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三章 錢山之戰(上)

七月的時候,鄭成功派出援剿右鎮黃山督前鋒鎮萬禮、北鎮陳六御、中權鎮黃興進剿海盜陳春,在肅清了閩海貿易的威脅的同時,給予了同安縣清軍以沉重的打擊。

到了八月,鄭成功決定以中權鎮左營副將黃梧管英兵營,舊將吳世珍管遊兵營,戎旗正總班楊姐管奇兵營,林文燦管殿兵營,陳壎管正兵營。繼仁義禮智信五營而後,正奇援遊英五營成立,並迅速的進入到了緊鑼密鼓的操練之中。

同樣是在於鄭成功表現出了對海貿的堅決維護,這個月,鄭鴻逵正式決定,將所部兵馬盡數交給鄭成功統帶。去歲勤王,鄭鴻逵將麾下大將蕭拱宸和沈奇二人及所部兵馬劃歸鄭成功統領,鄭成功授予了二人護衛左鎮和護衛右鎮的差遣。這一遭,鄭鴻逵將追隨他多年的另外兩員大將——沈明和陳魁及其所部兵馬交託給鄭成功,鄭成功授予二人護衛前鎮和護衛後鎮的差遣,並且將這二鎮的兵馬補全到兩營千人規模。

交託兵馬之時,鄭鴻逵專程上了一次廈門島,叔侄二人在節堂中對坐無言——鄭鴻逵很想和鄭成功再解釋一下廈門一戰的事情,但是他也知此事多說無益,又想問問陳凱的去向,可是一旦他母親的態度,卻還是沒能出口。相對的,鄭成功也不是沒有想過向鄭鴻逵說明陳凱的去向,以安鄭惜緣之心,奈何這番話到了嘴邊,卻依舊是沒有出口,最後二人僅僅是公事公辦。

背叛的傷痕,會永遠的存在於內心的最柔軟處。撫平,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鄭成功沒有辦法勸說他自己如曾經那般全心全意的信任鄭鴻逵,對於陳凱的行止,就更是不敢隨便知會其人。

禮貌性的告辭過後,鄭鴻逵便乘船回返白沙去了。沈明、陳魁二人的部隊,一個派往潮州北部協守三河壩,另一個則繼續守衛揭陽地方。這兩支部隊的歸併,於閩南戰場而言並沒有存在什麼影響,但是對於潮州戰場,卻是一定程度上的補充。

鄭鴻逵的歸附,分裂多年的鄭氏集團算是重新融爲了一體。如果一定要算的話,鄭彩還有殘兵一兩千,漂泊在海上,現在也沒有個消息,基本上已經可以無視了。

整個八月,擴充了部隊,完成了對鄭鴻逵所部的吸納。到了九月,鄭成功決定出兵漳州府,一方面繼續擴大他在漳州府地面上的影響力,同時收集糧草,緩解糧草壓力,另一方面,則是一如在磁竈時的那般,爭取把清軍引出城池,在野戰中決一勝負!

九月,鄭成功親率戎旗鎮、親丁鎮、左先鋒鎮、援剿左鎮、援剿右鎮以及前鋒鎮等六鎮近九千大軍登陸漳州府,大軍駐紮於錢山一線,以待清軍。

對此,漳州總兵王進知道鄭成功不是善茬,力主持重,協守的福建左路總兵王之綱倒是不打算繼續和王進這個傢伙繼續湊一塊搭夥,有心跟上三省會剿的步伐,去江西殺那些戰鬥力孱弱的義軍,就是礙著兵行兇險,意志不怎麼堅定罷了。奈何,福建巡撫張學聖如今尚在被清廷質疑其能力的階段,斷不敢容著明軍在漳州府耀武揚威,乾脆派了副將陳尚智所部作爲援兵,督促王進和王之綱出兵迎戰。

九月下旬,陳尚智所部與王進、王之綱完成了匯合,抵近錢山與明軍對峙。清軍比歷史上的這一戰兵力更勝,而鄭成功那邊,由於潮州、廣州的兵員補充以及軍器局的生產效率提升,明面上的六個鎮還是那六個鎮,但是內在的實力卻同樣是今非昔比。

數日後,九月二十五,清軍大軍直抵明軍錢山大營。鄭成功出動戎旗鎮、左先鋒鎮以及援剿左鎮三部迎戰於寨牆之外。

雙方的兵力大致相等,無非是清軍的騎兵佔比更多一些。鄭成功明目張膽的與清軍列陣而戰,王之綱和陳尚智躍躍欲試,那王進因爲磁竈一戰是被鄭成功當面鑼對面鼓的擊破的,反倒是顯得有些不安了起來。

