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39章 紫禁夢斷,太后算後路

紫禁城,明代時皇帝都是在外朝辦公,例如左右順門,而到滿清,國事已挪到內廷,乾清宮本是內廷大殿,在清時反而成爲政務中心。乾清宮左側的養心殿被雍正用作辦公地前,也就是明時大太監魏忠賢處理宮中事務的辦公室。明時國事在外,清時國事就是皇帝的私事了。

現在慈淳太后主政,這趨勢更爲明顯,本該在乾清宮辦理國政,可太后一嫌跑著累,二嫌遮簾子拖著小道光裝樣麻煩,於是就在坤寧宮的暖閣裡開國務會議,長久下來,總理軍機們也都習慣了,本是皇后寢宮的坤寧宮也就堂而皇之成了大清的政務中樞。

四月春光透過玻璃映下,已近五旬的太后在這暖光之下竟也顯出了三分年輕時的光華,不知是用了南蠻什麼牌子的磨皮粉,在座的宗親王公和總理軍機們正襟危坐,肚子裡卻這麼唸叨著。

當然,更可能是紫禁城裡該搬的東西都已經上路,現在是一身輕鬆,隨時都能行動了。聽宮中小道消息說,連映華殿裡那座大罈子都一併裝車北行,這紫禁城裡,該是再沒東西值得太后留念。

“三里屯那邊,得盯著那些拳民,不能讓他們的嚼子太鬆,鬧出首尾來,糧米果蔬也都斷不得,你記好了。”

茹喜吩咐著阿里袞,阿里袞不迭點頭。團結拳也進了北京,但也只是丟在三里屯那邊給南蠻總領館蹬鼻子上臉用的,絕無真端了總領館的打算。後路,眼下大清要的就是後路,儘管南北撕破了臉,可還得存一層裡子在。

茹喜再悠悠道:“這天下是怎麼丟的?就是那些個滿口仁義道德,盛世聖治的讀書人給撮弄壞的!尹繼善本是滿人,骨子裡卻比漢人還迂,他也是被那個孔老二害的!”

太原失陷的塘報就在書案上,尹繼善正帶著數萬陝西旗人和包衣自娘子關一線逃入直隸。塘報下還壓著一大疊失地奏報,繼洛陽失陷後,開封府也在二十二日失陷,高起被兒子高澄帶著退到大名府,高起憂憤交加,重病不起,除了亂成一團的彰德府,整個河南都已被英華北伐第二軍的戰旗卷裹。

山東的形勢稍好些,但聖道皇帝駕前的北伐第一軍攻佔泰安府,自海上而來,由藍衣所編的第六軍已分頭攻佔登萊膠三州,還忠於朝廷的軍政官員紛紛密摺彈劾山東大帥劉統勳疏怠慢事,山東全境丟掉怕也只是十天半月的事。

唯一值得欣喜的是塘沽形勢,靠著團結拳,竟然將威脅最大的一股南蠻阻在了塘沽,即便山西、河南和山東形勢不妙,可大清還是得了足夠時間。

因此茹喜斥責尹繼善的語氣也沒那麼嚴厲了,此人雖迂腐,卻還是拐著彎地送了一份人情出去,就這點來說,未嘗不是以後用來跟南蠻打交道的合適人選。

可丟掉山西河南畢竟讓人心中發怵,塘沽紅衣更近在咫尺,若悶頭悶腦徑直打過來,進北京城不過是兩三天的事,不是放團結拳進城鬧鬧,讓大家看到北直隸的“大好形勢”,怕半城人都跑光了。

吳襄抖著花白鬍子拍馬屁轉移話題道:“太后廟算高遠,大勢竟如太后所料,分毫不差……”

茹喜搖頭自嘲道:“分毫是不差,就是差了尺丈,哀家這以地換時,官民一心之策,還是吃不住南蠻的蠻力啊。”

話雖如此說,她臉上卻是飄著濃濃的自得之色。到今日,南蠻北伐已過一月,雖跟預計有差,沒爭取到半年時間,可看眼下形勢,南蠻大軍還未進入直隸,也算是小見成效了。現在老本已經有了保障,多撐一日,就多撈一日。

茹喜抵擋南蠻北伐的策略就是“以地換時,官民一心”,總的原則是節節抵抗,以空間換取時間,具體實施方針則是在山西、河南和山東一線,以強硬派滿臣利用當地資源,爭一城一地,正面相抗。而在“羣衆基礎好”的直隸,則鼓譟起團結拳糜爛全境。

外線是考驗軍事,內線考驗政治。一個月下來,外線在軍事上確實擋不住南蠻,可內線政治這一面,還真給南蠻丟了個難解的包袱。

衍璜有些心急,直入正題道:“今日太后召奴才等,是不是議北遷之事?”

