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8章 在高高的長山裡面挖呀挖呀挖

次日一大早,化成雨便親自下到山林裡。

他不是去追擊巴木旦,也不是收攏潰軍。

南越土著和張議平搜了半天,都沒搜著潰敗的漢軍,他自然也找不到。

化成雨只是按著手中,皇帝給他的地圖,尋到一處極爲隱蔽的山間。

他手中大刀猛揮,幾乎砍光了附近的雜草、斷木,纔算是看出了一些端倪。

“看地圖上畫的,這裡應該有個口子?”

化成雨拿捏不準,但附近也沒其他可疑的地方。

於是乎,便也只得對著這處地面,拿著刀,跟個傻子似的,又刮又捅。

捅了一會兒,他就覺得不對勁了。

刀碰著什麼東西了。

他索性趴伏了下去,用手扒起了附近的泥。

扒拉了一陣後,赫然扒出了一張木板。

化成雨三下五除二,將木板挪開,木板下面,又是一層泥。

他再度將這層泥扒光,又見著一塊木板。

等到將第二塊木板挪開之後,纔算是露出了一個洞口。

“就是這兒了。”

化成雨長長出了一口氣,累死個人。

地道的一個小口,竟然,還做了這麼多層封閉。

他直接下了洞口,這地道似乎很深,外邊很深,裡邊同樣也很深。

就算沒有木板、泥土的阻擋,果露在外,只是單純掩映在樹木雜草治下,都不容易被發現。

化成雨走了一會兒,便覺得走到頭了,因爲他摸著了一面土牆。

黑暗中,他伸出手,在頭頂上方摸了摸。

“用木板加以固定,沒錯了,就是這裡。”

化成雨繼續拿著刀,伸手去挖掘木板與土牆的連接之處。

兩者連接的並不緊密,只要把周遭的泥土挖開一層,就能輕鬆取下木板。

而後,等化成雨將木板一一挖出來以後。

輕輕的一聲,便有大量的泥土掉落,隨後土牆也倒了下去。

等了一會兒,泥土不再掉落,化成雨拍了拍身上沾著的泥土,踩著木板,這纔算正式走入了地道。

“誰?!”

當頭便有一個漢軍將士,持刀抵住了他。

“御前侍衛,化成雨。”

那士卒當即放鬆了些警惕,化成雨在軍中,還是有些名氣的。

軍中一直護在皇帝身邊,不知道長山有地道的高級將領,應該也只有化成雨一人。

而且這一處出口,堵得很死,交趾國的將士不可能發現。

按照皇帝的叮囑,也是將這裡,作爲聯絡點使用。

“應該是陛下那邊有消息了,咱們估計也可以開始作戰了。”

看守士卒心中如此想著,不過他並沒有就這麼放化成雨進去。

“信物呢?”

Wшw _тт κan _¢ Ο

“這裡。”

化成雨遞出一個東西,士卒摸了幾把,覺得沒什麼問題:

“進去吧,陳大人和李將軍,都在最大的地道里。”

“你應該有地圖吧?”

“循著地圖走,就能找到。”

“有”

化成雨進了地道,有地圖和沒地圖,區別好像也不是特別大。

畢竟這地圖上的地道,七彎八拐,處處相連又各有用處,還真不容易走。

走了好一會兒,他迷路了。

還是在早前隱蔽其中的漢軍將士們的引導下,才見著了在地道里待了一夜的陳伏甲與李景績。

兩人沒什麼精神,呼吸都有些沉悶。

可看見化成雨來了,面上頓時有了喜色。

陳伏甲更甚,他堂堂潁川陳氏,世出名門,竟然也不得不學著地老鼠一樣,在地道里茍且,便急切道:

“陛下已經拿下了長山聖地??!”

“拿下了。”

化成雨一陣雲裡霧裡摸不著頭腦,他走的匆忙,皇帝也沒多給他解釋什麼。

可這地道是怎麼一回事?

本該潰敗之後,四散逃逸的漢軍,爲何又在地道之中?

而且看見他到來,就知道已經拿下了長山聖地?