“進攻吧,撫軍老大人那邊還在盼著捷報呢。”

原本是打算說句擊破了海寇沒準還能殺上廈門島搶一遭來振奮下士氣,轉念一想,似乎這話有些不太吉利,陳尚智便把張學聖給擡了出來。

他是匆匆趕來的,沒怎麼休整就急著發動攻勢,可見張學聖對於一場捷報的渴求。敲動戰鼓,清軍全力向前,沉重的腳步踏在地上,伴隨著地面的共振發出了比之身後戰鼓絲毫不讓的雷鳴,無時無刻的不在震顫著這方圓數裡的生靈。

夾雜在滾滾雷鳴之中的是戰馬狂奔的電光閃爍,不斷被清軍擠壓的戰場上,明清兩軍的騎兵追逐廝殺,數量佔據絕對優勢的清軍騎兵極力壓嚮明軍戰陣,明軍的騎兵則竭盡全力的試圖爲本陣提供遮掩。

間或,會有一兩騎或是一兩隊的清軍騎兵擺脫了明軍的牽制,抵近陣前,狼腰輕扭,彎弓搭箭,一氣呵成,待那手指輕放,一支又一支的利箭劃破空氣,尖嘯著掃過明軍的戰陣。

箭矢在明軍那一面面的藤牌上劈啪作響,有的被彈落在地,有的則乾脆直接釘在藤牌上,偶爾會有一兩聲的慘叫,也是在反應過來的第一刻便極力的壓抑著。

戎旗鎮、左先鋒鎮以及援剿左鎮,這些部隊乃是鄭氏集團的老底子部隊,多有徵戰多年的老卒。此刻即便是被清軍的騎兵優勢壓制在原地不得動彈,卻依舊是保持在陣前原地不動,憑著藤牌遮蔽身體以及身後的同袍,無有半分動搖。

清軍的戰陣如排山倒海般壓來,伴隨著雙方火炮的射擊展開,輕騎狗斗的空間越來越小,漸漸的便退入到了各自的陣後,將戰場留給了列陣而戰的步兵。

灰藍色的濁流洶涌而來,誓要撲滅那熊熊燃燒的烈焰。清軍結陣向前,抵近百步之際,前排的弓箭手拉弓仰射,漫天的箭雨不再似輕騎狗鬥之際,時而射來的那三兩隻利箭般只要是足夠經驗豐富的藤牌手皆可以預估到箭矢飛來的軌跡,從而持盾抵擋,其密集的數量,足以讓明軍陣型中的盾牌捉襟見肘起來。哪怕,這支福建明軍的盾牌數量遠遠高於正常的編制。

箭矢,在天空中劃過了一道拋物線的軌跡,便如瓢潑似的,撒嚮明軍的戰陣。正常情況下,藤牌手會組成更加緊密的盾陣,將那一面又一面的藤牌交疊起來,組成一個個龜殼似的陣型來抗住這一波射擊。然而,當清軍的箭矢襲來之際,僅僅的陣型並沒有哪怕一絲一毫的變化,照舊是維持著等待接戰的狀態。

這樣一來,傷亡幾乎是不可避免,只能憑後續的士卒補充才能繼續維繫戰陣的完整。奈何,就在這時候,當明軍的軍官命令下達,一個個膀大腰圓的明軍力士握住手中的碗口粗的竹竿,合力將另一端高高翹起,一面又一面的棉被似的布障裹挾著地上的灰土便騰空而起,竟直接擋在了清軍箭雨襲來的軌跡之上。