這話一出,滿人是急切,漢臣是忐忑,都不顧失儀,直直看住了茹喜。

茹喜深深一個長嘆,直到吊足了衆人胃口,才道:“聖道終於發了《討滿令》……”

李蓮英領著太監們登場,給每人發了一疊文書,衆人一看,都哎喲一聲,心頭一塊大石終於落地,一股便秘三月今日酣暢的快感席捲全身。

文書有兩份,一份是《百年清算大諫》,這是三月底英華緊急重組出來的東西國院通過的諫議案,正是南北都在引頸相候的滿人處置原則。這份厚厚文案幾乎等於這幾年英華民間反滿思潮,以及反思華夏陸沉原因的總結。滿人是不關心這些,直直翻到後面,漢臣們卻是逐字逐句地嚼著。

兩院這份文案只提了個大方針,那就是“中庸”,該清算的一個都不漏,一分輕重都不變,但也要懷仁恕之心,總的目標是澄清人心,以史爲鑑,時時警惕自省,以利南北合一,共進新世,而不是隻求報復。

這就是聖道皇帝要的英華民意,端正平和不偏激,既立下了大義,又大有操作空間。根據這項諫議案,他在微山湖的龍舟上發佈了《討滿令》,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纔是真正的北伐檄文。之前的檄文只談北伐復土,沒談怎麼處置滿人和清國,現在則有了清晰的表述。

“驅逐韃虜,光復華夏”……這是《討滿令》的開篇語,坤寧宮暖閣裡,滿漢臣子見到這一句,都呼地吐出口長氣。

太后所料還真是不差!聖道皇帝絕無容滿人入國之心,也無絕滿人一族之意,如太后所說,聖道皇帝好潔,他對滿人的處置辦法就是“眼不見爲淨”,趕走了事。

“清國之滿人,有傾覆神州,奴役華夏之罪,清國之漢臣,有忘本附從,爲奸爲惡之罪,此二罪不容赦免……”

這是具體定調,《討滿令》裡列了樁樁細則,讓人心驚肉跳,最驚悚的一樁是將滿清官員一網打盡,滿漢同等對待(反正現在都是旗人),一併問罪,獻城請降之類的事由也只能稍免其罪。除了一視同仁的盡沒家產、十年苦役外,還要設大案法司,一一細查其人其行,按照英華法令審罪。

亙古以來,從未見過這樣的檄文,公開聲言要窮治敵方所有官吏軍將,以往改朝換代,都是封官許願,厚恩籠絡,聖道倒好,平白推得敵方心志堅定。

可放在如今這形勢下,聖道不僅這麼喊了,還將檄文大肆散發,四月三日頒佈,十日就到了京城,恨不得大清一國上下無人不知。用意就再明顯不過:你們還不乖乖滾蛋,被抓著了別怪我手下無情,衆人似乎都能聽到聖道就在他們耳邊怒喝:“勿謂言之不預也!”

一雙雙滿含解脫之色的眼睛看向茹喜,就等著她發佈北遷令,而茹喜本人也是一副慵懶釋然的氣色。

這副擔子總算是卸下了!現在可以專心經營滿人老家,關外之地……茹喜正要開口,宗親裡輩份最高的恪親王允祿憂慮地道:“僞帝已遣軍攻遼東,還有僞韓附從,關外也非安生之地啊。”

茹喜恨聲道:“聖道是真存了把我滿人趕到極北苦寒之地的歹心!”

接著她緩了臉色:“可等我百萬滿人回了關外老家,衆志成城,就不是現在一潰千里的局面了。就算聖道有心窮追猛打,那時南蠻一國也該正爲北方焦頭爛額,絕對會拖著他的後腿,只要我們虛與周旋,明末之時的局面不難爭的。”

這幾年來,茹喜雖有蠱惑亂民搞出塘沽修約的爛事,但總的說來,大清沒她凝著,還真扛不下去。現在還能護著大清徐徐而退,便是允祿這等早年壓根看不起她的老資格宗親,也不得不道一聲服,聽得這解釋,允祿點頭道是。

茹喜再道:“康熙爺時,就有靜待南蠻自潰之策,雍正爺時,也曾有過這般念想,只是南蠻起勢太猛,這北方,連帶中原,都是南蠻自定的大義之地,絕不願丟,所以我們纔不得不退。等我們回到關外,就該繼續守這一策,便是多大的屈辱,只要能存一國,存一族,我們都該咬牙受下,昔日勾踐能臥薪嚐膽,今日我滿人就不能忍得苦寒!”

衆人一驚,張廷玉等漢臣更是掩不住驚色,看太后這臉色,竟不像是說來提振大家心氣的虛話,而是真心的!她還真想著能捲土重來?

掃視神色各異的臣子,茹喜冷笑道:“當哀家是在說笑話?別忘了,我滿人是靠十三副甲起兵的!我們是從關外打進中原的!今日退出去,他日就真沒再進中原的機會!?”

