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國人最愛看電視,也是全球電視銷量第二高的市場,年銷4000萬臺智能電視。
自從星逸電視X80,2.5萬起的售價,當真是物美價廉。
很多米國人都開始買買買。
再加上米國人容易暴躁,玩遊戲不爽了砸電視。
看球賽不爽了,也砸電視!
一旦砸了,還得繼續看!
就會再下單一臺星逸電視X80!
這種局面下,星逸電視在米國賣爆了,也賺瘋了。
哪怕比索尼、LG便宜近半,依舊利潤更高!
畢竟mini led的成本是真的低!
這就導致索尼、LG、三星的高端電視全球滯銷。
賣不動,根本賣不動。
而星逸電視的營收和利潤,卻越來越高。
不僅電視業務全球大爆。
平板業務,也高歌猛進。
星逸平板2017年新款,也全系標配10納米芯片鯤鵬940C!
在20納米以下的領域,胡老是無敵的!
去年年初,胡老團隊就率先突破10納米工藝,實現10納米芯片量產。
沒錯,2016年上半年的超旗艦手機星逸X3系列,下半年的xphone 6系列,搭載的鯤鵬930 SOC,就是第一代10納米芯片!
半年後,2016年10月份11月份,三星高通才相繼推出10納米工藝的獵戶座8895和驍龍835。
不僅時間上晚了半年,性能也落後了一大代,遠遠不如鯤鵬930!
也正是因此,遭遇禁售的米國用戶,寧可加價買星逸X3和xphone 6系列的水貨,也不買iPhone X系列。
而在其他沒有禁售的地區和國家,星逸手機的銷量依舊是斷代領先,穩壓蘋果和三星。
這讓蘋果和三星都很是沒脾氣。
但去年上半年,星逸半導體的10納米剛突破,初期產能很是有限,都給了鯤鵬930 SOC。
因此去年的星逸平板,星逸電視,用的還是14納米工藝。
但今年,10納米產能已經富足,星逸平板2017款、星逸電視2017款,星逸顯卡,星逸CPU等等,全系標配10納米制程!
銷量也全系列大爆!
除此之外,星逸科技還一口氣發佈了多款星逸無人機!
經過四年的研發,星逸無人機從無到有,已經實現了全方位的突破。
如今集體亮相,發佈!
第一款,星逸折迭無人機fold1(F1)。
體積比大疆 Phantom小50%,和大疆折迭無人機DJI Mavic Pro一樣小。
重量730g,攜帶很方便,但續航卻比DJI Mavic Pro的27分鐘多了一倍,續航更持久。
相機配置:1/2.3英寸CMOS,2000萬像素,4K/30fps,遠超大疆。
8km高清數字圖傳,也打破大疆7km的記錄,問鼎全球第一。
售價7999,雖然比大疆Mavic Pro貴了1500,但續航翻倍,性能更強,拍照和圖傳避障能力,都更強。
便捷的同時,兼顧強大的性能,乃是航拍首選。
一經上市,銷量便迅速高漲。
第二款星逸便攜無人機A1,性能比起折迭款的F1有所縮水,但重量只有400g,更加便攜輕盈,價格也更低,單機只要4999,套裝6499。
更高的性價比,成爲很多人的摯愛,迅速成爲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的絕對王者。
第三款,星逸便攜無人機C1,比A1配置有所閹割,但售價3999起,性價比更高,主打年輕人的第一臺優質無人機!
前三款無人機都是消費級,而第四款星逸無人機S1,則是專業級!
星逸無人機S1,1.5kg重,續航50分鐘,1英寸CMOS,4K/60fps,5向避障,9km高清數字傳輸,打破大疆的7KM高清數字傳輸記錄,達到史無前例的9KM,全球領先!
適用於專業攝影師,影視團隊。
單機售價11999,套裝售價13999!
星逸科技的四款無人機都比大疆同檔次更貴了一些,但是性能卻強大了一大截。
王逸想的清楚,無人機這種高科技產品不應該卷價格,而應該卷性能!
因此星逸無人機的路線不是價格更低,而是性能更強!
