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

這次從基地一共帶來了幾十桿天闕銃,給湯和二十桿,因爲他要承擔起保護基地的任務來,在水面上巡邏,天闕銃是最合適的武器,給士義留了十桿,現在還剩下三十五桿,第三營和第四營各十桿,自己還能留下十五桿給自己的大本營裝備。

回來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讓呂珍帶人將丁溪場的圈出一塊地方來,作爲高度機密,再調派大本營的一個百人隊三班巡邏,將這裡看守起來,等著士德過來,馬上又可以接著開工。

選址自然得挨著河邊的那塊地方,方便船隻來回運輸貨物,旁邊還有韃子原來的駐軍軍營,現在作爲隊伍的軍營暫時駐紮這,將那裡騰出來,作爲生活區,這樣,工人們的生活區和工作區挨著,和外界盡力隔絕,減少泄密的可能‘性’,雖然經過這段時間的表現,工人們都是能夠遵守自己事先的約定的,但是還是做好防護措施,以免這個粗鹽提純的秘密泄‘露’。

“大哥,你叫我們?”呂珍和卞元亨走了進來。

“是,我不在這幾天,隊伍訓練得怎麼樣了?”張陽問道。

“大哥,又要有仗打了?”呂珍問道。

“這個仗多得是,就看咱們怎麼打了,但是,隊伍一定要訓練好了,我要的不是拿著長矛的農夫,我要的是可以和韃子面對面死磕的‘精’銳。”張陽說道。

“放心吧,大哥,我現在的隊伍,就是韃子的馬跑到跟前,沒有命令,也不會後退,即使馬蹄踏到腦袋上,也能面不改‘色’地將長矛‘插’進馬的肚子裡。”卞元亨說道。

“這次回基地,又帶來了幾十把天闕銃,你們第三營和第四營,各裝備十把。”張陽說道。

聽到有天闕銃,兩人先是一喜,接著又是滿面愁容:“大哥,能多給點嗎?就這麼幾桿,我沒法分啊。”

“好啊,那就不要分了,統一裝備給我大本營。”張陽說道。

兩人立刻改了口‘吻’:“不用了,不用了,螞蟻再小也是‘肉’,雖然有點少,總比沒有好吧”

張陽肚子裡暗笑,這幾個人啊,都想搶著要天闕銃,都嫌少,可是也沒有辦法啊,天闕銃的產能有限,得過上幾個月,才能裝備齊,可是,時間不等人啊。

“呂珍,你的隊伍除了訓練之外,再‘交’給你一個任務。”張陽說道。

“是,大哥,保證完成任務。”呂珍還沒有聽到是什麼任務,就已經拍著‘胸’脯應了下來。

“鹽場該重新開工了,你派一個百人隊,將鹽場中間壘一堵牆,把鹽場分開,將那邊的兩個百人隊的住房騰出來,圈起圍牆。”張陽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著窗戶外面的地形比劃著。

這麼簡單?他還以爲大哥給自己一個什麼樣的任務呢,如此簡單,就是個泥水匠的活兒啊,派上一個百人隊,兩天就幹完了。

“大哥,有人要加入我們嗎?”卞元亨問道。

卞元亨腦子反應快,立刻想到,大哥讓騰出這塊地方,肯定是有情況。

“我打算,將粗鹽提純搬到這裡來,以後,基地專‘門’造武器。”張陽說道。

兩人對視了一眼,有點吃驚,但是仔細一想,大哥這麼做,好處非常明顯,鹽場這裡的鹽,不用再周折地進行轉運了,在這裡,直接轉化爲‘精’鹽,裝船出售,利潤肯定很高。而基地,專‘門’用來造武器,一定會增加人手,提高天闕銃的產量。

“明白了,大哥。”呂珍說道。

“圍牆一定要建得高一點,防止被外人偷窺,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張陽說道。

“是,大哥。”

“接著回去訓練吧。”張陽說道。

呂珍向外走去,卞元亨卻遲鈍了一下,沒有動彈。

“元亨,還有什麼事嗎?”張陽問道。

“大哥,如今我們的隊伍剛剛建立起來,正是用人之際,我想向你推薦一個人。”卞元亨說道。

“好啊,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凡是和我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面的,我都歡迎。”張陽說道。

