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3章 先打泰州?

施耐庵臉色有些變化:“元亨,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施先生,我很久仰你的大名,不知施先生對於現(xiàn)在的時事,有何看法?”張陽問道。

施耐庵聽到張陽的話語,不知該如何回答,“不知張公子所問的,是什麼時事?”

“元朝暴政,民不聊生,如今天下已經(jīng)大亂,北方有劉福通,南方有徐壽輝,西面有郭子興,元朝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搖搖欲墜了。”

“唉,朝廷的確是太[***]了,官場之中,人人都在爲(wèi)自己撈利益,卻沒有人願意爲(wèi)江山社稷著想,朝廷裡面,脫脫宰相還算是個實幹家,可是,他也是孤掌難鳴,天下,的確已經(jīng)大亂,就是我們興化,不是也出了您嗎?”施耐庵說道,“當(dāng)初我也是因爲(wèi)因爲(wèi)看不慣官場那些醜惡的一面,才憤然辭官的。”

“這天下,本來就是我們漢人的,蒙古韃子將我們分爲(wèi)了四等人,我們的生活,連牛馬也不如,這樣活著,有什麼意思?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我們漢人聯(lián)合起來,一定能夠?qū)㈨^子趕走的!”張陽一邊說,一邊觀察著施耐庵的神情,當(dāng)他說到將韃子趕走的時候,施耐庵的眼神裡,明顯流露出一絲憧憬。

“就是,表哥,我們都憤起反擊,一定能夠?qū)㈨^子趕走的!”卞元亨在旁邊添油加醋。

熟料,施耐庵卻搖了搖頭:“張公子,你在興化幹出這番大事來,還將興化的那些魚肉百姓的地主豪紳趕走,將他們的土地分給農(nóng)戶,我非常佩服。”

今天本來是出去聽說書,結(jié)果,北寶寺外面,來了一隊士兵,一個領(lǐng)頭的男子,在那裡正在宣傳著要分田地,每個人都可以分到五畝田地,而且,三年之內(nèi),不用賦稅,如今,所有的村民,都對張士誠萬般信服,都在等著將田地分到自己手中,趕緊幹農(nóng)活,明年有個好收成。

施耐庵在那裡聽了半天,凝神了好久,這個政策如果要是實現(xiàn)了的話,那麼,對於百姓來說,將是莫大的福音,這些年來,旱災(zāi),水災(zāi),蝗災(zāi),農(nóng)戶的苦曰子,一直就沒有斷過,當(dāng)初他擔(dān)任一方父母官的時候,其實也想爲(wèi)百姓造福,但是,他卻有一種無力感,如今,他沒能做到的,這個叫做張士誠的鹽場綱司牙儈,辦到了,他在興化,即將實行均田

古往今來,有多少農(nóng)民起義軍,打的都是均田的口號,但是,大部分都失敗了。

而如今,施耐庵的心已經(jīng)老了,他已經(jīng)將自己固步自封在了小說的世界裡,在那裡,他才能夠找到安靜。

施耐庵淡淡地說道:“如果兩位是來招攬的,恕我?guī)筒簧蠌埞拥拿α恕!?

“此話怎講?”張陽問道,剛纔,他明明已經(jīng)很感興趣了。

“老夫已經(jīng)老了,現(xiàn)在直想寫出一本書來,別的,已經(jīng)無能爲(wèi)力了。”漂泊了十幾年,回到家裡,幾經(jīng)周折,施耐庵覺得自己,已經(jīng)成了一個老人,雖然才三十五歲,經(jīng)過世俗的打擊,已經(jīng)不再有當(dāng)初的雄心壯志。

而元亨,他卻正當(dāng)年,有他輔佐著張士誠,一定能夠成就一番事業(yè)。

“表哥,你怎麼這就老了,你才三十五歲,古人有云,三十而立,表哥正當(dāng)壯年啊,難道,表哥是還不死心,想替韃子朝廷效力?”卞元亨望著施耐庵,決定採取點激將措施。

“韃子朝綱糜爛,貴族只知享樂,從來不顧百姓死活,我兩度爲(wèi)官,兩度罷官,皆因爲(wèi)此,我已經(jīng)說過,我已經(jīng)對外面的一切不感興趣了,只想著書立說,沒有其他想法。”施耐庵有些激動地說。

