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4章:都是從世家大族裡蒐羅的

從士亥和薛嘉的眼神來看,說不定還真是因爲胡姬。

款款離去的胡姬們,個個膚如凝脂,宛若玉雕。

五官精緻而立體,眉如柳葉微挑,鼻樑高挺,脣紅齒白。

身材更是曼妙玲瓏,紗裙之下,玉腿若隱若現,步伐輕輕飄蕩,仿若踏雲彩而行。

其實這些,漢人女子,都有。

胡姬的不同之處在於,異域風情,熱辣奔放。

膽子大??!

就連退出殿外的時候,都敢拋個媚眼,勾一勾朝中文武。

劉恪看了都心癢。

胡姬是從抄家的世家大族裡蒐羅的。

之前他還真沒體驗過。

至於禮盒裡的東西,也是從世家大族裡蒐羅的。

這些稀罕物,朝廷還真沒有。

抄家,不愧是來錢最快的手段。

聽到皇帝發問,羣臣各抒己見。

似狄邯、廉漢升這種將領,便道:

“經略西域,自然是爲了擴大朝廷的影響力。”

薛嘉看著胡姬已經完全退走,望眼欲穿也看不見,只得咳嗽兩聲,正色道:

“與西域諸國結爲盟友,共同進退,從而夾擊匈奴。”

“遠交近攻。”

蕭元常拿起禮盒裡的葡萄乾,在手中捻了捻,心念一動:

“是爲了民生?”

“隨著這些西域作物的傳來,大漢有了更多,且能適應各種不同地勢、氣候的作物?!?

“糧食產出多了不少,百姓們也更爲富足?!?

“這是一條傳播之路,大漢的絲綢、造紙術、小米,高粱傳播了出去。”

“來自西域的壁畫、葡萄、美酒、蘿蔔,苜蓿,西瓜等種植技術,傳播了進來?!?

“甚至連戰亂,也阻擋不了傳播?!?

嘶.

其他文武倒好,蕭元常的格局,讓劉恪頗爲震驚。

居然是從國家整體的角度,來看待。

劉恪微微頷首,道:

“賽里斯?!?

“這是西域諸國,乃至更西方的帝國,對大漢的稱呼?!?

“其意爲“絲綢”?!?

“朕索性便將通往西域的道路,稱爲絲綢之路?!?

羣臣毫無異議。

都知道皇帝在民間之時,學究天人。

精通東胡語、南越語,再懂那麼點西域語,太正常不過。

而且你是皇帝,你說啥,就是啥。

“絲綢之路的開發,是爲了百姓民生,是爲了朝廷影響力,是爲了遠交近攻。”

“但爲何被稱爲“賽里斯”?爲何被稱爲“絲綢之路”?”

“絲綢?!?

“錢?!?

劉恪喚來化成雨,化成雨直接將一箱箱金銀,倒在地上。

金燦燦,明晃晃一片。

讓人眼暈。

也是從世家大族家裡,蒐羅來的。

只聽得一陣鈴鐺聲。

好奢華的甘文禁,當場暈倒。

這場面太刺激。

唯一能抗住金錢攻勢的嶽少謙,並不在此。

以至於滿殿文武,眼中都在發亮。

滿是銅臭味,但這味兒,著實讓人喜歡。

“蕭卿,你可告訴朕,自朕登基以來,南征北戰,耗費了多少錢糧?”

蕭元常趕緊從金銀的誘惑之中,回過神來。

隨後如數家珍般,列出了一長串數字。

徵兵要多少,出兵要多少,戰前犒賞要多少,戰後封賞要多少。

還有撫卹、糧秣供給、民夫徵調.

處處都是要錢的地方。

這哪是打仗?。?

這是燒錢!

一衆文武聽得咂舌。

要不是先後噶了幾批世家,又把夷州、交州多年的囤積給搶化爲己有。

估摸著打著打著,國庫就已經崩了。

國庫一崩,犒賞發不出來,一系列連鎖反應之下,前線也必然大敗。

到時候,甚至都不用東胡人來攻,大漢自己就給自己弄亡國了。

“朕知道,你們之中,不少人見著連番大勝,都想要繼續北伐?!?

