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55章 擴兵

朝鮮,漢城。

韓勇騎馬入城,殘垣斷壁,入目皆是。

清軍已經撤離了這座城,但撤走之前,他們一把火燒了王城。城內主要的建築已經化成了灰燼,連帶著死傷無數。

十天前,李率泰以爲之送行爲由,突襲斬殺了想要離開朝鮮、準備返回日本的毛利就隆。但他無法控制毛利就隆手下的那些日本武士,因而引發了一場內亂。林慶業趁勢猛攻,大敗李率泰,俘獲無數。

李率泰率部退回尚州,繞道向西,從清州一帶翻過稷山向北逃。等到達漢城,他所率的八千清軍只剩下不到三千人。

勒克德渾也明白形勢危急。他聽從了李率泰的建議,燒燬漢城,攜帶朝鮮王室向北撤離。準備逃回遼東。

在臨津江之北的開城,高勁鬆和韓勇所率的明軍設伏了清軍。取得了一些戰果,但因爲兵力不足,沒有攔住他們。

林慶業主力向南清剿那些殘留的日本士卒,只派了一部人馬入駐漢城。而韓勇在開城之戰結束後,也騎馬前來漢城。因爲林慶業向他嚴令,不得追擊清軍。

一個騎卒奔馳而來,在韓勇面前停下,抱拳道:“韓守備,崔大人現在就在北城,請您立即過去。”

韓勇微微點頭,隨那騎卒前去。

一路上,殘垣斷壁,滿目瘡痍。想要恢復成以前的樣子,沒個幾年時間是不可能了。

韓勇見到崔鳴吉,他看著比以前清瘦了不少。“崔大人,林總兵爲何不讓我追擊滿虜?”

崔鳴吉招呼韓勇坐下,從懷中拿出一封信遞給他道:“目前清軍已撤出朝鮮,我們在北邊的兵力太少。就算全力追擊,也攔不住他們。你的這支騎兵可是寶貝中的寶貝,萬不能有任何閃失。這是周督帥給林總兵和韓參將的信,你看一下吧!”

韓勇臉帶疑惑的看了一遍,“什麼?督帥要在朝鮮擴軍,要做好出擊遼東的準備?”

崔鳴吉點了點頭,“大明局勢有變,滿虜很有可能入關攻入明境。周督帥讓在朝鮮的士卒組建成兩個軍,第七軍和第八軍。你就趁還未開戰,好好訓練士卒,準備出兵遼東吧!”崔鳴吉是朝鮮利益的維護者,但明軍在鹿兒島的大勝使他明白,依附周顯纔是朝鮮最好的選擇。因而,他拋棄以前的成見,反而給予林慶業最大的支持。

在山東,周顯考慮到兵力不足的問題,進行了又一輪的擴兵。談時邁所率的以仁字營爲主的軍隊成爲了第一軍,楊衍所率的新卒成了第二軍,李開所率的勇字營會和投降的河南士卒組成了第三軍,而劉孔和率部的那部人馬擴充成了第四軍。在山東兵卒數量,已經接近十二萬之衆。

在遼南的以信字營和智字營爲主的兩營人馬改編成了第五軍和第六軍。但有個意外是,黃蜚指責周顯背明,提出要去南京。

在朝鮮,第七軍和第八軍。

除此之外,還有驍騎營和驃騎營兩營騎兵,和炮營、火器營這兩個不同的營。而水師就完全另算了。

按照周顯的計劃,他手下兵力應該至少有這八軍,二十四萬人馬。只有這樣,纔有足夠的勝算。

而在周顯忙著做這一切的時候,中原的形勢突然又發生了變化。

首先是在青海的豪格突然出兵。

一路從嘉峪關方向進入甘州,缺兵少卒的曹變蛟不能抵抗,率部退向隴南。他雖然派人把這個消息告知了在陝西駐守的袁宗第,但袁宗第根本就不相信,也沒做任何的準備。

另一路從蒙古方向直接從北殺入陝西境內,並攻破了榆林。榆林是連接陝西和山西的要地,此舉等於完全阻斷了兩地闖軍之間的聯繫。

袁宗第大急,連忙派出兵卒去奪榆林,損失頗大卻一無所獲。闖軍主力前去進攻京師,留給他的兵力本就不多。正當他進攻榆林的時候,豪格所率的精銳騎兵已殺到西安城的近郊。他連忙收回在外的所有士卒,據城堅守。

