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8章 你讓孔孟,我讓君父

英華所倡之天主道,在《白城學報》上經常提及,例如天人之倫、天演資本、天文歷算和各類格物之學,但都零零散散,不成體系。動輒爲上天代言,卻又語焉不詳,這也是傳統讀書人一聽天主道就面‘露’不屑之‘色’,將其與道佛神鬼事聯繫在一起的原因。

今日李肆登臺語及天主道,下面數千人都暗道一聲戲‘肉’來了,這兩三月的口舌之爭,李肆是要在這裡,如英華所推行的“文符”一般,落下一個句號。不少人趕緊掏出硬筆小本,就準備當場記錄,他們都是爲各類報紙撰稿的主筆或者“消息人”。

大多數舉子都想,李肆該是在這裡爲他老師段宏時的“真理學”開道,由此奠基爲英華國學。想及孔孟之儒多半是要被踏於足下,心中又是哀楚,又是彷徨,一輩子都是讀孔孟書過來的,日後之世,又該如何立身呢?

李肆開口卻道:“剛纔那三族歌舞,大家覺得美不美?”

現在都還瞳有殘影,餘音繞樑呢,說不美那可就太違心了,衆人紛紛揚揚羣聲道:“美——”

接著李肆問:“那你們說,這三族,是我華夏同胞麼?”

這問題衆人沒有馬上回應,苗瑤等族與漢人同爲華夏子民,這倒沒什麼疑問,都是在盤算康巴藏人算不算。細一想,唐時吐蕃就奉唐太宗爲天可汗,也算是朝貢藩屬了。宋時有差,元時設宣政院,藏人就歸於華夏之治。照著英華之論,元不算華夏正朔,可明時設烏斯藏和朵甘衛兩都指揮使司,還封了喇嘛教的大國師和法王,不管是政還是教,藏人都已在華夏治下。

沉寂片刻後,算清楚的舉子們高喊出聲:“是——”

李肆點頭,開始話入正題:“華爲美,夏爲大,我華夏綿延數千年,卓然傲宇,餘漾廣澤,由這三族即可見一斑。”

連段雨悠和鄭燮都在點頭,這是南方,更是廣州,即便再是書呆子,也已知世界之大,無獨華夏一處,那種“華夏之外皆愚昧蠻夷”的自大思想少了許多。但也正是稍稍開了眼界,審視華夏自身,又另有一種自豪,看那化外之地如海‘潮’般一‘波’*起伏,華夏雖兩三百年即改朝換代,還遭了五胡‘亂’華和‘門’g人亡國,但傳承終究未斷。

接著李肆道:“而此華夏,是由何而來?”

舉子們幾乎是要脫口而出,那還能是怎麼來的?華夏乃禮儀之邦,這禮儀自是孔孟之道,華夏因孔孟之道而內聖外王,自然四海賓服,夷狄也因教化而入華夏,這纔有咱們這泱泱華夏。總而言之,這就是道統的力量嘛。

可話到嘴邊,卻又覺得這未免太牽強了,他們這些舉子,不是那種只讀爛了四書五經的秀才,都是有一定學問的,至少熟知歷史。定神再想,今日之華夏,就以版圖論,早在三代就已基本砥定,秦漢後定型,那時所謂的“道統”,原料還在董仲舒手裡捏著呢。

李肆說著衆人再耳熟不過的歷史:“上古之人,藏身‘穴’地,苦於風雨。有賢者造巢,衆人王之,名有巢氏。上古之人還茹‘毛’飲血,有賢者鑽木取火,衆人王之,名燧人氏。繼而有伏羲造字,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人皆王之,後世更奉其爲聖……”

李肆拔高了音調:“後人言必稱頌三代,以爲君賢,臣德,民樂,這是爲何?那是因爲自上古到三代,我華夏之邦,求的都是萬民福祉求的都是爾等所持,孔孟聖人所言之仁”

上古到三代的事都是傳說,細節可是沒辦法爭論的,但李肆所言確實歷代聖賢所公認的道理,舉子們不得不點頭應是。

這裡不是辯論會,要論舌戰,在場舉子都是靠著孔孟之道,靠著理學那一套邏輯自洽的東西吃飯,李肆可不一定是其中佼佼者的對手,他也沒再作論述,而是直入他的主張。

“我李肆立英華,早有所言,此國爲萬民開,此國也是爲萬民福祉,勿論孔孟老莊、楊朱墨翟,也勿論我李肆與爾等舉子,此願都該是心中共有的。”

這是在連通基本共識,舉子們默然點頭,老莊還無所謂,楊朱墨翟就是孔孟大道的死敵,要跟他們站在一起,很是不願,可只是說大家所求爲何,這一點卻怎麼也難否定,勿論各家有何道,道正不正確,至少終點都是一個。

李肆提到了他的天主大道:“英華立國檄文裡就說過,人立於天地,所承大道爲何?即是相安相利,共得福祉。此道之下,方有踐行之論,爾等所學孔孟之言,程朱之理,高於此道乎?難道不是踐行此道的細論?”