畢竟玩無人機的,都不差錢,差的是性能!
而銷量也沒讓王逸失望。
四款無人機定位清晰,性能強大,一經開售,全球熱銷。
像是專業級的星逸無人機S1,一上市,就得到很多劇組的青睞和購買。
比如《權力的遊戲》劇組,就第一時間採購了20臺!
這種劇組不缺錢,缺的是性能!
而那些恢宏的場面,都需要專業級的無人機來拍攝。
實際上,這四款無人機,都是輕型無人機,連小型無人機都算不上。
都是星逸輕型無人機部門研發的成果。
而星逸小型無人機部門也沒閒著,也做出了很多優質產品。
這些無人機體積更大,重量更大,都在8-30近,售價也更高。
不過不是消費級,而是工業級,往往用於巡檢、檢測、教育、航拍、勘測、軍事、攝影測量等等。
這些工業無人機,售價更高,往往是幾萬,十幾萬起步,並沒有直接發佈,也沒有大規模量產。
相反都是研發出來後,去找需要的機構和企業,進行推廣。
必要時進行特殊定製。
畢竟不同的機構和單位,需要的性能偏向不同,配置也不同。
同樣,星逸中型無人機部門也研究出了幾款優秀的產品。
空機重量就超過30斤,載重20-250斤之間,用於物流運輸和農業植保,以及應急救援。
星逸中型無人機的第一個客戶,就是泰山景區!
索道出於安全考慮和法規要求,只能運人,不能運貨,夜裡停運期間也要按時維護保養。
過去泰山的貨物運輸大都是挑山工,但今後,將採用星逸中型無人機+挑山工組合的方式。
此外,星逸大型無人機部門也有成果產出,研發出了大型星逸物流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在幾百斤到幾噸之間!
完全可以用於跨城市物流運輸!
但目前只在個別地區進行了試運行,比如濟州和島城之間的運輸。
一架大型星逸運輸機從濟州起飛,滿載星逸手機、星逸電腦到島城,充滿電後,再滿載小型的星逸智能家電回濟州!
不僅效率奇高,成本也很低。
但想要全國普及,那還得走流程,看政策。
當然,工業級無人機的銷量高不了,最主要的還是消費級無人機。
沒讓王逸失望,星逸無人機一發布,就全球熱銷。
不僅國內熱銷,歐米日韓也熱銷。
僅僅半年時間,星逸無人機全球銷量超過300萬臺,營收超過200億人民幣!
四年磨一劍,直接穩定全球第一!
而星逸科技又多了一個現金流來源。
同樣,星逸汽車也賣得越來越好。
特斯拉三十萬左右的model 3,性價比奇高,但產能陷入地獄困境。
自從去年發佈開始,直到今年七月份纔開始交付,性價比很高,但產量很低,交付量很少,一個月只有三四百輛。
而星逸科技則在今年3月份就發佈了星逸S3系列,全面對標modle 3售價30萬起步!
星逸科技非常在意品牌定位,不會將S5系列大降價,而是推出全新的S3系列對標特斯拉model 3。
實際上,星逸S5暢享版、尊享版新款和老款價格都一樣,補貼前依舊是46.88萬和56.88萬,沒有絲毫降價。
也只有智享版的新款,從補貼前76.88萬降到了71.88萬,降價了五萬。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銷量高了,激光雷達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也是因爲76.88萬的售價太高,把很多用戶勸退,買了尊享版。
如今降到71.88,加上補貼後,只有66萬左右那銷量瞬間爆了!
很多準備買尊享版的,都選擇加價15萬上智享版!
而星逸S3售價對標modle 3,但配置更好,顏值更高,智能化更好,輔助駕駛更聰明!
並且產能充足,是特斯拉model 3的十倍,月交付都在2萬輛以上!
很多客戶等了一年modle 3仍舊在排隊,至少半年甚至一年才能交付,實在等不了,轉頭就取消訂單,買了星逸S3系列,一週不到就提車!
於是整個2017年,特斯拉的model 3只交付了2200輛,所有車型全部加起來總共售出10.3萬輛。
而星逸汽車,僅僅一款S3,就足足賣了25萬輛!
