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2)

左宗棠極力爲劉松山辯護,給予他最高的評價:“至劉松山爲人,忠勇而明方略,當時諸將實罕其比。即如此次大捷,正奇迭用,他人得其一已爲奇功,而所陳戰狀,語語切實,絕少矜張,亦可概見。臣與曾國藩議論時有不合,至於識拔劉松山於凡衆中,信任最專,其謀國之忠,知人之明,非臣所能及,上年曾舉以入告。”由此可以推論,如果他和曾國藩就什麼事情達成一致,那件事就不可能出錯。

馬化龍聲稱陝西回民是壞人,煽動他的金積堡居民,他也無法控制。10月初,這些陝西回民對吳忠的劉松山部發起猛烈攻擊。老湘軍發起反攻,全線向南,朝金積堡推進。10月27日,他幸運地截獲馬化龍寫給另一位回民將領的信函,其中提到了協調所有回民軍對左軍發起攻擊。不過,這封信函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蓋有馬化龍作爲所有回民最高統帥的印章。

中國人對印章最爲看重,他們對此信非常重視。它被當作一個強有力的證據,說明馬化龍在耍兩面派,說明他是這次運動的領袖。左宗棠派加急信使將此信送到北京,同時命令劉松山發起總攻。信函和印章完全說服了天子,上諭下達,洗清了劉松山的所有疑點,把馬化龍及其所有信徒視爲敵人。[4]

劉松山的眼睛現在盯著靈州,於11月2日夜間攻佔該城。11月5日,他恢復了向南的攻擊。金積堡座落在一塊小平原的南部,南、東、北三面羣山環繞,西對黃河。靈河從南邊鑽入羣山,被引向整個平原,灌溉耕地。這是一片非常肥沃的土壤,在回民運動期間養活了大批的人口。這裡有3座城市——靈州、吳忠和寧靈,還有許多村莊。整個平原溝渠交織,所有的村莊都修築了工事,回民修建了無數堡壘,封鎖通向金積堡的每一條道路。金積堡是一個繁榮的貿易中心,上千名商人來到這裡,跟蒙古交易茶葉和鹽。這是一座純粹的回民城市,沒有漢人官員在此駐節。官員們都住在靈州。

在11月份和12月份,劉松山取得了一些進展,攻取一個又一個村莊,到年底,他已從北面和東面逼近該堡3英里之內。金順和張曜已經肅清了磴口以上的寧夏地區,佔領了整個寧夏平原。在南部,中路軍已於10月份西進到會寧,穿過固原,北上到黑城子。

這個地區的回民軍大部分來自陝西,由白彥虎指揮,此人是唯一著名的陝西回民軍首領。他被驅趕到西南方的狄道。馬化龍要求他返回北部,協助自己阻截左宗棠派兵北上增援劉松山。白彥虎與西寧、河州的大批迴民軍會師,率領大部隊於1870年1月北進。大約與此同時,河州回民的許多小股部隊向東遊擊,在涇州和靜寧集結,給左宗棠帶來一大堆麻煩。馬化龍還派了幾支部隊進入陝北,佔據定邊,切斷了劉松山從綏德運糧的通道。左宗棠命令一支部隊從綏德出發,恢復交通,包頭的官員同時奉命經過鄂爾多斯給劉松山的部隊運糧。

馬化龍知道自己已被朝廷宣判爲敵人,而劉松山又向金積堡步步進逼,他意識到必須採取措施,而且要快。他號召全甘肅的回民都要援助他,得到了廣泛的響應。如果他們有一位跟他們的鬥爭意志相稱的領袖,他們就能把左宗棠趕出甘肅。圍魏救趙似乎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事戰略:一個地點受到威脅,便動員強大的兵力對另一較遠地點進行反威脅,以此牽制前一地點的敵軍。在太平天國和回民運動時期,太平軍和回民軍很少在關鍵時刻試圖動員手頭的強大兵力圍殲官軍,卻幾乎總是試圖牽制官軍。

我們這裡講述的事情,都是建立在《年譜》的基礎上,其中詳細描述的軍事活動猶如一團亂麻,要從其中歸納出作戰方案,是要冒很大風險的,因爲在讀者腦子裡形成的局面,很可能是當事者根本沒有的經歷。不過,馬化龍在這個關鍵時刻似乎有一個計劃,要將所有可用的回民軍全部投入陝西,目的是讓左宗棠把劉松山調到陝西省。但是到了1月下旬,他開始擔心左宗棠中路軍的北進,命令回民軍各部守住從固原翻山前往金積堡的各個關口。

