!”

李伯升臉色無比興奮,他親手撥動巨大的手柄,坩堝開始緩緩翻轉,火紅的鋼水,流入了旋轉的模子之中。

看著流到了指定位置,李伯升快速收起手柄,搖轉支架,接著澆鑄第二個旋轉的模子,

一連四個模子,全部澆鑄完成。

在高速的運轉中,鐵水被緊緊地甩在了外壁上,慢慢凝結,變成了無縫鋼管。

“停止旋轉,轉移到水壓機上。”李伯升接著下達了第二個命令。

李成瑞小心翼翼地拿著鋼鉗,將做好的無縫鋼管放入了水壓機的立柱上,將擠壓頭塞到鋼管頂端,開始撥動水道開關。

巨大的水壓壓來,活塞下移,將鋼管使勁地撐開,撐出一條條的膛線來。

李成瑞小心地轉動著,活塞一邊下移,鋼管一邊轉動,第一根成品銃管,終於在基地誕生了!

接著,第二根,第三根…兩坩堝鋼水,足足做出了一百多根槍管。

張陽看著越來越多的槍管,臉上掛滿了笑容,手銃算個鳥,老子的線膛槍,纔是這個時代的王道!

(中國古代有金剛石的記載。據《本草綱目》載:“金剛石砂可鑽玉補瓷,故謂之鑽”。在古代爲中國玉雕文化的發展起到過重要作用。)

;

第252章 血腥之夜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195章 又間火銃聲第7章 自制突火槍第330章 暫緩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144章 暫住殺人港第46章 進入揚州城第70章 朱元璋的隊伍(一)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359章 意外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296章 彈劾第224章 大婚(二)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14章 救人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129章 還是爆頭第86章 回濠州第50章 奪回鹽引第240章 基地新產品,打仗大殺器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284章 雪雪的進攻第391章 遷都第281章 功虧一簣第297章 脫脫失權第383章 稱帝第252章 血腥之夜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282章 進入高郵第19章 劫糧(一)第20章 劫糧(二)第23章 劫糧(五)第75章 要儘快開始鍊鐵第111章 純屬意外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359章 意外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120章 統一思想第305章 各有對策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13章 泰州城(二)第236章 奔襲滁州第99章 手榴彈雨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92章 手銃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117章 商談第85章 離島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61章 找到硝石和硫磺第156章 發現紅巾軍千戶第301章 兵痞第383章 稱帝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354章 炮轟第108章 進攻橫澗山(一)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120章 統一思想第114章 殺人港換鹽第165章 追擊第145章 流民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321章 出城反擊第377章 江州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333章 商業稅?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282章 進入高郵第261章 進軍高郵府第344章 陰謀第247章 回祖墳安葬第126章 第一槍第305章 各有對策第14章 救人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392章 帝國擴張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152章 詳談第254章 戰事爆發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39章 進攻芙蓉寨(一)第102章 闖軍營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323章 苗軍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117章 商談第40章 進攻芙蓉寨(二)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287章 激烈戰鬥
第252章 血腥之夜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195章 又間火銃聲第7章 自制突火槍第330章 暫緩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144章 暫住殺人港第46章 進入揚州城第70章 朱元璋的隊伍(一)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359章 意外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296章 彈劾第224章 大婚(二)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14章 救人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129章 還是爆頭第86章 回濠州第50章 奪回鹽引第240章 基地新產品,打仗大殺器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284章 雪雪的進攻第391章 遷都第281章 功虧一簣第297章 脫脫失權第383章 稱帝第252章 血腥之夜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282章 進入高郵第19章 劫糧(一)第20章 劫糧(二)第23章 劫糧(五)第75章 要儘快開始鍊鐵第111章 純屬意外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359章 意外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120章 統一思想第305章 各有對策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13章 泰州城(二)第236章 奔襲滁州第99章 手榴彈雨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92章 手銃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117章 商談第85章 離島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61章 找到硝石和硫磺第156章 發現紅巾軍千戶第301章 兵痞第383章 稱帝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354章 炮轟第108章 進攻橫澗山(一)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120章 統一思想第114章 殺人港換鹽第165章 追擊第145章 流民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321章 出城反擊第377章 江州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333章 商業稅?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282章 進入高郵第261章 進軍高郵府第344章 陰謀第247章 回祖墳安葬第126章 第一槍第305章 各有對策第14章 救人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392章 帝國擴張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152章 詳談第254章 戰事爆發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39章 進攻芙蓉寨(一)第102章 闖軍營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323章 苗軍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117章 商談第40章 進攻芙蓉寨(二)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287章 激烈戰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城市| 彭山县| 穆棱市| 陈巴尔虎旗| 思茅市| 航空| 长子县| 金坛市| 宁德市| 北流市| 佛坪县| 佛学| 淳化县| 荣成市| 宜丰县| 新宾| 弥勒县| 祁门县| 巴林左旗| 辽中县| 马龙县| 廉江市| 琼海市| 柳河县| 甘洛县| 柘荣县| 剑阁县| 江川县| 佛教| 塔河县| 射阳县| 宣汉县| 思南县| 仪征市| 陵水| 博乐市| 乌什县| 建始县| 瑞安市| 南昌市|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