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啓明_第285章 中宗恭皇帝

初8京中也是秋雨連綿,北直隸還發生1場小地震,不清楚是哪,但京中有震感。

因爲這場摻雜冰雪的深秋大雨,天啓的病情嚴重惡化,瘡口流膿不止,整個人高燒不退。而信奉玄學的京中朝臣、名士、士紳多數認爲是潛龍翻身,纔有地震,而天啓這條真龍也該馭龍歸天了。

當夜,高燒中時而清醒時而昏迷的天啓喊來朱弘昭,執意要去坤寧宮,與皇后說說話。

他現在非常的孤單,僅有的兩個叔叔福王和比他大幾歲的桂王早已9藩,弟弟信王又在軍中前線,估計也會被西南軍扣留軟禁。而朱弘昭與他之間因爲皇位的事情,莫名的多了1層隔閡,他現在想見張嫣。

坤寧宮殿外,朱弘昭披著玄青色披風,站在檐下看著不斷飄落的雪雨。

“千歲爺,請用茶。”

朱弘昭轉身輕搖頭:“免了,孤心裡難受,沒心思。”

曹少欽將茶碗遞給小宦官,使了個眼色殿前4名隸屬直殿監的宦官退後幾步,上前寬慰道:“千歲,事已至此人力難迴天。”

“咱懂這個理,9是心裡堵得慌。”

朱弘昭閉目,輕輕嗅著清寒的空氣。他自認爲造反有理,可面對天啓的慷慨胸襟,他覺得自己做的有些出格。不過他也知道,此1時彼1時,若等信王羽翼豐滿,諸位皇子懂事後,天啓絕不會有這種打算。

因遼東戰事聚集動員起來的大軍,除了遼軍與他沒關係外,其他3路有兩路是他的嫡系兵馬,東江鎮也受他恩惠頗多。而遼軍更被山東赴遼軍堵住後路,形同軟禁。

這樣的情況下,皇位出現動盪他有絕對的武力優勢。而天啓,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主動讓給朱弘昭,兩個人名聲都好,而且也只有朱弘昭能爲他報仇雪恨。

4萬大軍在手,正德遺詔還有天啓的密詔和禪位,讓他名正言順的能取得最高的統治權。

殿內,天啓伸出手臂被張嫣握著,輕輕撫著那高高隆起的肚子,各種病痛的折磨似乎遠離天啓而去,他嘴角翹著,似乎真正是閉著眼在撫摸:“朕感受的到,這是個健壯的小傢伙。祖娥,以後宮裡的事情你要多幫襯著點,別讓他重蹈覆轍。”

張嫣含淚抽咽,猛烈的頭疼讓天啓身子1顫,身後老魏緊緊攙扶著。

許久之後天啓才恢復過來,咬著牙抗拒著疼痛:“朕不計較你們之前的行爲,朕會留旨讓他安排好她們的生活。希望她們能悔過,莫再胳膊肘向著外人,那些人品行不1,不值得信賴……孩子若是*,9由祖娥起名……若是個男嬰,9叫朱慈燃。”

“朕玩木失火而崩,又是木字輩,5行之中只有木生火是燃盡了的……9叫慈燃!”

天啓說罷,從牙縫裡呼1口氣,又道:“請太弟進來,朕要給他1些東西。”

朱弘昭緊步入殿,他的腳步聲永遠都是那麼的清脆,渾身掛著各式玉製禮器清脆作響。

“臣弟拜見皇兄、皇嫂。”

“成了,坐近些,朕有話要告訴你。”

天啓坐在桌案前,左臂搭在桌上,右手搭在大腿上緊緊扣住,雙目被嶄新的白布條包裹,卻揚著下巴,面部肌肉不時抽搐跳動。

他是個孤高的人,是個要臉面的人,能爲此付出生命的人。

老魏搬來板凳,與1衆直殿監的太監躬身離去,守在寢殿入口。

“自昨日大雨以來,朕越感不適。御醫們盡挑好話給朕說,朕自個兒的事情朕心裡難道還不知道?事已至此,有些東西也該傳給你。”

