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0章 基地新產品,打仗大殺器

基地的早晨永遠是這麼霞光萬丈,金光燦爛。看著東邊那一輪紅日,初升的太陽也在預示著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張陽心中充滿了幹勁。

焦玉已經去忙活了,他首先需要製作鑄炮的模具,也就是一種土來製成的模子,等待澆鑄鐵水,還好,基地的一個副產物就是手榴彈,這個手榴彈是需要模子的,這種東西在基地裡並不缺,等待模子變乾的過程,焦玉需要確認,基地所產的精鐵,能否滿足自己的需要。

張陽則開始指導李有財和趙家民帶著幾個工人,組裝蒸汽機。

有了蒸汽機,才能步入一個新的叫做工業化的時代,近了來說,有了蒸汽機,銃管的製造將更爲成熟,也有了足夠的動力讓戰船航行。

這是一部中型的機器,大概有半人多高,長約一丈。汽缸和底座是靜止部分,已經固定在了地面上,爲了防止其震動,還在底座上壓了幾塊石頭,裝配中,最重要就是活塞和汽缸的咬合。

活塞必須得緊密結合汽缸,這樣才能防止漏氣,而又不能過分緊密,否則就會在往復運動的過程中,造成較大的阻力。這也是這些人制造蒸汽機中最大的困難,幾經失敗之後,李有財決定用黃銅製造活塞,先將鑄造好的汽缸壁磨得極其圓順光滑,再將稍大的黃銅活塞逐步打磨得剛好緊密接觸,這個活塞,也就成了蒸汽機中最貴重的部件。

其他的部件就簡單多了,曲柄連桿機構、滑閥配汽機構、調速機構和飛輪全部由精鐵鑄造或者打造而成,解決了結合處的潤滑問題就可以。

看到張陽親自視察,工匠們都鼓起了勁,經過一上午的裝配,一個嶄新的機器,初見雛形。

“大哥,蒸汽機已經裝配好了!”趙家民激動地說道。

“好,點火,準備實驗!”張陽說道。

蒸汽機旁邊,一個大型的茶壺,準備開始燒水了。土質的火臺,上面放了一個足夠一個人洗澡用的大茶壺,茶壺全部密封,只留一個出蒸汽的口和注水口。

張陽看到這個裝置,搖了搖頭,看來什麼都得自己說才行,燒蒸汽應該用鍋爐,只用那個大茶壺,效率太低了。

很簡單,鍋爐是在茶壺中間再加入許多根管子,也叫做煙道,下面燒的火,直接從各個管子中通過去,大大增加了火苗和鍋爐的接觸面積,這樣效率就提高了許多唄。而現在,只有茶壺底可以接收熱量,效率很低。

先點火試試看吧!

由於煤是需要花銀子買的,除了煉成焦炭用來鍊鐵之外,大部分的燃料,都是用木頭來代替的。一根根的劈柴投入那個大土爐子之中,那個巨型的茶壺,開始逐漸升溫了。

終於,茶壺裡面傳來那種有節奏的咕嚕咕嚕聲,水已經開始沸騰了!

白色的水蒸氣,在管子裡面快速地向前涌動,終於,衝到了汽缸裡面,它使勁想推動巨大的活塞,活塞卻一直在原地堅持著。

“動了,馬上要動了!”衆人們都看到,整個機器在不住地顫動著,時刻就能運轉起來,但是,一直蠢蠢欲動,卻一直動不起來。

“加大火力!”張陽喊道,現在機器動不起來,肯定是蒸汽的壓力不夠唄。

更多的木柴被加進了土爐子裡,火焰著得很旺,在附近站立的人都感覺到熱氣逼人。終於,蒸汽機的活塞開始動了起來,推動著連桿,帶動著飛輪,緩慢地轉了起來。

“動了,真的轉動了!”旁邊的人頓時歡欣鼓舞起來。

能夠讓蒸汽機運動起來,說明試車已經成功,但是,距離實用,還有一定的過程。

“有財,家民”張陽招手讓他們倆過來:“這個機器算是能夠轉了,但是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是,大哥說得對。”兩人點頭,掩飾不住的喜悅涌上了臉。今天的成功,讓他們很激動。