“既然如此,那施先生爲(wèi)何對將土地分給農(nóng)民一事,大快人心?還特意買了壺酒,想要慶祝一下?”張陽緩緩說道。

“這…”施耐庵突然沒了詞,他聽到要分田地的事情,心中非常高興,爲(wèi)百姓感覺到高興,也爲(wèi)這個揭竿而起的張士誠感到驕傲。他的心中,對於朝廷,早已經(jīng)死心了。難道,自己的潛意識中,也是站在張士誠這邊的?難道,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真的還想再發(fā)揮一下自己的才智?寫書,只是掩耳盜鈴?他有點懷疑自己的內(nèi)心了。

“老師剛纔不是還教育學(xué)生,說好男兒敢作敢當(dāng),也不枉來人世一遭。”羅貫中在旁邊,也勸了一句。

連學(xué)生都將了老師一軍,施耐庵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林教頭雪夜上梁山,那都是官府逼的,如今,四處動亂,正是英雄就勢而起的時刻,這個天下,本來就是漢人的天下,士誠雖然不才,但也有天下之志,望施先生相助,成就一番大業(yè)!”張陽恭敬地說道。

施耐庵卻是心中大驚,他的《江湖豪客傳》才寫到第十回: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陸虞候火燒草料場。這林沖雪夜上梁山,是第十一回,還在他腦子中構(gòu)思,沒有下筆,他怎麼知道的?難道他未卜先知?

“如今天下大勢所歸,蒙古韃子必然會被趕回漠北,回到他們的苦寒之地,我們漢人的世界,還會重新回到我們的漢人手中。”張陽胸有成竹地說道:“亂世固然人命如草芥,可是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施先生有一腔抱負(fù),何不施展出來?”

施耐庵終於下定了決心,這番話將他說動了。“好,我願意輔佐張公子,成就一番大業(yè)!”說罷,雙手拱拳,彎下了腰。

張陽大喜:“好,有施先生助我一臂之力,成王敗寇,也不枉在這世上走了一遭

。”他將施耐庵扶起,臉上閃現(xiàn)著光芒。

“貫中,你也跟我們一起走吧!”卞元亨上前,和羅貫中說道。

“家父讓晚生拜見施先生爲(wèi)師,一曰爲(wèi)師,終生爲(wèi)父,學(xué)生自然聽從老師安排。”羅貫中說道。

這個羅貫中,也是個人精,他也想投身行伍,幹出一番事業(yè)來,可是,又怕父親不同意,所以,就擡出施耐庵這個老師來,以後他父親要想責(zé)怪,只能怪到施耐庵身上來。

“貫中,你就跟著爲(wèi)師吧。”施耐庵說道。

“是,老師。”羅貫中滿眼冒光,哪個讀書人,不想有一番功名?

羅貫中生於杭州,祖籍太原,父親羅錦,是太原的一個大鹽商,到白駒鹽場取鹽的過程中,得知施耐庵的大名,便讓其子拜在了施耐庵的名下,在施耐庵的門生中,羅貫中很快脫穎而出,和施耐庵兩人,亦師亦友。施耐庵做什麼,都讓羅貫中陪在身邊。

“兩位遠道而來,就先在寒舍中吃頓便飯,小酌幾杯,何如?”施耐庵說道。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張陽答道。本來他想立刻將兩人帶回去的,雖然自己求賢若渴,但是,這樣做也太倉促了,既然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自己,也不急在一時,能夠在這裡,把酒言歡,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元亨,出去叫兩個人,從附近租個牛車,我們吃了飯,再帶施先生和貫中兩人回去。”張陽和卞元亨吩咐道。

“張公子不必客氣,雖然我身子骨有些老了,可是,騎馬還是沒問題的。”施耐庵說道。“我們吃了飯,就隨你去吧。”

“那家眷怎麼辦?”張陽問道。

張陽的本意,那自然是將施耐庵的家眷也接過去,這樣,施耐庵在軍中,也好安下心來,否則,還得時刻惦記著家中老小。

“先讓她們在家中暫住吧,等我們隊伍發(fā)展壯大,有了堅固的城池之後,再讓她們搬進去。”施耐庵說道。

有了堅固的城池?看來這施耐庵心中已經(jīng)有了一番主張。

“娘子,把家裡那幾只雞殺了,今天中午,好好招待兩位客人,說起來,我和元亨已經(jīng)有十幾年沒有見面了,上次見元亨,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呢。”施耐庵說道。

“學(xué)生先告退了。”羅貫中說道。

“什麼學(xué)生不學(xué)生的,我們兩人既是師生,又是諍友,我們一起吃飯,吃了飯,再共同去大營。”施耐庵說道。

茅草房雖然小,也是佈置得井井有條,中室是書房,西室會客廳,東室是臥室。施耐庵撩起西室的簾子:“請!”

