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守

塔虎城內,跋涉了月餘時間,得勝歸來的朔方軍,終於能夠好好休整番。

杜弘域所募的新軍殘部,被高進編入步兵營,而浙軍殘部的老兵更是分配到步兵營、中壘營和射聲營擔任軍官。

高進沒有急著回神木縣,科爾沁部如今倒向於他,他要在塔虎城附近經營段時間,至少要讓科爾沁和喀爾喀等部聯手能抵擋後金的進攻。

“文詔,得委屈你留在塔虎城待些時日了。”

高進單獨見了曹文詔,科爾沁部這邊,曹文詔娶了莽古斯的女兒做側室,背嵬營也曾打得科爾沁部的騎兵心服口服,留他鎮守塔虎城是最好的選擇。

“願爲大都護效力。”

曹文詔沉聲道,說起來他娶的那位側室,額爾德尼琪琪格,雖然曾經嫁過人,不過也才二十歲,正是嬌豔欲滴的時候,鎮守塔虎城對他來說,不是苦差事。

“背嵬營數戰折損不小,我允你在科爾沁部補充兵員,不過寧缺毋濫,必以忠於我朔方爲先。”

高進吩咐著曹文詔,目前他要擴軍,騎兵這塊以從蒙古諸部徵兵爲主,關牆內自備馬匹,擅長騎射的良家子都是被他拿來當成近衛和基層軍官培養的。

“大都護放心,末將知道該怎麼做!”

曹文詔點頭,這趟隨著大都護北征回來,科爾沁營那些士兵回部族裡自是將斐芬山之戰吹到天上去了,他那個便宜丈人莽古斯更是越發敬畏大都護。

見過曹文詔後,高進又連番見了數人,眼下他的在關牆外的地盤,從內河套到遼河套,橫跨三千餘里,但是握在手上的城池只有數座,雖說眼下蒙古諸部大都學會如何建青貯窖,種植牧草,圈養牛羊,但是還需要時間去推廣。

科爾沁部今後將成爲朔方軍和後金爭奪海西諸女真部落的前線,所以高進不得不多花些心思,除了曹文詔外,他還將好幾個老兄弟都留作塔虎城,另外侯三他們這些從朔方城調來的文吏也全都留在塔虎城幫科爾沁部編戶齊民。

“侯先生,接下來要勞你多費心了。”

對於侯三,高進很是歉疚,這兩年侯三就沒安生過,不過確實幫他將朔方城打理得井井有條,最初朔方部只有兩萬部民,高進尚且覺得難以支撐,可如今朔方城附近,人口翻了番,但是卻沒有出過任何問題。

“老爺客氣了,這是我該做的。”

侯三私下時仍舊喚高進爲老爺,他這趟來塔虎城,不但帶上了朔方都護府裡的近半文吏,同時也抽調了朔方部裡那些經驗豐富的十戶長過來,他知道這位老爺對草原實行的統治基礎其實是編戶齊民,改土歸流。

這時宰塞這個內喀爾喀的少主忽然在外求見,高進喚他進來後,宰塞徑直道,“大都護偏心,我內喀爾喀部可比科爾沁部早歸附,緣何大都護不讓曹將軍和侯長史在我內喀爾喀建大城……”

高進看著滿臉不忿的宰塞,不由搖了搖頭,這個宰塞,打仗還算湊合,這腦袋便差了許多,“宰塞,我在科爾沁部是要編戶齊民的,吳克善做得了這個主,你們內喀爾喀部能做得到嗎?”

“如何做不到,他吳克善做得了主,我便做不得主了嗎?”

宰塞還是沒明白高進的意思,只是梗著脖子道,叫高進不由笑起來,“那你回去且問問你那位叔祖,他答不答應,他若是答應,我自也派人去你們內喀爾喀部建座大城。”

“多謝大都護。”

宰塞聞言,大喜道,然後便急匆匆地告退離去,待他走後,高進不由朝身邊的侯三道,“侯先生,你說炒花可會答應?”

