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96章 八方風雲(yún)車頭牽

“賈都護跟紅衣都走了,真怕以後再亂啊。”

已近黃昏,賈一凡的座艦早已消失在海面,此時揚帆離港的是最後一隊兵船。蒲林港口的修船廠裡,一個年輕船匠眺望遠去的船影,面帶憂色地嘀咕著。賈一凡不是離任,而是整個呂宋都護府裁撤,駐防紅衣也調(diào)走了,呂宋不再處於軍管狀態(tài)。

“難說,整個南洋都不太平……”

想到進港時,碼頭人頭攢動,都在討伐什麼“馬尼拉人”,鍾三日也心有餘悸。呂宋之亂髮生在他去里斯本之前,背景非他所全知,就聽說是呂宋土著,包括英華佔呂宋前就生活在這裡的華人跟新移民之間的衝突。

當年蒲林還叫馬尼拉,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呂宋華人都抱著西班牙人的大腿。英華佔呂宋後,“馬尼拉人”也就成了新移民對舊華人的稱呼。

這個稱呼有很強烈的鄙夷之意,當年英華攻馬尼拉時,當?shù)卮蠖嗳A人還跟西班牙人合力抵抗,可西班牙人從沒有把他們當自己人,甚至爲防他們給英華當內(nèi)應,還高舉屠刀,殺得華人血流成河。

這段歷史本已漸漸淡忘了,“馬尼拉人”一名也很少再有人提及,但隨著新移民的興起,以及殖民公司和國家對其掌控越來越深,諸多矛盾被擠出水面,又將這個名稱扯了出來。

呂宋之亂後,“馬尼拉人”再加上了“大逆不道的反賊”、“忘恩負義的不孝子”、“華皮夷心的異族”等等貶義,用來指那些有造反傾向的舊華人移民,進而擴展到除新移民之外的所有呂宋人。正是這些人才份外強調(diào)自己是“呂宋人”,話裡之意,他們纔是這片土地的原主人。

“是說馬六甲的事麼?跟這裡又不相干,四年前那場亂子,誰再不明白都是一家人的道理,那就不是人了。還不趕緊去釘板子?要你操什麼閒心!亂?當年聖道爺舉兵打滿人,那麼亂都過來了。如今這世道,還能容得什麼亂?”

一個老船匠發(fā)話了,前半截是跟鍾三日說話,後半截是訓斥那年輕船匠。

老船匠的語氣頗不恭謹。沒把服色華麗,一看就知是貴人的鐘三日當回事,鍾三日也毫不在意。先不說這時代的貴賤之分本就已經(jīng)很淡了,就說這老船匠,人家在蒲林城外已置辦了一座大莊園,手下有十多戶土人佃農(nóng),在修船廠幹活不過是留戀老本行而已。

之前談修船價碼時。鍾三日就知了老頭來歷,四十多年前,英華還沒建國的時候,老頭一家還是滿清廣東水師提督衙門下的在籍船工,住在南澳島。

當年初生的英華海軍與滿清水師戰(zhàn)於三彭,戰(zhàn)後老頭一家修繕英華戰(zhàn)船,自此就“投效”了英華。至今老頭還記得一串海軍大佬:蕭勝、胡漢山、白延鼎,甚至還見過來南澳跟蕭勝相會的聖道皇帝。如今的海軍總長魯漢陝,那時候還是個愣頭小子……

靠著英華海軍的修船業(yè)務,老頭一家得了第一桶金。之後英華與西班牙爭奪呂宋。這家人繼續(xù)爲英華海軍服務,戰(zhàn)後舉家遷到了呂宋。幾十年下來,靠著勤勞一步步掙出瞭如今的家業(yè),算不上大富大貴,卻也不止小康。

儘管這老頭憨厚率直,跟自己父親完全就是兩類人,但鍾三日面對他,卻覺得格外親切,這老船匠跟自己父親有什麼地方格外相似。

鍾三日半是閒聊,半是好奇地問起了呂宋之亂到底有什麼文章。老船匠一臉恨其不爭地道:“窩裡鬥!從來都只知道窩裡鬥!鬥起來滿腦子就是你死我活,也不看看背後到底是什麼人在推著他們,他們到底又是在鬥什麼。”