走進會客廳,中間是一張大桌子,幾把太師椅,皆是上好檀木,雖然久不做官,但是在鄉(xiāng)間教書種田,也算是小康之家。

兩側(cè)牆上,掛著幾幅墨寶,蒼勁有力,只可惜是草書,張陽瞄了一眼,沒有看懂,也不敢多看,省得讓這兩個書生看到自己如此感興趣,要是來一句,點評一下吧,那自己只能鑽到桌子下面去了。

分主次坐定,施耐庵是這裡的主人,理應(yīng)上座,但是他已經(jīng)投效了張陽,張陽是他的主公,兩人推脫了一番,還是張陽坐了上座

申氏很快就端上了兩碟小菜,燙了熱酒,每人倒了一杯。

“今曰能夠得施先生相助,乃我張士誠之福,在這裡,藉著這杯薄酒,敬施先生一杯。”張陽說道。

“主公這麼說,就折煞耐庵了,我本一介布衣,能夠得主公賞識,今後願爲(wèi)了主公的宏圖霸業(yè),肝腦塗地。”施耐庵說道。

一杯火辣辣的熱酒下了肚,頓時,騰起了一股熱氣,在這個有些冷清的冬季,守著一個小火爐,煮酒論英雄,也算是人生一大快事。

申氏手腳利落,很快,一隻冒著熱氣的雞,就端上了桌面。

張陽突然心中一動:“施先生,如今我已經(jīng)打下了興化東面的鹽場,整個興化的東部,都已經(jīng)插上了我張士誠的大旗,接下來,我該進攻什麼地方?”

“若依耐庵看來,下一步,該當(dāng)攻打泰州城。”施耐庵說道。?卞元亨眉頭一皺,表哥是自己推薦來的,雖然表哥曾經(jīng)中過進士,可是他現(xiàn)在只是個鄉(xiāng)儒,見識怎麼如此膚淺?攻打泰州?現(xiàn)在已經(jīng)佔領(lǐng)了興化東面的地盤,得勝湖離興化,只有十幾裡地的水路,下一步,當(dāng)然是攻打興化城了,興化是個小城,守衛(wèi)估計很少,再加上義軍節(jié)節(jié)勝利,攻打興化,簡直不費吹灰之力,接著再攻打高郵,寶應(yīng),將整個高郵府收入囊中。可是表哥放著近處的興化城不打,偏偏要去攻打什麼泰州城?

張陽卻是眼前一亮:“說下去。”

“兵者,詭道也,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如今主公已經(jīng)佔領(lǐng)了興化東面的土地,在這裡,均田地,百姓們肯定會非常支持。軍隊的規(guī)模,會像滾雪球一樣擴大,攻打興化,再打高郵,都沒有問題,可是,一旦打下興化,高郵來,就會受到元朝的重視,雖然元朝已經(jīng)被四處的起義攪得焦頭爛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蒙古韃子,仍然有很強的實力,攻打下高郵來之後,主公就成爲(wèi)和劉福通,徐壽輝一樣的大人物,聲勢變大,那麼,四周的各處城池,都會嚴(yán)密防守起來,而主公想要發(fā)展,勢必向南發(fā)展,佔領(lǐng)江浙這片魚米之鄉(xiāng)。向南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攻克泰州,泰州是淮南江北重鎮(zhèn),只有拿下泰州,才能佔領(lǐng)蘇杭。”施耐庵說道。

這些年來,他走南闖北,對四周的風(fēng)土人情,都是非常熟悉,縱觀全國,蘇杭這個地帶,最爲(wèi)富裕,拿下了這片地區(qū),就有了強力的後勤支持,以蘇杭爲(wèi)依託,再向四周擴散。

“而現(xiàn)在,主公雖然在興化做出了一番大事,可是,在朝廷那邊,恐怕還沒有什麼反應(yīng),就是整個江淮行省,恐怕都還沒有什麼大驚小怪。如今四處戰(zhàn)亂,這裡一個小小的起義,雖然還打下了朝廷的鹽場,可是在整個大江南北,根本就不算什麼,所以,泰州此刻,還沒有防備,我們奇襲泰州,一定可以將泰州拿下來。”施耐庵說道。

張陽點點頭,施耐庵說的,和自己所想的,不謀而合。興化算什麼?高郵算什麼?韃子已經(jīng)被自己打怕了,打下興化,甚至打下高郵,根本就沒有懸念。但是,攻下了縣城,攻下了州府,這代表著什麼?元庭會震怒,會派兵圍攻自己,會調(diào)集各處的部隊將起義消滅在萌芽裡。不動則已,一動就要驚天動地!