化成雨心裡猛然有一種,被世界拋棄了的感覺。

陳伏甲知道,李景績知道,典褚多半也知道,還有這地道里的將士們,都知道爲什麼。

偏偏他不知道??!

“拿下就好,拿下長山聖地,就說明解決了最棘手的南越土著們,看來,現在就是我們發揮的時候了。”

陳伏甲活動活動筋骨,不過還是直不起身子。

地道里,終究算不得寬闊。

“陳大人,你與我說一說,這到底是是怎麼一回事??”

化成雨見此,更是心中難耐,迫不及待的問著。

陳伏甲做出一臉茫然之色,道:

“地道啊,陛下善於穴攻,人盡皆知,你不就是當時夜襲張淮陽的八百御前侍衛之一嗎?”

“還請陳大人明言,我也好做配合。”

化成雨還是很急。

他當然也知道這是地道,可踏馬這地道是什麼時候挖的?

伱們又踏馬是怎麼進來的?

該不會連昨天下午大敗一場,都是假的吧?

就他一個人矇在鼓裡?

這分明是逮著老實人,往死裡騙啊!

見化成雨如此,陳伏甲心裡偷著樂。

只覺得地道里的陰鬱潮溼之氣,爲之一空,整個人都舒服了不少。

“陛下爲了追逐南越土著,特意率軍深入山林。”

“可那些南越土著本就世代居於長山,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我軍縱然甲冑精良,又特意招募了些南越將士,補充山地作戰能力。”

“固然能佔得一些便宜,可又能有多少優勢?”

“陛下雄才偉略,怎會如此不智,和南越土著們,在山林裡作戰?”

“就算如此,難道以某之智,還會看不出來深入山林的兇險,而加以勸諫嗎?!”

陳伏甲一臉傲然之色,管他三七二十一,先給自己臉上貼貼金。

而後他深呼一口氣,緩上片刻,繼續道:

“你在市集裡給南越土著們,兌換金銀的時候,陛下就已經遣人開始挖掘地道了。”

“算一算,都挖了一個月了。”

“交趾之地,多是紅土和黏土,長山也是如此,而且近些日子,都是陰雨天。”

“土地溼軟,更加適合挖掘地道。”

化成雨點了點頭,恍然大悟。

這倒是沒錯,就連長山山頂上的地,皇帝拿棋盤矛往地上隨便一戳,都能輕鬆立住,當然適合挖掘。

可他更是不解:

“交趾的土地,固然溼軟,可近些日子多雨,尤其是昨日,更是暴雨傾盆。”

“哪怕長山,沒有化作汪洋澤國,也非常不利於地道安全,你們爲何能躲在地道里??”

他很清楚地道的弊端,地道沒被淹就離譜。

當初張淮陽,就是這麼派人叮囑瓊州各郡守將的,以水攻、火攻,來解決地道。

只是在守將有所準備之前,城池就已經被皇帝給騙開了,沒有用上。

但這兩個方法,毫無疑問,都能很好的針對挖地道。

而現在陰雨天裡,固然放不了火,可狂風暴雨之下,難道不會把地道給淹了嗎?

見化成雨連連追問,陳伏甲頷首,一臉滿意之色。

化成雨比典褚和李景績好玩兒多了。

一個是憋上一天,放不出幾個屁來,另一個是隻會按部就班,照本宣科。

還是化成雨好,會舉一反三,十萬個爲什麼,能滿足他的展示欲。

陳伏甲見有了捧哏,便也耐心解釋著:

“這是自然,暴雨對地道有很大的影響。”

“但爲了打擊敵人,保護自己,將士們也只能克服困難,挖掘更深、更堅固、結構更負責、功能更全面的地道。”

“正所謂水往低處流,那麼便在山體中開挖,甚至結合一些隱蔽的山洞,逐步把孤立的山洞,發展成縱橫交錯相連的地道。”

“一些容易灌入雨水的地方,也特意做了掩蓋,以木板、闊葉、泥土等,加以封閉。”