老船匠心在最底層,可生活圈子卻不限於底層,呂宋的變遷盡看在眼,當年暴亂之因。他三言兩語就道了個明明白白。

四年前的大亂,老移民和新移民的矛盾只是一部分,更直接的起因其實是殖民公司與當?shù)毓ど痰拿埽绻僬f大點,還有中央跟呂宋地方的矛盾。

二十多年前,太子李克載就曾經(jīng)插手過呂宋之事,那時後兩個矛盾就已有顯現(xiàn),當時的呂宋總督周寧還被皇帝直接拿掉。

就因爲察覺官僚體系與殖民公司的鬥爭對呂宋有很大影響,英華北伐前,皇帝對呂宋治政格局也做過調(diào)整。一方面將其升格爲暫管行省,也就是設省東院,制衡當?shù)毓倭朋w系。而殖民公司則行西院之職,依舊握工商稅務之權,另一方面則將總督定位爲掌握司法和治安的管理者角色。

昔日殖民地如何納入英華治下,扶南的經(jīng)驗難以用到呂宋,畢竟這裡有數(shù)十萬老華人移民,以及數(shù)萬西班牙葡萄牙人,還有近百萬土人。加上新移民,到聖道四十年,呂宋總?cè)丝谝殉陌偃f,遠多於七十萬人口的扶南,五十萬人口的勃泥,而其他殖民地,包括明州和南洲的十七洲,總?cè)丝谝策€不到百萬,東洲更只有三州,人口不到二十萬。

北伐之後,皇帝將監(jiān)殖院也交給了政事堂,不再親自管海外殖民地事務,幾任宰相延續(xù)了皇帝的方針,都認爲呂宋還是以穩(wěn)爲先,國家暫時不變其體制,不過深介入。

在這個背景下,呂宋公司與當?shù)毓ど痰睦嫘n突越來越烈。在此之前,呂宋公司的大部分股權已被轉(zhuǎn)到西洋公司,股權由政事堂託管,因此衝突實體,實際是頂著呂宋公司這層皮的商署官僚,與當?shù)刂行」ど屉A層的衝突。

當年周寧給李克載所揭示的呂宋官僚行事,經(jīng)過十多二十年發(fā)展,又步入到了新的階段。商署官僚視呂宋爲私地,不僅壟斷工商稅權,還暗中發(fā)賣專賣權,中飽私囊。受損害最深的不是一般民人,而是在呂宋早有根基的老華人。官僚還是不敢鬧得過火,怕激起了新移民的民憤,而老華人不是經(jīng)商,就是開種植園,正適合盤剝。

按道理說。由民人推選出來的呂宋東院該挺身而出,制衡呂宋公司。但呂宋東院的成分又有問題,新移民關心政治的少,根基也不深。老移民反而佔了優(yōu)勢。

由此出身老移民的很多呂宋東院事反應格外激烈,沒有循著治政流程,推動總督化解此事,反而以本地人自居,搞起了族羣對立,把責任扣在新移民身上,叫囂限制新移民。這又刺激了新移民去揭老移民在西佔時代的瘡疤。矛盾轉(zhuǎn)向新老移民之爭。

呂宋幾任總督多蔑視老移民,偏袒新移民一方,加之以穩(wěn)爲上,不願觸及此事深處的權益之爭,大棒大多落在老移民一面。此舉不僅掩蓋了殖民公司與本地利益的矛盾,還讓新老移民的族羣矛盾漸漸升級。而皇帝已撒手內(nèi)政,幾任宰相也因忙於北方事務,對呂宋不太重視。矛盾一直累積下來,終於在四年前來了場總爆發(fā)。

“呂宋公司的官老爺,東院的院事老爺。還有總督老爺,都只想著自己,結(jié)果讓外人撿了便宜。西班牙人、荷蘭人,還有那些開了眼,有了心計的土人,他們能跟咱們一條心嗎?當然巴不得呂宋大亂纔好,咱們手裡沾著他們的血還沒還幹呢。”

“不過最可恨的還是跳出來燒殺劫掠的暴徒!怎麼爭無所謂,國家都讓你說話,讓你遊街,讓你選院事了。你覺得這委屈不能忍,另外找地方過日子嘛,怎麼能犯法呢?還把人命人財不當回事,賈都護殺得好!那些暴徒就該從重處置!”

