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5章 洛陽守備

?得到了朝廷的任命,新任節(jié)度使封常清立刻採取了行動,馬在兵部開具了書,準(zhǔn)備到前線報道。.如您已閱讀到此章節(jié),

因爲(wèi)軍情緊急,封常清拒絕了兵部尚書送別酒宴的邀請,回到長安的宅邸告別了兩位夫人,然後帶著親兵和家將,迅速離開了長安,奔向千里之外的洛陽。

在路,封常清亢奮的心情變得沉重,沿途百姓絡(luò)繹不絕,都是攜家?guī)Э诘碾y民,情況悽慘,讓人不忍卒視。

軍情如火,封常清顧不得兒女情長了,快馬加鞭疾馳,很快,雄偉的洛陽遙遙在望。

東都洛陽位處洛水之北,按照《說解字》的解釋,水之北乃謂“陽”,洛陽在黃河北岸,故名洛陽。

因爲(wèi)處於國古代地理位置的心位置,又是華民族的發(fā)祥地,洛陽一直是國曆史著名的政治心。皇帝住的地方,當(dāng)然不能隨便,經(jīng)過歷代的建設(shè),洛陽城高壕深,防守設(shè)施健全齊備,易守難攻,武周時代被稱爲(wèi)“神都”。

關(guān)於神都,出自歷史典故,《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

雖然大夏天王赫連勃勃管自己的都城叫神都,但那只是自拉自唱,沒人附和。在歷史,只有洛陽被統(tǒng)治者法定名稱爲(wèi)“神都”,其它沒有任何一個城市有此名字。

從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則天以“天后”之尊開始執(zhí)政,至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正式稱帝的16年,武氏爲(wèi)當(dāng)皇帝做了大量的長時間的準(zhǔn)備,採取了多種有力有效的措施。她非常重要的一項,是變更官名,改東都洛陽爲(wèi)神都,爲(wèi)自己登位稱帝,建立新秩序,邁出重要的一步。

洛陽有此美名,都是因爲(wèi)武則天的緣故,爲(wèi)了讓人民相信自己的權(quán)威,她自稱爲(wèi)彌勒轉(zhuǎn)世,她的都城應(yīng)該不同凡響,長安根本不配成爲(wèi)她的都城。

當(dāng)然,這是官方說法,據(jù)野史記載,武則天自從奪取了李家江山,總夢到鬼神向她示威,以至於夜不成寐。

武則天經(jīng)不起這樣的折騰,於是到了洛陽躲避。很詭異的是,到了洛陽,那些鬼神再也沒有出現(xiàn),於是,武則天賴在洛陽不走了。

封常清等人從定鼎門進入了洛陽城。

定鼎門又稱天門,是洛陽的主城門,從南城外的天闕進入城內(nèi),進入應(yīng)天門,到達了武則天建立的天堂。

大街兩側(cè)紅牆高聳,兩側(cè)垂柳依依,雖然是冬季,洛陽城的富貴仍然撲面而來。不過,戰(zhàn)爭是摧毀一切的災(zāi)難。此刻,洛陽城沉浸在混亂與恐慌之。

在昔日皇城的另一側(cè)的天津橋,那裡是一片混亂,人流涌動,道路難行。

封常清無法過橋,於是命令在河巡邏的士兵開船過來,乘船渡過了皇城的護城河,進入皇城,在臨時設(shè)立的軍落定。

洛陽府衙和河北官員聽到了消息,紛紛向新到的前線指揮官封常清道賀。

封常清沒心情和地方軍政官員套熱乎,下達了命令清查府庫,重點是清查糧食儲備和軍械物資的多寡。

洛陽的官員都是在官場混久了的老油條,很清楚現(xiàn)在的形勢,早帶著賬本,當(dāng)著封常清的面報告了庫存情況。

封常清在官場混久了,根本不相信府庫充盈的報告,命令家將迅速覈實。

家將們拿著賬本,一一進入府庫覈對,很快,覈對數(shù)字報來了,因爲(wèi)庫房年久失修等原因,府庫的糧食和軍械物資有些損耗,但器具糧食足夠10萬大軍支撐一年之用。