“同時,將士們也挖掘有專門用來排水的通道。”

“這些優化過的地道,相比於之前你們用來夜襲敵營的地道,隱蔽效果大大提升。”

“別說不怕暴雨,就算是水攻、火攻、煙攻,全都來了,也是白搭。”

“你這邊放火、放煙,那邊要麼封死,要麼直接鑽著另一個地道,溜了。”

陳伏甲見光用說的,太麻煩,而且這地道里,呼吸也不是很順暢。

索性便將之前,皇帝教導將士們如何挖地道時,畫的地道結構圖,拿給了化成雨。

化成雨只是草草看了幾眼,便深吸了一口氣,試圖緩解自己的情緒。

就圖紙上寫明的地道來說,挖掘深度普遍在三尺、四尺之間,寬度則是兩尺左右,高則有三到五尺。

地道頂部,還用著圓木、硬質黏土,以及少量銅板、木板,做成厚度差不多三尺左右的防護頂蓋。

頂蓋可以起到支撐作用。

較小的地道內部,只有支撐頂蓋。

而一些規模較大,比如專門爲了讓典褚也能鑽進去的地道,則除了頂蓋之外,還設置了額外的支撐柱。

就地道的形狀來看,則大多呈“乙”字形,並且加以傾斜。

一看就知道,這也是爲了防止暴雨的設計,以便將滲水,排入蓄水坑或排水地道之中。

而處於拐角之處的蓄水坑,則正好可以作爲水關,防止敵人入侵的同時,還能夠當做水井。

而且從這數量來看,只怕除了少數,掌握著地道地圖的漢軍核心將領。

就連尋常漢軍士卒,也搞不清楚,這一個月以來,他們到底挖了多少地道!

縱然心中驚駭萬分,可化成雨還是有太多不解:

“陳大人,咱們要挖掘這麼多地道,還得加以隱蔽,以及各種細緻的處理,材料從何而來?”

剛問出口,他就覺得自己有點犯傻。

交趾國密林衆多,而且漢軍正是身處於山林之中。

和他們以前在瓊州城裡挖地道不同,什麼木材、竹料,直接就地取材。

“看來你也知道了。”

“這長山之中,樹林遍佈,既有高大的樹木和竹子,做建材,也有低矮的灌木和藤蔓,做掩護。”

陳伏甲壓低了聲音,一幅高深莫測的模樣,道:

“不過,可不僅如此啊!”

“你在集市之中,和南越土著們兌換銀錢,他們可沒少拿著木材、竹片之類的東西,來兌換吧?”

化成雨先是一愣,隨後感嘆連連。

沒錯,皇帝下令和南越土著們互市,價格壓得很低,幾乎沒什麼盈利。

而收購的,卻不僅僅是鹿皮、樟腦、草藥,這些對漢軍有用,或是轉手倒賣,又有利可圖的東西。

就連隨處可見的木頭,都折價收取了不少。

甚至可以說,這些可以輕鬆獲取的物件,是這些天來,貿易最多的。

畢竟哪怕家中沒有什麼值錢的鹿皮、草藥,也能去砍點木頭。

當時化成雨還以爲,皇帝是爲了博取交趾土著們的好感,無所不用其極。

在那些不明就裡,被巴木旦裹挾而走的南越土著們,抵抗漢軍時,他甚至還因此罵了好幾句白眼狼。

而實際上,皇帝從在和南越土著們互市的時候,就已經在算計人了??

這哪是隻有漢軍在挖地道啊!

就連數萬南越土著,都參與了進來!

甚至稱得上一句“長山全民工程”!

“不過通過和南越土著們的互市,建材來源,算不上穩定。”

“更主要的,還是陛下提出來的分工合作。”

“精確分配每個將士的任務,有人負責挖土,有人負責把土提升上來,有人則負責把土運走倒掉。”

“每曲、每營,各承包一段。”

“對於較淺的隧道,挖掘方式爲兩頭掘進,即每隔百尺左右,挖一個十尺的豎井。”

“然後從豎井內,兩頭同時向中間開挖,直至匯合。”

“如此一來,便更爲輕鬆。”

化成雨又是忍不住,問了聲:

“如此大規模行動,難道不會被發現嗎?”

