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五章 接管延綏

駱駝城裡,上下蜿蜒的山道兩側,放眼望去,好似家家戶戶都掛了白幡,滿城鎬素。

杜弘域的新軍,多是從駱駝城裡徵募的良家子,陣亡過半,便是兩千多戶人家死了丈夫、兒子,還有那諸多的將門,也有折損了直系子弟甚至於家主都死在了遼東。

總兵府內,杜文煥好似蒼老了十歲般,他的身體本就有舊疾,親眼見到兒子的屍首時,更是泣不成聲,幾乎昏厥過去。

鋪滿冰塊的棺槨裡,杜弘域的屍首宛如熟睡,杜文煥強壓悲意,擡頭朝千里迢迢爲兒子扶靈而歸的高進道,“小高,辛苦你了。”

“杜大人,大公子對我有恩,這是我的分內事,若我早到……”

“小高,開之把你當兄弟,你若不嫌棄我這糟老頭子,便喚我聲世伯,莫再喊什麼大人了!”

杜文煥看著滿臉自責的高進擺手道,他知道高進已然是竭盡所能了,違逆聖旨,不遠千里北上接應兒子,最後更是親自扶靈而還,他還能要求什麼呢!

如今世人都以爲兒子戰(zhàn)歿於遼東,屍首無存,他能夠以衣冠冢的名義,將兒子下葬,比起那些死在遼東,屍首不能歸鄉(xiāng)的士卒,已經是幸運了。

“世伯,節(jié)哀。”

高進沉默了下,最後也只能這般安慰道,駱駝城裡家家戴孝,又豈止杜家悲慼難當。

接下來七日,高進都在總兵府後院佛堂爲杜弘域守靈,除了杜弘域的妻兒和杜家的死忠心腹外,再沒人知曉。

七日後,杜家出殯,大半個駱駝城的將門家主全都來了,他們倒不是來討什麼說法,杜文煥還是延綏總兵,朝廷也沒有降罪的意思,更何況杜家還有高進這樣的老部下,誰敢來找不痛快。

操辦過喪事後,杜文煥在總兵府召見了當初派遣了子弟家丁前往遼東的各家家主。

總兵府的正堂四周都是杜家的心腹家丁披甲執(zhí)守,那些將門家主見過後也都是心中惴惴,雖說杜文煥向來儒雅溫和,不似武人,可是誰也不知道承受了喪子之痛後他能做出些什麼事來。

就在衆(zhòng)家主們猜測著杜文煥的心思時,杜文煥自喊了高進出來和這些人見面,大明的邊軍體系裡,遼東自李成樑崛起後自成體系,然後宣大一體,山陝兩分,陝西這邊延綏又和甘肅寧夏固原三鎮(zhèn)關係緊密。

這四鎮(zhèn)裡,延綏最強,駱駝城的將門也最爲衆(zhòng)多,換句話說誰控制了駱駝城裡那衆(zhòng)多將門,幾乎就算是控制了九邊近三成的邊軍邊將,只不過延綏鎮(zhèn)歷來就沒有出過李成樑這般能捏合整個駱駝城的強人。

杜弘域原本因爲有高進相助,再加上壟斷陝西的煤炭生意,再加上得了朝廷的名爵,這趟遼東倘若大勝,只要朝廷不把他調離延綏,給他些時間經營,或許能收服駱駝城裡那衆(zhòng)多將門。

只是現在隨著杜弘域身死,這等可能性自然也無從談起,可是杜弘域和杜家遺留的財勢名望,由高進繼承後,卻是陡然讓這些將門家主意識到,他們或許會迎來一個比當年遼東李成樑更強的首領。

杜文煥當著這些將門家主的面,把杜家的一切都當衆(zhòng)交給了高進,包括那連陝西鎮(zhèn)守太監(jiān)都垂涎不已的煤炭營生,這份富貴隨著兒子和杜家新軍在遼東的覆滅,本就是守不住的,也只有兵強馬壯的高進才能繼續(xù)壟斷這門生意。

杜家在延綏鎮(zhèn)歷任三代總兵,在邊軍將門裡的人脈關係全都轉交給高進後,說不上雪中送炭,只能說是錦上添花。

大明朝自土木堡之變後,大體上是把勳貴和武家當豬狗往養(yǎng)廢的方向去培養(yǎng),再加上文貴武賤的影響,像駱駝城這種武德充沛的邊地重鎮(zhèn)便不多見,所以這駱駝城的將門家主仍是比較傳統的武夫,他們對大明朝談不上什麼忠誠。

“見過高都護。”