左宗棠在甘肅的首要目標就是金積堡的回民中心,也許他過於樂觀地估計了實際情況,認爲他的部隊已經非常接近攻佔金積堡了。他命令雷正綰溯清水河而上,命令黃鼎從固原穿過預旺堡,兩路兵力開到金積堡外與劉松山會師。在1月份和2月初,劉松山已經奪取了金積堡北面、東面和南面築有工事的村莊和壁壘,逼到了城牆之下。老湘軍爲他不屈不撓的精神所鼓舞,雖然進展緩慢,但的確在步步推進。

1870年2月14日,劉松山對金積堡南城牆外約1英里處的馬五寨發起猛攻。激戰正酣時,總是衝在最前面的劉松山身負重傷。他的兩名將領見他倒下,衝上去救他,但劉松山叫他們繼續攻擊,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他身上。《年譜》作者說,他的士兵們因損失大將而激憤,一舉攻下了馬五寨。不論他們是否佔據了這個村堡,馬五寨是得而復失。隨著劉松山去世,部隊不再是一個整體,而成爲一盤散沙。凝聚力全部喪失,衆多的將領中沒有一個人能把線頭拾起,將部隊重串起來。

馬化龍最強大的對手去世了,給他提供了突如其來的有利條件,他抓緊時機向東猛攻,將北路左軍截爲兩段。北段的左軍縮回了吳忠,被回民軍包圍。馬五寨的部隊被趕到南邊。他們企圖收復牛頭山,又被擊敗,向南逃去,與黃鼎一路會合。與此同時,雷正綰的部隊在峽口遭到反擊,但沒有放棄突圍的努力。左軍在金積堡的失利極大地鼓舞了回民軍的士氣,他們對雷正綰髮起猛攻,把雷部團團圍住。左宗棠不得不派出部隊營救他。雷正綰部、黃鼎部和劉松山部的一部分,全部撤到固原,回民軍佔領了戰略城鎮預旺堡。金順和張曜試圖從寧夏南下增援金積堡的部隊,但他們也被擊敗,被迫北撤。

在這幾天裡,左宗棠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不幸。他的殘兵敗將集結在固原,另一支部隊被緊緊包圍在吳忠,從固原到吳忠,整個甘肅東部門戶洞開。如果馬化龍除了其他天賦以外,還有軍事指揮的才幹,他肯定能把左宗棠趕出甘肅,也許還能趕出陝西,對清帝國予以空前的打擊。回民熱情高漲,他們的士氣正適合一位領袖把他們融入一支團結的隊伍。然而機會稍縱即逝,在這場戰爭中再也不會有這麼好的條件出現了。

馬化龍將金積堡地區的兵力傾巢出動,派往陝西,掃過甘泉、鄜州、韓城與合陽。阻止左宗棠的中路軍向金積堡增援的回民部隊,得到了河州回民的增援,分佈在甘肅東部的小股遊擊部隊也來會師,會合之師涌入陝西,掃過三水、潼關、蒲城、富平、同州和朝邑。回民軍對這個地區瞭如指掌,而且多數騎馬,行軍疾如勁風。顯然,馬化龍需要的這次軍事行動進行了幾個星期。也許他認爲這次行動會把左宗棠引出甘肅。有些人肯定會因爲這一系列的打擊而失去重心,但左宗棠不會。他根本不打算離開甘肅。如果馬化龍有更好的顧問,他會把左宗棠逼出甘肅,而不是把他引出甘肅。

回民軍反擊陝西對北京影響最大,左宗棠在他於12月3日建立了大營的平涼倒是比較冷靜。朝廷被這一系列反擊牽制住了,李鴻章及其訓練有素的淮軍奉命開往陝西恢復局面。事態的這一轉折,無疑比回民軍的行動更令左宗棠難堪。雖然記載上看不出左、李之間有很大的矛盾,但可以肯定,左宗棠非常不喜歡李鴻章。

數萬回民軍衝破左宗棠在甘肅編結的鬆散的羅網進入陝西,《年譜》作者沒有用很多篇幅來敘述左宗棠爲應對這種局面所採取的措施。徐佔彪正在會寧地區的官道上作戰,左宗棠令他返回固原,統領那個地區的所有部隊,開始向北攻擊前進,前往金積堡。他派出兩路兵力進入陝西,分別由劉端冕和李輝武指揮。劉端冕越過慶陽全境向東推進,擊敗在鄜州和甘泉地區分散作戰的小股回民軍,扭頭向北,奔向綏德-靈州-寧夏大道,然後折向西邊,沿此路抵達定邊,於3月底打通了從黃河直到甘肅邊界的道路。李輝武從官道進入陝西,在武功和扶風擊敗回民軍,重新打通了從左宗棠大營到西安的交通線。