老船匠顯然是看《英華通訊》這樣的官方報紙,以及《越秀時報》等道黨報紙出身的,開口閉口都是國家和國法。

“蒼蠅不盯無縫的蛋!自己有那麼多問題。也怪不得被外人蠱惑!呂宋公司那些官老爺也著實可恨,水泥在廣東一百斤才一兩三錢,在這裡就得二兩五錢!咱們家要起水泥小樓得多花好幾十兩!都該遭雷劈死!還有那些馬尼拉人,死絕了纔好!在他們眼裡,我們這些人就是奪了他們富貴的禍害。”

年輕船匠的情緒重一些,老船匠訓斥道:“你從小在天廟和學校裡學的道理都丟到海底裡了?官老爺再怎麼壞,不是還有國法麼?那些馬尼拉人也是咱們同胞,不能一概而論,對沒幹過什麼壞事的也喊打喊殺嘛!”

在一邊聽著的鐘三日就覺得份外的亂,就他所知,父親所在的珊瑚州也有很多問題,既有新老移民之爭,也有跟相鄰州的領地之爭,還有中央派駐各州的法司官員跟各州總督的權力之爭,但大家都還能在南洲兩院的框架下協(xié)商調(diào)劑。怎麼呂宋就不得安寧呢?難道真是人多和人雜的緣故?

徐善隨口道:“我看是呂宋沒在朝廷的一盤棋裡,纔出的這事。朝廷一面派賈都護嚴刑峻法,一面解散了呂宋公司,直接管治,就是要收進棋盤裡。”

鍾三日搖頭道:“賈都護走的時候,碼頭上還鬧出了那一樁事,我看就算直管了,問題還壓在下面。再說南洲甚至更遠的東洲,都還是公司託管地,也不是直接在朝廷的棋盤裡,怎麼沒出事呢?”

徐善下意識地道出鍾三日的想法:“那就是人多和人雜唄,分作不同羣,各有各的利害各的想法,沒得辦法。”

鍾三日嘆道:“那你的意思是,這事就沒辦法解決了?”

這兩人一討論,船匠父子沒說話了,聽了鍾三日的感慨,老船匠也嘆道:“我是覺得,咱們呂宋跟朝廷連得還不夠緊,按理說,比舊時代緊得多了,人貨來往從來都沒斷過,政令和國法在這裡也一樣的,天廟和科舉也有了,可總覺得還少點啥……”

年輕船匠接嘴道:“我看是呂宋的國院事們更該罵!就被呂宋公司養(yǎng)得肥肥的,只知道在國院給直管呂宋投反對票!”

鍾三日一愣,這話讓他依稀有了感應,似乎摸到了什麼東西的邊,這東西纔是呂宋之亂的真正大背景。

可抓來抓去,這東西始終抓不住,他也只好放棄了。畢竟他不是政事堂派來的調(diào)查官,沒必要在這事上耗什麼心神。

在蒲林花了幾天,草草修補了船體,六合號再度啓程,二月十日,經(jīng)過將近四個月的跋涉,六合號抵達香港九龍灣碼頭,鍾三日和徐家父子終於踏上了故鄉(xiāng)之地。

“真是倒黴,不能停黃埔港……”

黃埔港改造,海外船隻一律停靠香港,從香港到南京還要一段路程,讓恨不得飛回去的鐘三日牢騷滿腹。

“火車!火車通了!還有客車,咱們乘火車去!”

“通了?這麼快?那玩意……安全麼?”

“坐馬車不行嗎?

