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

?在安西唐軍消滅石國的時刻,西域也是危機重重,步步驚心,遠在阿姆河畔的呼羅珊,發生了足以震驚世界的大事。這件大事意義深遠,對以後的華帝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客氣的說,伊斯蘭入侵了佛教的領土,對以後的發展是很耐人尋味的。

這個事件是震驚當時世界,至今影響猶在的阿拉伯黑衣大食帝國的崛起。

擊敗了倭馬亞王朝在呼羅珊的主力,穆斯林總督信心十足,高舉阿拔斯家族的黑色旗幟,號召民衆,在謀夫綠洲正式宣佈起義。

不同於普通農民起義的揭竿而起,穆斯林總督的起義在一開始具有明確的政治主張。他以真主代言人的面目出現,宣稱“叛教的”倭馬亞人不能繼續把持俗世的權力,必須以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爲伊斯蘭國家的哈里發,也是阿拔斯家族。並提出減輕賦稅、取消勞役、凡穆斯林一律平等的政治主張。

正因爲穆斯林總督的主張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兼顧了大地主、大商人,以及平民百姓的利益,滿足了大部分人的要求,因此吸引了大批的粉絲加盟,穆斯林總督的軍隊迅速擴大,達到了令人震驚的規模。據史書記載,參加起義的人員成分複雜,有波斯和亞的農民、什葉派和哈瓦利吉派伊斯蘭信衆、阿里的信徒,以及對倭馬亞王朝統治不滿的波斯封建主和阿拉伯部落的長老。

而在穆斯林的勢力茁壯成長的同一個時刻,倭馬亞王朝的實力卻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因爲敘利亞的阿拔斯派發動了起義,兵鋒直指大馬士革,倭馬亞王朝都城大馬士革戰事吃緊,兵力入不敷出。

在這種情況下,馬爾萬二世下令,將呼羅珊總督賽雅爾的軍隊大量調離呼羅珊。

呼羅珊地區的主力大量調離,留下的政府軍很少,恰在此刻發生的穆斯林起義,抓住了有利時機,因此,進展很順利。

起義隊伍在穆斯林總督的助手卡赫塔巴的指揮下,於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在內沙布爾、尼哈萬德、伊斯法罕等地多次擊敗呼羅珊總督賽雅爾的白衣大食軍隊。

經過了一連串戰敗,軍隊損失殆盡,手裡的籌碼不多了,大食帝國呼羅珊總督賽雅爾已經筋疲力盡了。

倭馬亞王朝四面楚歌,呼羅珊危在旦夕,賽雅爾總督收縮了防線,將所有的軍隊都集在木鹿,深溝高壘,困守孤城。

因爲倭馬亞王朝喪盡人心,人民希望一個新的王朝給他們更好地生活,聽到了穆斯林總督的主張,木鹿附近的60個村莊農民揭竿而起,參加了義軍。起義軍迅速壯大,有能力進行更大規模的作戰,穆斯林總督抓住機會,指揮大軍,迅速完成了對木鹿的合圍。

面對強大的起義軍,白衣大食守軍人心惶惶,叛逃的無計其數。在這種情況下,賽雅爾總督無力抵抗,放棄了木鹿,率領親信逃跑到朱爾詹城,起義軍兵不血刃的佔據了木鹿。

木鹿的失守,呼羅珊的部重鎮陷落,意味著倭馬亞王朝對波斯故地統治的終結。“覆巢之下無復完卵”,呼羅珊總督奈賽雅爾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

起義軍南北並進,向朱爾詹迫近,對呼羅珊殘餘軍隊形成了鉗形攻勢。

起義軍聲勢浩大,賽雅爾總督無力抗拒,也不敢抵抗,唯一的出路是繼續逃跑。

逃亡的生活生不如死,不,賽雅爾總督無法忍受顛沛淋漓的生活,死在逃亡路。

賽雅爾總督一死,東部總督呼羅珊的殘餘軍隊六神無主,其殘部投靠了駐守尼萬德地區的白衣大食敘利亞總督的軍隊。

卡赫塔巴的兒子哈桑緊緊抓住戰機,率領軍隊緊追而來,在伊斯法罕附近擊敗了敘利亞總督的軍隊。

走投無路之下,賽雅爾總督的殘部投降,然而,倭馬亞王朝的殘酷統治激怒了起義軍,投降的軍隊沒有得到善待,遭到了毫不留情的屠殺。

在穆斯林總督的屠刀之下,呼羅珊地區的倭馬亞王朝的勢力一掃而空,起義軍完全掌握了控制權。

正在穆斯林總督建立新秩序的時候,這時,正在布哈拉坐鎮的阿拔斯發佈了命令,命令穆斯林總督率領起義軍進入倭馬亞王朝統治的心地帶敘利亞,徹底消滅倭馬亞王朝敘利亞總督的主力,以解除阿拔斯派敘利亞方面軍的壓力。

