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當的時候,楊雨昭和溫仁就該思考接下來應該怎麼做。奈何得來的消息是戰千毅調動各方的兵力之後,卻沒有什麼過大的舉動。
而現在敵人在暗,他們在明。敵人強,他們弱,所以導致楊雨昭她們纔不敢冒然出擊,只能靜觀其變,見招拆招了。
相反,這個時候有一道加緊的捷報傳到了白國皇帝的皇宮裡。皇帝看了消息之後大怒,原來是先前派兵攻打的那些個小國,竟然聯合起來對白國出兵,聲稱要討伐公道。
雖說那些個小國兵力弱,物資缺乏。本來白國將領們逐個擊破那是沒有任何難度的。但是他們現在一聯合起來進攻,那勢力可就不容小覷了。那李芳看懂了皇帝的心思,於是就覲言讓戰連城、戰無雙、戰千毅還有白國有名的慕容將軍分別帶領軍隊從四個方面分別圍守。
那皇帝一聽覺得甚是有道理,不由得對那李芳又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問題就在於戰連城本身就被沒收了兵權,而李芳又慫恿皇帝給了戰連城最少的兵力,去對抗對方人數最多的一支隊伍。
那李芳心裡打著如意算盤,要是那戰連城輸了自然是好,那樣就可以有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除掉戰連城。要是那個傢伙不小心贏了,到時候再找別的藉口除掉他,不過她可不會相信,那戰連城縱使有再大的能耐,還能以一人之力敵得過千軍萬馬?
這幾個人當中,給了戰千毅的兵力是最多的那一個。
聖旨擬好後,便交由了宦官分別去通知那些個將領。彼此同時,戰連城的府裡衆人都在商量著該如何從戰千毅的手裡悄無聲息的奪得兵權。那王莽甚至是連去偷這個方法都想到了。
戰連城是最沉默的那個,因爲這些個日子他也思考了很多。思考了過去的種種,自己的所作所爲真的是太幼稚了,把這個世道看得太簡單,把人心看得最淺薄。
纔會導致走到了現在這個樣子。他越是這樣想,就越敬佩起楊雨昭來,這個雷厲風行,聰明睿智的女子。
她和溫仁兩個,真的不愧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一衆人正在商討著,就聽得外面人稟告。說是宮裡人來旨,戰連城心下里覺得肯定不是什麼好事,不僅是他這麼認爲,其餘的人都滿臉的凝重。
這又是什麼意思?莫名其妙的收了兵權,現在又來宣旨,難道還是要把人往死路上逼麼!
但是猶豫了一下,戰連城還是率領著衆人前去接旨。那宮裡人從來都是一些仗勢欺人的玩意,眼下里看到戰連城失寵落來難。一個個都狗眼看人低,所以也並沒有給什麼好臉色。
待那聖旨宣讀完了之後,王莽第一個沒忍住,站起來就罵:“你說什麼!三千軍隊就吳打仗!朝廷這是什麼意思!”
溫仁趕緊攔住,待那宮裡人走了之後。幾個人的臉色簡直是比什麼
都難看。不只是那王莽如此的氣恨,每一個人心裡都氣恨!
溫仁首先開口:“這三千大軍去抵擋南部,估計很是困難。白國的南部地勢險要,崇山峻嶺,莫不清楚地形先不說,最重要的是聽說那裡的聯軍是最多的一方面,對方機會有著十萬大軍在那裡住手,我們和人家對陣那簡直就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但是那聖旨上都已經說了兩日後出發,但是要是回絕,那肯定是不可能,肯定還會被安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每個人的心裡都很清楚這其中的道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現在這個情況誰都沒有辦法,到了晚上的時候,楊雨昭怕人打探的事情有了消息。於是一行人又聚在了書房,楊雨昭說:“我打聽清楚了,這次派兵的不止將軍一人,還有戰千毅、戰無雙和慕容將軍都被派了出去。只是我們將軍駐守的南方聯軍人數最多,可是……卻是四個人裡面給的軍隊人數最少的那個。”
這讓她很是頭疼,那白國的皇帝竟然是如此的昏庸。聽信了讒言不說,難道就真的不把這個國家放在眼裡了麼?
