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褚就這麼頭也不回的往前衝,家丁的力道著實差了不少,加之本身抗揍,箭矢射在他的甲冑上,連撓癢癢都不如。
接下來,就是等三千人拿下城門,從城內奪門比從城外奪門,要容易太多了。
唯一讓劉恪忌憚的,只有乞顏石,不知道這乞顏石,是射典褚,還是射自己。
叮!
宛如霹靂雷霆的一箭,給出了答案。
如果不是劉恪下意識側往一邊,這一箭就得要了他的老命。
“來來來,有能耐就把朕射死!”
險些中箭,劉恪也沒打算後退。
乞顏石射自己,就擋不住典褚的衝鋒,等到典褚衝到城頭拿下主將,城門就相當於奪下了。
如果自己後退,固然可保一時安全,但以乞顏石的射術,能夠對三千漢軍造成極大殺傷,就連典褚靠的太近,都有危險。
因而劉恪乾脆就將自己當做誘餌了。
說一百句鼓舞士氣話,也比不上身先士卒。
這樣的大漢,纔是能夠撥亂反正,重還舊都的強漢!
“總有人年輕,也總有人要與年輕人論個雌雄!”
他們不是瞎子,都看得見。
城頭上的乞顏石,見劉恪不退,心裡卻是一陣狂喜。
大漢的退役士卒,何止分佈在瓊州城一地,百姓更是處處都有。
另一邊的乞顏亨,則帶著劉堡,往右側退去。
所以武德充沛的漢人,尤其是服過役的青壯年,哪怕退役後去種田了,去做些小營生,也會在閒時拿起兵刃,砍幾顆蠻夷腦袋賺些零花錢。
“踏馬的狗東西,是真敢射??!”
又是一箭射來。
今天他們能在瓊州城中起事助漢,明天就能天下各州起事,反抗東胡。
老卒和家丁一樣,都沒有甲冑,但時常保養兵刃,而且更有作戰經驗。
劉恪的心裡頓時安定了幾分,他的目光已經不在瓊州城中了,而是天下。
一濃眉大眼,方臉寬額,鬚髮皆白的老將奪路而出。
只見城頭上,乞顏石見勢不妙,先領著部分家丁,往左退去。
嗖——
而與此同時,突然有一支箭從劉恪身後經過,迎面撞上了乞顏石這一發必中之箭。
皇帝可以下達一封詔書,看著他們生死搏命,但並沒有。
廉漢升梗著脖子,亦是強硬無比,對著城頭同樣連珠兩箭。
大漢律令,管你是牛是馬,湊足一百個蠻子腦袋,自己還能活著,就能封侯。
也幸好之前他沒有猶豫,直接將俘虜砍了個乾淨,不然還得分出人手看守俘虜,更是捉襟見肘。
廉漢升猛然一懵,他都不知道射誰了。
“聖人天子,林場悟道,猶死戰不退,吾等何人,豈能更惜身命?”
當年長安之戰時,他就見識過這位漢將的射術,箭矢透骨,能力並不在自己之下。
“汝等小兒,竟敢暗箭傷人!!”
劉恪二話不說,提著棋盤繼續往前殺去。
老將軍年老,但箭術上能與乞顏石不分上下,足以充當護衛。
劉恪眼中的疲累一閃而過,精神爲之一振:
“一點都不遲!”
再後面,則是一些拿著各式刀劍,甚至乾脆就是長柄農具在手的平民百姓。
“國之將亡,大漢豈無人耶?!”
他回首望著這羣年過半百的士卒,以及看似身子單薄的百姓,個個悍勇異常。
無他,漢軍人手不夠。
百姓們雖然作戰經驗差了些,但人多勢衆,氣勢如虹。
“一漢當五胡,不是打出來的,還真以爲是唱戲唱出來的嗎???!”
他看都不看,便趕來到劉恪面前,拜下:
“大漢故武衛將軍,廉漢升,救駕來遲,望陛下恕罪!”
這就是強漢。
“朕與爾等同戰,同袍同澤同捐軀!”
嶽少謙的人馬留在城外,並不是真的傻到在原地休息,而是四散探馬,打探東胡大軍的所在,同時列陣防禦,準備迎敵。
劉恪心中暗呼,仍沒有停下步子,只是稍微偏移,繼續前進。
這部分人不能輕動,因而劉恪帶領入城的士卒很有限。
二十年過去,廉漢升辭官已久,他都以爲這老頭子早死了,沒想到還能出來礙事。
乞顏石心裡倒也不懼,二十年前兩人平分秋色,二十年後他依然在巔峰。
劉恪直視城頭乞顏石,大喝一聲:
“依漢律,能與衆兵俱追,先登陷陣斬首一級,購錢五萬!斬胡兒百首,可封關內侯!”
而是以萬尊之軀,衝在最前方,與將士同戰。
但他要做的,是把危牆給拆了,那就得硬剛!
而且他要是退了,人心也退了。
一個漢人就相當於一個預備役,這也是簫元常之前能迅速召集一批民兵的原因所在。
化成雨又一聲雞叫,他下意識想要擋開這支箭,但能力不夠,被箭矢硬生生穿透了手掌。
就是不知道爲啥李廣一輩子都沒湊夠數。
城頭上的乞顏石一眼認出來人,微微皺眉。
“放棄瓊州城了?”
不僅砍腦袋有賞錢,追逐蠻夷,奪還被蠻夷搶走的財物,還能分潤一半。
這一支箭破空而去,勢在必得!
殺皇帝的貪天之功,歸我了!
“??!”
大漢家家戶戶都習武,還有民間特色遊俠兒。
“嗯?他們退走了?”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更何況皇帝。
剛剛那一箭,他是故意射偏,用以引導劉恪偏移方向!
而現在的位置角度,在他刻意引導下,已至完美!
“就是現在!”
劉恪有些苦惱,叛軍放棄城門,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
“不是放棄瓊州城,只是放棄城門?!?
“廉漢升?!”
箭矢穿過那血淋淋的手掌之後,力道竟是沒有減弱半分!
這一箭被劉恪以差之毫釐的距離躲開。
他拳打敬老院,手起拉弓,連珠兩箭。
而且大漢朝廷一向鼓勵百姓與軍中士卒一同禦敵。
其身後還有許多年過半百,頭髮花白,手持兵刃的壯漢。
而廉漢升已經七老八十,又還能拉弓幾次?
“老將軍,你當自己還年輕嗎??。 ?
劉恪甚至惡意揣測,那些俘虜說不定都是張淮陽特意留下,用來消耗漢軍兵力的棄子。
穩穩的一換一,比打仗都穩。
“典褚,你帶領一曲人馬,繼續追乞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