她話語沉冷,心志顯是無比堅定:“哀家知聖道在立什麼功業,可他能一帆風順麼?他能活到功成之日麼?哀家定下北遷之策時,就立下一志……”

她目中閃起的精光讓衆人都不敢直視,就只聽那彷彿從幽冥之地發出的冷聲在耳邊迴盪:“哀家一定要比他活得長久!哀家一定要在他死之日,送去一束花,然後……看是哀家教出來的皇帝有爲,還是他的接班人有爲。聽說他的太子小小年紀,就爲私情亂國事,哼!等他嚥氣時,還不知是怎樣一個昏君,亂了他苦心耕耘出來的華麗江山!”

冤孽啊……不少人都在心中長嘆,可細細品這話,卻又覺得,這份心志未嘗不是凝住滿人繼續朝前走的脊樑,不經意間,對這茹喜又多了一分敬畏。

允祿更被茹喜這份堅定心志給感動了,他本是康熙的十六子,對亂了大清江山,害死他皇阿瑪的李肆最爲痛恨,他也六十多了,活著時還真報不了這仇,可他的後人能在李肆後人身上報得大仇,想想也是令人熱血沸騰。

他咬牙決然道:“太后,說走邊走吧!咱們走時,再燒了這紫禁城,就給那李肆留一片殘垣斷壁!”

衆人同時抽了口涼氣,接著滿人擰眉沉思著可能性,而漢臣們卻忐忑不安,想說話又不敢。

茹喜看看有些坐立不安的張廷玉,緩緩搖頭道:“不,這紫禁城……得好好留給聖道……”

目光透過玻璃窗,茹喜看住坤寧宮南面的交泰殿,更南是乾清宮,再是乾清門。出了乾清門,就是廣闊恢弘的紫禁城外朝,巍峨的太和殿下,太和門後,九曲拱橋蜿蜒,這令人凜然生畏的紫禁城啊,曾經也讓她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逾矩。而當她垂簾主政,端坐皇帝身後時,透過珠簾,自大殿看出去,也覺整個天下都匍伏在她繡花鞋下,由她馳騁快意。

“這紫禁城,這北京城,就是不祥之地……”

茹喜悠悠說著,衆人再是一驚。

吳襄趕緊附和道:“永樂帝遷都北京城,不過三十年,就有了土木堡之變,遭難的可是明英宗啊。”

嘿,那英對這英,聽起來是好兆頭,允祿一下就被說服了:“沒錯!有這紫禁城在,南蠻必然要遷都北京城,否則怎麼壓住紫禁城這股龍氣呢!而等他大英朝待在了北京城,嘿嘿……”

衆人紛紛點頭,都道太后神機妙算,雖心知這是再牽強不過的附會,可如今大清去國,總得多找些寄託。

茹喜卻搖頭道:“這紫禁城,對誰都是不祥之地,我大清在這裡還未待住百年呢。”

衆人愣住,茹喜嘆道:“哀家就覺得,這紫禁城,總是散著沉沉的腐氣,像是有一條腐龍深藏地底。有時做夢,更見整個北京城都被這腐氣罩住,伸手不見五指,嗅者五臟糜爛,卻還好端端活著,就如行屍走肉……”

語調拉起,她再道:“哀家說不出更深的道理,就覺這腐氣是漢人自己千百年積下的,我大清其實是被這紫禁城害的,所以呢,這紫禁城就得好好留住,留給聖道!留給他的大英朝!”

張廷玉等人是不敢言語,滿人們卻是齊聲叫好,紛紛議著十年或者二十年後,聖道該是怎樣一副昏聵面目,南蠻又是怎樣的國無寧日。

氣氛再轉昂揚,茹喜正要宣佈大清朝廷正式北遷,李蓮英又捏著一份文報急急進見。

“太后、太后,遼東……”

茹喜心中一沉,升到咽喉的一口氣壓下,接過文報一看,臉色瞬間煞白,那口氣沉在胸腔,上下不得,噎得她兩眼翻白,身子竟一下軟倒在塌上。

衆人驚得一片忙亂,有的招呼太醫,有的招呼太監,李蓮英急急去順茹喜胸口,那文報也輕飄飄落地。

在衆人的注視中,文報上幾行字清晰入目,“燕國公反,稱帝寧古塔,興兵西進,盛京勢急……”