“這個人是我表哥,而且,他曾經給韃子做過官。所以,我怕…”卞元亨有些遲疑。

“曾經給韃子做過官,後來爲什麼不做了?”張陽問道。

“兩次爲官,都因爲他爲人正直,同情民衆,看不管韃子的所作所爲,憤然辭官。”

“這樣的人,你還怕什麼?我就是喜歡這樣的人,我們的隊伍,正需要這樣的人。”張陽說道,一個正直的官員,在元朝這種腐敗的制度中,自然處處受排擠,而這種人,反而正是自己需要的,“你表哥他叫什麼名字?”

“他本名叫施彥端,字耐庵。”卞元亨說道。

施彥端,字耐庵,那不就是施耐庵嗎?張陽心頭一陣‘激’動,提起施耐庵,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啊,那個水滸傳,可是四大名著之一啊。

“他在哪裡?快帶我去。”張陽急不可耐地說道。

卞元亨心中一驚,看自己大哥這樣子,簡直像是貓見了老鼠一樣,迫不及待了,他和自己的表哥很熟嗎?怎麼像是失散多年,馬上就能相見的兄弟一樣?

“他現在在‘花’家垛居住,不問世事,好像正在寫什麼書,但是我的這個表哥,參加過兩次科舉,中過進士,他是個人才,就這麼窩在鄉下,我爲他不平,所以,就想舉薦給大哥。”

“快,我們馬上就去。”張陽已經等不及卞元亨說這麼多話了,‘花’家垛就是白駒場附近的一個村子,他知道這個地方,離自己家張家墩非常近,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啊。但是,張陽一直都在鹽場忙碌,對於附近住了這麼個大人物,居然沒有耳聞。

“士信,備馬,集合一個小隊,準備出發”張陽大聲喊道。

“元亨,你和我一起去。”張陽說道。

“是,大哥。”卞元亨看大哥如此‘激’動,自己也很高興,看來,自己的表哥很有名嘛,他臉上也很光彩。

駿馬奔馳,馬蹄在串場河邊的官道上揚起一片塵土,十幾個人,騎著馬,飛速向北方奔去。

施耐庵,施耐庵,怎麼會在這裡?自己只有一個李善長,遠遠不夠,這次一定要將施耐庵說服,加入自己的隊伍。

張陽的穿越,讓張士誠的起兵反元早了幾個月,但是,縱觀整個歷史,仍然在按著原來的方向進行著,施耐庵,仍然在等待著明主,這個明主,就是張士誠。

施耐庵,本名彥端,又名子安,字耐庵。在童年時期,就聰穎過人,於是其父施元德把他送到海陵東隅之白駒場讀書。他的童年,就打上了白駒的烙印。他勤奮好學,才思敏捷,很快成長爲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

而卞元亨比施耐庵晚生了幾年,卻是不喜歡讀書,反而喜歡舞刀‘弄’劍,後來因爲見義勇爲,打死了鹽城巡撫,受到通緝,只好隱姓埋名,到了芙蓉村,安定下來,成了一名獵戶。

施耐庵的仕途,卻充滿了曲折,他在十九歲時,初涉科場,一舉考取秀才;但是直到三十歲,才考取了舉人。後到大都參加進士科考。他躊躇滿志,期望著金榜題名。不料,事與願違,卻名落孫山。他深愧有負父老鄉親厚望,白首爲功名,無顏回家。

還好他在大都認識了一個好友劉本善,官居國子監司業,經過多方打點,恰逢山東鄆城縣訓導有缺,便舉薦施耐庵前去赴任。

在鄆城期間,施耐庵做了官,自然想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倡導學習,廉潔奉公,同情百姓,指導農桑。但是,在元朝的這樣一個官場中,他的正直作爲反而引起了上司和地方豪紳的不滿,每每受到刁難。尤其受到一個叫做吳林的紳士的誣告,施耐庵終於體會到官場黑暗,舉步維艱,於是憤然辭官。