“可連年征戰,終究只會導致民困國貧。”

聽了這話,一衆文武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想要休養生息。

大多文臣,心裡門清兒。

國雖大,好戰必亡。

就算是孝武皇帝一朝,也是因爲文景之治,兩代聖君積攢下的家底,才能撐得起連年征戰。

可即便如此,孝武皇帝最後也弄得個民困國貧,百姓困頓的結果。

還得頒佈罪己詔。

更何況,現在的大漢,遠沒有巔峰時那麼強大。

可明白也沒用。

底下的將士如何安撫?

而且皇帝親征的戰績,著實太恐怖了。

就從來沒有敗過。

讓人覺得,就算一路打回長安,都沒問題。

武夫沒有遠見,就算有,也不會多想。

畢竟打仗了,纔有軍功掙。

更何況都是大勝仗,哪個會拒絕功勳?

悠悠轉醒的甘文禁不解,對著上首的皇帝拱手一禮,但目光盯著地上的金銀,都沒挪過窩:

“陛下,我大漢民風彪悍,如今連番大勝,將士們都已是訓練有素,士氣高漲?!?

“此時若是休養生息,可能會讓他們的鋒芒盡失,喪失鬥志。”

“東胡八部如今自顧不暇,理應即可北伐,將敵人踏入泥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一衆武將也是如此。

不打仗,文人還能種田搞發展,換來政績。

可他們這些武人,就啥都沒有了。

難道靠練兵?

縱然是他們願意修生養息,底下的大頭兵們,也不願意啊!

明明連戰連捷,結果不打了,不是打擊士氣嘛!

劉恪伸手按了按,示意羣臣先安靜。

而後化成雨繼續帶著御前侍衛們,搬來箱子。

劉恪親自開箱,從裡頭拿出一枚勳章:

“甘文禁帶領水師,征討交州、高州有功,賜一級霸海勳章?!?

他將一個四四方方,背面刻著棋盤,正面刻著樓船的勳章,掛在了甘文禁身上。

甘文禁下意識摸了摸,忍著想要咬一口的心思,而後便是一陣狂喜。

金子做的!

這種精緻小玩意兒,可是他最喜歡的!

劉恪又拿出一枚勳章。

勳章很多,製作勳章的金銀銅,都是從世家裡蒐羅的。

不搜不知道,搜個底朝天,才知道,世家大族真是富得流油。

狄邯翹首以盼,這種別樣的封賞,不用看也知道,代表著戰功、榮譽。

他一個囚徒出身的敗軍之將,正是需要這些東西來證明自己!

然而,劉恪給自己掛上去了。

和甘文禁一樣的,一級霸海勳章。

“.”

羣臣看得一愣。

劉恪繼續拿出勳章,這次沒往身上掛:

“狄邯治軍有方,殺敵有功,賜一級戰鬥勳章。”

狄邯剛泄下去的氣,又衝了上來,整個人激動無比。

他沒敢讓皇帝給自己戴上,伸手想要接過。

劉恪直接把他的手拍到一邊,親手掛了上去。

而後還拍了拍,很是滿意。

忽而他注意到狄邯用的是左手。

“狄將軍,你的右手.”

狄邯露出一個很勉強的笑容:

“前幾天不小心中了流矢,傷還沒好?!?

劉恪疑惑道:

“高州之戰都結束了,哪來的流矢?”

狄邯尬笑著,渾身不自在:

“軍中演武,刀劍無眼,總會有誤傷.”

行吧,看來是被友軍的流矢,給射中了。

劉恪順手拿著一個一模一樣的勳章,又往自己身上掛去。

“趙寧.”

“趙寧呢??”

殿中無人迴應。

傅玄策趕忙出列,爲師弟解釋著:

“陛下,趙寧在回師的時候,就與大軍失散。”

“還請陛下嚴懲!”

劉恪啞然失語。

不是關鍵時刻,趙寧就不可能出現。

“耽誤戰機,確實應該嚴懲?!?

“這勳章就不給他了?!?