“現在機器雖然能夠轉動,但是力氣還不夠大,關鍵是這個生產水蒸氣的茶壺不行。”張陽開始分析道:“想要讓機器轉得更快,更平穩,就得從這個茶壺上做文章,咱們這茶壺太落後了,得用鍋爐才行。”

張陽接著開始解釋鍋爐的構造:全部用精鐵製成,下面是爐膛,上半截是那個茶壺,但是茶壺得變一下,裡面通一些煙道,增大受熱面積,提高利用率。

一番話,說得兩人頻頻點頭,看那架勢,恨不得立刻動手改造。

說著說著,張陽感覺到肚子裡面有些餓了,再一看:日薄西山,已經是傍晚了?

這活兒幹起來,時間過得好快!

“明天再幹吧,先回去歇息。”張陽說道。自己沒吃飯,他們也沒吃飯,今天算是省了一頓口糧。

許多人仍圍在蒸汽機前,不肯離去。

張陽也沒有往回走,回去之前,先去看一下焦玉的火炮造得怎麼樣了,這一天之內,模子做好了嗎?

分給焦玉的地方在島的南面,遠遠地,張陽就看到了那個像棒槌一樣的泥模子,正在飽滿地吮吸著陽光,焦玉在一旁不時地查看進度。

“焦玉,這模子弄得挺快的嘛!”張陽說道。

“師傅,我仔細考慮過,爲了保險起見,做了個稍微厚點的,等到逐步實驗,再減小厚度。”

對於基地能夠提供的鋼材,焦玉並沒有多大信心,尤其是那個炒鋼,真的能和百鍊鋼一樣結實嗎?甚至還超過了銅?

張陽點點頭,這種實驗的思路是正確的,厚就厚點,反正自己的鍊鐵爐一爐就是兩千斤,產量足夠。

影響進度的就是鐵匠的數目,原來的時候,十天燒一爐鐵,就能夠滿足需要,自從招來了足夠的鐵匠,現在已經縮短到三天一爐了。

張陽看著泥模子,就知道焦玉準備搞的火炮,具有這個時代的特色:炮身短,炮管粗,這樣的火炮,根本打不遠,道理很簡單,火藥的威力沒有用上啊!還沒等火藥燃燒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充分膨脹,炮彈就已經打出去了。

再有,那個圓形的彈丸也非常不科學,古代人以爲圓形是最完美的形狀,搞個彈丸,也是個球形的,殊不知,球形的空氣阻力還是非常大。

張陽只想讓焦玉驗證自己的精鐵製造炮身的可行性,搞出準確數據來,其他的,暫時還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焦玉,午飯吃了吧?”張陽問道。

“什麼?已經到中午了?”焦玉問道。

又是一個工作狂,現在都到晚上了!

“就知道你沒吃飯,走,我給你打只野鴨解解饞。”張陽說道:“這裡的野鴨,肉質鮮嫩,烤起來可是口感十足啊。”

“師傅,我還想再看一會兒模子,這個模子受熱得均勻,一會兒轉一下,否則,太陽曬得多的地方容易開裂。”焦玉說道。

“什麼太陽曬得多,太陽都要下去了。”張陽說道。

焦玉這才擡起頭來,果然,已經是夕陽了,泥模子的影子,在地面上拉得挺長。

“走吧,回去吧。”張陽接著說道。

焦玉這才戀戀不捨地望著泥模子一眼,跟在張陽的後面,向回走去。

辛勞的一天,終於結束了。

焦玉在基地裡,渡過了他的第一天,這裡的工作氛圍很濃厚,他很快就融合進去了,不需要想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做研究就行了,這裡的每一個工人,都有工錢拿,幹得多了,還有獎勵,這種制度,他更喜歡,比朱元璋那種強制下命令讓他幹活,要舒服得多。

張陽覺得自己得感謝朱元璋,要不是他,自己還得在高郵府裡面嚴陣以待,時刻提防著行省對自己伸出的魔爪。而現在,他可以在基地裡,主持蒸汽機和火炮的製造,一旦這兩樣東西研製成功,就成爲了繼天闕銃之後的新式裝備。那個時候,他就可以放心離開,讓這些東西小規模試產,逐步裝備部隊。