這段時間,不僅讓施耐庵體會到做清官的艱難,也讓他見識了社會的黑暗,而且,他還四處走動,遊覽了魯中名勝:水堡村訪問宋江後人,景陽崗憑弔武松廟,石碣村拜謁三賢桐,黃堆集(即黃泥崗)考察劫“綱”遺址,獅子樓聽評書說話。聽樵夫晨歌,和漁夫晚唱,過金沙灘,經斷金亭,穿黑風口,攀梁山道。在鄆城期間的經歷,讓他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次年辛未,施耐庵三十五歲,元廷又舉辦了一次特殊的科考,施耐庵求仕之心未泯,長途跋涉再次來到大都,這次修成正果,獲得賜進士的功名,被委派到錢塘擔任縣尹。

但是,施耐庵並沒有吸取第一次的“教訓”,他官雖然高了,卻仍然秉‘性’不移,他倡導農桑,輕賦薄稅,秉公執法,抑制豪強。施耐庵的正直行爲時時受錢塘達魯‘花’赤的干預。兩次做官的經歷,讓他體會到在這個分爲四等人的朝廷裡,他的理想抱負,是無法實現的,於是,再一次辭官,此時已經離家十餘載。

這次徹底死心,他不再追求仕途,回家的念頭越來越強烈,於是他從錢塘日夜兼程,趕回高郵,但是,家中的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妻子季氏夫人早於前年病故;老父也臥病在‘牀’,不久人世,悲痛‘玉’絕,慨嘆造化‘弄’人,十幾年的經歷讓他頓悟了很多。不久之後,他續絃申氏,教書種田,耕讀兩行,安心當起了一個不問世事的鄉儒。

此時的施耐庵,大隱隱於市, 教書之餘,以大宋《宣和遺事》爲藍本,進行渲染誇張,著手寫《江湖豪客傳》。也就是流傳後世的《水滸傳》。

如果沒有張陽的起義,興化還在安定之中,但是,張陽已經舉起了義旗,施耐庵雖然已經過了憤青的年齡,但是,他那顆渴望造福百姓,反抗強權的心,卻越來越強烈了。

“大哥,前面就到了。”卞元亨說道。

普通的茅草屋,已經有些破落,在冬季的冷風中,微微顫抖,‘門’上一幅對聯,被冷風撕扯了一個角。

“吳興綿世澤,楚水封明煙”張陽默默地讀到,這裡面的意思,大概就是現在的施耐庵,已經安心於隱居水鄉,著書立說的心態了。

昔日劉備三顧草廬,今日有我張陽請施耐庵出山,他會答應嗎?張陽心中下定主意,就是來三次,五次,還是十次,也要把他請出來。

況且,自己還有卞元亨呢,兩個表兄弟之間,總是有些情分的吧?

“表哥,表哥在家嗎?”卞元亨大嗓‘門’喊道。

“咯吱,”隨著卞元亨的喊聲,房‘門’被打開,一箇中年‘婦’‘女’,頭上‘插’著一根木簪,穿著普通的素白‘色’的長錦衣,一雙眼睛卻好奇地打量著院‘門’前的幾個人。

他們牽著戰馬,穿著粗布的衣服,身上揹著一種奇怪的武器,個個都是雄姿勃發,爲首的兩人,更是神采非凡,一看不是普通人物。

“你們找誰?”她問道。

“敢問可是嫂嫂?小弟是來找表哥施耐庵的。”卞元亨彎下腰,做了個揖。

“你是?”開‘門’的人,正是施耐庵的續絃申氏,可是她並不知道施耐庵還有什麼表弟。

“小弟是卞元亨啊,表哥在家嗎?”卞元亨也不認識申氏,只能是看到表哥才能相認了。

“他去北寶寺南側的說書場聽人說書去了,還沒有回來。”申氏半信半疑地答道。

原來任何人寫書,都是要積累素材的,這個施耐庵,還喜歡去聽人說書,藉此來完善自己小說的思路。

看來這次要無功而返了?

本來申氏是打算將他們迎進屋的,但是,看著他們一行人,她心中就猶豫了,這些人的身上,有一股殺氣,恐怕是來者不善。

“那就叨擾嫂嫂了,我們改日再來吧。”張陽開口說話。

卞元亨聽出了大哥嘴裡的無奈,可是他也沒辦法,這次是來說服表哥出山的,可不能粗魯,再說了,雖然吃了閉‘門’羹,但那個人是表嫂,自己能怎麼辦?