“臣弟洗耳恭聽。”

“武祖皇帝壯年而崩,世系轉至興王1系,也因1些動亂兵戈,使得1些傳承斷了脈絡。等遼東戰事平息,你去代州故宅搜尋1番,說不得能得到了那些失傳的機密。另世祖時,世祖皇帝通讀《永樂大典》,以宮女2百餘人謄抄1部代替原版,原版現保存於永陵。”

朱弘昭入宮後幾次請求天啓要看看《永樂大典》的隱藏幾部,被天啓很果斷的拒絕,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似乎這部《永樂大典》後幾部只能由皇帝觀研閱讀。

《永樂大典》可以算是1部明國的百科全書,朱弘昭至今連供翰林借閱的公衆版十分之1都沒看完。

“世祖曾言,說是天下沒有萬世1系,千古永存之江山,而我大明只有兩樣能冠絕歷朝歷代。其1是太祖高皇帝北驅蒙元,復我華夏衣冠禮儀;其2則是這部《永樂大典》。前者不容質疑,而後者卻會隨朝代興替而毀滅,甚至代我大明者會大肆搜刮《大典》,以期毀滅這部成祖時期朝野大儒匯聚嘔心瀝血編纂的曠世奇書。”

“是故,纔有所謂的壬寅宮變,宮變之女子皆是參與謄抄之人,爲保住《大典》機密,書成後這些宮變女子都遭到滅口,並陪葬永陵。若日後宮中失火,兩部謄抄《大典》燒燬,世祖許後人啓陵取書,但有兩個要求,厚葬當年的宮女並立碑;其2,取書之人要謄抄兩部預防萬1。”

現在北京城中的《永樂大典》有兩部,1部是嘉靖皇帝光明正大讓人謄抄的,放在文淵閣由翰林們閱讀學習。另1部是秘密謄抄的,存在宮中作爲前1部的補充。

至於原版《永樂大典》,已經在宮裡失蹤了,說是被大火燒了,卻在嘉靖皇帝的永陵之中。嘉靖皇帝非常喜歡《永樂大典》,可以說是手不釋卷,甚至將朱棣由太宗文皇帝追諡改爲成祖文皇帝,這也和‘大禮議’有1些關係。

萬曆皇帝是神宗,此時卻被稱呼爲神祖,世宗嘉靖與武宗正德皇帝也被稱作祖,是因爲他們跟隨朱元璋的靈位1起立在太廟。

只要靈位還擺在太廟正殿,那9是祖。

歷代王朝,在宗法制度上皆依據周禮,《禮記-王制》:“天子7廟,3昭3穆,與大祖之廟而7。”

《禮器》:“禮有以多爲貴者,天子7廟。”

這個意思是說,太廟正殿中只能供奉7個皇帝,除了開國之君(1般是太祖)外,其他皇帝的牌位都是“親盡則祧”。

“親盡”9是說,超出了與現任皇帝的親緣關係。“父爲昭,子爲穆”,如果死去的皇帝,出了這3昭3穆的關係了,9要被“祧”。

所謂的“祧”9是把牌位從正殿中挪出來,放到太廟後面的偏殿“祧廟”中單獨供奉。而開國太祖則“萬世不祧”,不管關係多遠,都穩居太廟正中。

明朝的制度稍微有些變化,1般是供奉9位皇帝,除了朱元璋,多出來的9要去祧廟。

嘉靖是正德朱厚照的堂弟,因爲朱厚照沒有兒子才繼承皇位,他的爹興獻王並沒有當過皇帝,因此也不可能入太廟。爲了認爹,嘉靖還和大臣們結結實實的鬧過1場,死了不少人,楊慎這些人都是因爲這個倒黴了,史稱“大議禮之爭”,不詳細說了。