比特斯拉全系列銷量都高,是特斯拉全年銷量的2.5倍!
這還是上半年星逸S3產能不足,還在爬坡的情況下,否則能賣的更多!
而星逸汽車2017年的總銷量,更是高達78萬輛!
其中,星逸S5銷量22萬輛。
星逸X5銷量31萬輛。2015年,星逸汽車年銷量只有15萬輛。
到了2016年,就達到了41萬輛。
2017年更進一步,銷量達到78萬輛!
前世,特斯拉2020年的水平,星逸科技提前三年做到了,並且超越了!
這幾年,電動車還是藍海一片。
特斯拉產品力沒問題,但產能不足,有訂單,沒交付,嚴重拖了後腿。
不管是建廠速度,還是供應鏈能力,都拖後腿。
但星逸科技不同。
星逸汽車還在研發中,就開始了大手筆建廠,瘋狂建廠。
不僅建汽車生產工廠,還打造一系列供應鏈,建了電池工廠、電機工廠、增程器工廠等一系列核心供應鏈工廠!
就連鋰礦都提前投資佈局了很多。
這些年下來,國內的鋰礦,能收購的王逸都收購。
不能收購的,也都投資控股,或者參股,確保足夠的話語權。
還有海外的很多鋰礦,也聯合中礦資源等企業,通過控股+合資開發的模式,進行投資佈局。
靠譜的鋰礦,地緣風險低的地方,更是直接進行了收購!
可以說,星逸汽車和濟州的星逸電腦總部一樣,都是全產業鏈佈局。
不管是成本,還是供應鏈掌控,產能,產品迭代,都是特斯拉沒法比的。
結果導致特斯拉纔開始部署的戰略,星逸科技已經提前三四年實現了!
特斯拉三四年後纔有的規模,星逸汽車提前達到了!
這使得星逸汽車全球熱銷,賺的盤滿鉢滿。
而特斯拉卻銷量慘淡,連年虧損。
2015年特斯拉虧損55億人民幣。
2016年特斯拉虧損47億人民幣。
2017年,model 3產能地獄,特斯拉全年虧損130億人民幣!
這把馬斯克都虧麻了!
如果沒有星逸汽車,馬斯克還不著急。
現在虧損也沒事。
特斯拉model 3一旦產能爬坡成功,大規模交付,就有希望減少虧損,三年後就能實現盈利!
可現在星逸S3的出現,大規模量產,大規模交付,直接截胡了model 3的訂單和客戶,也截胡了特斯拉的未來和前景,直接斷了特斯拉的路!
於是,這幾年特斯拉連年虧損,越虧越多,而星逸汽車卻早早地實現了盈利!
2015年,星逸汽車上市第一年,產能不足,年銷量只有15萬臺,但客單價高,營收高達800億。
但由於工廠不斷擴建,產業鏈不斷投資,研發不斷投資,花錢太多,800億營收,淨利潤只有75億!
雖然利潤不高,但最起碼實現了盈利,而且是首年就實現盈利,這是汽車工業史上從未有過的!
到了2016年,星逸汽車的淨利潤就到了200億以上。
到了2017年,星逸汽車的淨利潤就到了400億以上!
前途越來越好!
特斯拉連年虧損,越虧越多。
而星逸汽車連年盈利,越賺越多。
在再加上其他業務,星逸科技也就是沒上市,否則市值早就問鼎全球第一。
但即便沒上市,星逸科技的現金流,盈利能力,估值,都是全球第一。
無冕之王!
王逸更是連年蟬聯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榜首!
只是對於這些,王逸不感興趣罷了。
不過外界人士就感興趣了。
尤其是星逸科技在米國爆錘下,越來越滋潤,營收越高越高,日子越過越好!
這就真有意思了。
畢竟縱觀2017年,雖然星逸手機因爲爆錘,營收下滑了一點。
但星逸平板、星逸智能傢俱家電業務,依舊高歌猛進。
星逸電視業務也翻倍增長。
星逸汽車和星逸地產業務,更是恐怖增長!