他扭轉頭,準備牽馬回去。

突然,他眼前一亮,遠處的小路上,慢慢悠悠地走來兩個人。

身著長褂,下面一個長‘褲’,一雙黑‘色’的布鞋。頭髮束起,紮成一個髮髻,左手拿著一個酒壺,步伐沉穩,兩眼放光,嘴中還在不停地大喊:“真是大快人心,真是大快人心啊,把土地都分給了農戶,這樣農戶們再也不會受地主富戶的欺凌了”

“老師,您小聲點,要是被朝廷的人聽到了,會有大禍的。”另一個男子在後面說道,他的年紀看起來,要小很多,是施耐庵的學生。

“貫中,好男兒敢作敢當,也不枉來人世一遭。”他說著,突然呆住了,自己家‘門’前,什麼時候來了這麼一隊人?還都牽著馬,是什麼大人物?

“表哥”卞元亨已經認出了那個人正是自己的表哥施耐庵,連忙大聲喊道。

施耐庵定睛一看:雖然比原來變得有些高了,但是那眉目輪廓,還和原來一樣,正是自己的表弟卞元亨。

“元亨”施耐庵喊道,“你怎麼來了?自從上次你在鹽城殺死了巡撫,就一直沒有你的消息,真沒想到,還能再見到你。”

“是啊,表哥,我也剛剛打聽到,原來你搬到白駒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大哥,張士誠。”

“你就是張士誠?”施耐庵睜大了眼睛,不相信地看著張陽。

“是啊,我就是,如假包換。”張陽說著,看了看施耐庵身後的人,也是不相信地問道:“這位是羅貫中?”

他身後的那個人愣住了:“是啊,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卞元亨也糊塗了,怎麼好像都不認識,怎麼又都認識?

剛纔的風吹過來,張陽將他們兩人的對話聽得明明白白,雖然只叫了“貫中”兩個字,但是,毫無疑問,肯定就是羅貫中了,否則,哪裡還會有這麼湊巧的事。

此時的羅貫中,還是一個‘毛’頭小夥子,他拜到施耐庵‘門’下,最後,也成了一個大作家。

張陽心中一動,一個也是拉,兩個也是拉,把他們兩個,都拉入夥好了。

“請入寒舍一坐,”施耐庵說道:“娘子,還愣著幹什麼,快讓客人進屋啊。”

申氏這才確定,真的是自己的親戚,趕緊揭起‘門’簾:“快請進。”

張陽讓衛隊在外面守候,和施耐庵客氣了一下,才進了‘門’。

雖然只是三間茅草屋,裡面佈置得卻是非常有品味。正‘門’對著的,是一個屏風,屏風後面,是一個書桌,兩旁牆上掛著一些字畫,其中一個,皓然在目:一個威風凜凜的漢子,正騎在一隻吊睛白額大虎上面,那個結實的拳頭,正在向老虎的頭上招呼。

越看越覺得有些眼熟,那個打虎的壯漢,怎麼和卞元亨有幾分相似?

“這是我在寫書的時候,順勢畫的。”施耐庵看張陽在注視著這幅畫,解釋道。

“敢問先生,這幅武松打虎,怎麼和元亨有些相似?”張陽還是好奇地問了出來。

“這個…”施耐庵說道:“書中人物,自然都來自現實生活,又是在現實生活之上,昇華出來的,武松打虎,元亨也空手打過老虎,所以,我就將兩者聯繫到一起去了。”

張陽轉頭,不相信地看著卞元亨:你小子,還空手打過老虎啊?

