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

天際之下,烏濛濛的戈壁與金黃草木相交,拉出一條涇渭分明的地平線,一座灰撲撲如堅石般的城堡聳立著,如敖包【1】一般,宣示著這片土地的所有權。

“這不是能急襲而下的城塞……”

喀爾喀親王額駙策棱放下望遠鏡,搖頭嘆道。再見城中正不斷涌出步騎,趕緊吩咐部下收攏人馬。他所率的三千騎兵全是本部三音諾顏人,可不願意輕易折損。

“父親爲何收兵!?漢人狂妄自大,還敢出城迎戰,就該趁勢奪取城塞,讓三位大汗另眼相看,再不敢小視我們三音諾顏部!”

兒子多倫扎布策馬而來,不滿地抱怨著。

“漢人狂妄自大?我看你纔是狂妄自大!漢人的血雲之威已經廣傳漠北,別再當這些人還是五百年前的羸弱漢人!”

策棱訓斥著兒子,多倫扎布本還不服,哨兵來報說,上千紅衣步騎出城,推算居延堡守軍不下兩千,他才悻悻然再沒話。兩千人加城塞,這不是三千騎兵能吃得下的。

“我們的任務是遮斷敵軍聯絡,試探對方虛實。”

策棱沉聲道,他是謹慎,不是畏敵。漢人的勇武威名,已由紅衣騎兵所組成的“血雲”而傳遍漠北,可策棱也只是聽說,沒實際接觸過。前方只有百來騎紅衣,顯然並非成建制的騎兵,以騎對步,把紅衣逼退入城應該還有把握。

軍令一下,遊騎四出,襲擾乃至遮斷居延堡跟後方的聯絡,對方紅衣騎兵也因應而動,不多時,零星槍聲響起,先鋒戰的帷幕正式拉開。

多倫扎布領著八百騎人馬,散作三面,向在城北一里左右遠高地列陣而守的千餘紅衣逼去,左右和正面同時揚起沖天沙塵。

先是小跑,進到兩裡範圍內加速,一里……全速!

“三音諾顏的子孫們,這是我們重新奪得汗旗的一戰!圖蒙肯汗在長生天看著我們!殺啊——!”

紅衣所組的單薄步陣清晰可見,多倫扎布揮刀高呼。

他們這一部是喀爾喀蒙古的異類,因一直遊牧於哈刺和林,是黃金家族正統後裔,但實力卻遠不及喀爾喀三部。歸附大清時,也沒有得到扎薩克之位,不被當作正式一部【2】。

如今大清衰落,英華崛起,挾準噶爾和青海和碩特蒙古諸部兵鋒殺奔漠北,喀爾喀蒙古已到了生死存亡之境。危難就是機遇,三音諾顏部自然有了趁勢崛起的念頭。

響應多倫扎布的是一陣槍聲,騎兵們手中的火槍發話了,連多倫扎布都舉起手槍轟了一記,這些火槍都是羅剎所產。

開槍過後,騎兵們紛紛換上了短弓,這是最近十多年來,接觸火槍後的新經驗。在遠距離用火槍打亂對方陣型,中距離用弓箭殺傷,如果對方動搖,就衝上去近距離搏殺。雖然因此而不得不裝備三種武器,攜帶和切換都很麻煩,但這是他們蒙古人在火槍時代所能想到的最佳戰法,畢竟他們全是騎兵,又很難得擁有火炮。

火紅的步陣就在一百來丈外,一點也沒因這波射擊而散亂,多倫扎布心頭一沉,忽然覺得,事情可能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

“嘿喲……王不死的騎兵復古,蒙古騎兵卻用上了火槍。// // (&nbspn)”

步陣後方,營指揮楊繼遠笑了。蒙古大軍的主力還在百里開外,總不能讓三千人就圍了居延堡,因此必須出城迎戰。對方用火槍在半里多外轟擊,戰法不生不熟,楊繼遠心中大石落定。

身邊曹沾也跟著發笑,他是主動要求跟著出戰的,眼見三股煙塵圍裹而來,兩腿本在微微發抖,可楊繼遠這一笑,也讓他放鬆下來。

“讓那幫蠻子看個明白,火槍是怎麼用的!”