泰州屬揚州路,這裡屬於高郵府,泰州的那些官軍們,恐怕根本就沒有對自己產(chǎn)生過興趣,至少也得等打下高郵府,他們纔會重視自己的存在。而自己,就是要出其不意,放著在嘴邊的興化不打,先將硬骨頭:泰州拿下來,拿下泰州,那四周的大片土地,都就會收入自己囊中

而且,進攻泰州,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泰州作爲(wèi)韃子的一個重要軍事重鎮(zhèn),裡面有一個武備寺的軍器局!專門負(fù)責(zé)製造和修理各種兵器,裡面有幾百名匠戶,打下泰州,除了軍事和政治上的意義,單單就這匠戶而言,就是最大的收穫了,有了這幾百匠戶,天闕銃就能大量製造出來,軍隊就能大量裝備,攻打泰州這一仗,勢在必行!

張陽的眼中,已經(jīng)燃燒起了戰(zhàn)意。

“來,來,吃菜,菜已經(jīng)涼了。”卞元亨招呼著,大家動筷子,開始吃菜。

那隻雞,瞬間被撕成了幾塊。卞元亨用手拿著一隻雞翅,正在大口地啃著。

“嫂子做得真好吃,表哥,還是讓嫂子跟著過去吧!”卞元亨說道。

“其實整個國家,就彷彿是這隻雞。”張陽說道,“如今,已經(jīng)被起義軍們分割開來,一塊塊地吞下去。”

“那麼,主公想要哪一塊雞肉?雞頭,雞胸,雞翅,還是雞腿?”施耐庵問道。

“此話怎講?”

“雞頭,食之無味,可是,它乃是雞最重要的部位,雞胸肉多,卻沒有雞翅和雞腿味道鮮美。”

張陽以雞做比天下,施耐庵在問張陽的志向,兩人一唱一和,反而將羅貫中和卞元亨晾在了一邊,他們兩人,誰都沒聽懂這話的含義。

雞頭,就是代表大都,那是元庭最重要的地方,劉福通他們起義,離大都最近,受到韃子的鎮(zhèn)壓,也是最厲害。而其餘的人,各佔著其他的地盤,在招兵買馬,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但是,他們都很聰明地,不去拿雞頭。

“那你認(rèn)爲(wèi),我該吃哪一塊呢?”張陽問道。

“主公不但要吃雞翅,還要吃雞腿,雞胸,雞脖子,雞頭。”施耐庵說道。

“那要是被別人吃了呢?”

“那就從他們手上搶下來,哪怕吃剩了一半,也要都搶過來。這雞,只能主公一個人吃。”施耐庵說著,從旁邊卞元亨的嘴邊,將那隻啃了一半的雞翅拿下來,扔到盤子中去。

張陽自然聽出了施耐庵的意思,他也明白,現(xiàn)在雖然這麼多人都在起義,劉福通,徐壽輝,以後還會蹦出個陳友諒來,但是,所有的人,最後,都被朱元璋給滅掉了,天下,只能掌握在一個人的手中,這個人,不是朱元璋,而是我自己!

既然來到了這裡,既然走到了這一步,那就要改寫歷史!

“誰願意吃,那就先讓他吃,不夠吃了,就得吃別人的,搶,先讓他們搶去,等他們搶得精疲力竭了,順乎天意。”張陽淡淡地說道:“元亨,接著吃,貫中,別乾坐著,來,吃雞腿。”說著,他親自動手,將雞翅和雞腿分別給了兩人。

“還是主公英明!”施耐庵說道。

卞元亨一頭霧水,看著遞過來的雞翅,上面還連著幾個肉絲:“大哥,我倒是吃還是不吃啊?”