“若是地道在挖掘時,就被發現,可就無用了啊!”

難道是靠著僥倖,才成功挖好的?

陳伏甲笑道:

“這也賴以市集之功。”

“市集可不僅僅是在博取南越土著們的好感,讓他們幫助我們籌集建材,補足所缺。”

“同時,也是在以物廉價美的貨物,吸引南越土著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把心思,放在買賣上面。”

“從而讓在山林裡挖掘的將士們,更爲隱蔽,更不容易被發現。”

“咱們這些地道,都是從與市集相逆的方向,開始挖的。”

“就連一些挖掘地道的必須用具,也能以運輸貨物爲由,從日南郡運來。”

“大宗的物資運輸,也因爲市集的大量供貨,而不會引起交趾細作的警惕。”

陳伏甲又是傲然的道了句:

“區區長山密林,在陛下面前,還是不足一提。”

話裡話外,他都沒離開皇帝,但這言語表情,倒像是在炫耀自己。

在他看來,不管他提出開設市集,與南越土著互市時,是什麼想法。

反正市集不僅博得了南越土著們的好感,也在挖地道之中,貢獻頗多!

那他就是有功的!

化成雨倒是沒被陳伏甲忽悠,知道功勞在誰。

不必多說,這無比精密的挖地道方式,肯定和南越土話、南越文化一樣,是陛下在民間深入學習的。

一直默默在旁邊的李景績,則長長呼出了一口氣。

他知道挖地道的事情,也一直有參與其中。

但沒想到其中有這麼多彎彎繞繞。

從他讀過的書中,挖地道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

《墨子·備穴》就有言,如果敵軍開鑿地道攻城,守軍也應徑直迎敵,針對敵穴方向開鑿地道,以穴攻穴,把敵軍消滅在地下。

爲了及時瞭解敵穴情況,每個井穴口派狗執勤,以“審之穴之所在,鑿穴以迎之”!

幾百年前,與昭烈皇帝亦敵亦友的曹侯,根據史書記載,也是穴攻高手。

著名的亳州古道,就曾是曹侯出於軍事需要,專門修築的地下軍事戰道。

最初用於運送士兵,後用在了攻城、撤退、聯絡、伏擊,等各個方面。

然而萬萬沒想到,當今天子,竟然超越了以往的任何地道作戰。

將小小的穴攻之法,深入鑽研到了這種層次!

這是書裡沒有的。

因而陳伏甲在解說的時候,李景績就在心裡記著。

一字一句,都記在心底,慢慢學習,漸漸進步。

見化成雨看得投入,李景績也是側耳聆聽,陳伏甲又在圖紙上指指點點:

“看見這個沒,這個是地道的通氣管道,用竹子製成。”

“看似傾斜,像是畫歪了,實際上是陛下刻意而爲,因爲要傾斜安裝,防止雨水灌入。”

“這通氣管道的朝向,也有所講究,陛下專門看了天象測算,以便讓溫暖的風,吹入陰溼的地道。”

“這隱蔽則是最關鍵點,要將露出地表的部分藏好,防止被敵軍順藤摸瓜。”

“有些地道的通風管,索性直接設置在竹林裡,根本發現不了。”

“還有這些出口。”

陳伏甲又在圖紙各處比劃著:

“地道的入口都得儘可能地小,提高隱蔽性。”

“最小的入口,只有一尺長,一尺米,一次只能容納一名身材瘦小的士卒進入。”

“瘦小的士卒??”

化成雨聽著,渾身一震。

這次兵發九真郡,來到長山的士卒們,大多身材精瘦,沒有什麼大個子。

之前看著,好像沒覺得有什麼。

還以爲皇帝是怕日南郡後方不穩,特意將那些魁梧的、看著就比較猛的士卒,留下來威懾日南郡中的豪族。

他還記得,當時陳伏甲甚至還勸諫過皇帝,不要分兵,要全軍壓上,以勢破敵。

現在細細一想,這踏馬完全就是爲了鑽地道方便啊!

