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1)

左宗棠經(jīng)歷了中國一個大動亂的時期。動亂和外國侵略的可怕壓力耗盡了帝國的資源。爲了使國家度過這場超級混亂,全國沒有一個人比左宗棠的貢獻更大。和平恢復(fù)了,中華帝國暫時有了較好的前景。左宗棠到了晚年,由於年邁力衰,無法對事件的進程施加影響,一個反動的進程開始發(fā)生,很快就把帝國大業(yè)推向了最終的、決定性的衰亡。左宗棠謝幕以後,中國高層無人具有撐持大局的清醒、能量、勇氣和意志。每一個大手筆的國家企劃,只要左宗棠參與其中,都有成功的結(jié)局,這就很能說明問題。按照人之常情,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疾病纏身,精疲力竭,能力衰退,誰也無法指望他在領(lǐng)土之爭中大顯身手,所以吃了法國的苦頭是勢所必然。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從1880年到1911年,凡是中國政府要辦的大事,除了對雲(yún)南起義的鎮(zhèn)壓以外,都沒能獲得成功。我們完全可以推論,他對19世紀的中華帝國最具主導(dǎo)性和建設(shè)性的影響。

關(guān)於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一個對中國歷史知之甚少的外國人試圖做出這樣的評價,是一件荒唐的事情。中國歷史極爲悠久,名人無數(shù),大部分很少爲外國人所知,令研究者無法全部深入。中國人自己對這類事情也不大上心,把對一個人偉大程度的評價留給最嚴格的批評家——時間。但是,如果把時間壓縮到一個較小的跨度內(nèi),僅僅考察一個朝代——1644年至1911年的大清王朝,那就可以頗爲深入地進行觀察和比較。各人評判的標準不盡相同,但可以做出一個比較可靠的假設(shè):對於某個人而言,他的本國同胞隨著時間推移,會比外國文化更加接近對他的正確評價。在對漢人的初步評價中,人們似乎傾向於把曾國藩當作他那一代人中最偉大的一個,當作大清時代最傑出的漢人。

相對於左宗棠這種類型的人而言,曾國藩屬於對中國人更有吸引力的那種類型。首先,曾國藩是他那個時代最傑出的學(xué)者。其次,他的忠心和誠實在他自己的時代無與倫比;他能吃苦,最重要的是具有精神耐力;他的才幹更是不容置疑。他爲人和藹,對人體貼,極爲忠誠。從一個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出一些東西來加以批評,不是一件難事,如果那人活了70歲,那就更加容易。但是,西方人還是無法充分理解他在其中奮鬥的那個環(huán)境。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那麼就會更加驚訝:他怎麼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

導(dǎo)致曾國藩與左宗棠彼此疏遠的一系列事件是可悲的,不論是對國家而言,還是對他們個人而言。他們爲此懊悔,彼此在心中都爲對方持有最高的敬意。對於他們的爭吵,無人能夠評判誰是誰非,因爲他們誰也沒有過多地指責對方。這僅僅只是不相投合,而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分歧從來沒有墮落爲宿怨。左宗棠對曾國藩的多次評論,清楚地表明瞭他對這個大人物的高度尊敬。當曾國藩於1872年去世時,左宗棠的反應(yīng),如同他們是一輩子的友人。另外一個印象是:兩人之間的疏遠,左宗棠比曾國藩更加在意。

對於他們之間的分歧,曾國藩比左宗棠更爲敏感。有一次,某人拿著左宗棠的推薦信來到南京。曾國藩甚至懶得讀信,就提筆在信封上寫了幾行字:“曾見其人,夙覺其賢,惟系左某所保之人,故未能信?!比欢鴩谌ナ狼安痪?,在蘇州會見了一位名叫呂庭芷的高官,那人剛從甘肅返回。於是兩人長談甘肅局勢。曾國藩談到他跟左宗棠之間的分歧,說道:“我生平以誠自信,而左公卻向皇帝報告,說我假報天王兒子的死訊,所以我不免對他耿耿於懷。不過,你平心而論,不要隱瞞,也不要客氣:左公這人究竟怎樣?”呂庭芷說,左宗棠處事精詳,律身艱苦,體國公忠,照他看來,是朝端無兩。曾國藩拍案說道:“的確如此!如果左公離開甘肅,不但我不能取代他,哪怕胡文忠起死回生,也是無法代替他啊。你說左公朝端無兩,我卻要說他是天下第一!”[1]

曾國藩此話傳開,得到不少好評。人們說,這表明曾國藩確是一位“達人”。儘管他很不喜歡左宗棠,他卻能承認左的才能和左對國家的巨大價值?!斑_人”一詞通常包含的意思很難貼切地翻譯出來。這是對一箇中國人的最高讚揚,因爲“達人”的品性是有儒學(xué)定義的。

