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9章 晉商(上)

人性是個很奇妙的東西,越是容易得到的,人們就越不懂得珍惜,甚至在得到之後,會隨意的丟棄掉。但若是人們歷經千辛萬苦纔得到一樣東西,哪怕這樣東西在別人看來僅僅只是一塊破石頭,但得到的人也會小心的珍藏起來,輕易不肯示人。

比如後世的那些彩票的大獎得主們,有相當一部分人都在一夜爆富沒幾年就再次返窮,太過容易得到的鉅額財富被他們揮霍一空,甚至連他們本來的生存技能也被扔掉,這使得這些人日後只會變得更窮。

同樣的道理,周重在推廣羊毛紡織和罐頭製作之時,就利用這個人性上的弱點,他事先非但沒有大力宣揚羊毛紡織和罐頭的好處,反而還做出一副保密的姿態,然後由朝廷、內府和他的南洋商會三家率先在宣府等地投資建廠,從而引起有心人的好奇,等到這些人打聽到其中的奧秘後,這個人性上的弱點就起作用了,周重越是做出保密的姿態,這些人就越想得到羊毛紡織和罐頭的製作技術,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周重就藉機將兩種技術流傳出去,結果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寧夏、大同和宣府一帶就出現了無數的紡織廠和罐頭廠,甚至各個工廠爲了拉人,也爭相提高工人的待遇,結果一度造成當地人工短缺。

大明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發明專利,一項新發明被研究出來後,除了少數與軍事相關的東西外,其它大部分都無法保密,而且只要被別人學走了,那麼別人就可以利用這項發明爲自己牟利,甚至連發明者也沒有任何辦法,最後只能自認倒黴,哪怕是朝廷都管不了。

羊毛紡織和罐頭也同樣如此,這兩東西是周重提出來。然後由南洋商會的工匠們經過千辛萬苦才完善成爲成熟的技術,若是按照後世的作法,這兩項新發明都要申請專利,日後無論是什麼人想要使用這兩種技術,都需要向他們繳納專利費。

可惜因爲保密“不善”,現在這兩種技術流傳了出去,周重雖然貴爲趙王。而且還是大明的監國,但卻也沒有任何辦法,畢竟法不責衆,現在宣府等地的毛紡織廠和罐頭廠數不勝數,其中大部分都是背景深厚,比如負責軍校的那位魏國公徐俌。他們魏國公府同樣也投資興建了幾個羊毛紡織廠,其它的廠子背後也同樣都有像魏國公這樣的勳貴支持,周重就算是再強硬,卻也不能與大部分的勳貴爲敵。

對於這種情況,周重早在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甚至這也是他想要看到的成果。不過在明面上,他卻裝做對這件極爲惱火。甚至數次對內閣提出要嚴懲那些偷盜技術的人,但可惜這種事內閣也根本不敢做主,畢竟背後牽扯的人實在太多了。

周重因爲技術被盜的事在朝堂上鬧騰了將近一個月,最後這才裝做一副無奈的模樣,默認了技術流失給他帶來的損失,這也讓所有人都是鬆了口氣,特別是那些不經同意就使用這兩項技術的人,他們也真的擔心周重會不管不顧的與他們硬抗。

不過還沒等這些人把這口鬆完。周重卻再次向內閣提交了兩項法案,分別爲《專利法》和《商標法》,其中商標法倒沒什麼,這對大部分商人來說都是件好事,而且影響也不大,所以很容易就通過了。

而專利法則牽扯較多,畢竟這項法案實施之後。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侵佔別人的新發明了新技術了。不過這次周重卻是紅著眼睛鐵了心要支持這項法案通過,這給人的印象就是周重在之前的羊毛紡織和罐頭上吃了虧,所以纔會提出這項法案,而且誰敢反對的話。那簡直就是不打自招,只有上次偷了技術的人,纔會反對周重提出的法案。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專利法這個牽扯比較大的法案最後竟然也沒有引起太多人的反對,在周重的一力支持下終於通過,只不過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他們都已經落入到周重的陷阱中,畢竟在他看來,羊毛紡織和罐頭的製作技術能夠換來這兩項法案的通過,簡直是太值了,特別是專利法,只有保證了發明者的權益,日後纔會有更多的才智之士投入到新發明之中。

這兩項法案只是周重動用經濟調控的副產品之一,隨著羊毛紡織廠和罐頭廠的投建,所有人都在尋找著原料供應。剛開始時,是蒙古人趕著牛羊來到大明開放的邊市交易,但是這種交易量並不是很大,所以很快就不能滿足那些工廠的需求,於是這些商人開始組建商隊,主動進入草原尋找蒙古人的部落交易。

可能在別人看來,大明的商隊進入草原會十分危險,畢竟大明與蒙古人之間征戰不休,大明的商隊進入草原,簡直像是羊入虎口一般。但事實上卻並不是如此,大明爲了削弱草原人的力量,對草原一直實行貿易控制,甚至有時會禁止交易,如此一來,草原人急需的物資就得不到解決,這對草原人來說,簡直像是扼住了草原人的喉嚨。