糧食是支撐作戰(zhàn)的最重要物資,有了糧食,一切都好說了。封常清聞報大喜,立刻發(fā)佈徵兵告,樹立招兵旗,招募壯士入伍,抗拒逆賊安祿山。

戰(zhàn)爭讓人瘋狂,戰(zhàn)爭使人亢奮。

從范陽傳來的戰(zhàn)鼓聲激起了洛陽青年參軍的熱情,沒蠢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年輕人總以爲(wèi)戰(zhàn)爭是一件很讓人興奮的事,於是便紛紛加入到朝廷軍隊的行列。

10天之內(nèi),洛陽招募新兵6萬。

所謂“蘿蔔快了不洗泥”。雖然有很多熱血青年加入了朝廷的軍隊,但是,更多的是無業(yè)遊民和地痞無賴。

這些人都是社會渣滓,能加入朝廷的軍隊,一方面確實仇視安祿山的蠻夷叛軍,有著相對濃厚的愛國熱情,但更多的是爲(wèi)了戰(zhàn)場發(fā)財,混個封妻廕子,起碼也能發(fā)一筆小財。

這些人的目的不純,打起仗來自然成問題,靠著這樣的隊伍,能打贏安祿山職業(yè)化的叛軍嗎?

答案顯然是不能。

封常清看到校場亂紛紛的隊伍,當(dāng)時皺起了眉頭,但他無可奈何,國家用人之際,沒有自己挑選的餘地。

封常清命令家將整頓隊伍,加強訓(xùn)練,儘快讓這支隊伍“聽話?!?

訓(xùn)練軍隊需要時間,而安祿山的軍隊正在向洛陽逼近。封常清感覺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現(xiàn)在唯一能給自己希望的,是黃河水不要封凍。

封常清站在了洛陽城北門的敵樓,放眼望去,雲(yún)層低垂,孟津渡口白帆點點,浩淼的黃河在遠(yuǎn)處飄過,水天一色,壓力十足。

在低垂的雲(yún)靄之,一座大橋橫貫?zāi)媳?,將黃河兩岸連爲(wèi)一體。

這座大橋,是洛陽曆史傳說的河陽橋,但卻是在史書有著記載的真實橋樑。

孟津渡口是古代黃河的一個重要渡口。周武王伐紂時與諸侯會盟渡河處,即在此地,因此稱爲(wèi)盟津。孟津關(guān)又稱河陽關(guān),西晉豐樂亭侯杜預(yù)曾在這裡架起黃河第一座浮橋,稱爲(wèi)“河橋”。

北魏設(shè)置河陽三城,南城、北城築於黃河南北岸邊,陽城築於河沙洲,三城以河陽浮橋相連。此地爲(wèi)由洛陽去河北的交通要道,歷代是兵家必爭之地。

新莽末年,農(nóng)民起義風(fēng)起雲(yún)涌,劉秀起兵後,勢力在河北迅速發(fā)展,引起了更始帝的不安,更始帝和劉秀赤眉軍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火併在所難免。

鑑於此,劉秀任命被稱爲(wèi)“大樹將軍”的馮異爲(wèi)孟津?qū)④?,扼守黃河孟津渡口,防止更始帝屯駐洛陽的李軟率軍北渡。

馮異利用洛陽更始帝軍心動搖之機,北取天井關(guān)、黨,南下河?xùn)|13縣,迫降更始軍10餘萬人,進而與大將寇合力進逼洛陽。

劉秀即位後,立即派大司馬吳漢統(tǒng)軍10餘萬圍攻洛陽,並隨後親至河陽坐陣指揮。漢軍採取政治誘降策略,終於使洛陽的更始軍30萬人不戰(zhàn)而降,爲(wèi)東漢的鞏固、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

封常清看著頭髮花白的河南防禦使張介然,問道“黃河還沒有封凍嗎?”