就連剛推出的星逸無人機,都貢獻了200多億的營收!
於是米國一頓錘,星逸科技越來越富強,越來越滋潤!
這哪裡是爆錘?
簡直是鼓勵啊!
反倒是蘋果、三星、特斯拉,都快完蛋了!
這讓庫克氣憤不已,開始大吹特吹星逸手機威脅論,要求更多的國家跟著米國學習,一同禁售星逸手機。
三星也頻繁去議會鬧,大吹特吹星逸手機威脅論,星逸電視威脅論,要求棒子國禁售!
馬斯克也大吹特吹星逸汽車威脅論,要求禁售星逸汽車!
同樣,谷歌也跳出來,大吹特吹星逸XOS系統威脅論……
老黃也沒閒著,大吹特吹星逸顯卡威脅論,要求禁售星逸顯卡!
英特爾同樣不甘示弱,大吹特吹星逸CPU威脅論,要求禁售星逸CPU……
雖然星逸科技也有很多議員支持,也有很多議員都有這密切合作,都反對禁售。
但雙拳打不過十手!
更主要的是,川子心動了!
他想全面禁售星逸科技!
尤其是看著自己制裁下,星逸科技越來越富,越來越強,川子很是憤怒!
這簡直是打臉啊!
太打臉了啊!
果斷又開始了一系列大手筆的制裁。
2018年1月7日,米國對星逸科技的禁售範圍,從手機禁售,擴展到所有產品的禁售!
所有米國經銷商、線上線下門店,都不得繼續採購星逸科技的產品。
3月7號開始,米國線上線下都不得繼續銷售星逸科技的所有產品!
屆時,星逸汽車,星逸無人機,星逸電視,星逸平板等等,所有產品都在米國被禁售!
這下,全球震驚!
誰都知道,這一次川子是真急眼了。
開始全面禁售星逸科技!
但最急眼的,還是米國消費者。
兩個月後全面禁售,只剩下兩個月的時間。
於是廣大消費者紛紛衝進附近的旗艦店,門店,瘋狂掃貨,購買星逸科技的所有產品。
原本能賣到三月份的庫存,僅僅半個月,就全部售罄。
到了二月份,各大經銷商,電商,零售商的庫存,已經見底。
星逸科技的產品在米國進入停售階段。
只有部分水貨還在繼續銷售,但水貨的規模,那就小了,價格也高了。
對此,很多米國消費者很是氣憤。
開始遊行示威,要求解禁星逸科技的所有產品!
但對方一意孤行,根本不搭理。
與此同時,星逸科技也召開了高層會議。
“董事長,最難的時候來了,咱們的所有產品都被米國禁售了。接下來不得不退出米國市場!”
宋思凝有些無奈,終究是到了這一地步。
這年頭,米國在平板,電腦,無人機等消費領域,依舊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
在手機,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僅次於國內,乃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
失去這麼大的消費市場,整個星逸科技都得損失慘重。
王逸深吸口氣:“通知下去,星逸科技退出米國市場,所有旗艦店全部關門,只留下少數售後門店,維持售後。”
“是!”衆人很是贊同。
作爲負責任的大企業,維持售後,算是非常有擔當了。
“另外,這一次我們該強勢反擊了!”王逸面色冷了下來。
去年那次禁售王逸不反擊,是1其他產品還能在米國銷售,還能繼續賺錢。
而且去年斷供前已經給蘋果交付了3500萬套快充芯片,即便卡脖子,都卡不住蘋果的脖子。
但這一次,米國對星逸科技全面禁售,王逸無法賺錢了!
所有產品都被米國市場封殺,拒之門外。
只能小打小鬧低賣點水貨,這就銷量寥寥。
而且是趕在過年的時候,整這麼一處,讓王逸年都過不好了!
讓星逸科技所有人都過不好年!
那蘋果就是真作死了!
就必須反擊!
“讓我過不好這個年,那蘋果今年就別過了!”
王逸面色冷然,直接判了蘋果的死刑,也判了庫克的末路!
一旦王逸出手,蘋果損失慘重,那庫克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
搞不好就是第二個三星手機前總裁——崔在值!