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

“大帥,你看那邊的五彩煙花朝著咱們這邊來了。”劉璇此時也顧不得自己的聲音在隆隆的炮聲之中身邊的萬毅能不能聽得到,拉著萬毅指了指前方的天空,只見遠方的地平線上忽然升起了一道五彩的煙花朝著自己這邊極速而來,雖然傍晚時分天色暗了許多,按理說萬毅應該也看到了,但是在前線不斷成片爆炸騰空而起的火球映射之下,還真有可能看不到,所以急忙提醒。

“高思繼到了?!比f毅點了點頭,高思繼兵團在歷經了兩個月的長途跋涉途中連續擊潰了好幾次達韃人南部部落之後終於按期抵達了。他們此時升起煙火箭的意思就是提醒萬毅他們已經加入戰場,和西征軍主力合圍高昌回鶻。

“命令薛萬里和錢寧,給我兩翼合圍,炮兵營給我延伸射擊,壓著前方部隊的腳步往前推進,預備隊給我去後軍佈置好後方阻擊陣地,讓機械弩去後軍佈置?!比f毅的命令讓一旁的劉璇有點疑惑,調集預備隊去後軍佈設阻擊陣地,難不成瓜州那邊的歸義軍會出現夾擊咱們?玄影衛那邊沒有消息傳來?。?

萬毅也不理會劉璇的疑惑,下達完命令之後轉身往回走。劉璇已經有了指揮大兵團的經驗,此時高思繼加入戰場必然會很快波及到整個回鶻人的陣形,那些衝入陣地和預備隊廝殺的回鶻人如果失去了後續部隊的加入,就會成爲無源之水,很快就會被徹底殲滅,而錢寧和薛萬里所部的反擊也等於是和高思繼形成聯手合圍之勢讓回鶻人徹底包圍。此時戰場形勢已經沒有任何反覆,他在不在意義已經不大,何況隨著新生代將領的不斷走入軍隊,萬毅也知道這時候應該讓年輕人多加鍛鍊,天策軍的征戰步伐不會這麼輕易的停下的,軍隊需要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的加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萬毅本人的年紀雖然才四十多,但是在李玄清一手打造的天策軍系統之中確已經是十足十的老人了,這個時候將機會留給年輕人,留給後輩,也是李玄清給他們這些第一代將領交代的重要任務。

萬毅走後劉璇也不再理會自己的不理解,直接按照萬毅的命令讓號角手,號旗手傳達指令,前線的薛萬里和錢寧接到命令之後立即起身帶頭帶隊發起反衝鋒,大隊的天策軍將士蜂擁而上,邊走邊開槍射擊,將回鶻人的攻勢硬生生的壓了回去。而且隨著炮兵營的炮火開始延伸,一直在正面堅守陣地的鐵良的重騎營集中起來的一萬人騎兵開始涌出陣地斜刺裡壓了上去,與此同時鐵良甚至都沒等到預備隊將闖入自己陣地內的回鶻騎兵全部殲滅就起身進攻。

“瓜州那邊怎麼會出現煙火箭?我的天,不會是參謀次長帶著安西營在攻城吧?”劉璇剛剛給預備隊下達命令讓他後撤至後軍就地轉入防禦,就看到瓜州那邊的方向忽然出現了一道冉冉升起的五彩火箭,不同於他們這邊因爲距離近直接靠弓箭射擊,那邊可是直接讓機械弩發射煙火箭,才能夠傳到百里之外。不過此時已經想不出所以然來的劉璇在預備隊撤出的時候直接讓機械弩朝著場中準備追擊預備隊的回鶻騎兵三千人發射,竟然是依靠一瞬間上萬枚弩箭一舉將剩下的幾千名騎兵全部擊殺,此起彼伏的爆炸甚至讓撤退的預備隊自己人都心驚膽戰。機械弩這幫傢伙真是殺人不眨眼,剛剛還和自己打的有聲有色,甚至還不斷擊殺負責正面作戰的士兵的這幫回鶻人竟然被一輪弩箭全部擊殺。

劉璇這邊硬生生的調整好大軍的陣形之後整個西征軍分成了兩個部分,主力部隊反衝鋒之後將回鶻人剩餘的部隊圍在了已經到處都是屍體,血流成河的主戰場,在炮火聲中十幾萬部隊喊殺聲驚天動地讓炮兵營的人都不敢在漫天自由炮擊,生怕炸到自己人。

而此時除了前線的異狀,實際上契畢合力也已經發現自己的後方出現了大股天策軍,自己居然被對方在一瞬間逆轉了攻守之勢,自己原本雖然傷亡慘重,但是畢竟屬於攻勢一方,而且還有部分軍隊已經突進對方的陣地,但是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被對方反轉,讓他根本沒有思考的時間。