張介然是山西人,本名六朗,曾任哥舒翰等節(jié)度使的營田支度等使,也是掌管後勤的。因爲(wèi)謹(jǐn)慎善籌算,本職工作完成得很好,進位衛(wèi)尉卿。

張介然是一個稱職的管理型人才,平時對於山川河流狀況瞭解頗深,對於封常清的詢問,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洛陽河段溫暖,每年封河日期應(yīng)該在年底,現(xiàn)在雖有浮冰,人馬還是無法逾越?!?

封常清點了點頭,心情稍微輕鬆了一些,但是,他還是不放心,於是說道“張兄,且隨我到黃河岸邊一觀,如何?”

張介然是一介官,被趕著鴨子架,心裡極爲(wèi)忐忑,有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封常清替他擋槍,他哪裡還能有意見,於是欣然說道“大使望敵情,介然豈能不奉陪?”

二人相視一笑,先後下了城牆,在洛陽知府的陪同下,騎馬來到了黃河岸邊。

冬季水枯,黃河水位下降了許多,但仍稱得浩淼無邊。不過,因爲(wèi)氣溫下降的很快,黃河南岸已經(jīng)有數(shù)十米的薄冰了。

封常清站在高高的岸邊,半晌無言,良久,他對張介然說道“張兄,可曾記得,北齊和西魏黃河搗冰的故事?”

張介然學(xué)富五車,恰巧又是山西蒲州猗氏人,對於家鄉(xiāng)以前的故事歷歷在目,聽到封常清詢問,不假思索的當(dāng)即說道“大使可是說,在南北朝時期,高洋的北齊和宇泰的西魏爭鋒。齊兵打算在蒲州,趁冰封之際渡過黃河,宇泰發(fā)動民衆(zhòng),沿河列陣,將黃河的堅冰搗碎,讓齊兵無法過河的事?”

封常清欣賞的看了張介然一眼,欣慰的說道“張兄所言極是,我說的是這個故事。”

張介然眼睛一亮,問道“大使的意思是說,組織洛陽民衆(zhòng),沿河列陣,搗碎冰層,讓黃河無法封凍,阻止叛軍渡河?”

“正是如此!”封常清讚賞地說道“如果堅冰被搗碎,黃河冰凌翻滾,安祿山的叛軍乘船渡河也不可能,唯有等到春季冰凌消退。到了那時,我可以訓(xùn)練出一支強大的軍隊,憑藉洛陽堅固的城牆,足以應(yīng)付叛軍了。所謂‘時勢異也’,張兄可記得,幾年之後,輪到齊國組織民夫搗碎堅冰了?”

張介然欣然說道“好,大使,介然這組織民夫,沿黃河列陣,搗碎冰層?!?

封常清搖搖頭說道“不然,現(xiàn)在冰層不厚,過早佈置民夫,勞民傷財,待到了黃河流結(jié)冰動手不遲。張兄,這事交給洛陽知府來辦,父母官幹這種事我們更好。”

洛陽知府跟隨在封常清的身後多時了,一直插不嘴,聽到封常清終於提到自己,馬躬身說“是”。

封常清看了一眼洛陽知府,淡淡的說道“知府大人,現(xiàn)在,這座橋沒用了,還是儘快拆了吧?!?

知府略一躬身,說道“大使吩咐,卑職這去辦?!?

“還是一把火燒了吧,這些船留著也是禍害!”

知府大人剛要離開,又聽到了封常清的話,很有些吃驚,燒了船,固然少了讓叛軍得到的風(fēng)險。但是,沒有了船,一旦唐軍轉(zhuǎn)入反攻,又到哪裡弄船去,難道,封常清也對將來沒有信心了?

知府大人躊躇著沒有動,封常清也不解釋,只是用眼角瞟了他一下。

知府大人嚇了一跳,馬躬身行禮道別,騎馬返回洛陽,安排民夫拆除橋樑。

看到洛陽知府漸漸遠(yuǎn)去的身影,張介然有些落寞,打仗他不懂,本想出些力氣,還讓封常清拒絕了,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封常清爲(wèi)人縝密,一眼看出了張介然的落寞,於是說道“張兄,國家危急,難道張兄還沒有用武之地嗎?”