蒸汽機輪船,船的兩側架設大炮,放到任何的地方,足以傲視羣雄。要是在船的外面再敷一層鋼甲,那就更厲害了。

第四天的時候,泥模子完全乾透,開始準備澆鑄了。

焦玉這纔有機會看到北面的基地,見到那聳立在地面上的高爐,見到那奇特的炒鋼裝置。

鍊鐵工人已經輕車熟路,添料,點火,看爐溫,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焦玉卻早已經看得呆了。

尤其是看到從高爐裡出來的通紅的鋼水,並沒有直接澆灌到模子裡,而是先進入了一個大型坩堝裡面進行翻炒,焦玉嘴巴張得大大的:這樣炒,就可以把精鐵炒出來嗎?

一直到火紅的鋼水灌入了焦玉的模子中,焦玉的嘴巴也沒有合攏,除了那個大炮模子,他還造了十個炮彈模子,一起灌注了鋼水。

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待鋼水漸漸冷卻。

因爲對焦玉仍然有些東西需要保密,所以,製造銃管的設備並沒有投入使用,反正銃管的庫存已經很多了,剩下的鋼水,全部用來打造天闕銃的零部件,還有給蒸汽機鑄造了一些基礎部件。

“焦玉,這大炮冷卻了之後,就可以開火了嗎?”張陽問道。

“師傅,現在澆鑄好了的,只是毛坯,需要仔細打磨之後,才能使用,大概還得四五天吧!”焦玉說道。

人工打磨,肯定是極其緩慢的了,而這種滑膛炮,當然要讓內部做得非常光滑才行,還得檢查鑄造的時候是否有沙眼之類的地方,弄不好,可是要炸膛的。

如果以後每門炮都採用這種人工打磨的方法,那不得累死纔怪呢!張陽已經想到,有了蒸汽機,有了動力之後,其實可以用機器來進行打磨,這樣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趁著焦玉在進行打磨的空檔,張陽接著去檢查蒸汽機的改進情況。

李有財和趙家民不愧爲能工巧匠,在張陽的指導下,大茶壺已經被改進成了一個現代意義上的鍋爐,中空的那些管道,將讓熱能的利用更加合理,而且,趙家民居然挖空心思,製造出了一個排氣閥!

鍋爐是密封的,裡面產生大量的高壓水蒸氣,但是,水蒸氣的壓力不能太大,如果過大,超出了鍋爐承受的能力,鍋爐可能會發生爆炸。

排氣閥,也可以叫做泄壓閥,就是在壓力過大的時候,可以排氣,泄掉過多的壓力。

“撲哧,撲哧…”遠遠地,張陽就看到,蒸汽機正在不斷地排著白煙,隨著一股股的白色水蒸氣冒出,飛輪在快速地轉動著。

“成功了,成功了!”這次,圍繞在一旁的人羣歡呼起來。這次和上次不一樣,上次是隻能夠運轉而已,而這次則是能夠正常地向外輸出動力,達到了實用階段。

“大哥,成功了!”看著張陽走過來,李有財和張陽說道。

“嗯,這才僅僅是一個開始。”張陽說道。

在纔是個開始?聽到張陽話中有話,李有財掩飾住自己的笑容,問道:“大哥,接下來我們做什麼?”

“接下來,將人員分成兩組,一組接著再試製蒸汽機,我們需要許多許多臺蒸汽機,另一組負責蒸汽機的實用話,這臺蒸汽機,和我們的離心制銃管機聯起來,代替水力,讓銃管的成品率再次提高,再研製一種鼓風機,用蒸汽機提供動力,鼓風,給高爐鍊鐵使用,爭取再次增加爐溫,也省了那麼多小夥子的體力。”

這個是實情,雖然精鐵已經能夠大量生產,但是,每次高爐鍊鋼,炒鋼,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尤其是那個大風箱,絕對不能停,一旦爐溫達不到,就成了一爐礦渣。每次都得分成幾個小組,持續不斷地拉那個大風箱,翻動炒鋼也是如此,如今,這些體力活,都可以交給蒸汽機去完成。

不用張陽解釋,這個蒸汽機的意義,在每個人的心裡已經紮下了根,有了這些東西,自己就省力了!