舉子們沉默,當然是,但他們不願公開表態。

李肆再道:“早前即有言,孔孟之道,根基在於血脈宗法,由父子、夫妻、兄弟之血脈人倫及於一國,擴之諸事。然宋明即有論,此乃古儒,上古乃至三代,都是封建之國,而後始皇帝起,化爲郡縣,這根基早已變化。孔孟之言,若無董仲舒諸人新造爲官儒,又何能舉內聖外王之旗,行儒法一家之政?”

這話說得誅心,但外儒內法的根底,讀透書的舉子們卻不得不承認。

眼見李肆要將孔孟之道借儒法一家踏於足下,鄭燮‘挺’身而出。

“正是君王不順天應道,以皇權惡法逞‘私’‘玉’,鉗人心,才使得仁義不行,天下乃有率獸食人之‘亂’。若是歷代君王以仁爲本,誠心修德,我華夏豈有綿延禍患?”

這反駁是老套路了,不是我孔孟之道不行,而是沒人真心行道。

李肆呵呵一笑:“爾等也視法家爲惡?”

鄭燮帶著衆舉子朗聲道:“然”

儒家講道德文章,當然不願承認法家是老搭檔,至少面上是不認的。對未入仕的舉子們來說,法家那套的根源可不在他們儒家身上,而是從皇權,從宮廷,從朝堂和官府裡流下來的。那是權之‘私’‘玉’,是孔孟大道受了權錢邪魔所‘惑’的侵蝕。

李肆搖頭:“可一國終須有法,嗯,你們會說此法非法家,那麼一國之軍是該行法家呢,還是該行孔孟之道?”

見舉子們沉默,李肆繼續道:“孔孟恥楊朱,那麼商貨流通,是該用算盤呢,還是以道德?爾等都是飽學之士,不必孤來重講義利之辨吧?”

接著李肆道:“英慈院救治傷病,又是依的什麼道?醫者眼裡,人人皆一,這不就是墨翟之道麼?而工匠造物,依著的又是格物致理,這是什麼道?更是天道爾等要論奇技yin巧,上古時若無有巢氏、燧人氏、伏羲和神農浸yin這格物之事,我等今日不都還是茹‘毛’飲血,口吐獸言?”

有舉子不甘地道:“上古先賢求的是民人飽暖相安,此外再多,聖人言,飽暖思yin‘玉’,那工匠之事,怎麼就不是奇技yin巧?”

李肆嗤笑:“你來應試,是爲飽暖麼?”

那舉子連連搖頭。

李肆問:“既已飽暖,何不就在家中傳宗接代,來應試做什麼?”

那舉子怔住,憋了好一陣,漲紅著臉道:“學生又不是豬學生心懷天下,求的是一展所學,爲民造福”

不等李肆開口,其他舉子都笑了,你不是豬,那就當別人是豬麼?你有冠冕堂皇的大理想,別人就不能有小心思,想過得更好?

這小‘插’曲過後,李肆總結道:“上天施於人之大道,即便是聖人,也難以一蔽全。爾等肯定是在想,這英華一國,要行的天主道是斥孔孟,興楊朱,這可是大錯特錯英華所行天主大道,容下了孔孟楊朱、老莊墨翟,乃天人相應的大道……”

李肆舉掌對天:“天主大道,這及天的一條,就是上天本在我們頭上有一個老天善惡上天在辨,功罪上天在論”

這是華夏人的共識,俗語有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從士子到民人,都是這般認識。而此說也如董仲舒尊儒一般,將上天擺在主宰人世的至高地位,舉子們都默默點頭。

“上天有大道,不僅及於人,也及於萬物。而此道我輩凡人只能漫漫追索,可執一脈,可得一鱗,卻無人可極盡此道。”

這是道家之說,舉子們心想,這就是要將孔孟之道從神壇上趕下來。但又一轉念,隱覺有什麼文章,那君王呢?立了上天,再立無人有權威之道,君王之權,又由何來?

接著李肆轉掌,指向自己。

“此道及於人,有血脈之道,立學之道,有工商之道,軍政之道,道道紛雜,要怎樣才能相濟相成?就得另有一道,調諧‘陰’陽,仲裁黑白,絕各道之害,揚各道之利。這一道就是君王道,我李肆……持此道而治國,持此道而王天下。”

靜寂了好一陣,舉子們一片譁然,李肆這一論出口,含著太多內容,舉子們卻是先領會到了兩樁。

第一,李肆並不是要廢孔孟之道,只是要這一道從治政的位置上下去。

第二,李肆所說的“君王”,就是一個居間仲裁調停之人,不再是統宰一切的聖人。

鄭燮兩眼圓瞪,失聲道:“自此之後,再無君父?”