在南路,從狄道與河州開來的回民軍勁旅,沿著渭河兩岸向東掃蕩,又夠吳士邁將軍忙活一陣了。他在漳縣擊敗了渭河以南的敵軍,接著將他們趕過甘肅南部的秦嶺。渭河以北的回民軍大約在3月底進入陝西,通過隴州與汧陽,在寶雞擊敗左軍。在漳縣戰役後,吳士邁迅速地開進陝西,於4月14日在汧陽附近擊敗回民軍,將之截爲兩部。回民軍一部東進蒲城和白水,另一部向西北穿過隴州,進入甘肅。左宗棠另派張福齊領兵進入陝西,顯然是在平涼-西安大道上推進,而吳士邁則率部返回鞏昌。

蘇佔彪從固原北進,於3月10日佔領了預旺堡重鎮。這一地區的多數回民已經前往陝西,蘇將軍從固原到預旺堡肯定沒有遇到多大抵抗。

《年譜》作者沒有提到陝西東部的情況,從甘肅東部掃蕩而出的兩大撥回民部隊,肯定在那裡會合了,或者接近會合,位於同州與黃河之間的某個地點。他只是告訴我們,這些回民軍回到了甘肅,一隊接一隊,其中多數是通過寧州進入固原地區。魏光燾在寧州,蘇佔彪在固原,將這些回民軍重創,致使他們潰不成軍,殘部西逃狄道與河州。到5月初,陝西已經沒有大股的回民軍,他們零零星星地回到了甘肅。由於缺乏明智而堅定的領導,他們在2月份突然迸發的力量、團結和熱情已經煙消雲散。馬化龍失去了他最大的機會。

拜倫·馮·利希霍芬於1872年1月初訪問了西安,他對回民運動的描述,從一些側面反映了1870年春季的陝西局勢。他講述了左宗棠的大反擊,並說根據普遍的報道,那年早春的局勢比整個回民運動期間任一時期都要糟糕。在此緊急關頭,朝廷命令李鴻章前往陝甘,而他率領40個營共2萬人從武昌趕來,部隊攜帶外國造的武器和裝備。不過,他還沒有抵達目的地,就奉命前往直隸處理天津事件。

他(李鴻章)把部隊留在陝西,令劉將軍任司令,此人從此一直指揮這支部隊。李鴻章的名聲(或者說他的外國武器)非常強大,回民軍看到他的部隊到來,立刻撤退,沒有交戰。我所遇到的該部任何一名士兵都未曾見過回民軍。陝西全省立即沒有了有組織的造反者,沒有流血,只有一些散兵遊勇。主力撤到了甘肅,被那裡的同教中人接納,儘管他們與陝西的回民並不十分友好。

從1870年春季開始,陝西相對恢復了和平……現在來看甘肅,這裡現在是戰爭的中心,我首先要說一個重要的事實:劉將軍沒有抓住對他最有利的時機,而是固步自封,在過去18個月裡,保衛著與甘肅接壤的陝西邊界。他把甘肅的所有戰鬥留給了左宮保,他跟左宮保顯然並不友好。儘管他的軍階較低,他卻未曾在左軍進行的嚴酷戰爭中伸出援手,有時候近在咫尺,他也是袖手旁觀。據說左宮保直接指揮大約200個營,號稱10萬大軍(不包括劉部),幾乎全在甘肅。

左宗棠似乎是一位謹小慎微的將軍,缺乏冒險精神和勇氣,他的效率低下是因爲他的部隊戰鬥力比李鴻章的淮軍相差甚遠,並且原本裝備很差。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接收了大批外國武器,但據說多數都被回民軍奪走,左軍還沒有習慣使用這些武器。不久前一批新裝備送到了甘肅,但回民軍攔住了整個車隊,殺死護運兵,奪走了那些武器彈藥。

這位了不起的旅行家在西安停頓大約1周,其間寫下了上述觀察報告。很明顯,他在敘述中引用的那些話,幾乎全部是李鴻章的軍官提供的信息。所以毫不奇怪,他形成了對左宗棠不利的看法。不幸的是,利希霍芬沒能按照計劃前往甘肅旅行,沒能看到關於左宗棠及其運作的第一手資料。如果他去了甘肅,他的觀察將會是很有啓發意義的,因爲在許多描寫中國和中國事物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這位德國人一樣,把非凡的洞察力和熟練的表述結合在一起。