劉恪輕哼一聲,直接給自己新掛上了兩枚勳章。

他又繼續授勳。

武將基本都得到了勳章,像嶽少謙、李景績等,還在高州的將士們,則由專人快馬送去。

稍微特殊一點的,就是韓起。

這傢伙雖然清醒了一點,而且挺能打,還能帶兵。

但仍處於一個半瘋半醒的區間。

本來是立了功,要入朝受賞。

沒想到剛進到大殿,就口吐白沫,整個人抽搐起來。

送回軍營休息,纔算有所好轉。

只能讓他帶兵,在其完全清醒之前,基本算是告別了入朝參政。

“不過也好,清醒著也就36的理政,也省得在朝中豎敵?!?

“雷蘭一枚,我一枚。”

“巴尼漢一枚,我一枚?!?

很快劉恪就將武將們的勳章,給頒發完畢。

自己身上,也掛的滿滿當當。

但還不夠。

不只是在前線衝殺的武將們,一些後勤功勞較大的文臣,也有所收穫。

不過即使是蕭元常,也只拿了個二等勳章。

“這一枚.”

劉恪拿出了最後一枚,金燦燦的勳章。

比之前的勳章,都要大上一些。

“這是給所有大漢百姓的勳章?!?

“高州的大勝,是老百姓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

他當仁不讓掛在了自己胸口。

畢竟總不能讓老百姓們一個個來領吧?

乾脆由皇帝代領了。

“陛下聖明!!”

羣臣紛紛相拜。

也不知怎麼的,勳章一帶,就覺得心底多了幾分力量。

特別鼓舞人心。

以至於樂順這種新入朝的將領,看得滿眼羨慕。

就是皇帝身上掛了一大堆的勳章,一舉一動之間,都讓人看著害怕。

生怕什麼時候,龍袍掉落在地,會引發地崩。

不過皇帝還真配得上這麼多勳章。

“至於士官們,另有封賞?!?

劉恪又做出一批封賞。

將士們求戰心切,這是沒辦法的事,只能一步步來緩緩。

首先用授勳來安撫。

“此外,高州與瓊州的邊地將士們,即刻展開軍屯?!?

其次,就是讓將士們手上有事兒做。

軍營裡枯燥,將士們火氣大,不做點事,很容易出亂子。

屯田就不錯。

一衆文武也連聲應著。

屯田就是孝文皇帝頒佈的政策,現在要修生養息一陣子,自然得致敬先祖。

至於田從哪兒來.

抄了那麼多家,朝廷最不缺田了。

羣臣已經知道皇帝的心思。

從大軍開始,全都參與到生產之中,修生養息。

最快恢復元氣,充盈庫存,才能繼續北伐。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水師怎麼辦?”

甘文禁捂著胸口的勳章,生怕被人搶去了:

“難道讓水師將士們,也下船去地裡種田?”

倒也不是不行。

畢竟他手底下的海盜,在不劫掠商隊的時候,就是在洛祭島上種地。

也點了些農業技能。

劉恪笑道:

“這就要說回朕先前所說的,絲綢之路了?!?

“絲綢、瓷器,這些在我大漢之中,並不算多昂貴的東西?!?

“卻能經由絲綢之路,產生數百倍的價值?!?

“一匹絲綢,一件瓷器,能換來遠超其價格的香料、奇珍?!?

蕭元常卻皺起了眉頭,道:

“陛下莫非是想重開絲綢之路?”

“思及孝武皇帝之時,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絲綢之路確實爲國庫掙了不少金銀,緩解了財政壓力?!?

羣臣思考起可能性。

щщщ◆ ?????◆ ¢Ο

如果真能大賺一筆,倒也不是不行。

只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在長安。

想要以絲綢之路,進行西域貿易,就得讓商隊先從長安出發。

可大漢最北只佔據了高州,離長安還遠著。

沿途都是東胡人治下。

現在東胡八部雖然和大漢,暫且處於一個默契的停戰期。

但大漢絕對不能主動對東胡,釋放善意。

哪怕借道,也不行。

不然賈無忌也不會費心費力的,要在謀逆之後,才施展封王亂國之計。

大漢不能和東胡人,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就連那普六茹阿摩,其實也沒有擺到明面上。

“陛下,此事有些困難?!?

這麼一通朝議,羣臣都看到了絲綢之路的利益。

可這路現在走不通啊!

甚至還容易讓將士們,放棄修生養息,更急切的收復故土。

打下長安,才能走絲綢之路!