李肆含笑點頭,那是肯定的,要把孔孟之儒趕下去,皇帝也就沒辦法再成“當世師表”、“在世完人”,更沒辦法依著儒家血脈宗法之理,成爲天下人的大家長,成爲“君父”。

“這傢伙,還是把事情當作一樁生意來看啊,他要孔孟之道不再掌國,自己也‘交’出君父,這不就是一場‘交’易麼?”

段雨悠心有所感,無比感慨地想著。

第55章 帝王三等第314章 真正的死敵是誰?第558章 過門之爭第353章 熟悉的戰爭即將開幕第84章 都是大贏家第769章 朝鮮風雲:以卵擊石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479章 從天國到地獄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263章 紅袍加身,心眼猶暈第528章 九頭龍的中國第785章 居延之血第9章 黑礦場,真的很黑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425章 心煙起,朝北望第774章 朝鮮風雲:崔李之亂第957章 魔之封印,分妃展仁義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186章 哥是李道夫第371章 各有新局第99章 不速之客第421章 女人開啓的戰場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500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30章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532章 命定的決戰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360章 康熙撒手腕 李肆折了腰第649章 老兵老將老傳統第781章 朝鮮風雲:無涯之弧第996章 八方風雲車頭牽第337章 湖南大決戰:自投羅網第330章 武人的天職第776章 朝鮮風雲:浮躁的黎明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953章 北京破城,滿人求全陵第159章 栽贓第一環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87章 死亡轉輪第55章 帝王三等第311章 果然是頭腦發熱第842章 獅虎黨爭:內閣改制,羊羔上臺第278章 當不起的忠義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115章 底線的碰撞第975章 棋子的逆襲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551章 一炮風雲變第439章 無盡的舞臺第963章 天刑無情,武衛軍不赦第998章 最後一環第704章 長江大決戰:還有第三代第10章 用火過猛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963章 天刑無情,武衛軍不赦第645章 轟開日本之門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233章 就是威嚇,怎麼了?第227章 好奇心改變命運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896章 你逮住我了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第3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501章 咱們到此爲止第4章 家底居然不是負資產第751章 新舊之間第441章 雙軌治政,十年還相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460章 雖是無奈,卻也是故意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384章 萬壽節算命終第350章 曲線救……,不,曲線建國第899章 天命之戰將臨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392章 借你一百萬,還我個江南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987章 我們喜歡戰爭
第55章 帝王三等第314章 真正的死敵是誰?第558章 過門之爭第353章 熟悉的戰爭即將開幕第84章 都是大贏家第769章 朝鮮風雲:以卵擊石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479章 從天國到地獄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263章 紅袍加身,心眼猶暈第528章 九頭龍的中國第785章 居延之血第9章 黑礦場,真的很黑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425章 心煙起,朝北望第774章 朝鮮風雲:崔李之亂第957章 魔之封印,分妃展仁義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186章 哥是李道夫第371章 各有新局第99章 不速之客第421章 女人開啓的戰場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500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30章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532章 命定的決戰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360章 康熙撒手腕 李肆折了腰第649章 老兵老將老傳統第781章 朝鮮風雲:無涯之弧第996章 八方風雲車頭牽第337章 湖南大決戰:自投羅網第330章 武人的天職第776章 朝鮮風雲:浮躁的黎明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953章 北京破城,滿人求全陵第159章 栽贓第一環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87章 死亡轉輪第55章 帝王三等第311章 果然是頭腦發熱第842章 獅虎黨爭:內閣改制,羊羔上臺第278章 當不起的忠義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115章 底線的碰撞第975章 棋子的逆襲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551章 一炮風雲變第439章 無盡的舞臺第963章 天刑無情,武衛軍不赦第998章 最後一環第704章 長江大決戰:還有第三代第10章 用火過猛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963章 天刑無情,武衛軍不赦第645章 轟開日本之門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233章 就是威嚇,怎麼了?第227章 好奇心改變命運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896章 你逮住我了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第3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501章 咱們到此爲止第4章 家底居然不是負資產第751章 新舊之間第441章 雙軌治政,十年還相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460章 雖是無奈,卻也是故意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384章 萬壽節算命終第350章 曲線救……,不,曲線建國第899章 天命之戰將臨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392章 借你一百萬,還我個江南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987章 我們喜歡戰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淮滨县| 康乐县| 都匀市| 大同市| 新田县| 平利县| 财经| 清远市| 绥德县| 赤城县| 信丰县| 灌阳县| 日喀则市| 台东市| 连山| 鹿泉市| 许昌市| 广平县| 伽师县| 托克逊县| 平定县| 根河市| 临汾市| 英吉沙县| 剑川县| 宜都市| 苍山县| 靖江市| 乌拉特后旗| 阿鲁科尔沁旗| 手游| 平山县| 衡阳市| 怀仁县| 余江县| 旅游| 东乡县| 霍城县| 界首市|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