想到這裡,那真是讓那些個做臣子們的人寒心。
“而且,那三個人明日便出發,我們卻要等到後天,這其中是什麼意思就猜想不透了。”楊雨昭一臉的凝重,她實在是不知道接下來的事情應該怎麼化險爲夷了,因爲按照這個樣子發展下去,到時候要是真的打起來,他們這幫人肯定是戰死沙場。
溫仁提議:“既然兵力如此至少的話,我們是不是得需要自己擴展兵力。而且在此之前,絕對不能讓對方看清楚我們的實力,否則,要是真的摸索清楚的話直接上來攻打,我們必死無疑。”
“所以,我們金甲衛士偷偷的帶著,我們走在前面,這六十人在背後偷偷的隱藏。要是對方敵人前來刺探情況下,一定要悄無聲息的把人給幹掉,他們摸不清我們這邊是什麼情況,所以就不會敢輕舉妄動。”
衆人聽了,這不失一個好法子,所以不說話也就默許了。
只有楊雨昭再次叮囑:“一定要告誡那六十個金甲衛士,切記切記一定要周護自己安全。雖然這些個都是真漢子,效忠將軍,可是任是失去了哪一個,對我們來說都是損失,畢竟培養出來不容易啊。”
衆人心裡也都明白,如今這個時候也就只有把自己的人都湊上來了。與此同時,楊雨昭又和溫仁商量了一下,那就是多派幾個偵查的人提前趕往南方去打探對手的情況,還有就是那裡周邊的地形。
因爲按照大部隊的行走速度,到達地方肯定需要一個星期左右,而對方估計已經早就在那個地方守候正在虎視眈眈的盯著我們,等待我們的到來。
一晃就兩天過去了,早晨的時候每個人都氣得很早。天才微微的亮,每個人都整裝待發的,京城之內的老百姓好像是已經知
道國家要面臨打仗似的,各各面色惶恐,生怕那戰爭一不小心就打到了京城之內。
本來以爲,自己率領軍隊這麼早出城一定會安安靜靜,冷冷清清的。可是待走到了城門之外,戰連城一行人就震驚了,城門外站著許多的百姓。老人小孩還有年輕的力士。
那些個百姓看到戰連城騎著高頭大馬出了城門的那一刻,都掩飾不住臉上雀躍的神情。
他們簇擁著戰連城的軍隊,有的拿著吃得塞給即將出城的戰士,還有許多的壯士自願要加入戰爭的隊伍中去。
這件事情讓戰連城頗爲吃驚,一個壯士帶頭說:“將軍,得知將軍要率領軍隊去駐守南部,可是那南部的聯軍隊伍如此的龐大。朝廷卻撥給將軍最少的士兵,這個事情我們百姓都已經知曉,昔年暴雨感謝將軍的搭救,我們平常老百姓也沒有什麼可報答將軍的,就請將軍收留了我們,在戰場上助將軍一臂之力!”
那位壯士說的慷慨激昂,其餘的願意跟隨戰連城的老百姓全部都舉手表示贊同,希望能夠跟隨將軍南下。
戰連城放眼望去,看到好多的年輕力壯的青年他們都已經收拾了行囊,準備出發。戰連城的心裡頓時很是感概,他們只是平常的百姓,不知道做出這一個決定的時候到底是下了多大的勇氣。
明明可以和妻子兒女一起享樂的,如今卻無條件的要跟隨著參軍。
想到了這裡,戰連城下了馬,安穩了一下現場的情緒,說:“大家安靜一下,聽我說,此次南下九死一生,就連我自己的性命我都不能做保證。這裡有你們的妻子兒女,所以,壯士們還是好好考慮一下,戰場上不必這京郊,那是要失去生命的。”
他們受了自己的恩惠,有這份心思已經難能可貴。戰連城怎麼又忍心帶著他們去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本來以爲話說到這裡,以爲那些個百姓會收回心思,可是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回去。
“將軍,你都不怕死,所以我們還怕什麼死!要是國家淪陷,我們的妻子兒女那都活不了。所以,我們心甘情願跟隨著將軍出力,保家衛國!我們是不會回去的,還請將軍收留。”
看到這樣的場面,饒是楊雨昭這個一向硬心腸的女人都不禁有了幾分動容。戰連城已經不知道該如何的開口,最後還是溫仁出面說:“既然如此,那想跟隨著將軍一起出徵的話,就可以跟隨者大部隊走了。你們放心,我們將軍定會保護你們的安全,絕對不會讓一個人枉死。”
這下子人羣才平靜了下來。戰連城等人才得以繼續前進,看著後面新加入軍隊的那個個百姓,還有剛纔的那一席話,戰連城的心裡是五味雜陳。
爲什麼連一個百姓都知道國家淪陷,自己的家人定會收到迫害。而那個高高在上,坐了那麼多年龍椅的皇帝卻是如此的冥頑不靈,置天下蒼生於不顧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