“最重要的,我們需要將船上裝上蒸汽機,所以,得在現有蒸汽機的基礎上,繼續提高效率,減小鍋爐和蒸汽機的尺寸,我們現在的船都不大,蒸汽機太大了,安不上去。”張陽說道。

船上用蒸汽機?這個想法震驚了正圍在張陽周圍的工匠們,船上用蒸汽機做什麼?

“大哥,咱們的船一直都是使用帆的,爲啥用蒸汽機啊?”在他們看來,用帆就足夠了,何必用蒸汽機呢?浪費。

“現在我們從興化到高郵,走水路得多少時間?”張陽問道。

“這個,大概得一天的水路吧,要是風向不好,得走兩三天。”熟悉的人說道。

“對,就是,我們現在行船,得問老天爺,要是遇上沒風,就得劃船了,根本沒有效率,我們將這東西安上船,就算是逆風,也照樣暢通無阻!”張陽說道。

“這個蒸汽機裝上船之後,我們的軍隊就更有制勝的把握了,以後我們的戰艦,全部都是用蒸汽機來航行,船上裝備大炮,江南所有的河流,都是我們的天下!”

說到這裡,所有的人眼神中都是無限的憧憬:在長江裡,在各大湖泊裡,到處都有自己軍隊的軍艦,這該是多麼壯觀的一幅景象!

他們雖然並沒有走上戰場,也知道,現在大哥在外面也是個響噹噹的人物,能給大哥做事,是他們無尚的光榮,在這裡雖然封閉,消息卻不閉塞,他們對大哥有足夠的信心,一直跟著大哥走下去。

蒸汽機這邊初步成功了,下來的關鍵就是那個火炮了。

剩下幾天的時間,張陽一直都在焦玉這邊,看著他指揮著幾個工匠幹活,打磨炮管內壁,打磨鐵球的外面,兩者都得變得光溜溜的才行。磨出來的鐵屑,已經在地上堆了一層。

在張陽的視察下,他們幹活更加賣力了,經過五天的努力,火炮終於可以進行測試了。

爲了防止意外,對於這個小島來說,地方太小了,張陽只能讓實驗安排在離火藥庫最遠,離生活區也最遠的南面岸邊。向蘆葦蕩裡面發射炮彈。

爲了保險起見,第一次,只在藥室裝了一半火藥,塞好捻子,放入鐵球,焦玉用目光向張陽請示。

張陽點了點頭。

焦玉毫不猶豫地用火把點燃了捻子,然後,在哧哧的聲響中,快速向旁邊提前挖好的掩體裡面走去。

“轟!”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只見那個大鐵球,伴隨著濃煙,從炮口裡面飛出,落入一百步外的水面上。

焦玉搖了搖頭:太近了,沒想到,這次澆鑄的火炮,威力這麼小!不過,也和裝的火藥量比較小有關係。

而焦玉更關心的,就是這個精鐵是否合格,裝的這些火藥,有沒有對炮管產生不利的影響。

待到炮身冷卻之後,焦玉仔細清洗了炮膛,徹底檢查了一遍:炮膛完好無損。

這才接著增大裝藥,再增加到四分之三的裝藥,這次射到了二百步開外。

再次增加,裝滿了藥室,這次,射到了大概四百步的距離。

雖然射程不夠,但是,炮身卻沒有任何問題,證明了這種精鐵能夠滿足造炮的需要。

“師傅,就是射程有點短。”焦玉說道。

“將炮口再擡高點啊!”張陽說道。

如果沒有空氣阻力,最佳的角度是四十五度,但是有了空氣阻力之後,火炮的射角在三十度的時候,射程應該是最遠的,而現在,最多也就二十度,能發射得更遠嗎?