張介然心裡忐忑,害怕封常清讓他帶兵出戰(zhàn),因此,期期艾艾的問道“大使,介然一介書生,能幹什麼,敬請吩咐?!?

張介然一介書生把自己定了位,封常清如何聽不出來,但是,自古以來,人統(tǒng)兵的故事層出不窮,自己也是一樣。因此,他沒有按照張介然的話頭往下說,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陳留水陸要衝,賊兵或可能從那裡渡過黃河,張兄可帶一支人馬,在那裡據(jù)守?!?

陳留(今河南開封市陳留縣治),“春秋時鄭地也,爲(wèi)陳所侵,故曰陳留?!睉?zhàn)國時魏惠王都大梁,即其地也。秦始皇一統(tǒng)國後,廢分封,置郡縣,設(shè)立了陳留縣。

張介然吃了一驚,陳留在虎牢關(guān)之外,更靠近河北,距離叛軍最近。更要命的是,陳留算不得一個大鎮(zhèn),只有萬餘家居住,人口數(shù)萬而已,但卻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那裡守備,可謂兇多吉少。不過,自己是河南防禦使,不去據(jù)守真的不像話,因此不發(fā)一言。

封常清安慰道“張兄不必介懷,我預(yù)測,賊兵主力必然全力攻取洛陽,對付陳留的賊兵不會很多。到了那裡,組織民夫,搗碎黃河堅冰,賊兵不能過河,一切都可無事。萬一賊兵過河,陳留城高壕深,糧食充足,尚可據(jù)守。”

張介然的心情稍微安頓了一些,於是問道“大使,介然幾時啓程?”

封常清想了想說道“不急,張兄可到洛陽城挑選兩千軍馬,在府庫挑選一些趁手的兵器,明日即刻啓程。”

張介然的心情更好了,封常清允許自己挑選軍隊,這是對自己的照顧。這一瞬間,他的心情高漲了,感謝地說道“介然謝大使照顧,一會兒,介然去選兵?!?

封常清含笑點頭,說道“陳留還有近萬兵馬,又有黃河天險,如果調(diào)動得宜,尚可支撐數(shù)月。我將親自帶兵駐紮虎牢,爲(wèi)兄策應(yīng),待到來年春暖花開,洛陽的軍隊訓(xùn)練完成,我將親自帶兵救援?!?

張介然陡然燃起了希望,笑容終於浮到了臉,說道“大使放心,介然成功不足,成仁當(dāng)在心,必然與陳留共存亡?!?

張介然答應(yīng)的痛快,但封常清還是很擔(dān)心,張介然是一介書生,沒有統(tǒng)兵作戰(zhàn)的經(jīng)歷,陳留位置重要,是洛陽的第一道防線,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自己是不是所託非人?但是,自己孤身來到前線,沒有趁手的將領(lǐng),不使用張介然,還有誰能值得依靠呢!

在這一刻,封常清想起了李嗣業(yè)和段秀實,如果有他們在身邊,自己用不著這麼爲(wèi)難了!