“王子,咱們快突圍吧,這是天策軍的經典戰術——四面合圍。”契畢合力有沒有反應過來扎德勒不知道,但是他自己是明白了天策軍的意圖,這分明是對於自己的到來早有預料,對方居然有部隊從自己的後方出現說明蓄謀已久。這一瞬間扎德勒根本沒有任何的死戰之心,他能夠想到的就是趁著對方的合圍之勢沒有徹底完成立即率兵突圍。

“突圍,從哪突圍?”契畢合力上未說完就被扎德勒打斷了,直接開始朝著周邊亂作一團的回鶻中軍厲聲吼道:“號角,立即通知前方部隊往南突圍,各部以中軍爲中心節節後撤。”說完之後也不管有沒有明白直接讓身邊的親衛豎起中軍大纛旗往南衝。

不得不說扎德勒的反應還是很快的,往南走的話一方面可以快速接近歸義軍的核心地盤,最主要的是他明白在他們的南方張朝奉的部隊正在往這裡趕,只要這樣纔有一線生機。只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這麼短的時間想出來的絕妙突圍路線卻一頭扎進了天策軍的口袋之中。南邊有一支部隊從開戰至今,整整一個白天過去居然絲毫不動隱蔽伏擊在茫茫草地之中。

其實李天一在見到回鶻人的大隊人馬朝自己而來的時候有點懵了,開戰之前萬毅就交代他不要管主戰場的變化,一心一意盯著左翼,防備可能出現的歸義軍部隊。但是歸義軍沒等到卻等來了回鶻人的突圍部隊。但是此時他也沒有反應的時間了,這些從合圍缺口中突出來的回鶻騎兵不顧一切的衝擊讓他不得不瞬間下達攻擊命令,而且爲了遏制對方的速度,李天一第一時間命令一直跟隨在自己陣地之後的機械弩一個都的兵力全力開火朝著回鶻人的峰頭鋪天蓋地的打了過去。之間一瞬間五千枚弩箭呼嘯而至,除了當場被弩箭放倒在地之外,隨後的爆炸讓身邊那些慌不擇路的回鶻騎兵被二次爆炸再次炸翻在地。打到現在回鶻人根本無法應對天策軍的遠程打擊,甚至一瞬間好多人都以爲這是他們的神靈在借天策軍的手懲罰自己。

契畢合力由於是被扎德勒帶著帶頭突圍的,所以第一波就被弩箭掀翻在地,不過他只是戰馬被弩箭擊殺,但是隨即弩箭的爆炸讓他被狠狠的戰馬的屍體上再次被掀翻,直接暈了過去。

契畢合力被第一回合打翻在地,剩餘的回鶻人更加混亂,扎德勒雖然僥倖沒有被打死,但是他如何能夠約束得住這些回鶻人,失去了戰心和士氣的回鶻騎兵猶如無頭蒼蠅一般被打蒙了。

“命令全軍突擊,給我打?!崩钐煲还麛嘧屓娡度敕垂ィ瑏K且親自指揮機械弩攻擊回鶻騎兵的首尾讓他們徹底失去理性,這樣一來造成的後果就是這些被打蒙的回鶻騎兵開始被硬生生的壓縮在這片狹小的區域之內,四處亂竄。

“去傳達命令,投降免死,否則殺無赦。”李天一讓自己的親衛開始用回鶻語高喊投降,準備抓俘虜。要知道內地的大建設特別需要人手,這些俘虜就是推動帝國發展最大的動力。

李天一這邊果斷出手奠定了主力戰場的勝局,但是百里之外的瓜州城那邊卻差點出現意外,王厚純的計劃雖然也算得上是周密,但是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自己手下的安西營從都統張勝到普通士兵加入天策軍序列才短短的個把月時間,也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對於火器的使用僅僅侷限在如何開槍上面,炸藥包什麼的他們根本沒有玩過,這下好了事到臨頭張勝居然不會用,誤打誤撞之下還意外引爆了一個,直接將十幾名士兵全部當場炸死,劇烈的爆炸聲不僅僅讓王厚純差點喊了出來,還讓原本守在城門附近的瓜州守軍得到提醒。聞訊而來的王厚純一邊讓自己的親衛上去執行轟炸任務,一邊果斷下令讓張勝開始發動攻擊,並且親自帶著瓜州的州司馬司馬道信指揮自己的部隊就地反正,和張勝合兵一處攻擊曹仁貴留在成爲的軍隊。