曾國藩對左宗棠的評價是值得注意的。他對左宗棠的瞭解很少有人能及,他的看法一般會得到中國人的認同。他們認爲左宗棠是大清時代最偉大的漢人將軍。但是在學(xué)術(shù)上,在整體的人格魅力上,似乎他還不能與曾國藩比肩。他是一位優(yōu)秀的學(xué)者,但還算不上偉大的學(xué)者。他的脾氣在中國名人當中是罕見的,屬於會傷害中國人感情的那一類。他的唐突衝撞令中國的文化人感到不安,他對爭辯的喜好使他交友頗難。他不分時間、場合或?qū)ο?,管不住嘴巴,暢所欲言,與當時的風(fēng)氣格格不入。他總是不堪沉默,這個特性到晚年幾乎成了饒舌。他在交談中爭搶話頭到了如此地步,京城的官員在他說話時都會躲開。他的話鋒很自然地總是轉(zhuǎn)向西北,而北京的官場對西北並沒有很大的興趣。人們崇拜他的成就,尊重他的才幹,但對他本人並不熱情。北京充滿了陰謀,而左宗棠並不明白宮廷政治的微妙。他在這種氣氛裡感到不適,他的存在又明顯地令京城的官場感到不安。

左宗棠離開了西北,在那裡他是無冕之王;他來到了北京,在這裡他雖有榮耀,卻並無大權(quán);要求一位年逾70的老人恰如其分地調(diào)整心態(tài),未免有些過分。在西北,他的話就是那塊土地上的法律,他已經(jīng)完全習(xí)慣於人們對他無條件的服從。在北京他不能如魚得水,只有在西北,我們才能看到真正的左宗棠。他在那裡有施展才乾的舞臺。

他的工作能力是驚人的。他不但要鉅細無遺地領(lǐng)導(dǎo)大量的行政工作,還要親自撰寫大量的奏章,保持廣泛的通信往來,親自在收到的報告上籤署意見,有時還要寫詩,每天讀幾篇孔孟著作來給自己充電。而與索思諾福斯齊同行的幾個俄國人蒐集到的印象,竟然是他並非忙得團團轉(zhuǎn)。他有時間跟他們進行多次長談,在他們於他的衙門裡做客居留的那一個月裡,他幾乎總是跟他們共進晚餐。皮亞塞茨基對左宗棠做了大量有趣的側(cè)面描寫。對於他們的首次會見,他寫道:

我們的頭也讓我們按照級別高低排列,對著房門站成一行。總督很快就出現(xiàn)在門口,大約12名穿制服的官員跟隨其後,而他本人只戴了官帽。

總督身材矮壯,年齡不會超過60。[2]他的外表令我想起了彼斯馬克親王,不同的是他那黑色的皮膚。他的鬚髯稀疏,但鬍髭較濃。他的動作富有感染力,也許是爲了產(chǎn)生強烈的印象……他在進門時向我們親切致意,動作細微得幾乎無法察覺。接著他停頓片刻,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麼,但他沒說什麼,又走近幾步,再次停頓,注視著我們。

有一天,左宗棠向索思諾福斯齊追問各種有關(guān)歐洲的問題。皮亞塞茨基寫道:

他很高興聽到英國老是跟俄國作對,老是傷害俄國並鼓勵俄國的敵人。他自己也有這樣的看法。他得出完全一致的結(jié)論,爲了表明他不喜歡英國人,他豎起了他的小指。

左宗棠和那些俄國人似乎熱衷於談?wù)撚?。接著他問索思諾福斯齊:如果俄國與中國開戰(zhàn),哪一方會贏?索思諾福斯齊試圖迴避這個問題,他說那種情況是不可想象的。左宗棠堅持要聽他的看法,請索思諾福斯齊不要擔心會傷害他的感情。於是索思諾福斯齊答道:如果兩國開戰(zhàn),俄國會佔上風(fēng)。左宗棠顯得頗爲吃驚,他向在場的每個俄國人提出同樣的問題,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樣。皮亞塞茨基寫道:

這位老人不想得到這樣的答案,這使他非常尷尬。他真心地認爲,中國完全能夠超過俄國,甚至征服俄國。我覺得很對不起他,他心裡一定有一個針對我們的計劃。[3]

皮亞塞茨基還記錄了一段對話:

他認爲一個人不可能原諒自己的敵人。

我說:“舉個例子,原諒一個打過你的人,難道不是更好嗎?”