在杜家實質上和高家合流,或者說杜家主動投獻高家後,整個延綏鎮(zhèn)就再沒有任何武力足以抵擋高進,至於所謂的朝廷規(guī)矩,高進不承認,就和廁紙沒什麼兩樣。

大明朝皇權不下鄉(xiāng),縣官都只能窩在城裡當個束手老爺,甚至被胥吏操持,更別說延綏鎮(zhèn)這等邊地,所謂的地方官那就真是個擺設了,不然真當將門老爺們養(yǎng)的賊匪是糊弄人的不成。

對於這些將門家主的選擇,高進並不奇怪,自三大徵後,大明朝四處造反的苗頭就已經有了,對於這些武夫們來說,朝廷在薩爾滸慘敗後,就更加不足爲懼。

高進當下自是將他的遼東之行告訴於這些人,當初隨杜弘域出征的五千將門子弟,被他救下大半後收編,如今應當已在朔方城,只不過朝廷那裡杜弘域是全軍覆沒,所以不好讓他們立刻便回駱駝城露面。

聽到這消息,那些將門家主則是心中忐忑欣喜,不知自家子侄是否得活,不過他們對高進則是越發(fā)敬畏,這可是提兵千里於冬季行軍,在遼東和打敗了朝廷十萬大軍的東虜硬碰硬地打了仗得勝歸來。

和眼前這位高都護的朔方軍比起來,當年楊應龍的播州土兵算個屁,更何況眼下蒙古諸部都被這位高都護馴服,想到這裡這些將門家主不由悚然驚覺,原來不知不覺間,這個年輕的大都護赫然擁有了足以動搖天下的武力。

一時間,這些將門家主都不由浮想聯翩,有些膽大的想到這位高都護歷來的行徑,似乎從不曾把朝廷放在心上過,不由連呼吸都急促起來。

“諸位,眼下朝廷正亂著,忙著應付東虜,無暇顧及諸邊,咱們自己不能亂了方寸,這駱駝城也該立下規(guī)矩了。”

高進開口說道,叫那些將門家主都是心中凜然,這位朔方大都護重規(guī)矩的傳聞可是出名的很,據說那朔方都護府連拉屎屙尿都要管,不過這位治下,那河口堡和古北寨本是邊塞窮困之地,如今已是號稱賽江南,就連那神木縣也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雖然稱不上家家富庶,但都能吃飽穿暖,足以爲陝西各縣之冠了。

“還請高都護吩咐。”

將門家主裡,有本就親近杜家的,立馬跟進道,其餘人愣了愣也只得隨身附和。

“諸位,人生在世,所求不過權勢財富,權勢且不論,諸位雖然佔了這延綏鎮(zhèn)治下過半的衛(wèi)所田產,也有所謂的營生產業(yè),可是賺得還不如那些商旅之輩,諸位可曾想過是爲什麼嗎?”

“那是因爲你們不懂經營,今後只要你們按我朔方的規(guī)矩,我保證諸位每年所得的銀錢比你們如今所得的多上數番。”

不待那些將門家主疑問,高進已自斬釘截鐵地說道,然後杜文煥自是讓管家交出了杜家所有的田產契約和商鋪,入股朔方票號和朔方商會。

一衆(zhòng)將門家主面面相覷,有人意動,有人謹慎,不過高進也不著急,要整合駱駝城這諸多將門的財富勢力,不是一朝一夕能辦成的。

“今日,旁的且先不論,我等武夫,在這世道的立身根本乃是兵馬,朝廷常年積欠軍費,每年給付的也入不敷出,所以這邊軍裡能戰(zhàn)的,只有諸位自行蓄養(yǎng)的家丁。”

高進看向那些將門家主,然後緩緩說出了他的所圖,“延綏鎮(zhèn)治下,合計戰(zhàn)兵五萬,今後自由我一力養(yǎng)之,朝廷所給付的軍費則由衆(zhòng)位家主分取以養(yǎng)牙兵。”

此言說罷,那些將門家主都是駭然至極,五萬戰(zhàn)兵,且不論軍輜糧草,若是按著足員足額軍餉,一年光餉銀就接近百萬兩,他們知道朔方軍有錢,但是沒想到竟然有錢到這般地步。

“小高有心整頓這延綏鎮(zhèn)治下的兵馬,我也甚爲高興,大家都是自己人,理應幫襯小高。”

杜文煥這時候終於發(fā)了話,他還是延綏鎮(zhèn)總兵,這分配朝廷給付的軍餉和軍輜糧草,本就是他拿捏這些將門的權柄手段,當他完全站在高進這邊時,那些將門除了向朝廷告發(fā)以外,並沒有什麼手段能夠反制。