劉恪一指南方:

“陸上的絲綢之路走不通,爲何不能走海上絲綢之路呢?”

“絲綢之路,男不耕,女不織,卻能爲國家帶來財富。”

“究其原因,是因爲貿易,買賣。”

“在西域做買賣,是買賣?!?

“在南洋做買賣,還是做買賣。”

“西域能掙的,南洋一樣能掙?!?

這就是劉恪的目的,開海,走海貿,和南洋諸國貿易。

雖說南洋是個什麼情況,他也不太清楚。

但地理擺在這裡,和交趾一樣,就窮不了。

而且他還有個【自由貿易】的天命。

不去南洋找樂子,簡直浪費。

如果真能用貿易,控制住南洋諸國的經濟命脈,原材料生產地就有了。

再說了,現在大漢的國都在瓊州,離南洋極近,決不能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要是等以後遷都長安了,對南方的管控力度,未必還有這麼強。

“海上?往南走?”

這倒是羣臣都沒想過的事情。

就算是世家大族,所謂的海貿,也只是藉著南海、東海的水路之便利,進行沿海貿易。

海上風浪大,走遠海誰都不知道能不能安然迴歸,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羣臣一陣討論。

蕭元常心裡有了注意:

“陛下,若是要走南洋,勢必要由朝廷組織商隊?!?

“可商貿都是些低價高賣,囤貨居奇,投機倒把之事?!?

“民間做些買賣,朝廷收取稅賦尚可,可若是由朝廷出面.”

商業是末業。

不像是孝武皇帝之時,即使開設絲綢之路,也只是朝廷稅收的一部分來援。

現在的大漢,如果要進行海上絲綢之路,必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多加重視,說不定會成爲主要稅收。

影響總有些不太好,地都沒耕明白呢,就做生意?

畢竟自高皇帝之時,就規定商人不得穿絲綢衣服,不得乘車,不得購買土地。

還必須與奴婢一樣,加倍交算賦錢。

到孝武皇帝時,還恢復了秦朝的謫戍制度,將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子孫都列人徵發對象。

而現在皇帝這麼看中商業,實屬有些叛逆了。

薛嘉也是咳嗽兩聲,諫言道:

“陛下,修生養息還是應以農業爲本?!?

“走海上絲綢之路下南洋,風浪滔天,能收穫幾成,是否能如西域絲綢之路一般,還得另說?!?

“就算能獲一些利,無外乎一些奇珍。”

“亂世之中,糧秣爲重,便是千金,也換不得一口米糧啊!”

可能是因爲一句話太長了,薛嘉一時間喘不過氣,又是連連咳嗽。

弄得身邊的大臣,都不由得遠離了他好幾步。

劉恪一聽,也覺得有些道理。

突發奇想,想要走海上絲綢之路,一則是朝廷需要修生養息,要經營。

二則是【自由貿易】的天命,想要加以利用。

這只是他的個人想法,也不知道能不能走成。

羣臣各自的意見,確實提出了不足之處。

朝廷大力開展商業,對民間的影響,倒是其次。

畢竟如果真能賺大錢,直接把外國人弄來種地不就行了。

大漢也不是沒有種植園經濟的土壤。

有野史就曾稱,“交趾”一詞的來由,就是因爲當初讓蠻夷們種地,防止逃跑,就先割掉其一根腳趾。

不過海上的風險,確實是有的。

劉恪也不太清楚,以如今的航海水平,能不能順利展開遠洋貿易。

他下意識打開天命欄,搜索了一番。

畢竟自己是開掛的,產生問題,能開掛解決最好。

看著看著,一陣鬼魅涌上心頭。

“可以一試.”

劉恪想著,就有幾分激動,躍躍欲試道:

“諸卿說的是?!?

“朕是有些疏忽了。”

“海上貿易,頗有風險,如果不能應對風險,這海上絲綢之路毫無益處。”

“既然如此,便先看一看,商隊是否能抵禦風險?!?

“正好廉老將軍於海上,截獲了大量普六茹部商船?!?

“就用這些商船,來嘗試一番?!?

話音剛落。

劉恪就覺得眉心一陣刺疼。

【濟世安民】的預知天災自動開啓了。

“暹羅,呂宋?”