楊繼遠冷冷笑著,發佈了命令。

蒙古騎兵已近到五六十丈,個個嘴咬繮繩,挽弓屈腰,蓄勢待發。

轟轟轟……

如果說剛纔蒙古人的槍聲是凌亂雨點,那麼此刻響起的排槍聲則是瓢潑雷雨,拉成一條弧線的步兵陣列前,噴出一條兩層疊加的潔白煙龍。鉛彈自槍膛中旋轉而出,飛掠過短短不到二百米的距離,撕開馬或者人的溫熱肉體,濺出一團團猩紅血花。

四百發子彈,製造出二三十朵血花,看似數目不多,可散作稀疏陣型,自三面攻來的八百騎兵,衝在最前面的百騎一下仆倒三成,箭頭猛然變鈍。

另一半箭頭還循著慣性向前衝,又一道排槍轟響,馬嘶人呼,箭頭似乎被一道無形的屏障擋住。人馬不是傾倒,就是原地撅蹄,還沒習慣槍炮戰場的坐騎,怎麼也不願再朝噴著密集焰光,發出如雷巨響的前方衝鋒。

不甘心的蒙古人射出羽箭,稀稀拉拉落在紅衣陣列中,發出叮叮噹噹的脆響,偶爾才見有人捂著肩膀扶著腿退下,陣列卻沒露出一道明顯缺口。

聽說紅衣盔甲俱全,還都是鋼造,不僅堅固,份量也輕,多倫扎布現在總算有了直觀認識。

“擦過去!”

多倫扎布當然沒指望第一擊就陷陣而入,隨著他的呼喊,騎兵們撥轉馬頭,將衝鋒之勢變作掠陣而過的機動,短弓紛紛揚起,就準備拋射出如雨箭矢。

開炮……

曹沾吞著唾沫,視線正從腳下一根插在地上的羽箭挪開,算計著如果這支羽箭力道再足一點,自己的寬檐頭盔和胸甲能不能護住小命。眼角瞟到蒙古人轉向,嘴裡低念出聲。

楊繼遠高聲呼喊:“開炮!”

這是安西軍裡任何一個步兵指揮官都會做出的決定,連曹沾這樣的行軍參謀都知道。作戰操典裡《步兵對戰騎兵要則》一篇寫得很明白,蒙古騎兵轉向減速,正是飛天炮造成有效殺傷的絕佳時機。

咚咚咚……

沉悶的炮聲響起,八門六斤飛天炮發話了。

比普通手榴彈大一倍的炮彈飛上半空,拉出一條弧度極大的曲線,在左右兩面百米外炸開,八團焰火中,有兩團徑直在丈高位置綻放,這是軍中老炮手的傑作。

鑄鐵碎片激射四處,即便蒙古騎兵隊形稀疏,可戰馬體大,頓時就響起一片淒厲馬嘶,至少三四十騎仆倒在地。

減弱了許多的箭雨嘩嘩落下,聽到陣列中零星哼聲,楊繼遠面帶不甘地吐了口唾沫。他的目的是拖時間,不是殺傷敵軍,所以沒把四斤炮拉出來,更沒讓城中六棱塔上的二十斤大炮發話,那是用來壓制蒙古人火炮的底牌。

“轉!轉起來,再衝!”

連番被揍,多倫扎布怒了,他不願放棄。對方陣列離城牆只有一里不到,不可能去衝背面,他正要帶著大隊兜圈子再來,後方退兵的牛角號聲響起,無奈地咬牙而退。

退也不輕鬆,排槍和炮火一路護送,蒙古人甚至都沒能帶走傷員。

“再多一倍也打不過,退到十里外,紮營戒備,襲擾他們的哨探和令騎就好。”

策棱很冷靜,這一戰還很長,他希望能撐到最後,看勝者會是給他火槍的一方,還是給他槍子的一方。

“三音諾顏部?人手一支羅剎火槍?唔,果真如此,羅剎人已經插手了……”

摸清了這支先鋒的底細,楊繼遠捏著下巴嘀咕著。

居延堡的揭幕戰就這麼草率地結束了,三音諾顏部折損一百二十四騎,禁衛第六師八十三營傷六人,耗費槍彈四千四百餘發,六斤炮彈三十發。

九月十九日,居延堡以南四百里的東灣堡,禁衛第六師統制使桂真收到了此戰的消息,蒙古大軍出現的消息,十七日中午就由居延堡一路傳下來的烽火確認了。

從肅州到居延堡,除了三座大的軍堡,沿路每三十到五十里地還有烽驛臺。不僅用來告警,還是遞送軍情的驛站。鋒驛臺不大,但也能容百人駐守,禁衛第六師的另一個營就分散駐守在這些臺子裡。這僅僅只是臨時措施,加上有充足給養供應,官兵們也沒太大抱怨。

部下擔心地問:“統制,是否派出援兵?”

桂真白眼道:“居延堡囤了萬人一年的糧食,還有全師半數火炮,別說四萬,就算是十萬,楊繼遠也該頂住!別理會他,派出師屬騎兵,確保居延堡消息暢通就好!”

待部下領命而去,桂真本沉著的臉色猛然如花綻放,一拳砸在書案上:“好!來得好!終於等來了!”