“這倒不假,”卞元亨開口道,“只是,我不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而是用腳踢過去,結果,正中老虎下頜,是老虎的關鍵‘穴’位,就彷彿打中了人的太陽‘穴’,純粹運氣,運氣。”

“老師在寫這一段的時候,一邊寫,一邊還在回憶汴壯士的打虎過程,名爲寫武松,實則寫的是壯士你啊。”羅貫中在一旁說道。

卞元亨有些飄飄然,自己曾經空手打死過老虎,也算是條響噹噹的漢子了,可是,打老虎再威風,也不如現在打韃子更過癮,他想起此次來的目的,便想轉移話題。

“書上寫得再好,也是空談啊,如果能實現表哥的願望,該有多好。”

第151章 心服第80章 鍊鐵(四)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96章 天闕銃第37章 運勞力回基地(二)第159章 備戰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214章 說服第347章 遭遇第309章 常遇眷來投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331章 弘文館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113章 家規第131章 桿子的末日第373章 佈置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253章 備戰第117章 商談第342章 應天府第333章 商業稅?第306章 猛將常遇春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80章 鍊鐵(四)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275章 水戰三步走第258章 投降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274章 出軍第126章 第一槍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390章 回馬槍第64章 運鐵礦石第54章 美女相伴第281章 功虧一簣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114章 殺人港換鹽第168章 海魯丁和西山驢的末日第326章 計中計第232章 高郵府的新府尹和達魯花赤第243章 高郵湖驚魂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325章 投毒第352章 來援第267章 殲滅韃子第186章 興化,高郵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48章 拍賣鹽引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298章 失控第377章 江州第137章 訂婚(一)第63章 芙蓉村倖存的村民第131章 桿子的末日第289章 收兵第313章 懲罰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352章 來援第228章 不眠之夜第147章 平山堂第296章 彈劾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42章 進攻芙蓉寨(四)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86章 回濠州第20章 劫糧(二)第133章 開會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165章 追擊第285章 大戰序幕第114章 殺人港換鹽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111章 純屬意外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169章 抓活口第324章 練兵第77章 鍊鐵(一)第291章 改變進攻方向第148章 書生酒鬼第37章 運勞力回基地(二)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354章 炮轟第326章 計中計第75章 要儘快開始鍊鐵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347章 遭遇第313章 懲罰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5章 自己做火藥,炸魚第344章 陰謀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92章 手銃
第151章 心服第80章 鍊鐵(四)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96章 天闕銃第37章 運勞力回基地(二)第159章 備戰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214章 說服第347章 遭遇第309章 常遇眷來投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331章 弘文館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41章 進攻芙蓉寨(三)第113章 家規第131章 桿子的末日第373章 佈置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253章 備戰第117章 商談第342章 應天府第333章 商業稅?第306章 猛將常遇春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80章 鍊鐵(四)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275章 水戰三步走第258章 投降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274章 出軍第126章 第一槍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390章 回馬槍第64章 運鐵礦石第54章 美女相伴第281章 功虧一簣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114章 殺人港換鹽第168章 海魯丁和西山驢的末日第326章 計中計第232章 高郵府的新府尹和達魯花赤第243章 高郵湖驚魂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325章 投毒第352章 來援第267章 殲滅韃子第186章 興化,高郵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48章 拍賣鹽引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298章 失控第377章 江州第137章 訂婚(一)第63章 芙蓉村倖存的村民第131章 桿子的末日第289章 收兵第313章 懲罰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352章 來援第228章 不眠之夜第147章 平山堂第296章 彈劾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42章 進攻芙蓉寨(四)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86章 回濠州第20章 劫糧(二)第133章 開會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165章 追擊第285章 大戰序幕第114章 殺人港換鹽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111章 純屬意外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169章 抓活口第324章 練兵第77章 鍊鐵(一)第291章 改變進攻方向第148章 書生酒鬼第37章 運勞力回基地(二)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354章 炮轟第326章 計中計第75章 要儘快開始鍊鐵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347章 遭遇第313章 懲罰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5章 自己做火藥,炸魚第344章 陰謀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92章 手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江县| 仙桃市| 西平县| 合阳县| 巴彦淖尔市| 永嘉县| 抚远县| 斗六市| 阿克苏市| 美姑县| 丰原市| 平舆县| 皮山县| 通许县| 云龙县| 宁都县| 墨竹工卡县| 辰溪县| 呼伦贝尔市| 即墨市| 大荔县| 合水县| 治多县| 康保县| 大埔区| 潼南县| 称多县| 咸阳市| 丁青县| 弥渡县| 沙洋县| 德保县| 宁津县| 抚远县| 金平| 白银市| 沧州市| 长阳| 陆良县| 林州市|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