“炒花是老狐貍,歷經大明三朝,他不過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這回他怕是裝不了了。”

侯三這般答道,眼下老爺羈縻蒙古諸部,並不純粹是依仗武力,而是以毛呢貿易爲核心的朔方紡織業能夠讓蒙古諸部不需要搶掠就能獲得以爲沒法想象的財富,尤其是對於底層的牧民來說,能夠吃飽穿暖,誰還願意去邊牆給貴族們當炮灰。

數日後,宰塞自尋到了炒花這位叔祖,要問個明白,“叔祖,大都護說了,只要你答應,咱們內喀爾喀部也能起座大城……”

炒花看著興高采烈的宰塞,這時候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當然知道有座大城的好處,可大都護是要編戶齊民的,這樣一來他內喀爾喀的虛實豈不是盡數爲大都護所掌握,更別提如今大都護的聲望如日中天,只要大都護願意,內喀爾喀諸部的底層牧民有的是願意投奔的。

“叔祖,你怎麼不說話,難道你不願意嗎?”

宰塞直愣愣地盯著自家叔祖,如今內喀爾喀部的勇士都擁戴他,他要真想當內喀爾喀部的汗王,也不是什麼難事。

“宰塞,你可知道,大都護在科爾沁部是要編戶齊民,日後會收取賦稅的。”

“我知道,那又如何?”

炒花不禁無語,科爾沁部那是上下都被朔方軍打服的,莽古斯那老家又是個怯懦之輩,要不然當年輸了九部之戰後,他也不會把女兒嫁去建州,如今大都護可比努爾哈赤強大得多,科爾沁部裡誰敢說個不字。

“叔祖,大都護要編戶齊民也不是壞事,咱們也不必費心費力地去管部衆們的死活,收取賦稅更是件好事,大都護又不會虧待咱們。”

宰塞倒是光棍許多,他也沒那麼大的心氣,在他看來部衆都交給大都護都無所謂,過往那些牧民都苦哈哈的,再壓榨也榨不出什麼好處來,可是到了大都護手裡,牧民們能交稅,他們得到的好處不也比以往要多。

炒花知道宰塞沒說錯,這道理也是這樣沒假,可是真這樣下去,大都護便等於拿捏死了他們,這內喀爾喀部還輪得到他們這些貴族來做主嗎?

聽著叔祖的顧慮,宰塞不由冷笑起來,“叔祖,你想這麼多有用嗎?大都護若真要給咱們編戶齊民,你就是不答應又能怎樣,難不成咱們還打得過大都護不成。”

在宰塞看來,叔祖是年紀越大越老糊塗了,大都護統御草原那是明擺著的事情,與其在那裡猶豫不決,倒不如徹底忠誠於大都護。

炒花最後被宰塞說服了,事實上他不答應也不行,他已經老了,所謂的威望在宰塞的刀下毫無意義,倒不如體面些。

於是,在高進啓程返回神木縣前,他又留下了三千兵馬駐紮在內喀爾喀部,同時也讓朔方商會調撥更多的物資過來。

……

高進並沒有跟隨大軍同行,而是帶了近百親衛,一人數馬,快馬加鞭地趕回到神木縣。

於是近兩千裡地,不過短短半個月都沒到,高進便已回到了神木縣中,而這時候來自京師的最新消息也剛剛送到。

熱氣蒸騰的木桶裡,高進享受著木蘭指尖在腦袋上輕柔的按壓,滿臉愜意,接下來幾年他都不打算出徵在外,而是專心經營關內的地盤。

“木蘭,接下來幾年我都不走了,好好陪陪你和平兒他們。”

木蘭聽後,不由笑了起來,但是並沒有把這話當真,只是道,“夫君何時去駱駝城?”

“明日就走,大公子的後事不能耽擱?”