第七十五章 盛宴第八十八章 鐵壁(下)第八十七章 落子無悔(二)第八十一章 對攻(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鷗汀寨(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舊局(下)第十六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秋風(一)第四十七章 早春時節(二)第七十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上)第五章 意如何(下)第十三章 波及(完)第二百零八章 文官守城法(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惡化(下)第三十七章 進寶(上)第一百五十章 定情第五十一章 漸變(六)第八十九章 收網第二十六章 加碼(完)第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舊局(下)第九十六章 永曆六年的夏(中)第八十七章 追亡(上)第二章 四府巡撫(中)(二合一大章)第十七章 佈局(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誘導(上)第六十三章 藏頭露尾(完)第一百一十二章 驅狼吞虎(一)第十八章 佈局(下)第六十三章 內憂外患(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退(三)第四章 永曆十一年(三)第四十七章 除夕第六十五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遠方(一)第二十九章 破立第九十一章 質變時刻(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奪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鷗汀寨(下)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四十五章 定策(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活(四)第五十二章 奪魄(一)第五十六章 撕裂(下)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七十七章 遲到(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十九章 跌破的眼鏡第九十五章 落子無悔(十)第二百零七章 文官守城法(三)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五)第六十四章 得失(下)第七十二章 鎮撫(上)第五十七章 歸來(一)第八章 當局者與旁觀者(下)第三十八章 力從地起(八)第一百一十九章 物是人非(中)第七十三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完)第三十一章 栽花插柳(六)第三十四章 力從地起(四)第三十八章 一場戲(五)第九十九章 季孫之憂(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惡化(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試水(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驅狼吞虎(一)第八十二章 顯形第一百七十七章 掙扎(四)第五十二章 蓄力(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中)第四十六章 加塞(下)第一百零八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二十五章 加速(五)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九十章 落子無悔(五)第九十二章 恍如昨夜(下)第一百六十章 串聯(二)第二章 永曆十一年(一)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八十八章 壓縮(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遠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二十八章 營債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三十三章 聯結(上)第六十三章 內憂外患(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進宮(上)第十一章 波及(六)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十八章 佈局(下)第七十八章 厚積薄發(上)第七十八章 厚積薄發(上)第五十七章 爆發(下)第十九章 加碼(一)第八十章 遲到(四)第九十四章 落子無悔(九)第七十一章 填土第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中)第十五章 站隊
第七十五章 盛宴第八十八章 鐵壁(下)第八十七章 落子無悔(二)第八十一章 對攻(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鷗汀寨(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舊局(下)第十六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秋風(一)第四十七章 早春時節(二)第七十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上)第五章 意如何(下)第十三章 波及(完)第二百零八章 文官守城法(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惡化(下)第三十七章 進寶(上)第一百五十章 定情第五十一章 漸變(六)第八十九章 收網第二十六章 加碼(完)第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舊局(下)第九十六章 永曆六年的夏(中)第八十七章 追亡(上)第二章 四府巡撫(中)(二合一大章)第十七章 佈局(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誘導(上)第六十三章 藏頭露尾(完)第一百一十二章 驅狼吞虎(一)第十八章 佈局(下)第六十三章 內憂外患(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退(三)第四章 永曆十一年(三)第四十七章 除夕第六十五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遠方(一)第二十九章 破立第九十一章 質變時刻(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奪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鷗汀寨(下)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四十五章 定策(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活(四)第五十二章 奪魄(一)第五十六章 撕裂(下)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七十七章 遲到(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十九章 跌破的眼鏡第九十五章 落子無悔(十)第二百零七章 文官守城法(三)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五)第六十四章 得失(下)第七十二章 鎮撫(上)第五十七章 歸來(一)第八章 當局者與旁觀者(下)第三十八章 力從地起(八)第一百一十九章 物是人非(中)第七十三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完)第三十一章 栽花插柳(六)第三十四章 力從地起(四)第三十八章 一場戲(五)第九十九章 季孫之憂(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惡化(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試水(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驅狼吞虎(一)第八十二章 顯形第一百七十七章 掙扎(四)第五十二章 蓄力(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中)第四十六章 加塞(下)第一百零八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二十五章 加速(五)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九十章 落子無悔(五)第九十二章 恍如昨夜(下)第一百六十章 串聯(二)第二章 永曆十一年(一)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八十八章 壓縮(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遠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二十八章 營債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三十三章 聯結(上)第六十三章 內憂外患(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進宮(上)第十一章 波及(六)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十八章 佈局(下)第七十八章 厚積薄發(上)第七十八章 厚積薄發(上)第五十七章 爆發(下)第十九章 加碼(一)第八十章 遲到(四)第九十四章 落子無悔(九)第七十一章 填土第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中)第十五章 站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新民市| 浦城县| 莒南县| 方城县| 博白县| 光泽县| 桓仁| 佛冈县| 象山县| 彭山县| 滦南县| 旺苍县| 武川县| 册亨县| 阿克苏市| 商河县| 玉树县| 孟州市| 罗甸县| 康定县| 榆中县| 抚顺县| 嘉荫县| 霍林郭勒市| 富民县| 会同县| 衡阳市| 云安县| 蓝山县| 澄江县| 重庆市| 临桂县| 乡城县| 哈尔滨市| 锡林浩特市| 长乐市| 鄢陵县| 苏州市| 山阴县|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