穆斯林總督是自學成才,在戰爭學習戰爭,剛剛在呼羅珊練成手藝,砍人的興頭正濃,得到了阿拔斯的命令,立刻率領大軍,以卡赫塔巴爲開路先鋒,沿著呼羅珊大道向西方進發。

倭馬亞王朝繼承了波斯薩珊帝國的十分發達的驛站體系,在亞建立了發達的驛站系統,對亞各地進行嚴密的監控,其以呼羅珊大道最著名。

呼羅珊大道從謀夫綠洲出發,經尼沙普爾和雷伊,西與倭瑪亞王朝央政府相連,能夠迅速瞭解國家的動向;從謀夫綠洲向東,抵達阿姆河河岸,渡河後抵達河地區的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在撒馬爾罕東面不遠的扎明,這條道路向北到達石國,向南可達拔汗那和錫爾河遊,東可控制亞地區。

因爲有了這條大路,呼羅珊與亞南部、部和東部的交通是便利的。驛站不僅便利了交通,也是阿拉伯人統治亞的一種手段。它是使央政府在最短時間內瞭解邊遠省份情況的機構。可以說,驛站實際是哈里發的間諜機構,央政府通過驛站監視各省的總督。

但是,時過境遷,這一條古代的高速公路,成了加速倭馬亞王朝死亡的絞索。

穆斯林總督率軍沿著呼羅珊大道攻擊前進,野戰擊敗了伊拉克總督葉齊德的軍隊,掃清了前進道路的障礙。但經此一役,義軍的損失也是十分巨大的,很多將士戰死,卡赫塔巴也身負重傷,被迫退出了戰鬥,回到木鹿休養。

這種時候,部隊需要休息和整頓,然而,穆斯林總督沒有任何猶豫,任命卡赫塔巴的兒子哈桑爲先鋒,率領軍隊繼續向底格里斯河進軍。

起義軍迅速到達了底格里斯河地區,會合敘利亞義軍,實力大增,足以和任何強大的敵人打一場像樣的戰爭。在天寶八年(公元749年)春,起義軍奪取了渡口,越過了底格里斯河,攻佔了伊拉克首府庫法,隨後席捲全國,徹底摧毀了倭馬亞帝國的軍隊。

起義的風暴殘酷無情,橫掃一切舊的體系。作爲一個強大的國家,倭馬亞王朝繁華落盡,終於解體。

當年10月,阿拉伯半島的熱風過去,秋雨霏霏,半島椰棗飄香,一年的好日子到了。在戰爭建立起巨大威望的穆斯林總督,親自率領呼羅珊12名酋長到庫法,公開擁戴老大阿拔斯爲新帝國的哈里發。

終於熬到了出頭的一天,阿拔斯立刻露出了真面目。在庫法大清真寺演講時,面對著蕓蕓衆生,狂妄的宣稱自己是“賽哈法”,意思是“屠夫”或“放血者”。

作爲一個領袖,並不是一個完全意義的自由人,話是不能亂說的,尤其不能在大庭廣衆下亂說。阿拔斯的話被史家記錄在案,這成了他的終生標誌,讓人民記憶至今。

阿拔斯沒有食言,在獲得政權以後,殘酷的屠殺倭馬亞王朝的直系親屬,幾乎將倭馬亞王朝皇族斬盡殺絕。只有馬爾萬二世的幼子扮演了趙氏孤兒的角色,歷盡千難萬苦,逃到了西班牙,在利牛斯半島建立了“後倭馬亞王朝”。