封常清搖了搖頭,大戰(zhàn)將起,李嗣業(yè)和段秀實都是很能打的,李隆基不會讓他們閒著的,要不了多久,自己會在戰(zhàn)場見到他們的身影了。

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38節(jié) 大賀氏第296節(jié) 雍丘保衛(wèi)戰(zhàn)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6節(jié) 太原鬥毆第66節(jié) 兵變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319節(jié) 睢陽陷落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294章 潼關(guān)血戰(zhàn)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35章 碼頭驚魂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163章 石堡城第13節(jié) 波斯美女第70節(jié) 遊擊將軍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23節(jié) 激戰(zhàn)前夜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73節(jié) 不速之客第78節(jié) 突騎施鐵騎第27節(jié) 詭異的宮廷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33節(jié)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123章 平盧軍節(jié)度使第25節(jié) 輪臺大捷第332節(jié) 回紇登裡可汗第64節(jié) 劉三哥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304節(jié) 土匪牛二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282章 密詔第29節(jié) 煙花去哪兒了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5節(jié) 賣刀第22節(jié)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90節(jié) 梟雄末日第296節(jié) 雍丘保衛(wèi)戰(zhàn)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36節(jié) 捉生將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41節(jié) 裡應(yīng)外合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225章 河灘之戰(zhàn)第13節(jié) 波斯美女第36節(jié) 捉生將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316節(jié) 長安爭奪戰(zhàn)第260章 上元節(jié)第100節(jié) 拜火教第90節(jié) 梟雄末日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302節(jié) 那一把刀第127章 彩雲(yún)之南的南詔第10節(jié) 從軍第107節(jié) 慶功宴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115節(jié) 不速之客第44節(jié)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zhàn)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307節(jié)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189章 翠兒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47節(jié) 死到臨頭第10節(jié) 從軍第49節(jié) 專使捱揍了第104節(jié) 背水一戰(zhàn)第263章 安祿山不見了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28節(jié) 力士脫靴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309節(jié) 李隆基下野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19節(jié) 孤身遇險第55節(jié) 一路向西第16節(jié) 飛來橫禍第317節(jié) 回紇騎兵
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38節(jié) 大賀氏第296節(jié) 雍丘保衛(wèi)戰(zhàn)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6節(jié) 太原鬥毆第66節(jié) 兵變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319節(jié) 睢陽陷落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294章 潼關(guān)血戰(zhàn)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35章 碼頭驚魂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163章 石堡城第13節(jié) 波斯美女第70節(jié) 遊擊將軍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23節(jié) 激戰(zhàn)前夜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73節(jié) 不速之客第78節(jié) 突騎施鐵騎第27節(jié) 詭異的宮廷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33節(jié)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123章 平盧軍節(jié)度使第25節(jié) 輪臺大捷第332節(jié) 回紇登裡可汗第64節(jié) 劉三哥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304節(jié) 土匪牛二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282章 密詔第29節(jié) 煙花去哪兒了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5節(jié) 賣刀第22節(jié)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90節(jié) 梟雄末日第296節(jié) 雍丘保衛(wèi)戰(zhàn)第151章 阿拉伯傳教士第36節(jié) 捉生將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41節(jié) 裡應(yīng)外合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225章 河灘之戰(zhàn)第13節(jié) 波斯美女第36節(jié) 捉生將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316節(jié) 長安爭奪戰(zhàn)第260章 上元節(jié)第100節(jié) 拜火教第90節(jié) 梟雄末日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302節(jié) 那一把刀第127章 彩雲(yún)之南的南詔第10節(jié) 從軍第107節(jié) 慶功宴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115節(jié) 不速之客第44節(jié)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zhàn)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第145章 呼羅珊的來客第307節(jié)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189章 翠兒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47節(jié) 死到臨頭第10節(jié) 從軍第49節(jié) 專使捱揍了第104節(jié) 背水一戰(zhàn)第263章 安祿山不見了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28節(jié) 力士脫靴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309節(jié) 李隆基下野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19節(jié) 孤身遇險第55節(jié) 一路向西第16節(jié) 飛來橫禍第317節(jié) 回紇騎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清流县| 蛟河市| 台湾省| 屯昌县| 江北区| 新竹市| 图木舒克市| 蒙自县| 通渭县| 新兴县| 马关县| 广东省| 淮阳县| 奉新县| 钟山县| 呼玛县| 内江市| 砚山县| 东台市| 长宁县| 新巴尔虎右旗| 略阳县| 临邑县| 米脂县| 丁青县| 通江县| 进贤县| 亳州市| 阿拉善右旗| 额敏县| 石嘴山市| 克东县| 合作市| 长沙县| 神池县| 大竹县| 宜兴市| 浪卡子县| 泰安市|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