劉恪感覺到了兩地受災,具體時間不清楚,但災害種類都是地震。

“剛剛纔說休養生息,現在不好動兵”

“令人修書一封送去示警吧。”

第71章 道義?(求收藏求追讀)第157章 劉雉兒一氣大可汗第215章:大幾萬東胡人一擁而上,你也未必能把大軍給挑光了!第228章: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100章 如果您不嫌棄的話,我想給您養老第265章 卻月陣第195章:都病了第46章 武夫思維,不得長久第79章 王來揹負(求收藏求追讀?。。。?/a>第73章 朕親自送你一程(求追讀求收藏)第167章:早說我就早反了第217章:自古南渡無北歸第121章 一陣鬼魅涌上心頭第274章 陛下要是不信,不如親自試試看第69章 今日之舉不過權宜(求追讀求收藏?。?/a>第56章 真沒見過這麼主動的俘虜(求追讀!!第38章 這皇帝不能處,有兄弟他真殺第143章 最精妙的計謀,往往只需要一步到位第239章:向你們的皇帝進攻第253章:要不我也拜拜吧第2章 劉雉兒第34章 衣帶血書第208章:我在本次請神活動中請到了關羽,你也來試一試吧第242章:咱今天不聊屁股的事兒第166章:這天下也該還給朕了第99章 臣楊仲,與諸位先帝,上疏大捷第173章:生於憂患第98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94章 在你燒我之前我就把你燒了第149章 局部優勢第33章 臺別拆,戲要接著唱第184章:廚子也瘋狂第181章:只要你不還,就可以不還第236章:爺投漢了!(萬字大章)第271章 襄陽?第231章:泥驢渡帝王第191章:天下英才盡入彀中第231章:泥驢渡帝王第217章:自古南渡無北歸第110章 衆籌打仗第139章 復活吧,我的將士!第191章:天下英才盡入彀中第141章 本王有那個能力嗎?第265章 卻月陣第71章 道義?(求收藏求追讀)第182章:廚子怎麼可能造反第80章 君視臣如手足(求收藏求追讀!!?。?/a>第37章 今晚妥了第140章 玩政治的心都髒第95章 大風起兮第70章 拜關公(求收藏求追讀)第151章 好燒啊好燒第86章:樑上君王(求收藏求追讀?。。?/a>第139章 復活吧,我的將士!第219章:絕北道第182章:廚子怎麼可能造反第226章:尋他千百度第144章 社會我雞哥,進大牢就跟回家一樣第129章 大漢子民不騙大漢子民第223章:你就是種軒?第210章:澡盆渡江第142章 漢軍來啦,青天就有啦!第7章 什麼棋盤戰神第17章 擱誰不迷糊啊第224章:沒有人比朕更懂造反第99章 臣楊仲,與諸位先帝,上疏大捷第155章 解鎖成功第172章:把閒置的驢子租出去,不就有錢了?第180章:標題沒了第12章 諸君面南,朕自向北第195章:都病了第165章 一二字殺豬大陣第17章 擱誰不迷糊啊第186章: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9章 無字空碑(求追讀)第164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113章 力能舉鼎第169章:腦後反骨第197章:平平無奇第113章 力能舉鼎第163章 劉雉兒二氣大可汗第1章 《不可思議》第264章 受迫性落水第53章 無懈可擊(大章求追讀!?。?/a>第161章 鼠鼠我鴨第80章 君視臣如手足(求收藏求追讀?。。。?/a>第100章 如果您不嫌棄的話,我想給您養老第26章 這這麼點祭品,神仙很難幫你辦事啊第63章 腦洞大開第190章:陰兵過境第72章 朕燒的可是自己的營(求收藏求追讀!第127章 明日來漢軍軍營領物資,勿著甲第270章 首尾呼應第149章 局部優勢第268章 怎麼不算多兵種協同呢?第4章 好一個國家柱石第152章 這麼少的兵馬,夠埋伏誰???再來點第65章 水戰並非船多者勝第123章 非兵之兵第46章 武夫思維,不得長久