這也不能怪焦玉,因爲這裡是岸邊,地勢就是向下傾斜的,焦玉一直在大炮上忙上忙下,卻忽略了這個小問題。

將炮管的底部泥土向下挖了挖,擡高了炮口,這次,焦玉信心滿懷地放入了火藥和彈丸,再次點燃了導火索。

“轟!”鐵球直奔兩裡之外!

第171章 先攻興化還是鹽場?第120章 統一思想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第348章 大醉第142章 何照依的憤怒第111章 純屬意外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205章 商議第377章 江州第20章 劫糧(二)第117章 商談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278章 火銃對火銃第325章 投毒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118章 天闕銃的刺刀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160章 佈置戰鬥第164章 包圍第24章 得勝湖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147章 平山堂第79章 鍊鐵(三)第323章 苗軍第250章 軍火庫炸了?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312章 三百騎兵下常州第45章 交接官鹽第148章 書生酒鬼第67章 基地的支柱產業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138章 訂婚(二)第387章 進攻皇城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331章 弘文館第2章 我是張九四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157章 納速剌丁第273章 糧食危機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57章 基地開工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360章 失憶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218章 勸降第25章 三號基地第339章 回杭州第277章 前奏第75章 要儘快開始鍊鐵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384章 白災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211章 總攻之前第23章 劫糧(五)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61章 找到硝石和硫磺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290章 夜間進攻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42章 進攻芙蓉寨(四)第382章 美人歸第28章 殺人港(一)第185章 練兵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50章 奪回鹽引第217章 攻打興化城第390章 回馬槍第135章 期待重陽節訂婚第364章 造船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198章 基地的發展第153章 跟蹤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158章 探子,探子第262章 夜戰第54章 美女相伴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387章 進攻皇城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52章 酒館定大計(二)第99章 手榴彈雨第192章 偶遇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109章 進攻橫澗山(二)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295章 兵敗如山倒第381章 歸宿第291章 改變進攻方向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294章 功虧一簣
第171章 先攻興化還是鹽場?第120章 統一思想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第348章 大醉第142章 何照依的憤怒第111章 純屬意外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205章 商議第377章 江州第20章 劫糧(二)第117章 商談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278章 火銃對火銃第325章 投毒第15章 傷口發炎了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118章 天闕銃的刺刀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160章 佈置戰鬥第164章 包圍第24章 得勝湖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147章 平山堂第79章 鍊鐵(三)第323章 苗軍第250章 軍火庫炸了?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312章 三百騎兵下常州第45章 交接官鹽第148章 書生酒鬼第67章 基地的支柱產業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138章 訂婚(二)第387章 進攻皇城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331章 弘文館第2章 我是張九四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157章 納速剌丁第273章 糧食危機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57章 基地開工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360章 失憶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218章 勸降第25章 三號基地第339章 回杭州第277章 前奏第75章 要儘快開始鍊鐵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384章 白災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211章 總攻之前第23章 劫糧(五)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61章 找到硝石和硫磺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290章 夜間進攻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42章 進攻芙蓉寨(四)第382章 美人歸第28章 殺人港(一)第185章 練兵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50章 奪回鹽引第217章 攻打興化城第390章 回馬槍第135章 期待重陽節訂婚第364章 造船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198章 基地的發展第153章 跟蹤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158章 探子,探子第262章 夜戰第54章 美女相伴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387章 進攻皇城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52章 酒館定大計(二)第99章 手榴彈雨第192章 偶遇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109章 進攻橫澗山(二)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295章 兵敗如山倒第381章 歸宿第291章 改變進攻方向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294章 功虧一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赣榆县| 红河县| 德江县| 文成县| 海口市| 巴林左旗| 元阳县| 吉安市| 茌平县| 灌南县| 商南县| 综艺| 潼关县| 隆回县| 洛川县| 榆树市| 内黄县| 准格尔旗| 克什克腾旗| 广昌县| 英德市| 高唐县| 霸州市| 阿克陶县| 白河县| 乐昌市| 灯塔市| 房产| 监利县| 曲水县| 临漳县| 蕲春县| 洛扎县| 福清市| 永善县| 安图县| 文山县| 白水县| 灯塔市|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