陳伏甲見化成雨完全拿捏不住正常的表情,嘴巴都快驚掉了,更是面帶笑意,繼續道:

“不過陛下也有設置了長寬均超過三尺的入口,方便出入,以及一些物資運送。”

“物資運送?”

化成雨怔了怔:“陛下是打算藉著地道,長期作戰?”

陳伏甲點頭:

“之前是這麼計劃的,無法快速拿下交趾土著,就得有長期作戰的準備。”

“不過現在陛下一口氣,就打下了山頂,甚至以雷霆之威,完全將南越土著們震破了膽,應該不需要長期作戰了。”

“接下來,只要對付張議平手中的大軍,就足夠了。”

化成雨和李景績,同時問道:

“這又要如何對付呢?”

這纔是他們最不能理解的地方。

地道挖的好是好。

可費盡心思,挖了這麼一個地道,到底有啥用啊?

就爲了讓將士們躲起來?

這隻能防禦,進攻不了。

可他們要取下交趾國全境,儘快回瓊州啊!

陳伏甲道這才慢慢解釋道:

“深入山林,固然是在南越土著們的底盤上作戰,但這已經挖掘好地道的地下,卻是咱們的地盤。”

“還記得昨日下午一戰嗎?”

“我軍在暴雨之中,被南越土著們糾纏,腹背受敵。”

“看似是一場大潰敗,兩萬多兵馬最後只剩下五千人。”

“實際上大多借著暴雨與天色陰暗的掩護,摸入了地道之中。”

“而後由陛下親自率領剩下的兵馬,解決掉南越土著們。”

“只要徹底解決了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的南越土著們,只憑借張議平手中的大軍,更加難以發現地道。”

“若是他們深入長山,便只能任由潛藏在地道中的我軍將士宰割。”

漢軍將士是失蹤了,但不是大敗一場潰散逃逸,而是偷摸著,躲了起來。

這就是劉恪的完整計劃,他從來沒有敗過。

地道一挖,直接強行將別人的主場,牛成了自己的主場。

就相當於,長山的地下,成了一個連環立體的地下作戰陣地。

根本不用考慮地面上的密林,會影響到漢軍的作戰。

南越土著們在山林裡遊擊,好啊,是牛逼,那我們直接在地底下游擊,根本沒有山林。

“這之中,最關鍵的,就是陛下是否能拿下,巴木旦率領的南越土著們。”

“若是不成,也能展開另一個作戰計劃。”

“不過那時,將士們就得做好,在地道里長期作戰的準備。”

“可如今大勢已成,我軍徹底佔據長山地利。”

“而張議平也必然更加焦急,迫切想將我軍堵死在長山之中。”

“甚至更進一步,強行攻打山頂上,被陛下當做駐地的長山聖地。”

“這時候,一切都按照陛下的計劃進行。”

“張議平必然不會有多少顧慮,或是存著按兵不動、以退爲進的想法,必然發起猛烈攻勢。”

陳伏甲指了指李景績,又指了指地道之中的漢軍將士們:

“畢竟在張議平眼中,將士已然四散潰逃,陛下手中的兵力,僅有幾千,只是藉著雷霆之勢,勉強佔據了山頂。”

“現在你來了,說明一切順利,南越土著們覆滅,正在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

“後續的作戰,也要儘快展開。”

陳伏甲昂首看了眼黑漆漆的地道天頂,彷彿能透過地面,看見無數陣亡的交趾將士:

“交趾國的末路,到了。”