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227章 好奇心改變命運第798章 辛亥,沸騰的大時代第46章 總有東西值得捨命去拼第120章 說美女,美女就到第274章 斷髮爲明志,斷頭是征程第376章 戰衡州:代理戰爭的初體驗第920章 你們還沒有準備好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247章 開門大吉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318章 總有人難以看透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127章 心如流水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407章 戰長沙,老天到底站在哪一邊第914章 天竺大有可爲第637章 嬌軀三震第349章 南洋潛刃第922章 貓鼠與孤蝶第417章 明暗極彩鋪陳來第620章 新生的鍛打第811章 東洲記:生番之困第874章 汪瞎子該死第126章 我就是反賊,怎的?第15章 康熙五十年,可是很重要的一年第276章 你問女兒香不香,油鹽醬醋拌生薑第156章 我們什麼都不怕,除了主子第616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第368章 你讓孔孟,我讓君父第226章 匠之大者爲天下第33章 全是牛人第192章 四哥對四爺:忠誠與背叛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275章 不僅是血火之戰第19章 康熙爺聖明第464章 大越人民站起來了第699章 長江大決戰:沙堤秒崩第365章 引流決堤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460章 雖是無奈,卻也是故意第70章 我要軍隊!第576章 年羹堯的命根子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155章 如此的三娘第952章 偉業將成,誰擔百萬命第144章 破我相的代價無比高昂第148章 賞罰……分明?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704章 長江大決戰:還有第三代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第52章 手裡有槍,心裡不慌第54章 談元射清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91章 甜蜜的獎勵第803章 南洲記:禍不單行第310章 埋葬古商道統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103章 人命乃天定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122章 熱血三娘第963章 天刑無情,武衛軍不赦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707章 最長的一夜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519章 同一個南洋,同一首歌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242章 清遠驚魂:難解的仇恨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953章 北京破城,滿人求全陵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274章 斷髮爲明志,斷頭是征程第769章 朝鮮風雲:以卵擊石第480章 六星南掠,李紱來也第186章 哥是李道夫第91章 甜蜜的獎勵第559章 怪獸的血祭第292章 賈昊賽馬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607章 江南路,睡獅待醒第388章 王對王,大時代與小自在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988章 賽里斯的真實野心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760章 江南事定第214章 你到底要幹什麼?第585章 好人就得有好報
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227章 好奇心改變命運第798章 辛亥,沸騰的大時代第46章 總有東西值得捨命去拼第120章 說美女,美女就到第274章 斷髮爲明志,斷頭是征程第376章 戰衡州:代理戰爭的初體驗第920章 你們還沒有準備好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247章 開門大吉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318章 總有人難以看透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127章 心如流水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407章 戰長沙,老天到底站在哪一邊第914章 天竺大有可爲第637章 嬌軀三震第349章 南洋潛刃第922章 貓鼠與孤蝶第417章 明暗極彩鋪陳來第620章 新生的鍛打第811章 東洲記:生番之困第874章 汪瞎子該死第126章 我就是反賊,怎的?第15章 康熙五十年,可是很重要的一年第276章 你問女兒香不香,油鹽醬醋拌生薑第156章 我們什麼都不怕,除了主子第616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第368章 你讓孔孟,我讓君父第226章 匠之大者爲天下第33章 全是牛人第192章 四哥對四爺:忠誠與背叛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275章 不僅是血火之戰第19章 康熙爺聖明第464章 大越人民站起來了第699章 長江大決戰:沙堤秒崩第365章 引流決堤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460章 雖是無奈,卻也是故意第70章 我要軍隊!第576章 年羹堯的命根子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155章 如此的三娘第952章 偉業將成,誰擔百萬命第144章 破我相的代價無比高昂第148章 賞罰……分明?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704章 長江大決戰:還有第三代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第52章 手裡有槍,心裡不慌第54章 談元射清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91章 甜蜜的獎勵第803章 南洲記:禍不單行第310章 埋葬古商道統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103章 人命乃天定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122章 熱血三娘第963章 天刑無情,武衛軍不赦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707章 最長的一夜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519章 同一個南洋,同一首歌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242章 清遠驚魂:難解的仇恨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953章 北京破城,滿人求全陵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274章 斷髮爲明志,斷頭是征程第769章 朝鮮風雲:以卵擊石第480章 六星南掠,李紱來也第186章 哥是李道夫第91章 甜蜜的獎勵第559章 怪獸的血祭第292章 賈昊賽馬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607章 江南路,睡獅待醒第388章 王對王,大時代與小自在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988章 賽里斯的真實野心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760章 江南事定第214章 你到底要幹什麼?第585章 好人就得有好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尔康县| 庐江县| 从化市| 中山市| 会昌县| 石家庄市| 吉首市| 霸州市| 罗江县| 兴安盟| 莱阳市| 壤塘县| 山丹县| 社会| 天柱县| 博客| 彩票| 太仓市| 波密县| 淮安市| 罗田县| 开远市| 虎林市| 社旗县| 布拖县| 南陵县| 平乐县| 南木林县| 平罗县| 定襄县| 宿松县| 稷山县| 滕州市| 钟祥市| 周口市| 孙吴县| 建德市| 赤水市| 米泉市| 苏尼特右旗|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