也正是因爲大明對草原的封鎖,所以草原人就形成了一個傳統,那就是尊重商隊,只要是商隊到達一個部落,非但不會受到襲擊,而且還會受到熱情的招待,這也導致了大明西北和東北部的走私情況十分嚴重,並不比海上差多少,所以大明的商隊進入草原還是有安全保證的,當然也並不是沒有一點危險,草原上同樣也有強盜,這些強盜都是騎馬而行,來去如風,所以又稱爲馬賊,這種馬賊一直到後世的解放時期,依然沒有被消滅。

不過草原上馬賊一般都是小股行動,畢竟人數太多的話,不但行動不便,而且也會受到一些部落的打擊,所以只要商隊的人數夠多,一般的馬賊也根本不敢打他們的主意,除非數股馬賊合力,纔敢衝擊商隊,不過這種情況十分少見,畢竟馬賊之間也是競爭激烈,很少有人會信任別人,更別說是合作了。

大明的商隊爭先恐後的進入草原,以前大明對草原的交易封鎖自然也就被廢除,其實這條法令早就失去了效果,大明與蒙古草原的邊疆線上到處都是走私商隊,特別是山西那邊,更是控制了大明對草原和遼東走私的絕大部分交易,所以這條法令被廢除後,受到影響最大的反而是那些山西的豪商大族,因爲他們再也不能獨霸對草原的交易了。

“監國大人,小人這段時間一直監視著山西等地的豪商與大族,隨著對草原交易禁令的廢除,這些山西商人再也無法把持對草原和遼東的交易,所以對朝廷十分不滿,而且這些商人在當地財大勢大,甚至還養著大批的打手和護院,連當地官員都要聽從他們的號令,小人擔心萬一這些商人因不滿而作亂的話,會導致我大明邊境再生禍亂!”文淵閣周重辦公的小房間內,一個身穿錦衣衛指揮使官服的中年人正在向周重稟報道。

正德離開了京城,同時也帶走了一大批人,其中不但有谷大用這樣的內臣,同時也有江彬這樣的外臣,另外錢寧也擔心自己長時間不在皇帝身邊,會完全被江彬頂替,所以就扔下錦衣衛的事務不管,自己也跑去宣府了。不過這也給周重整頓錦衣衛帶來了機會,眼前這個年輕人名叫孫良,以前是錦衣衛的指揮僉事,爲人穩重可靠,而且十分有才幹,之前是吳山向他推薦了孫良,現在孫良的表現也的確讓周重十分滿意。

“乾的不錯,本王聽說山西晉商富可敵國,其中有幾家更是其中的代表,不知道都是哪幾家?”周重語氣淡然的開口問道,他對明清之際的晉商沒有絲毫的好感,因爲這些晉商爲了一已之私,裡通蒙古和女真人,特別是幾十年後,這些晉商爲女真人提供軍餉、武器和糧食,大力扶持女真人,可以說後來的後金之所以能夠建立,並且一舉打進關內滅掉大明,大部分都要多虧了這些晉商的支持,而且在清朝建立之後,這些晉商更是成爲滿清的皇商,一直興盛了上百年。

這段時間孫良已經摸清了周重的脾氣,雖然周重說話的語氣十分淡然,但他卻禁不住打了個寒戰道:“啓稟監國大人,山西晉商最初依仗著地域的關係,開始在大明與蒙古之間走私,後來越做越大,甚至用錢買通了不少邊軍中的將領,所以他們的商隊可以在邊關中暢通無阻,但是其它的商隊卻只能止於邊關。”

說到這裡時,只見孫良頓了一頓又道:“也正是用這種辦法,晉商壟斷了大明對草原和遼東的貿易,而且經過世代的積累,這些晉商的確可以稱的上是富可敵國,其中又以王、靳、範、樑等八家爲代表,這八家皆是山西大族,不但族人衆多,而且又廣有錢糧,這次朝廷廢除交易禁令,這八家也鬧騰的最爲厲害!”

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27章 談生意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32章 立功德碑第254章 巧合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447章 巧合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322章 炫耀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271章 一場戲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269章 立威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59章 坐論倭寇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269章 立威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153章 平妻?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446章 搏虎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322章 炫耀第381章 樸靈珠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89章 新房客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40章 準岳父有請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77章 港口見聞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312章 黃家來人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98章 船艙旖旎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楔子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25章 許慎中求書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
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27章 談生意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32章 立功德碑第254章 巧合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447章 巧合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322章 炫耀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271章 一場戲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269章 立威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494章 朵顏三衛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59章 坐論倭寇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269章 立威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153章 平妻?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446章 搏虎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322章 炫耀第381章 樸靈珠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89章 新房客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40章 準岳父有請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77章 港口見聞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312章 黃家來人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98章 船艙旖旎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楔子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25章 許慎中求書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东县| 鄂托克旗| 龙岩市| 紫阳县| 大庆市| 乌兰察布市| 治多县| 故城县| 通渭县| 萨嘎县| 金门县| 涿鹿县| 大渡口区| 百色市| 屯留县| 延长县| 固安县| 徐州市| 崇阳县| 拜城县| 灌南县| 宁波市| 永定县| 资兴市| 泸溪县| 桂东县| 通州市| 屏东县| 佛山市| 闽侯县| 吕梁市| 太仆寺旗| 太保市| 霍城县| 綦江县| 察隅县| 湄潭县| 涡阳县| 新闻| 神农架林区| 山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