第13章 狂飆第17章 擱誰不迷糊啊第18章 這個將軍太穩健了第152章 這麼少的兵馬,夠埋伏誰啊?再來點第7章 什麼棋盤戰神第111章 是被迫的還是自願的?第59章 以一州之地逆伐天下(求收藏求追讀!第238章:起兵十萬打合肥!(萬字)第97章 海上驢車伕第164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126章 我殺我自己第214章:渡江!渡江!渡江!第238章:起兵十萬打合肥!(萬字)第157章 劉雉兒一氣大可汗第231章:泥驢渡帝王第91章 楊仲北逃第163章 劉雉兒二氣大可汗第261章 他渡水我也渡水第139章 復活吧,我的將士!第90章 寇可往(求首訂!!!)第48章 小酌第19章 二連黑第148章 本汗是老了,不是死了第83章 六丁神火(求收藏求追讀!!!)第50章 忌,上朝(求追讀!!)第96章 左列第二條船,再往左偏移半尺第181章:只要你不還,就可以不還第225章:看試手,補天裂第39章 臭賣油的(求追讀)第212章:漢軍仗澡盆之利,不可與之爭雄第247章: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154章 八門金鎖也是鎖第191章:天下英才盡入彀中第14章 大限將至第153章 大顯,你可要堅持住啊!第67章 把船靠過去!(求收藏求追讀!!)第150章 幾爲敵所笑第66章 揚帆,起航!(求收藏求追讀!!!)第208章:我在本次請神活動中請到了關羽,你也來試一試吧第40章 哎喲第270章 首尾呼應第262章 呂主薄,你看那個人像不像二五仔啊第177章:臥槽,漢軍在捕鯤??第38章 這皇帝不能處,有兄弟他真殺第172章:把閒置的驢子租出去,不就有錢了?第187章:廚子造反了第210章:澡盆渡江第197章:平平無奇第10章 汪汪汪第176章:雞哥保佑著你第179章:你給我滾下馬來第270章 首尾呼應第243章:劉秀覺得你的掛太小了,贈予了你大隕石術第118章 不用詐敗,你正常打就行第200章:一百斤的侯君延九十九斤反骨第267章 跑的不快,就是飛的挺低第28章 簫元常三諫第156章 雖遠必救第246章:豈曰無衣?這是真無衣第148章 本汗是老了,不是死了第7章 什麼棋盤戰神第41章 大漢豈無人耶?(求追讀!)第90章 寇可往(求首訂!!!)第251章:犯了每個東胡人都會犯的錯第240章:都看到了啊,他想弒君!第272章 平地驚雷第204章:我劉恪縱使背對蒼生,一樣無敵於世間第151章 好燒啊好燒第119章 他能贏?他贏了對面就是詐敗!第143章 最精妙的計謀,往往只需要一步到位第33章 臺別拆,戲要接著唱第13章 狂飆第266章 這卻月陣,不是成了嗎?第65章 水戰並非船多者勝第219章:絕北道第254章:西進,西進!!第150章 幾爲敵所笑第167章:早說我就早反了第46章 武夫思維,不得長久第267章 跑的不快,就是飛的挺低第214章:渡江!渡江!渡江!第82章 還是草率了(求收藏求追讀!!!)第178章:開門,查生態的第24章 心勝爲上,兵勝爲下第41章 大漢豈無人耶?(求追讀!)第38章 這皇帝不能處,有兄弟他真殺第218章:這不是有手就行?第152章 這麼少的兵馬,夠埋伏誰啊?再來點第5章 長安纔是我大漢都城第87章:哪來的茍延殘喘第68章 路邊的狗都得被搶一波第252章:兵......兵變了???第49章 無字空碑(求追讀)第92章 朕在民間,也是練過的第141章 本王有那個能力嗎?第232章:醉裡挑燈看劍第69章 今日之舉不過權宜(求追讀求收藏!!第9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42章 大丈夫,當知進退!第73章 朕親自送你一程(求追讀求收藏)