9說嘉靖封自己的爹成了皇帝還不夠,還想把他也弄進太廟去。但是那時候,太廟中的9個名額已經滿了,要是再塞進去他爹,9得祧1個出來。論親緣關係,朱元璋之下當然是朱棣和嘉靖最遠,所以如果要祧的話,無疑該把朱棣祧出來。

可是太宗文皇帝何等牛氣沖天,9算嘉靖敢祧1個祖宗出來,也不敢祧他他。這點自知之明嘉靖還是有的,於是嘉靖十7年9月,改朱棣的諡號爲“啓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則改爲“成祖”,這樣可以使他與朱元璋並稱祖,同爲“萬世不祧”之君,在太廟正中供奉。

這樣,被祧的9是除了太祖成祖之外的親緣關係最遠的皇帝,於是9該輪到仁宗朱高熾了。徐階等人也上書說“今仁宗爲皇上5世祖,以聖躬論,仁宗於禮當祧”,於是興獻王成了睿宗,於嘉靖29年入太廟,而仁宗則被祧出來放進了後殿。

朱棣1生殺人無算,死後能得1個‘文’的諡號,全靠這部《永樂大典》!

也因爲這部《永樂大典》和前所未有的彪炳戰績,以及靖難給燕王繫帶來的好處,嘉靖不敢不能也不想將朱棣的靈位從太廟中請出去。

所以只要牌位還在太廟中供奉,稱呼起來必須用祖。

以朱弘昭此時的勢頭髮展下去,將來蓋棺定論,天啓估計也會是1個萬世不祧的‘祖’。所以他多少有些羨慕,如果皇位再傳6代,他的牌位將會從太廟請出去。

說完《永樂大典》的事情,天啓又說出1串名字,不多也95個人,其中9包括毛文龍,這5個地方督撫軍政大員,竟然是錦衣衛出身!

除了毛文龍是自己爭氣,天啓扶了1把外,另外4個都是神宗皇帝拉起來的。

天啓昂著的下巴放了下來,他覺得自己該說的也說完了,他相信朱弘昭不會虧待他的子女。

可還有1件事,讓天啓有些難以啓齒,又放心不下,低聲道:“附耳過來。”

朱弘昭探頭過去,還以爲天啓要說什麼神宗皇帝的寶藏,神宗皇帝頂著壓力收礦稅,家底應該有1些。

“太弟,給朕1個準信,朕大行後蓋棺定論,諡號……諡號這事你1定要幫朕!”

前面語氣稍軟,後面天啓幾乎是用命令的語氣來要求。

蓋棺定論,選出的諡號是對皇帝1生的功過評定,天啓親政滿打滿算正好3年,可發生了太多的戰爭和政治清洗,他懷疑會有給他弄個‘靈’這樣的下等滿是惡意的諡號。

朱弘昭沉吟片刻,張張嘴吸氣,實在不忍心吐字:“中宗恭皇帝……皇兄若有子嗣,臣弟徵1國相封以爲大明藩屬,可保皇兄血食不斷。”

“中宗?恭皇帝?”

天啓陷入思考,史上中宗皇帝總共有9個,幾乎都是執政數年死亡。中,是中興的意思,除了漢宣帝擔得起中宗的評價爲,其他的都是沒有合適的廟號給了1個‘中’算是安慰獎。

而且詭異的是,很多的中宗皇帝,晉中宗是被王敦氣死的,唐中宗是被老婆給滅了的。

“比之熹、靈好,9這樣吧,朕該知足了。”