“不,”左宗棠說,“回擊更好。”

談話轉(zhuǎn)向了自然科學(xué)。他對此所知甚少,而且不願瞭解更多。

“我們不要電報和鐵路;電報會使百姓墮落,鐵路會使百姓失業(yè),然後捱餓。”

另一次,他談起超自然的物事,其中就有飛龍。

“有大龍,也有小龍,頭都是黃色的。我親眼見過一條龍,飛向祭祀它的廟宇。”

在說這些話時,他緊盯著我們,看我們有什麼反應(yīng)。

他轉(zhuǎn)向索思諾福斯齊,問他在俄國是否有人見過龍。

“沒有,”頭答道,“我國只有天使在頭上飛?!保?]

皮亞塞茨基對索思諾福斯齊的回答十分驚訝,他很想知道左宗棠對俄國和俄國人的總體印象如何。他爲左宗棠畫了一幅素描。在他作畫時,幾個旁觀者發(fā)表了評論。

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42章 巨人暮年第9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2)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22章 福建戰(zhàn)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zhàn) (3)第36章 籌備新疆戰(zhàn)役 (2)第42章 巨人暮年第3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1)第16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2)第15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1)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17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3)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9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2)第23章 捻軍 (1)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10章 太平軍的崛起 (1)第21章 福建戰(zhàn)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1)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15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1)第24章 捻軍 (2)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40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3)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zhàn) (3)第12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1)第27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zhàn) (2)第6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4)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2章 前 言第18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4)第1章 譯者的話第13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2)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17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3)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23章 捻軍 (1)第17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3)第22章 福建戰(zhàn)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24章 捻軍 (2)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15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1)第2章 前 言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8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1)第42章 巨人暮年第5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3)第13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2)第39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2)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38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1)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37章 籌備新疆戰(zhàn)役 (3)第42章 巨人暮年第40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3)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22章 福建戰(zhàn)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21章 福建戰(zhàn)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1)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27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zhàn) (2)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13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2)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3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1)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16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2)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3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1)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2章 前 言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zhàn) (3)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38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1)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29章 平定甘肅 (1)第20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6)第1章 譯者的話第42章 巨人暮年第23章 捻軍 (1)第42章 巨人暮年第38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1)第2章 前 言第19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5)第23章 捻軍 (1)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21章 福建戰(zhàn)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1)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30章 平定甘肅 (2)第41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4)
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42章 巨人暮年第9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2)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22章 福建戰(zhàn)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zhàn) (3)第36章 籌備新疆戰(zhàn)役 (2)第42章 巨人暮年第3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1)第16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2)第15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1)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17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3)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9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2)第23章 捻軍 (1)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10章 太平軍的崛起 (1)第21章 福建戰(zhàn)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1)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15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1)第24章 捻軍 (2)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40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3)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zhàn) (3)第12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1)第27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zhàn) (2)第6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4)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2章 前 言第18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4)第1章 譯者的話第13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2)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17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3)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23章 捻軍 (1)第17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3)第22章 福建戰(zhàn)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24章 捻軍 (2)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15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1)第2章 前 言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8章 左宗棠的青壯年時代 (1)第42章 巨人暮年第5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3)第13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2)第39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2)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38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1)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37章 籌備新疆戰(zhàn)役 (3)第42章 巨人暮年第40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3)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22章 福建戰(zhàn)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2)第21章 福建戰(zhàn)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1)第34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3)第27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zhàn) (2)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33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2)第13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2)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3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1)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16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2)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3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1)第25章 中國的回民與回民運動的肇始第4章 19世紀的中華帝國 (2)第14章 長江沿岸的太平軍 (3)第2章 前 言第28章 陝西和甘肅東部的平回作戰(zhàn) (3)第31章 平定甘肅 (3)第38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1)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29章 平定甘肅 (1)第20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6)第1章 譯者的話第42章 巨人暮年第23章 捻軍 (1)第42章 巨人暮年第38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1)第2章 前 言第19章 左宗棠大戰(zhàn)江西與浙江 (5)第23章 捻軍 (1)第32章 新疆喀什噶爾與阿古柏 (1)第21章 福建戰(zhàn)役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尾聲 (1)第11章 太平軍的崛起 (2)第44章 外國人眼中的左宗棠 (2)第30章 平定甘肅 (2)第41章 大戰(zhàn)新疆與收復(fù)伊犁 (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雄县| 杂多县| 元阳县| 厦门市| 南召县| 缙云县| 宁明县| 阿拉善盟| 霍林郭勒市| 吉木萨尔县| 麻江县| 汝阳县| 嘉禾县| 化德县| 三台县| 全椒县| 红河县| 蒲江县| 丹棱县| 库尔勒市| 南丹县| 塘沽区| 文化| 河北省| 温宿县| 东丽区| 齐齐哈尔市| 清苑县| 黄大仙区| 靖安县| 喀喇沁旗| 京山县| 乌什县| 扬中市| 汝阳县| 青神县| 东乡县| 盐源县| 大方县| 罗山县|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