在碼頭見到告示牌上的最新消息,徐善格外振奮,鍾三日和徐貴既好奇又忐忑。他們離開時,由香港經(jīng)東莞、廣州到佛山的鐵道纔開始鋪,沒想到四年不到就修通了。

聖道二十八年,英華第一條民用鐵道建城,由龍門經(jīng)奉賢到吳淞,全長五十公里,由此英華拉開了鐵道建設時代的大幕。但高潮並未很快到來,畢竟還得解決一系列問題,包括運營調(diào)度,機車和車廂試驗以及車站和配套設置的建設。

直到三十六年,在這條鐵道上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才又建成北京到塘沽,龍門到鎮(zhèn)江,武昌到南陽的鐵道。而嶺南這邊,因爲早期水路和直道建設成熟,一直沒覺得鐵道有多大好處,直到幾條鐵道顯露出巨大效益,這才心急火燎地上馬。

“一個半時辰就能到廣州城裡,每天三班,票價每人一兩二百文,貨物按大小計價……”

再看到這樣的告示,忐忑之心瞬間消散,比馬車快而且便宜,而且報紙早說過,坐火車可比坐馬車舒坦多了,三人馬上統(tǒng)一了意見。

“正好看看這幾年裡南京又有什麼大變化……”

鍾三日這麼尋思著,現(xiàn)在的南京包括香港、東莞、廣州、番禹、佛山五縣,是整個嶺南的心臟,人口足足八九百萬。這幾十年來,城鎮(zhèn)日新月異,工廠林立,人馬川流不息,與過去千年的情形完全不同了。

香港火車站在大鵬,三人運氣很好,買到了最近一班的火車票,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進了如拆了牆壁的長長站臺裡,望著粗黑的鐵道搭在枕木上,以碎石爲底,向左右無盡延伸,鋪出一條直直大道,縱然三人在英華國中也算是見了大世面的人物,也不約而同地喲嗬了一聲。

等蒸汽機車頭轟鳴著緩緩駛來時,碼頭上數(shù)百人不約而同地朝後退去,都是一臉震撼之色,幾個有經(jīng)驗的老乘客立在石磚上所劃的黃線外,鄙夷地掃了這羣鄉(xiāng)巴佬一眼。

通體黝黑的高大車頭帶著煙囪和巨大車輪,拉著八節(jié)車廂停了下來。兩節(jié)客車,六節(jié)貨車,車廂都錮著鐵條,區(qū)別只是客車有玻璃窗,貨車沒有,上貨的同時也在上人。鐵道剛開,乘客大多數(shù)都是商人,都如鍾三日等人一樣,帶著大批貨物。鍾三日等人覺得票價便宜,一般老百姓卻還坐不起。

上了車廂,靠著窗戶兩條簡陋通凳,這也是馬車格局,大家都習慣了,可這空間卻比馬車寬敞得太多。趁著還沒開車,鍾三日等人就跟左右前後的乘客攀談起來,這個時代跟舊世都還一樣,出門在外,人之間都會親切許多。

“鐵道事業(yè)就該收歸朝廷!”

“朝廷怎能隨便與民爭利!?”

聊什麼呢?當然就是聊天下大事了,中國人也格外喜歡談政治,張嘴就是大格局。剛聽人說到宰相宋既突發(fā)重病,向皇帝遞交了辭呈,政事堂和兩院正爲接任人選而鬧了起來,車廂某處就傳來了爭論聲。