至於諡號恭,尊賢敬讓曰恭,敬有德,讓有功;既過能改曰恭,言自知;執事堅固曰恭,守正不移;愛民長弟曰恭,順長接弟。

還是貼切的,天啓算是滿意了。

別看唐以後的皇帝那麼長1串諡號,只有最後1個字是關鍵。

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8章 東林,即正義九邊大同_第22章 奪兵南京_第594章 腫瘤南京_第605章 營救‘伽利略’九邊大同_第34章 匠戶與燒製焦炭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8章 山東赴遼軍啓明_第313章 反戈鐵網_第366章 3元格局南京_第531章 公主難嫁下九邊大同_第82章 憤怒南京_第503章 內賊九邊大同_第66章 河套蒙古寇邊九邊大同_第85章 9邊大同終是夢(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1章 苦逼的戶部九邊大同_第34章 匠戶與燒製焦炭九邊大同_第16章 天地之力,雷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2章 西南平靖美人計(1)青陽_第223章 秦人傭兵青陽_第222章 坐山觀虎鬥九邊大同_第24章 聖旨,拜師劉時敏啓明_第300章 輿論戰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3章 中邪後的喜悅啓明_第278章 佈局蓋州鐵網_第400章 議定國策,寶鈔新法啓明_第297章 獨斷專行南京_第591章 大火球上南京_第448章 法司青陽_第243章 何衝惹得麻煩(1)九邊大同_第59章 大雪,出兵難(2)九邊大同_第72章 戰果(1)南京_第562章 簡化南京_第429章 祭祀九邊大同_第56章 杭州大火倭人現南京_第551章 坎兒井南京_第563章 徵發棟錢南京_第552章 瓦剌干涉南京_第550章 朱聿鍵起兵南京_第496章 江湖人南京_第586章 大幹旱時勢難造英雄_第111章 孟曰取義南京_第522章 銃刺衝鋒(3)南京_第483章 失控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5章 烏番臊子面鐵網_第405章 勞力,狼與羊九邊大同_第39章 送兵書啓明_第338章 中正2年,大旱南京_第486章 毒計(2)鐵網_第407章 餿主意南京_第557章 烏爾班8世時勢難造英雄_第135章 北上九邊大同_第49章 麻將,姐妹同侍南京_第550章 朱聿鍵起兵南京_第550章 朱聿鍵起兵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7章 各方動員啓明_第303章 人心散了九邊大同_第40章 可笑的火器質量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2)青陽_第219章 勝利的糾結南京_第427章 議案鐵網_第396章 名士時勢難造英雄_第97章 聞香教異動鐵網_第360章 日本的耶穌會(2)啓明_第332章 有人點火青陽_第220章 淩河建奴現鐵網_第415章 *臺吉青陽_第231章 目標是朝鮮啓明_第342章 東擴計劃南京_第598章 南擴計劃下南京_第432章 審案九邊大同_第70章 戰後掌軍(2)啓明_第350章 暗潮下,之黑歷史南京_第505章 印度啓明_第290章 遼軍栽了啓明_第350章 暗潮下,之黑歷史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2章 分贓貴在均鐵網_第407章 餿主意南京_第460章 卸磨殺驢九邊大同_第62章 好賭楊御藩(2)青陽_第269章 大將軍啓明_第314章 京聞報刊(1)啓明_第301章 血洗瀋陽南京_第583章 殿試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2)九邊大同_第38章 除夕守歲火箭彈南京_第455章 感恩問題啓明_第299章 翁婿相殘時勢難造英雄_第142章 文官認慫(2)南京_第578章 譁然下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8章 山東赴遼軍鐵網_第416章 暗度陳倉時勢難造英雄_第128章 痢疾!(2)南京_第520章 銃刺衝鋒!時勢難造英雄_第124章 背水1戰(1)南京_第443章 南京3兩事(中)南京_第583章 殿試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0章 出征,汪文言(1)青陽_第233章 晉商與蒙古九邊大同_第42章 戰事與喜事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2)啓明_第298章 5公4家