第13章 狂飆第17章 擱誰不迷糊啊第18章 這個將軍太穩健了第152章 這麼少的兵馬,夠埋伏誰啊?再來點第7章 什麼棋盤戰神第111章 是被迫的還是自願的?第59章 以一州之地逆伐天下(求收藏求追讀!第238章:起兵十萬打合肥!(萬字)第97章 海上驢車伕第164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126章 我殺我自己第214章:渡江!渡江!渡江!第238章:起兵十萬打合肥!(萬字)第157章 劉雉兒一氣大可汗第231章:泥驢渡帝王第91章 楊仲北逃第163章 劉雉兒二氣大可汗第261章 他渡水我也渡水第139章 復活吧,我的將士!第90章 寇可往(求首訂!!!)第48章 小酌第19章 二連黑第148章 本汗是老了,不是死了第83章 六丁神火(求收藏求追讀!!!)第50章 忌,上朝(求追讀!!)第96章 左列第二條船,再往左偏移半尺第181章:只要你不還,就可以不還第225章:看試手,補天裂第39章 臭賣油的(求追讀)第212章:漢軍仗澡盆之利,不可與之爭雄第247章: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154章 八門金鎖也是鎖第191章:天下英才盡入彀中第14章 大限將至第153章 大顯,你可要堅持住啊!第67章 把船靠過去!(求收藏求追讀!!)第150章 幾爲敵所笑第66章 揚帆,起航!(求收藏求追讀!!!)第208章:我在本次請神活動中請到了關羽,你也來試一試吧第40章 哎喲第270章 首尾呼應第262章 呂主薄,你看那個人像不像二五仔啊第177章:臥槽,漢軍在捕鯤??第38章 這皇帝不能處,有兄弟他真殺第172章:把閒置的驢子租出去,不就有錢了?第187章:廚子造反了第210章:澡盆渡江第197章:平平無奇第10章 汪汪汪第176章:雞哥保佑著你第179章:你給我滾下馬來第270章 首尾呼應第243章:劉秀覺得你的掛太小了,贈予了你大隕石術第118章 不用詐敗,你正常打就行第200章:一百斤的侯君延九十九斤反骨第267章 跑的不快,就是飛的挺低第28章 簫元常三諫第156章 雖遠必救第246章:豈曰無衣?這是真無衣第148章 本汗是老了,不是死了第7章 什麼棋盤戰神第41章 大漢豈無人耶?(求追讀!)第90章 寇可往(求首訂!!!)第251章:犯了每個東胡人都會犯的錯第240章:都看到了啊,他想弒君!第272章 平地驚雷第204章:我劉恪縱使背對蒼生,一樣無敵於世間第151章 好燒啊好燒第119章 他能贏?他贏了對面就是詐敗!第143章 最精妙的計謀,往往只需要一步到位第33章 臺別拆,戲要接著唱第13章 狂飆第266章 這卻月陣,不是成了嗎?第65章 水戰並非船多者勝第219章:絕北道第254章:西進,西進!!第150章 幾爲敵所笑第167章:早說我就早反了第46章 武夫思維,不得長久第267章 跑的不快,就是飛的挺低第214章:渡江!渡江!渡江!第82章 還是草率了(求收藏求追讀!!!)第178章:開門,查生態的第24章 心勝爲上,兵勝爲下第41章 大漢豈無人耶?(求追讀!)第38章 這皇帝不能處,有兄弟他真殺第218章:這不是有手就行?第152章 這麼少的兵馬,夠埋伏誰啊?再來點第5章 長安纔是我大漢都城第87章:哪來的茍延殘喘第68章 路邊的狗都得被搶一波第252章:兵......兵變了???第49章 無字空碑(求追讀)第92章 朕在民間,也是練過的第141章 本王有那個能力嗎?第232章:醉裡挑燈看劍第69章 今日之舉不過權宜(求追讀求收藏!!第9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42章 大丈夫,當知進退!第73章 朕親自送你一程(求追讀求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石台县| 来安县| 内乡县| 延吉市| 洛隆县| 太仓市| 临武县| 威远县| 合作市| 永宁县| 察隅县| 栾城县| 宝坻区| 轮台县| 武强县| 长海县| 康平县| 文化| 通辽市| 秦安县| 剑河县| 绥阳县| 镇江市| 吴桥县| 千阳县| 夏津县| 大同县| 江门市| 扬中市| 汕尾市| 大安市| 黔西县| 郧西县| 莲花县| 合江县| 潢川县| 望江县| 嘉兴市| 永川市|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