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九九章 終點

“那樣的發言,歷史上,很多研究者也曾在一些場合說過;

雖然他們後來都慘遭打臉,可我還是說了出來,當然,這不是毫無理由的。

一切原因在於,科學,是客觀規律的歸納,而這世上並沒有任何東西,能保證科學永遠有向上發展的空間,客觀規律,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差異,也絕不會是無窮大,絕無法一直提供新的探索、研究之基石。

今天的淨土文明,面臨的現狀,與其說是有賴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倒不如說是在現有框架內,如何將理應發現的奧秘,挖掘殆盡,並在此範圍內,儘可能將文明的發展最大化。

至於說,在現有框架外,探索嶄新的、推翻現有理論的客觀現實,恕我直言,我一直以來都認爲這是幾乎不可能。

方然,你可以認爲,這是一個固執之人的盲信,

但我的看法就是如此。”

“你是說,霍肯教授,你認爲科學的發展,現在已接近了——盡頭?”

“我沒有這樣講。

但是,說今天的自然科學,在現有基礎上,再出現一次劃時代的、科幻風格的飛躍,我的確認爲這概率接近於零。

至於‘憑什麼這樣講’,倒不如先問一問,還是那句話,

人類憑什麼認爲,以事實上有限的可觀測宇宙,自然科學的奧秘,會如過去幾百年、特別是最近一百多年來那樣,持續的、令人驚歎的向前發展?

以過去的經驗,線性預測未來;

誠如你多年前所言,這不正是一個人一個羣體,乃至一個文明,會犯下的最大錯誤嗎。

很久以前,在人類還處於矇昧時代、將自然現象解釋爲怪力亂神的時候,對客觀世界的認知,的確可以說是嚴重偏離現實;

並無須多麼深厚的理論基礎,也不難從舊時代的諸多神話般認知體系中,找出無數邏輯混亂,思維缺陷,乃至嚴重偏離客觀現實的敘述,進而也不難推斷,彼時人類的客觀認知,是極其片面而偏離現實的。

但是在今天,科學,早已成爲淨土唯一的信仰,

民衆普遍具有很高的科學素養,自然科學的發展,也早已擺脫了早期的各自爲戰、閉門造車,而壯大爲一整套邏輯嚴謹、闡述詳盡的輝煌大廈。

這樣的大廈,不論從哪一個角度,都絕不會如舊時代的片面、歪曲之理論,譬如“元素說”、“五行說”那樣,可以輕易被實踐中的新發現所否定,恰恰相反,站在一五七七年的時間節點上,我可以很有把握的講,

即便未來,人類的科學探索,取得再怎樣輝煌的成就,

也絕無可能將這一切徹底顛覆。”

語氣,越來越慷慨,不知不覺轎車已緩緩停下,小雨停歇,方然一邊聆聽教授的話,一邊若有所思的看向車窗之外。

自然科學,或者說,科學的基石——物理,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了嗎;

身爲一介外行,方然並說不上來。

但,在拉開車門,和斯蒂芬*霍肯站在建築鱗次櫛比,頗有些異域風情的“芒種”城市中心,“呼吸”著微含臭氧的清新空氣,他還是躊躇著開口發問:

“霍肯教授,如果說,人類的基礎物理研究,已接近終點,”

“終點?

恩,倒還不至於。

淨土的物理研究者們,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可以做,一切都還遠沒有結束。

不過我大概能明白你的憂慮,是嗎,阿達民閣下?

正如淨土民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的討論熱點,人,人類,乃至於人類文明,究竟能不能突破遙遠距離的限制,

真正邁向無盡的星辰大海。”

“是的。”

方然的困惑,在今天這“闊別已久”的見面,斯蒂芬*霍肯已經揣測的很透徹,多少年來,自己也一直在關注、思考這問題。

但,要說答案,且不說自己沒可能知道,即便文明中的所有個體,乃至“盤古”,

恐怕也都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強人工智能”的確曾給出過判斷:

以現有技術考量,人類,走出太陽系、邁向星辰大海的機率,是零。

但這句話,撇開人類對強AI的仰視,又有多少說服力呢,畢竟人類直到今天也未賦予“盤古”權限,放手讓其探索自然科學。

基於淨土文明現有的科學技術,作出判斷,這種事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現實就是直到今天,人類曾踏上的最遙遠天體,仍然是三十八萬公里外的月球,這樣看來,說人類在載人航天領域,毫無進展,也的確難以辯駁。

能,還是不能,一切並不能憑空猜測,

但卻有要從何說起呢。

沉默,持續了近十秒,在一邊看來並不算多久,霍肯教授卻思緒萬千。

“物理學的終點,就快來了,現在你願意相信這一判斷嗎,阿達民閣下?

反正我是不願意,雖然在一百年前,啊,那時候的我,也曾經坐在講臺前的輪椅上,用電子合成語音,說出這樣的判斷:

‘在謹慎樂觀的基礎上,我仍然相信,我們可能已經接近於探索自然之終極定律的終點。’

現在想來,呵,起碼從那時起,已經整整一百年過去,當時認爲很有希望的‘大統一理論’,到現在也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甚至沒有多少有意義的工作,這樣看來,是該說當時的我我太樂觀、還是太悲觀了呢。

但是,我仍然相信,‘宇宙’這樣浩瀚無際的東西,

絕非區區人類掌握的這一點理論體系,就能提綱掣領的概括詳盡。

即便那些更深層次的現實,更本質的規律,或許,永遠都蟄伏在位於三維世界中的我們——人類的視線之外,或許我們窮極一生……

是的、就是一生,哪怕用盡熱寂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也無法將其發掘出來,

超脫到更高遠的時空。

但那又怎樣呢?

人,人類,人類文明,在四十億年前的蓋亞表面,開始這漫長而偉大之徵程的第一步時,可曾設想到這一切?

可會爲遙遠未來的盡頭,天頂,而放棄努力,放棄前行,

永遠甘於在蓋亞表面,以一盤散沙的無機物形態存在,隨波逐流,直到消亡?”

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八三四章 持續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五四三章 止步第五三九章 參觀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二四九章 年齡第一七四章 相似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十八章 社工第五八五章 抗爭第一二一章 算力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一章 列車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七三〇章 興衰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七十章 遷徙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七三一章 人文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六章 渺茫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六十章 凱恩第七七一章 佔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山市| 清徐县| 高台县| 和平区| 泰和县| 石景山区| 永丰县| 梁河县| 仁化县| 盐池县| 和田市| 定襄县| 建阳市| 剑阁县| 和田县| 韩城市| 蓬安县| 河池市| 定州市| 察哈| 漾濞| 山丹县| 增城市| 建湖县| 三原县| 大荔县| 辽中县| 定州市| 九寨沟县| 浮梁县| 丰台区| 芒康县| 紫金县| 盖州市| 潜江市| 隆化县| 潜江市| 察哈| 六安市| 盱眙县|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