“大人,高都護,此事就算我等答應,可這牽扯甚廣,萬一消息走漏,或是有風聲傳到朝廷……”

“我延綏鎮(zhèn)治下除去榆林衛(wèi),另外三十五營兵馬,皆是數百人至千餘人不等的堡寨,備禦東、西、中三路衙門且不管它,這三十五營堡難道還能出岔子不成。”

高進看向那些將門家主,邊地苦寒,朝廷的官吏不過是在榆林衛(wèi)和備禦衙門等軍事重地纔有巡查御史,至於底下那些遍佈關牆附近的堡寨,那些老爺們哪裡願意去待著,更何況縱有那死腦筋的,難道他們這些武夫的刀不夠快麼?

看到高進言談間殺氣畢露,這些將門家主都是心中瞭然,這件事情上壓根就沒得商量,人家拿出來商談只是給他們臉面罷了,要是再唱反調那就是不識時務了,至於向朝廷告發(fā),這朝廷又不會給他們真金白銀的好處,反倒是還有性命之危,誰會做這等損人不利己的蠢事。

於是最後,各家將主皆答應下來,會知會自家在各營堡的子侄配合朔方軍接管軍務,絕不會給高進添麻煩。

第二百零一章 捨不得怎能得第七十八章 就你有義氣(爲“一了班長”加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拔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奪權第四百零一章 提點魏忠賢第七十二章 陳忠第四百三十二章 太子決意第二百一十章 風沙漸起第二百零六章 賭什麼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生契闊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面?zhèn)鱽淼南?/a>第四百三十四章 將至第二十二章 打獵不僅是打獵第二百七十七章 窮寇當追第二百八十章 山地追獵第一百八十四章 都是爲了活著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夫長第102章 公平得人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還等什麼第三百四十五章 恩義在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急遞鋪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在銀錢上第十八章 雞肋也能吃第三百五十七章 朔方都護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那是一條金色的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制不住第三百六十七章 結交第九十九章 巡遊第四百四十一章 和偉大戰(zhàn)役同名第四百零九章 不如第二百一十七章 居高臨下第三百七十章 範長史第十三章 妄稱王號第三百零四章 白刃乃是根本第二百二十七章 對壘第二百三十七章 打的是銀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咱們是自己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觀城(爲“jiuniu”老友加更)第二百零四章 人在棋盤第二百一十三章 勝利纔有將來第七十二章 陳忠第一百二十七章 還等什麼第四百章 風起朔方第九章 俺也一樣第二百九十三章 家事關外事第四十七章 信不信就是客氣第十九章 射狐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軍自鬥第一百五十三章 牛刀殺雞第一百七十三章 好日子凝聚人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老來通透亦不遲第一百七十八章 炮術第四百零四章 範永鬥之死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前的亂象第三十三章 刀槍下沒有不死的第一章 看似早有預備第一百六十三章 可有通匪之輩第二百六十一章 人心常不齊第一百八十九章 急遞鋪第一百零七章 俺願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勝利纔有將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僅是世代友好第一百零七章 俺願意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威服草原第二百九十八章 鐵器是俏貨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心忌貪第一百九十六章 鄉(xiāng)下百戶第一百四十一章 開出價來第六十二章 重甲銳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血色婚禮第七十二章 陳忠第四十二章 幫一把第一百二十二章 寧做逃戶第三百二十五章 終有報第二百一十九章 去不去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子心思第二百四十八章 龍王廟第三十八章 小地盤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門豹第三百四十八章 赤旗卷平岡(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定第二百六十章 以理服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喜事第三十五章 走啊第十四章 挑釁和反擊都得靠打第一百章 集村並屯和其他第五十章 生子當如第九十一章 長矛大劍爲先第七十四章 人心惶惶第三章 武人家門第八十章 兵強馬壯銀子多第一百三十四章 試銃第一百八十九章 急遞鋪第二百九十六章 從小做起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子相殘第七十四章 人心惶惶第四十六章 各有心思不自知第三百六十五章 百姓苦第四章 槍術和射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南县| 荥经县| 通山县| 昌图县| 永昌县| 纳雍县| 泸州市| 博湖县| 桦川县| 广东省| 枣阳市| 邛崃市| 大港区| 汝阳县| 南岸区| 湘西| 陈巴尔虎旗| 济阳县| 三亚市| 息烽县| 广昌县| 集贤县| 老河口市| 定边县| 延庆县| 比如县| 长治市| 郓城县| 舟山市| 罗源县| 称多县| 双辽市| 云南省| 嘉善县| 澄迈县| 永平县| 闸北区| 通许县| 屏南县| 潜江市| 都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