第67章 以血鑄劍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221章 康熙終年?第164章 鑼鼓喧囂,大戲登臺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670章 雍正的奮鬥第504章 南洋迷局的迷亂開端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zhàn)第401章 戰(zhàn)長沙,爭上下,位置最重要第242章 清遠驚魂:難解的仇恨第24章 造反從娃娃抓起第955章 清滿兩分,紫禁難留鼎第269章 大家都要喘口氣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148章 賞罰……分明?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375章 戰(zhàn)衡州:詭異的敵我第951章 燕皇如曇,聖道將聚鼎第801章 南洲記:徐福的新人生第200章 刺刀,你真是長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899章 天命之戰(zhàn)將臨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第120章 說美女,美女就到第75章 豁出去的賭博第766章 朝鮮風雲(yún):非凡之器第208章 廣東的天破開了第356章 催雨行動第497章 盤金鈴……死了第772章 朝鮮風雲(yún):三步墜入地獄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542章 那刺目的鮮紅第971章 中秋團圓夜第629章 金融改制,工業(yè)正起第326章 直到膝蓋中了一箭第75章 豁出去的賭博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151章 你是妲己,我可不是商紂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446章 康熙真沒有五十七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274章 斷髮爲明志,斷頭是征程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756章 國法與公道第117章 外循環(huán)手術第290章 血雨肉漿嶺第818章 東洲記:帶血的大餅第691章 長江大決戰(zhàn):老天丟癟十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867章 大觀園之患第25章 見先生如見元帥第464章 大越人民站起來了第901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321章 四人三刀,湖南的陰謀詭計第307章 真正的戰(zhàn)場在他背後第102章 我是欽差大臣……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953章 北京破城,滿人求全陵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33章 全是牛人第860章 大歷史和大變革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420章 你是無可替代的……豬頭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206章 各安天職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101章 面子?地上找找……第276章 你問女兒香不香,油鹽醬醋拌生薑第586章 周昆來的誠意第947章 南北合一,聖道再迎親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508章 你就不是男人!第233章 就是威嚇,怎麼了?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535章 小矮人與白雪公主第770章 朝鮮風雲(yún):勝利的代價你們付不起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393章 小局大局,總被攪局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xiāng)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232章 頂天立地娶嬌娘第563章 誰來管住皇帝?第52章 手裡有槍,心裡不慌第280章 坐看小醜跳樑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197章 殺出一個混沌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91章 甜蜜的獎勵第278章 當不起的忠義
第67章 以血鑄劍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221章 康熙終年?第164章 鑼鼓喧囂,大戲登臺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670章 雍正的奮鬥第504章 南洋迷局的迷亂開端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zhàn)第401章 戰(zhàn)長沙,爭上下,位置最重要第242章 清遠驚魂:難解的仇恨第24章 造反從娃娃抓起第955章 清滿兩分,紫禁難留鼎第269章 大家都要喘口氣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148章 賞罰……分明?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375章 戰(zhàn)衡州:詭異的敵我第951章 燕皇如曇,聖道將聚鼎第801章 南洲記:徐福的新人生第200章 刺刀,你真是長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899章 天命之戰(zhàn)將臨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第120章 說美女,美女就到第75章 豁出去的賭博第766章 朝鮮風雲(yún):非凡之器第208章 廣東的天破開了第356章 催雨行動第497章 盤金鈴……死了第772章 朝鮮風雲(yún):三步墜入地獄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542章 那刺目的鮮紅第971章 中秋團圓夜第629章 金融改制,工業(yè)正起第326章 直到膝蓋中了一箭第75章 豁出去的賭博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151章 你是妲己,我可不是商紂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446章 康熙真沒有五十七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274章 斷髮爲明志,斷頭是征程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756章 國法與公道第117章 外循環(huán)手術第290章 血雨肉漿嶺第818章 東洲記:帶血的大餅第691章 長江大決戰(zhàn):老天丟癟十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867章 大觀園之患第25章 見先生如見元帥第464章 大越人民站起來了第901章 勝利屬於我們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321章 四人三刀,湖南的陰謀詭計第307章 真正的戰(zhàn)場在他背後第102章 我是欽差大臣……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953章 北京破城,滿人求全陵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33章 全是牛人第860章 大歷史和大變革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420章 你是無可替代的……豬頭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206章 各安天職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101章 面子?地上找找……第276章 你問女兒香不香,油鹽醬醋拌生薑第586章 周昆來的誠意第947章 南北合一,聖道再迎親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508章 你就不是男人!第233章 就是威嚇,怎麼了?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535章 小矮人與白雪公主第770章 朝鮮風雲(yún):勝利的代價你們付不起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393章 小局大局,總被攪局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xiāng)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232章 頂天立地娶嬌娘第563章 誰來管住皇帝?第52章 手裡有槍,心裡不慌第280章 坐看小醜跳樑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197章 殺出一個混沌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91章 甜蜜的獎勵第278章 當不起的忠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保县| 陆河县| 德保县| 宁阳县| 梓潼县| 措美县| 金沙县| 出国| 永吉县| 永州市| 南丹县| 绵阳市| 偃师市| 三穗县| 鲜城| 峨边| 合作市| 金阳县| 商水县| 益阳市| 菏泽市| 青州市| 瓦房店市| 松江区| 深泽县| 广平县| 平原县| 延安市| 孟津县| 伊吾县| 临高县| 三门县| 乌什县| 上虞市| 加查县| 鄂托克旗| 阿坝县| 长丰县| 潼南县| 务川|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