“那就看你有沒有胃口,有沒有膽子了。”

第323章 苗軍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2章 我是張九四第244章 獲救第158章 探子,探子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354章 炮轟第115章 何家誰做主第115章 何家誰做主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biāo):興化城第366章 水軍交鋒第241章 坐山觀虎鬥第103章 峰迴路轉(zhuǎn)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349章 何時酒醒第78章 鍊鐵(二)第143章 人工呼吸第276章 微山湖煤礦第133章 開會第323章 苗軍第348章 大醉第288章 膠合狀態(tài)第126章 第一槍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165章 追擊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311章 過江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64章 運鐵礦石第157章 納速剌丁第278章 火銃對火銃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326章 計中計第80章 鍊鐵(四)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20章 劫糧(二)第218章 勸降第29章 殺人港(二)第97章 等待第89章 手榴彈的威力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130章 戰(zhàn)場混亂第259章 地面戰(zhàn)鬥第249章 祖墳風(fēng)波(二)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297章 脫脫失權(quán)第169章 抓活口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80章 鍊鐵(四)第8章 吃魚第286章 首次交鋒第15章 傷口發(fā)炎了第118章 天闕銃的刺刀第100章 交貨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206章 大都第102章 闖軍營第6章 屍骨未寒第252章 血腥之夜第123章 發(fā)兵第205章 商議第352章 來援第284章 雪雪的進攻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376章 陳友諒跑了第11章 發(fā)現(xiàn)赤鐵礦第369章 戰(zhàn)船入役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295章 兵敗如山倒第27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二)第124章 封鎖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243章 高郵湖驚魂第324章 練兵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24章 得勝湖第244章 獲救第248章 祖墳風(fēng)波(一)第284章 雪雪的進攻第206章 大都第313章 懲罰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187章 何家風(fēng)波第121章 考覈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37章 運勞力回基地(二)第296章 彈劾第38章 芙蓉寨第180章 北極殿誓師第11章 發(fā)現(xiàn)赤鐵礦
第323章 苗軍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2章 我是張九四第244章 獲救第158章 探子,探子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354章 炮轟第115章 何家誰做主第115章 何家誰做主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biāo):興化城第366章 水軍交鋒第241章 坐山觀虎鬥第103章 峰迴路轉(zhuǎn)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349章 何時酒醒第78章 鍊鐵(二)第143章 人工呼吸第276章 微山湖煤礦第133章 開會第323章 苗軍第348章 大醉第288章 膠合狀態(tài)第126章 第一槍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165章 追擊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311章 過江第209章 趙鏈進泰州第64章 運鐵礦石第157章 納速剌丁第278章 火銃對火銃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326章 計中計第80章 鍊鐵(四)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20章 劫糧(二)第218章 勸降第29章 殺人港(二)第97章 等待第89章 手榴彈的威力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130章 戰(zhàn)場混亂第259章 地面戰(zhàn)鬥第249章 祖墳風(fēng)波(二)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297章 脫脫失權(quán)第169章 抓活口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80章 鍊鐵(四)第8章 吃魚第286章 首次交鋒第15章 傷口發(fā)炎了第118章 天闕銃的刺刀第100章 交貨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206章 大都第102章 闖軍營第6章 屍骨未寒第252章 血腥之夜第123章 發(fā)兵第205章 商議第352章 來援第284章 雪雪的進攻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376章 陳友諒跑了第11章 發(fā)現(xiàn)赤鐵礦第369章 戰(zhàn)船入役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295章 兵敗如山倒第27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二)第124章 封鎖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243章 高郵湖驚魂第324章 練兵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24章 得勝湖第244章 獲救第248章 祖墳風(fēng)波(一)第284章 雪雪的進攻第206章 大都第313章 懲罰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187章 何家風(fēng)波第121章 考覈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37章 運勞力回基地(二)第296章 彈劾第38章 芙蓉寨第180章 北極殿誓師第11章 發(fā)現(xiàn)赤鐵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鞍山市| 汶上县| 庆城县| 卓尼县| 吉首市| 寿宁县| 金门县| 泰和县| 延川县| 吴桥县| 云安县| 新民市| 莱阳市| 商水县| 伊金霍洛旗| 巍山| 榆林市| 泽普县| 樟树市| 闽侯县| 泸水县| 都江堰市| 会理县| 南漳县| 正蓝旗| 娄烦县| 达州市| 新绛县| 龙山县| 济阳县| 浪卡子县| 梁山县| 明溪县| 大同市| 永仁县| 贵阳市| 建平县| 香港| 通许县| 三门峡市|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