正是因爲阿拉伯人長期的統治了利牛斯半島,阿拉伯人和當地人通婚,現代的西班牙人因此具有和歐洲人不一樣的身體特徵和行爲特性。

家族統治崩盤,倭馬亞王朝垂死掙扎,馬爾萬二世率領殘部進行了抵抗。

馬爾萬二世因爲意志堅定,堅持奮鬥,絕不屈服,到處做演講,鼓動人民爲倭馬亞家族戰鬥,因此,他的敵人送給了他“叫驢”的光榮稱號。

馬爾萬二世不僅是一個宣傳家,更是一個實踐者,在國家危難之際,他親赴沙場,指揮戰鬥,甚至衝鋒陷陣,身先士卒。事實證明,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然而他獲得政權的時候太晚了,其處境應該和崇禎皇帝差不多。後人感嘆,如果他生在鼎盛時期,會成爲阿拉伯歷史一個偉大的君主。

然而,生活不需要假設,歷史總是殘酷的讓人無語。在那個時刻,真主拋棄了倭馬亞王朝,馬爾萬二世日薄西山,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時刻。

首都丟失以後,馬爾萬二世率領帝國最後的12000人的軍隊,從大本營哈蘭出發,進軍到底格里斯河的支流大薩卜河左岸,和阿拔斯軍隊展開決戰。

阿拔斯的軍隊雲集,將馬爾萬二世的軍隊曾層圍困。

馬爾萬二世抱著必死信心,率領孤軍應戰阿拔斯的大軍,經過9天會戰,馬爾萬二世的軍隊戰敗,一代明君落荒而逃。

不過,馬爾萬二世沒跑多遠,不久在埃及的一個清真寺被抓,然後被殘酷的處死。他的死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意味著倭馬亞王朝徹底滅亡。

一朝天子一朝臣,時代變了,風俗也在變,滿大街的白衣服消失了,舉目望去,到處都是一片黑衣勝炭。

阿拉伯人窩裡鬥結束了,廣袤的土地實現了和平,大批呼羅珊軍隊回到了故地。

必須承認的是,阿拉伯人具有天生的侵略性,特別是他有這個能力的時候,西域的軍事形勢頓感緊張。

第278章 駙馬爺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261章 蔡家樓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113節 慘烈的睢陽第232章 唐軍出現在怛邏斯城第64節 劉三哥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25節 輪臺大捷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260章 上元節第276章 賄賂特使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51節 入幕之賓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36節 捉生將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67節 有敵情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125章 鴻門宴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61節 席元慶第191章 柘枝城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5節 賣刀第60節 死裡逃生第63節 李代桃僵第260章 上元節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97節 莫賀達幹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278章 駙馬爺第136章 程千里敗了第24節 樑公公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58節 香積寺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3節 阿犖山第31節 惺惺相惜第107節 慶功宴第205章 封常青殺人第146章 相會布哈拉城第61節 席元慶第136章 程千里敗了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9節 高將軍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315節 太原保衛戰第276章 賄賂特使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95節 馬老四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90節 梟雄末日第54節 舉案齊眉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124章 勒索第213章 阿萊拉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74章 突騎施胡商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
第278章 駙馬爺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261章 蔡家樓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113節 慘烈的睢陽第232章 唐軍出現在怛邏斯城第64節 劉三哥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25節 輪臺大捷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260章 上元節第276章 賄賂特使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51節 入幕之賓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36節 捉生將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67節 有敵情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125章 鴻門宴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61節 席元慶第191章 柘枝城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262章 不請自到的安祿山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5節 賣刀第60節 死裡逃生第63節 李代桃僵第260章 上元節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97節 莫賀達幹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278章 駙馬爺第136章 程千里敗了第24節 樑公公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58節 香積寺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3節 阿犖山第31節 惺惺相惜第107節 慶功宴第205章 封常青殺人第146章 相會布哈拉城第61節 席元慶第136章 程千里敗了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9節 高將軍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315節 太原保衛戰第276章 賄賂特使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95節 馬老四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90節 梟雄末日第54節 舉案齊眉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124章 勒索第213章 阿萊拉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74章 突騎施胡商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濮阳市| 南溪县| 瓦房店市| 渭源县| 清远市| 望城县| 峡江县| 海盐县| 健康| 大悟县| 永济市| 濉溪县| 鹤壁市| 泸定县| 乌海市| 双鸭山市| 大埔区| 汤原县| 鲁山县| 小金县| 黄龙县| 盐亭县| 应城市| 漠河县| 滁州市| 滕州市| 余干县| 拉萨市| 金秀| 磐石市| 朝阳市| 汶上县| 额敏县| 芜湖县| 普陀区| 承德市| 康平县| 延川县| 城固县|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