二十日晚,居延堡初戰的消息傳到肅州,已由安西都督府升格爲安西大都督府的行轅裡一片歡騰。

“速傳劉澄一百零一師,龐鬆振一百零二師向東灣堡集結!”

“急告王堂合龍騎軍,遣驍騎營至居延一帶機動!本部到諾音烏拉以南待命!”

“急告小策凌並青海和碩燙煒,跟隨龍騎軍行動!”

“龍驤軍蔡飛一百零三師替下龐鬆振邵馬堡一線防務……”

大都督府連夜舉行軍議,安西大都督,鎮西將軍張漢皖沉聲下令。

“老彭,這一戰就由你們羽林軍帶著龍騎軍包了……”

張漢皖再看向旁座羽林軍都統制使彭世涵,對方壓住上翹的嘴角,微微頷首。

“記令!羽林軍都統制使,平寇將軍彭爲北軍都督,統轄羽林軍、龍騎軍並附從軍各部,全權負責臨戰指揮。龍騎軍都統制使,建威將軍王任副都督,協從指揮,節制蒙古各部。”

“各部務必於十一月底就位,失期者,軍法處置!”

張漢皖下的命令,是總帥部、樞密院以及安西大都督府兩年不斷協商所定下的方案,大家都已滾瓜爛熟。前敵主帥彭世涵領著衆將起身抱拳,凜然揚聲道:“遵令!”

“老張啊,也得照顧一下咱們龍驤軍嘛,可是你本部老底子呢,塞一個營也好啊。”

軍議完畢,張漢皖繼續繞著沙盤負手沉思,龍驤軍都統制羅堂恆不滿地發話了。兩年前,他好不容易從皇帝那討了人情,由鷹揚軍都統制使轉任龍驤軍,就是想在塞外建功,卻沒想張漢皖爲照顧羽林軍,不但把這一戰全讓給羽林軍,還要龍驤軍一師去幫羽林軍站坑。

“你以爲這一戰就是終戰?”

幾年領軍,未曾大戰,張漢皖卻像是入定的老僧,眼下大戰將至,卻無一分情緒波動。他冷冷地回著昔日在雞冠山受自己教導的方鐵頭,見對方發楞,恨鐵不成鋼地嘆氣。

“陛下早有言,西北大敵是誰?不是烏里雅蘇臺的喀爾喀蒙古,也不是西域的準噶爾,而是他們背後的羅剎人。”

“羅貓妖早就發回了消息,羅剎人自聖道十年末光緒之亂起,就加大了蠱惑喀爾喀蒙古的力度。今日傳回的居延堡戰報裡就提到,三音諾顏部人手一桿羅剎火槍,後面的蒙古大軍,估計還混著羅剎人,他們的火炮,怕也是羅剎人給的。”

張漢皖說到羅剎人,方堂恆就恍然大悟。

“蒙古人這兩年沒動,就是在跟羅剎人討價還價,看能搞到多少火器吧。”

張漢皖點頭:“所以啊,大戰還有得打,這僅僅只是開始。”

方堂恆皺眉道:“老張啊老張,你還當我是新兵牙子般糊弄?跟羅剎人在西北打,怎麼可能還有幾萬人的大戰?到時怕是在跟老天爺打,跟凍土和冰雪鬥。”

張漢皖撇嘴道:“那可是開疆拓土的偉業,不願意的話,你也可申請轉調朝鮮,韓再興那邊正少一個得力的前敵主帥當副手。”

朝鮮!?

方堂恆連連擺手,那個泥潭,他纔沒心思陷進去。兩年多裡,趙漢湘和楊堂誠先後在朝鮮幹過前敵主帥,結果都大病一場,不得不回國,原因居然是雜務太多,心力交瘁。

爲什麼呢?因爲麾下五萬前方人馬裡,既有“志願軍”,又有韓軍。而志願軍裡,國人、日本人、暹羅人、廣南人,各個盟國都有,怕不下十七八個國家。每次開軍議會,一件小事就要佈置半天,一句話出口,同時有十來個翻譯轉譯給各國軍官,皇帝都曾經抒發過感慨,朝鮮主帥那位置,沒有唐僧的嘴唐僧的心,可真幹不了。

韓再興已經變成唐僧了,張應的口舌功夫,更是連老姑婆都甘拜下風,可其他人怎麼也幹不下來。

偏偏皇帝對朝鮮興致缺缺,朝鮮戰事一直膠著不定,大韓崇道皇帝只能佔著半邊國土,跟北面年羹堯和李光佐一直頂牛。現在更在平壤以南兩百八十里處建起了一條縱貫東西的長塹,似乎要天長地久地打下去。