實際上此時要不是曹仁貴率兵已經走出了十幾裡地,就憑張勝之前的動作就是找死,一旦將歸義軍的主力部隊吸引回來那麼張勝他們可謂是根本沒有絲毫生還的餘地。

由王厚純親衛親自執行的轟炸自然是沒有出現任何意外,不斷從城樓上扔下去的炸藥包掀起的爆炸絲毫不遜色主力兵團的炮彈爆炸,騰空而起的巨大火球讓城內的歸義軍倉促之間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在張勝率兵掃清了城牆上的守軍之後安西營的部隊開始殺下城樓,集中攻擊甕城。與此同時王厚純爲了以防萬一讓玄影衛的人在城內刺史府也開始動手,抓捕瓜州刺史,準備兩邊齊頭並進。

王厚純見到張勝帶隊殺到甕城之內才鬆了一口氣,這個司馬道信的郡兵戰鬥力確實不行,幾千人的部隊打對方出其不意還被歸義軍的正規部隊壓的擡不起頭來,如果不是炸藥包不斷爆炸估計這一戰還真懸了。不過在張勝出現在甕城之後其實瓜州這邊也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有張勝的安西營和炸藥包在,突襲之下應該是沒有問題了??吹綉鹁殖鴦倮@邊轉移,王厚純也果斷讓親衛將安西營藏匿在城內的一架弩炮豎了起來然後裝上煙火箭對著夜空就是一箭,刺耳的破空聲伴隨著明亮如白晝一般的光亮響徹夜空,朝著極高的空中而去。

做完這些之後王厚純鬆了一口氣朝著身邊準備帶隊親自上前廝殺的司馬道信笑道:“司馬大人,此戰之後我保舉你當瓜州刺史,讓你官升三級。”他這一句話讓司馬道信一愣,隨即狂喜,自己原本只是被脅迫纔會加入天策軍,但是一下子被對方承諾直接當刺史還是讓他非常欣喜。手中的戰刀也瞬間有力起來,帶著自己的親衛一邊往下衝一邊對著跟著自己一起下來的王厚純笑道:“多謝大人賞識,大人放心,司馬道信絕對不會讓您失望?!辈贿^說是這麼說司馬道信對於自己身邊的這位年輕人卻十分好奇,對方開口就直接許諾這個想必地位一定非比尋常。

王厚純跟在司馬道信身後對於身邊的殺戮絲毫不聞不問,猶如閒庭信步一般指揮司馬道信攻擊歸義軍的各處關鍵點,通過他的動作讓城內守軍的指揮體系不斷崩潰。

“城內的歸義軍聽著,天策軍已經打敗了回鶻人正在攻擊曹仁貴,如今瓜州刺史已經授首,各位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王厚純原本正在琢磨後續的戰事忽然發現刺史府那邊升起一道煙火箭頓時明白玄影衛已經得手頓時氣沉丹田,一道雄渾之極的聲音傳出,硬是壓制住了在場的廝殺聲,讓猶自廝殺不休的歸義軍一愣。

“立即投降,否則殺無赦。”張勝那邊聽到王厚純的聲音之後立即明白怎麼回事當即讓自己身邊的人立即齊聲呼喝,震耳欲聾的招降聲讓這些歸義軍停下了揮舞手上的兵器。

“歸義軍的弟兄們,大唐王朝如今已經打到安西來了,我們歸義軍不是早就是大唐的軍鎮嗎?我們沒有必要和朝廷作對啊,這是謀反大逆不道。大家快快放下武器,爭取朝廷寬待,否則家破人亡就在眼前啊?!彼抉R道信這時候忽然心靈福至,一句話讓所有的歸義軍士兵恍然之間明白自己眼前的對手是朝廷的軍隊。說實在的這個時代大唐正統在西北別的地方可能已經幾近消亡,但是歸義軍畢竟從張義潮時代就是一直以當朝廷西北屏障自豪,其後歷經張淮深等人,無一不是朝廷任命的歸義軍節度使,歸義軍的旗號可是掛在大唐的旗號之下的。

“咣噹”不知道是誰手中的兵器掉在地上,在此時沉靜的甕城之中異常刺耳,但是卻讓所有心中原本緊繃的弦一下子鬆了下來。

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
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宁市| 鄂温| 崇阳县| 资源县| 商城县| 徐州市| 新竹市| 古浪县| 麟游县| 水城县| 丹阳市| 湘潭县| 山西省| 诏安县| 安多县| 乌拉特前旗| 赤城县| 长沙市| 贵州省| 清丰县| 洛南县| 永济市| 庐江县| 和龙市| 江安县| 周至县| 柳州市| 益阳市| 平陆县| 皋兰县| 临朐县| 鹤岗市| 宝鸡市| 通山县| 张家口市| 兰州市| 南陵县| 富蕴县| 鹤山市| 盐山县|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