高進原本輕鬆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杜弘域率兵北上前,便將小女兒送到了木蘭這兒,可是杜弘域仍有其他妻小兒女,京師那邊送來的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魏忠賢逃離瀋陽城後,遼陽那裡確實尚有近萬官兵,可大多數都是湊數用的,最後魏忠賢離開遼陽時,官秉忠幾人只能算是勉力支撐著守城,等魏忠賢回到京師時,遼陽城也失陷了。

投降後金的李如柏招降了鐵嶺附近,朝鮮軍的主帥姜宏立也跟著降了,然後兩軍匯合後埋伏了毫不知情的馬林這路官兵,至此朝廷花了三百萬兩組織起來的十萬大軍蕩然無存,而且最糟糕的是遼瀋皆陷,遼東失守。

這個時候,朝廷倒是派了熊廷弼前往廣寧城主持軍務,可朝堂上面,官員們爲著誰該背鍋開始吵了起來,楊鎬在瀋陽城殉國,最後矛頭指向了方從哲這個首輔。

方從哲當即請辭首輔,而萬曆皇帝更是爲著遼東失守而震怒不已,然後同樣被言官攻訐的魏忠賢因爲他先前那些被束之高閣的奏摺免於責罰。

密信裡,還帶了魏忠賢從內宮裡打聽到的不少消息,大明朝拿不出銀子繼續往遼東那窟窿裡填,萬曆皇帝死活都不願意再用內帑銀,甚至拿了魏忠賢先前的摺子,擺出副要徹查戶部、工部和兵部的樣子,才讓百官們退縮了。

高進清楚,遼東提前落入努爾哈赤手中,大明朝怕是沒有半點機會能再奪回來。

更關鍵的是密信裡,魏忠賢隱隱透露出萬曆皇帝身體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這讓高進越發覺得時間緊迫,駱駝城之行,他不但是要幫杜弘域解決身後事,另外也是要將杜弘域原先手上掌握的那些利益全部接受,免得爲人所乘。