說到朝鮮,方堂恆心理終於平衡了,好歹在西北還有開疆拓土的功業等著。

趕走了猶自瓜噪的方堂恆,張漢皖抱著椅子背,盯住沙盤,繼續思忖。他的目光沒放在居延堡,而是繼續向北,落在了北海。北海西面有一面小旗,旗上標註著“厄爾口城”【3】。

第9章 黑礦場,真的很黑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371章 各有新局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105章 老頭出馬,一個頂……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100章 快!再快一點!第863章 大義衍化,滿清新政第621章 南北和議的真相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64章 綿綿不絕的紅利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765章 朝鮮風雲:女兒之憂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488章 白癡奴才與奴才白癡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240章 混沌難明的渦流第191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什麼力量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283章 誰纔是真正的黃雀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25章 見先生如見元帥第155章 如此的三娘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686章 長江大決戰:主帥在哪?第333章 湖南大決戰:開頭都沒猜中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921章 鬧劇與悲劇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284章 意外的決戰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379章 戰衡州:神來一筆的人心之戰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680章 檢閱與回憶第688章 長江大決戰:艦隊在哪裡?第850章 清宮碎夢:弘曆的恐懼第393章 小局大局,總被攪局第九百九十九章第911章 紅衣岳家軍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70章 我要軍隊!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六百四十八章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929章 還鄉團與RUSH的官第102章 我是欽差大臣……第208章 廣東的天破開了第245章 終究只是棋子第696章 長江大決戰:福將崛起第371章 各有新局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512章 前路艱,蓄勢待發第835章 獅虎黨爭:何爭與爭何第636章 有人爭利,有人爭義,這纔是義利一體第106章 借什麼刀殺什麼人第893章 不離不棄的三年之情第190章 四哥對四爺:草匪頭遇上二愣子第702章 長江大決戰:有停戰,無和談第33章 全是牛人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632章 大義與小我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861章 大殺戮和大忠義第175章 兩艘船的戰爭第446章 康熙真沒有五十七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282章 施高一尺,蕭高一丈第880章 秋高正是殺人季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248章 空前的壓力第856章 清宮碎夢:一幕畢又一幕起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304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嬌顏之下有赤膽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943章 國民共責,白蓮宗之危第657章 修羅之戰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26章 小粉筆,大變革第54章 談元射清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367章 天主有何道,此國爲誰國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
第9章 黑礦場,真的很黑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371章 各有新局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105章 老頭出馬,一個頂……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100章 快!再快一點!第863章 大義衍化,滿清新政第621章 南北和議的真相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64章 綿綿不絕的紅利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765章 朝鮮風雲:女兒之憂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488章 白癡奴才與奴才白癡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240章 混沌難明的渦流第191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什麼力量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283章 誰纔是真正的黃雀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25章 見先生如見元帥第155章 如此的三娘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686章 長江大決戰:主帥在哪?第333章 湖南大決戰:開頭都沒猜中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921章 鬧劇與悲劇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284章 意外的決戰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379章 戰衡州:神來一筆的人心之戰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680章 檢閱與回憶第688章 長江大決戰:艦隊在哪裡?第850章 清宮碎夢:弘曆的恐懼第393章 小局大局,總被攪局第九百九十九章第911章 紅衣岳家軍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70章 我要軍隊!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六百四十八章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929章 還鄉團與RUSH的官第102章 我是欽差大臣……第208章 廣東的天破開了第245章 終究只是棋子第696章 長江大決戰:福將崛起第371章 各有新局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512章 前路艱,蓄勢待發第835章 獅虎黨爭:何爭與爭何第636章 有人爭利,有人爭義,這纔是義利一體第106章 借什麼刀殺什麼人第893章 不離不棄的三年之情第190章 四哥對四爺:草匪頭遇上二愣子第702章 長江大決戰:有停戰,無和談第33章 全是牛人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632章 大義與小我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861章 大殺戮和大忠義第175章 兩艘船的戰爭第446章 康熙真沒有五十七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282章 施高一尺,蕭高一丈第880章 秋高正是殺人季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248章 空前的壓力第856章 清宮碎夢:一幕畢又一幕起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304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嬌顏之下有赤膽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943章 國民共責,白蓮宗之危第657章 修羅之戰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26章 小粉筆,大變革第54章 談元射清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367章 天主有何道,此國爲誰國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郴州市| 英超| 凤山市| 大方县| 定边县| 朔州市| 昌吉市| 镇康县| 乌拉特前旗| 乐安县| 鄂托克前旗| 邹城市| 平潭县| 新疆| 邵阳县| 镇雄县| 舒兰市| 高安市| 巩留县| 莱西市| 上犹县| 东乌珠穆沁旗| 闵行区| 谢通门县| 三原县| 故城县| 顺昌县| 绿春县| 随州市| 大厂| 灵宝市| 阿巴嘎旗| 洱源县| 哈密市| 阳高县| 满城县| 桃源县| 鄯善县| 西安市|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