第71章 道義?(求收藏求追讀)第157章 劉雉兒一氣大可汗第215章:大幾萬東胡人一擁而上,你也未必能把大軍給挑光了!第228章: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100章 如果您不嫌棄的話,我想給您養老第265章 卻月陣第195章:都病了第46章 武夫思維,不得長久第79章 王來揹負(求收藏求追讀?。。。?/a>第73章 朕親自送你一程(求追讀求收藏)第167章:早說我就早反了第217章:自古南渡無北歸第121章 一陣鬼魅涌上心頭第274章 陛下要是不信,不如親自試試看第69章 今日之舉不過權宜(求追讀求收藏??!第56章 真沒見過這麼主動的俘虜(求追讀??!第38章 這皇帝不能處,有兄弟他真殺第143章 最精妙的計謀,往往只需要一步到位第239章:向你們的皇帝進攻第253章:要不我也拜拜吧第2章 劉雉兒第34章 衣帶血書第208章:我在本次請神活動中請到了關羽,你也來試一試吧第242章:咱今天不聊屁股的事兒第166章:這天下也該還給朕了第99章 臣楊仲,與諸位先帝,上疏大捷第173章:生於憂患第98章 你們的皇帝回來了第94章 在你燒我之前我就把你燒了第149章 局部優勢第33章 臺別拆,戲要接著唱第184章:廚子也瘋狂第181章:只要你不還,就可以不還第236章:爺投漢了?。ㄈf字大章)第271章 襄陽?第231章:泥驢渡帝王第191章:天下英才盡入彀中第231章:泥驢渡帝王第217章:自古南渡無北歸第110章 衆籌打仗第139章 復活吧,我的將士!第191章:天下英才盡入彀中第141章 本王有那個能力嗎?第265章 卻月陣第71章 道義?(求收藏求追讀)第182章:廚子怎麼可能造反第80章 君視臣如手足(求收藏求追讀?。。。?/a>第37章 今晚妥了第140章 玩政治的心都髒第95章 大風起兮第70章 拜關公(求收藏求追讀)第151章 好燒啊好燒第86章:樑上君王(求收藏求追讀?。。?/a>第139章 復活吧,我的將士!第219章:絕北道第182章:廚子怎麼可能造反第226章:尋他千百度第144章 社會我雞哥,進大牢就跟回家一樣第129章 大漢子民不騙大漢子民第223章:你就是種軒?第210章:澡盆渡江第142章 漢軍來啦,青天就有啦!第7章 什麼棋盤戰神第17章 擱誰不迷糊啊第224章:沒有人比朕更懂造反第99章 臣楊仲,與諸位先帝,上疏大捷第155章 解鎖成功第172章:把閒置的驢子租出去,不就有錢了?第180章:標題沒了第12章 諸君面南,朕自向北第195章:都病了第165章 一二字殺豬大陣第17章 擱誰不迷糊啊第186章: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9章 無字空碑(求追讀)第164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113章 力能舉鼎第169章:腦後反骨第197章:平平無奇第113章 力能舉鼎第163章 劉雉兒二氣大可汗第1章 《不可思議》第264章 受迫性落水第53章 無懈可擊(大章求追讀?。。?/a>第161章 鼠鼠我鴨第80章 君視臣如手足(求收藏求追讀?。。。?/a>第100章 如果您不嫌棄的話,我想給您養老第26章 這這麼點祭品,神仙很難幫你辦事啊第63章 腦洞大開第190章:陰兵過境第72章 朕燒的可是自己的營(求收藏求追讀!第127章 明日來漢軍軍營領物資,勿著甲第270章 首尾呼應第149章 局部優勢第268章 怎麼不算多兵種協同呢?第4章 好一個國家柱石第152章 這麼少的兵馬,夠埋伏誰啊?再來點第65章 水戰並非船多者勝第123章 非兵之兵第46章 武夫思維,不得長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临沂市| 望谟县| 武平县| 广饶县| 巴东县| 东台市| 和平县| 龙川县| 河东区| 鄱阳县| 外汇| 拉萨市| 长乐市| 横山县| 陵川县| 永济市| 镇平县| 江达县| 龙泉市| 宿迁市| 闵行区| 江达县| 德昌县| 临沂市| 宁南县| 上林县| 长兴县| 温州市| 金门县| 南川市| 正定县| 马边| 罗山县| 会理县| 呼伦贝尔市| 余江县| 房山区| 平安县| 当涂县|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