在其期間,袁宗第甚至派人去聯繫曹變蛟,希望他能出兵相助。曹變蛟的確出兵了,但他的那點兵力在近十萬清軍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豪格鞏固了榆林,招降陝西周邊的各種勢力,一時間風光無比。

當清軍佔了榆林的消息後,在京師的李自成受到了極大了震動。而另一支清軍從蒙古境內殺入山西,他們打著爲崇禎帝復仇的旗號到處攻擊在地闖軍。

總兵姜瓖望風而降,將重鎮大同讓給了清軍,其他各地新投降的明軍官員和將領也紛紛歸降。他們偷襲李自成任命的官員,攻擊在地駐紮的少數闖軍,在北地引起了巨大的混亂。

李自成令陳永福率部前去征討,但其未能擊敗清軍,反而損失慘重,退到了宣府。而看到局勢發生驚天逆轉的吳三桂也撕去了臉皮,宣佈他引清軍入關,助大明抗擊闖軍。

山海關內,一下子擁入了數萬清軍。

李自成率手下將領多次議論,但始終拿不出一個決議。

在南京,朱慈烺登基稱帝,宣佈崇禎帝爲明思宗。他聽從了史可法的建議,啓用藩王。魯王朱以海,德王朱由樞都成了他經常的坐上賓。

左良玉上書,表示遵從,全力支持新皇朱慈烺。而在福建的鄭芝龍,在江西的袁樞,在湖南的曹變蛟都表示支持,並上書作賀。

朱慈烺也大發賞賜,其中封白翥、秦良玉、黃得功等人爲侯爲伯。就是遠在四川的高傑也都被他考慮到,被封了伯。

而一路跟隨他的李建泰,支持他的史可法,還有從福建趕過去的黃道周,在江南有名聲的錢謙益都入了閣,組成了新的內閣。

仿照周顯在山東所做的,朱慈烺按照吳甘來的提議,選用有才之人補充入朝廷。周圍大臣也都給他舉薦,一時間張煌言、張名振、鄭森等青年才俊也進入了朱慈烺的眼中。

而朱慈烺還派人去見了朱聿鍵,想要和他議和,以將淮南收回。朱聿鍵雖然拒絕了,但朱慈烺的名聲卻因此水漲船高。

一時間,南京生機勃勃,遠比以前北京那個死氣沉沉更給人希望。

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兵戰用間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964章 川地形勢3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四百二十九章 顧炎武修渠第八百零七章 震遼陽3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九百零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六百六十四章 變故2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六百二十八章 審問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八百三十二章 潰散而逃第四百二十一章 返回大明2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960章 會將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八十七章 長居鹿兒島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九十七章 五關城門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八百九十五章 全線大勝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二百七十七章 海貿獲利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九百四十八章 劉玉尺第六百六十九章 動亂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八百二十八章 響鼓而撤第九百六十八章 入通州2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一百三十一章 搏殺之局第五百五十八章 收尾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五十章 追擊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聚將2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966章 永平戰事2第二百五十九章 米商李丁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六百四十三章 進神樞營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十四章 兵器第一百章 相交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七十章 京師5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四方2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五百七十四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4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二百零九章 激戰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一千章 議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六十一章 審問3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六十一章 暗潛第四百七十一章 船向皇城島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九百四十三章 回援濟寧2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五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九百五十四章 招兵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六十七章 京師2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第八百零七章 震遼陽3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水县| 磐安县| 玉溪市| 邵阳市| 长宁县| 太康县| 桐柏县| 樟树市| 富裕县| 临潭县| 丰县| 淳化县| 台北市| 蒲城县| 肥西县| 门头沟区| 彝良县| 蒙阴县| 迁西县| 永清县| 中牟县| 高要市| 西安市| 武川县| 谢通门县| 芒康县| 华安县| 大冶市| 新安县| 青岛市| 达州市| 湖南省| 沈丘县| 仁化县| 浮梁县| 涞源县| 高雄县| 四平市| 增城市| 长垣县| 什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