《年譜》說,李鴻章於7月份抵達潼關,剛剛到達,便奉詔北上,並沒有進入陝西。可以合理地推斷,他的部隊至少有一部分先他而行。同樣可以肯定,在陝西的混亂局面結束之前,他的部隊根本就沒有開到陝西。而李鴻章及其淮軍的名聲,儘管在外國人的圈子裡十分噪耳,卻跟陝西的肅清毫無關係。

誠如前述,《年譜》作者針對1870年春季發生的事件沒有提供多少信息,不足以令我們推理事件的結果;但是,根據他已經提供的資料,又根據當時的總體態勢,我們完全可以推理出左宗棠對時局的估價,以及他爲了恢復自己在甘肅的處境而採取的措施。

可以肯定,他認爲他在陝西的大部隊能夠守住重要的圍城。陝西已經遭到徹底的破壞,回民軍在所佔的鄉村無法造成更大的損失。如果他試圖包圍行疾如風的回民軍,尾隨他們進入陝西,他就毫無指望了。除了打通和保衛他的交通線以外,他不可能有另外的成就。要讓回民軍離開陝西,最可靠的辦法是,把在金積堡因劉松山陣亡而斷裂的線頭重新接起,集中全力攻打這個回民堡壘。

第9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2)第9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2)第12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1)第30章 平定甘肅 (2)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23章 捻軍 (1)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30章 平定甘肅 (2)第37章 籌備新疆戰役 (3)第17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3)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2章 前 言第8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1)第30章 平定甘肅 (2)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29章 平定甘肅 (1)第42章 巨人暮年第38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1)第6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4)第37章 籌備新疆戰役 (3)第41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4)第37章 籌備新疆戰役 (3)第35章 籌備新疆戰役 (1)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42章 巨人暮年第3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1)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37章 籌備新疆戰役 (3)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1章 譯者的話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35章 籌備新疆戰役 (1)第13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2)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5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3)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27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2)第17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3)第1章 譯者的話第35章 籌備新疆戰役 (1)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8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1)第40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3)第3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1)第41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4)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40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3)第1章 譯者的話第6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4)第13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2)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26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1)第22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2章 前 言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26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1)第22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18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4)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21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1)第23章 捻軍 (1)第17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3)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42章 巨人暮年第36章 籌備新疆戰役 (2)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19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5)第26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1)第35章 籌備新疆戰役 (1)第26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1)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22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38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1)第18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4)第21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1)第7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5)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24章 捻軍 (2)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9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2)第43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1)第39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2)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35章 籌備新疆戰役 (1)第6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4)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
第9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2)第9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2)第12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1)第30章 平定甘肅 (2)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23章 捻軍 (1)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30章 平定甘肅 (2)第37章 籌備新疆戰役 (3)第17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3)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2章 前 言第8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1)第30章 平定甘肅 (2)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29章 平定甘肅 (1)第42章 巨人暮年第38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1)第6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4)第37章 籌備新疆戰役 (3)第41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4)第37章 籌備新疆戰役 (3)第35章 籌備新疆戰役 (1)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42章 巨人暮年第3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1)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37章 籌備新疆戰役 (3)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1章 譯者的話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35章 籌備新疆戰役 (1)第13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2)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5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3)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27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2)第17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3)第1章 譯者的話第35章 籌備新疆戰役 (1)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8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1)第40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3)第3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1)第41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4)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40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3)第1章 譯者的話第6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4)第13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2)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26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1)第22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2章 前 言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26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1)第22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18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4)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21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1)第23章 捻軍 (1)第17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3)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42章 巨人暮年第36章 籌備新疆戰役 (2)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19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5)第26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1)第35章 籌備新疆戰役 (1)第26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1)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22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38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1)第18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4)第21章 福建戰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1)第7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5)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 (3)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24章 捻軍 (2)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9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2)第43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1)第39章 大戰新疆與收復伊犁 (2)第15章 左宗棠大戰江西與浙江 (1)第35章 籌備新疆戰役 (1)第6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4)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海兴县| 乌苏市| 清涧县| 蒙山县| 乌拉特后旗| 梅河口市| 弥渡县| 富锦市| 修文县| 连城县| 苗栗县| 怀远县| 定西市| 佛教| 沂源县| 碌曲县| 岢岚县| 平阳县| 古蔺县| 新闻| 循化| 东方市| 旬邑县| 墨脱县| 阳朔县| 常德市| 汤阴县| 恩施市| 石狮市| 鹰潭市| 乌兰浩特市| 应用必备| 乐昌市| 沾化县| 天津市| 平远县| 南漳县| 怀宁县| 长治县|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