第四百零三章 滿桂第三百三十三章 精銳模樣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第一百一十章 幹活居然還給銀錢第九十三章 刀快心明第二十章 遙遠的大勢風雲第七十一章 別人家第四十一章 盟誓,爲何第三百四十一章 磨蹭第三百七十八章 離間第二百零四章 人在棋盤第三十一章 邊關遇賊第二百二十六章 獵第102章 公平得人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主解放奴隸第四百三十二章 太子決意第三百五十七章 朔方都護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寧做逃戶第二百七十一章 邪不壓正第三百零三章 西北有江河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假不怕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風雪行人第一百六十章 追蹤第二百零三章 雄心和私心第二十八章 幾十兩就是重金第二百九十五章 咱們是自己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尋常風雪夜第七十二章 陳忠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進的規矩第一百七十四章 強內助第三百七十七章 罔顧人倫第三十六章 邊關何來太平年第六十三章 追獵與大槍第二百四十章 洗羊毛第二百九十章 妙人第六十二章 重甲銳兵第四百二十章 朔方萬勝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在銀錢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徵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薊州變第四百零八章 謀劃海西第一百五十二章 細緻無錯第三百五十七章 朔方都護府第三百三十四章 隔河見勇第九十四章 這就是規矩第八章 有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去不去第一百九十九章 勇武入人眼第四百一十二章 布木布泰第三百一十四章 貴種賤民皆爲人第四十九章 順風只在書中有第一百三十九章 可有王法第二百零六章 賭什麼第102章 公平得人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安全感第三百八十六章 首級生意第一百六十二章 讓人安心的收留第三百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十一章 俘虜營第二百九十一章 猥瑣活得久第二百七十六章 棄暗投明第二百四十一章 毛料第四十三章 首領曾爲自家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小武官大心思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世叔的心態第三百二十五章 終有報第二百三十四章 醜態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和鹽第二百八十章 山地追獵第六十七章 家丁即是家奴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場誰講信義第三百三十章 獵人和狐貍第三百九十二章 朔方會盟第八十八章 礦主的位置第三百四十五章 恩義在心第一百七十章 醫療代表著持續第五十七章 能來回衝打纔是騎兵第三百九十章 在世神佛第三百八十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九十六章 佈局錦衣衛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生契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之風第一百三十五章 敗落武家第六十四章 內助第一百八十一章 百工第二百一十七章 居高臨下第七十四章 人心惶惶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壓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的縣衙第六章 書坊看來的第一章 看似早有預備第三百七十二章 鴨神第四百零九章 不如第二百七十七章 窮寇當追第九十六章 從頭學過(中秋快樂)第二百四十一章 毛料第二十一章 商業剝削
第四百零三章 滿桂第三百三十三章 精銳模樣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第一百一十章 幹活居然還給銀錢第九十三章 刀快心明第二十章 遙遠的大勢風雲第七十一章 別人家第四十一章 盟誓,爲何第三百四十一章 磨蹭第三百七十八章 離間第二百零四章 人在棋盤第三十一章 邊關遇賊第二百二十六章 獵第102章 公平得人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主解放奴隸第四百三十二章 太子決意第三百五十七章 朔方都護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寧做逃戶第二百七十一章 邪不壓正第三百零三章 西北有江河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假不怕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風雪行人第一百六十章 追蹤第二百零三章 雄心和私心第二十八章 幾十兩就是重金第二百九十五章 咱們是自己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尋常風雪夜第七十二章 陳忠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進的規矩第一百七十四章 強內助第三百七十七章 罔顧人倫第三十六章 邊關何來太平年第六十三章 追獵與大槍第二百四十章 洗羊毛第二百九十章 妙人第六十二章 重甲銳兵第四百二十章 朔方萬勝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在銀錢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徵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薊州變第四百零八章 謀劃海西第一百五十二章 細緻無錯第三百五十七章 朔方都護府第三百三十四章 隔河見勇第九十四章 這就是規矩第八章 有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去不去第一百九十九章 勇武入人眼第四百一十二章 布木布泰第三百一十四章 貴種賤民皆爲人第四十九章 順風只在書中有第一百三十九章 可有王法第二百零六章 賭什麼第102章 公平得人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安全感第三百八十六章 首級生意第一百六十二章 讓人安心的收留第三百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十一章 俘虜營第二百九十一章 猥瑣活得久第二百七十六章 棄暗投明第二百四十一章 毛料第四十三章 首領曾爲自家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小武官大心思第三百八十三章 太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世叔的心態第三百二十五章 終有報第二百三十四章 醜態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和鹽第二百八十章 山地追獵第六十七章 家丁即是家奴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場誰講信義第三百三十章 獵人和狐貍第三百九十二章 朔方會盟第八十八章 礦主的位置第三百四十五章 恩義在心第一百七十章 醫療代表著持續第五十七章 能來回衝打纔是騎兵第三百九十章 在世神佛第三百八十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九十六章 佈局錦衣衛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生契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之風第一百三十五章 敗落武家第六十四章 內助第一百八十一章 百工第二百一十七章 居高臨下第七十四章 人心惶惶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壓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的縣衙第六章 書坊看來的第一章 看似早有預備第三百七十二章 鴨神第四百零九章 不如第二百七十七章 窮寇當追第九十六章 從頭學過(中秋快樂)第二百四十一章 毛料第二十一章 商業剝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江县| 克什克腾旗| 兴文县| 枣强县| 平和县| 普陀区| 利辛县| 崇明县| 安徽省| 溧水县| 宜君县| 华宁县| 博爱县| 岳阳县| 台前县| 张家港市| 凤台县| 东乡族自治县| 江阴市| 定结县| 邓州市| 潞城市| 岳阳市| 琼中| 慈溪市| 松原市| 工布江达县| 陆丰市| 长治市| 通山县| 日土县| 仪征市| 阳谷县| 南澳县| 汉源县| 北碚区| 漾濞| 武陟县| 将乐县| 安阳市|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