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8章 東林,即正義九邊大同_第22章 奪兵南京_第594章 腫瘤南京_第605章 營救‘伽利略’九邊大同_第34章 匠戶與燒製焦炭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8章 山東赴遼軍啓明_第313章 反戈鐵網_第366章 3元格局南京_第531章 公主難嫁下九邊大同_第82章 憤怒南京_第503章 內賊九邊大同_第66章 河套蒙古寇邊九邊大同_第85章 9邊大同終是夢(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1章 苦逼的戶部九邊大同_第34章 匠戶與燒製焦炭九邊大同_第16章 天地之力,雷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2章 西南平靖美人計(1)青陽_第223章 秦人傭兵青陽_第222章 坐山觀虎鬥九邊大同_第24章 聖旨,拜師劉時敏啓明_第300章 輿論戰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3章 中邪後的喜悅啓明_第278章 佈局蓋州鐵網_第400章 議定國策,寶鈔新法啓明_第297章 獨斷專行南京_第591章 大火球上南京_第448章 法司青陽_第243章 何衝惹得麻煩(1)九邊大同_第59章 大雪,出兵難(2)九邊大同_第72章 戰果(1)南京_第562章 簡化南京_第429章 祭祀九邊大同_第56章 杭州大火倭人現南京_第551章 坎兒井南京_第563章 徵發棟錢南京_第552章 瓦剌干涉南京_第550章 朱聿鍵起兵南京_第496章 江湖人南京_第586章 大幹旱時勢難造英雄_第111章 孟曰取義南京_第522章 銃刺衝鋒(3)南京_第483章 失控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5章 烏番臊子面鐵網_第405章 勞力,狼與羊九邊大同_第39章 送兵書啓明_第338章 中正2年,大旱南京_第486章 毒計(2)鐵網_第407章 餿主意南京_第557章 烏爾班8世時勢難造英雄_第135章 北上九邊大同_第49章 麻將,姐妹同侍南京_第550章 朱聿鍵起兵南京_第550章 朱聿鍵起兵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7章 各方動員啓明_第303章 人心散了九邊大同_第40章 可笑的火器質量鐵網_第382章 資本之爭貫徹人心(2)青陽_第219章 勝利的糾結南京_第427章 議案鐵網_第396章 名士時勢難造英雄_第97章 聞香教異動鐵網_第360章 日本的耶穌會(2)啓明_第332章 有人點火青陽_第220章 淩河建奴現鐵網_第415章 *臺吉青陽_第231章 目標是朝鮮啓明_第342章 東擴計劃南京_第598章 南擴計劃下南京_第432章 審案九邊大同_第70章 戰後掌軍(2)啓明_第350章 暗潮下,之黑歷史南京_第505章 印度啓明_第290章 遼軍栽了啓明_第350章 暗潮下,之黑歷史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2章 分贓貴在均鐵網_第407章 餿主意南京_第460章 卸磨殺驢九邊大同_第62章 好賭楊御藩(2)青陽_第269章 大將軍啓明_第314章 京聞報刊(1)啓明_第301章 血洗瀋陽南京_第583章 殿試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2)九邊大同_第38章 除夕守歲火箭彈南京_第455章 感恩問題啓明_第299章 翁婿相殘時勢難造英雄_第142章 文官認慫(2)南京_第578章 譁然下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8章 山東赴遼軍鐵網_第416章 暗度陳倉時勢難造英雄_第128章 痢疾!(2)南京_第520章 銃刺衝鋒!時勢難造英雄_第124章 背水1戰(1)南京_第443章 南京3兩事(中)南京_第583章 殿試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0章 出征,汪文言(1)青陽_第233章 晉商與蒙古九邊大同_第42章 戰事與喜事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2)啓明_第298章 5公4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水埗区| 五莲县| 辰溪县| 清原| 那坡县| 五大连池市| 利津县| 康保县| 鲁甸县| 蓝山县| 利辛县| 普宁市| 基隆市| 石林| 朝阳县| 平舆县| 亚东县| 越西县| 环江| 闻喜县| 邹平县| 咸宁市| 塔河县| 河西区| 新郑市| 岱山县| 桦川县| 读书| 石泉县| 大姚县| 新巴尔虎左旗| 来安县| 平谷区| 比如县| 黎川县| 务川| 余江县| 鄯善县| 鹰潭市| 忻州市| 瑞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